1942年河南饥荒有多惨?300万人饿死,灾民啃树皮,野狗咬死尸旱灾水灾灾情河南省流浪犬

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河南是中国人民的福地、宝地,却也是一块历经千疮百孔,聚集无数罪恶的地方。

贯穿河南的“中国母亲河”黄河不仅给这片土地带来了无穷无尽的财富与资源,也让这块区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遭受巨大灾难。

虽然素有“中国粮仓”的美誉,可河南却曾遭受过一次触目惊心的饥荒时期。

蝗虫遮天蔽日、百姓民不聊生,在漫天纷飞的炮火之中,数以千万的中国人民流离失所、无处安身,只能以树皮和野草维持生命。

更有甚者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挖掘路边荒坟,渴求食物果腹。

那时的我国正处在水深火热的抗日战争时期,但当权者却对饿殍遍野的凄惨国情置若罔闻,只顾征兵、征粮。

而蒋介石更是曾对上报河南灾情的军事人员愤怒辱骂,称其“谎报军情”。

要知道,当时,豫中、豫南、豫东数以百万的灾民向洛阳聚集,一场毫无目的地的“闯西关”逃命迁徙爆发,饶是在未经战火洗礼的河南都未必能够负担如此之多的人口涌入。

恰逢黄河流域旱涝交替,农作物无法生长。

更别说还在国情内忧外患、战事连绵不断的动荡局面下。

因此,一场惨绝人寰的河南大饥荒就此上演。

一、强行征粮

自古以来,河南便有中原粮仓的美名,也是全国出兵出粮最多的省份。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七七事变,我国华北地区全部沦陷,拥有丰富军需物资的河南成为中日交战的主要战场。

为了夺得这块物资丰饶的地图,日军曾在河南先后发动10余次大型战役,占据将近一半县城。

眼见河南逐步沦陷,日军来势汹汹,国民政府无比惶恐,遂经商讨决定以黄河阻挡日军进攻的脚步。

1938年6月9日,蒋介石密令炸开今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北郊17公里处的黄河南岸渡口花园口,企图“以水代兵”。

但此时,河南早已经受两次黄河决堤苦难,地域状况岌岌可危。

1933年,天降暴雨,黄河流域支流暴涨,主流决堤,无数百姓流离失所,黄河流域遭遇空前灾难。

1935年,黄河流域再次遭受连日暴雨,数处堤坝再度崩溃。

旧伤未愈,又添新伤,此时的河南灾民无数、惨绝人寰,可蒋介石依旧选择对其进行人为重创。

等不到战乱侵袭,天降灾变与人为灾难便已经使得河南支离破碎。

据诸多新闻报道来看,蒋介石炸毁花园口堤坝时唯恐决口过小、水力不足,因此紧急调派两门平射炮及一排士兵,接连发射6、70发炮弹,决口瞬间扩大至370公尺,黄河几乎改道。

奔腾黄河一泻千里,刹那间将附近的村庄尽数吞噬,并形成方圆2500多亩、深达13米的巨潭。

随后,河水在人口稠密的草原上继续泛滥,河南、安徽、江苏三省44个县城因此遭受重创,近400万人出逃,90万人丧命。

天不遂人愿,日军侵略的脚步并未被洪水阻挡,仍旧势如破竹。

可此次决堤使得原本淮河流域的排水体系全部紊乱,抗洪救灾能力所剩无几。

要知道,历史上的黄河曾多次夺淮入海,淮河的沟河淤塞无疑加重了水灾的延续。

自此,泛区防洪排法被破坏,各大水系接纳雨水功能丧失,河南陷入了逢雨涝灾、无雨旱灾的凄惨景象。

得知日本侵略者仍然长驱直入,蒋介石无计可施,只得继续大力征兵征粮,妄图与其抗衡。

怎料,水灾过后,旱灾、蝗灾、匪灾接连降临河南,全市农作物颗粒无收,好在百姓家中余粮得以勉强度日。

但此时,为了几十万驻防河南的军队维持生计,国民政府驻河南战区领导人员仍旧下令,要求当地受灾民众上交军粮,百姓苦不堪言。

直至1942年,蝗虫泛滥、旱灾持续,河南彻底绝收,大批灾民四处逃难。

对于河南到来的饥荒,国民政府也并非一概不知,彼时国内新闻媒体都曾或多或少的有所介绍。

可底层民众自古以来便过着自生自灭的生活,无人重视,只能听之任之。

随着河南灾情越发严重,国民政府向当地发布的征收标准并未下降,依旧保持严格要求,更是对河南传来的灾报赤地千里、哀鸿遍野的惨状置若罔闻。

据冯玉祥所著《我所认识的蒋介石》一书中曾明确记载:蒋介石在一次征粮中听闻河南主席上报旱灾后怒火中烧、拍案而起,直言河南全省收成举国闻名,斥责其为中饱私囊谎报实情。

无奈之下,百姓手中最后的余粮也被搜查剥夺,生命的希望彻底断送,河南遍地出现“吃人”惨状。

从路边死尸到杀人相食,在这样惨绝人寰的社会背景下,灾民们涌向洛阳车站借助火车出逃。

二、灾民逃难

当时,洛阳东站为货运车站,西站为客运车站。

但灾难当头,已经无人顾及无形之中的规矩条框,只要有火车经过,灾民们便会成群结队的爬上火车,寻求生计。

此时,亲情、爱情在生死存亡之际显得如此苍白无力,火车站内整日上演着生离死别。

有人为了争抢位置失足跌落火车、被这庞然大物碾压身亡;有人为逃命放弃年幼的孩子,眼睁睁的看着孩子被一拥而上的人们分食殆尽;还有人虽然成功挤上火车,距离生的希望仅仅一步之遥,却被拥挤的人群踩踏致死……

据当时逃难至观音堂镇的灾民回忆,那时候的观音堂又叫“人市”,见证了许多生命的陨落。

要知道,历经千难万险来到观音堂的受灾民众们已经精疲力尽,不得不选择将孩子或者老人抛弃此地。

而这些被遗弃的难民们便会被后来的灾民当作食物,借此延续生命。

1943年,《大公报》刊登了一篇《豫灾实录》,详细描述河南历经天灾人祸以后的凄惨模样,更是直截了当的指出“灾旱的河南,吃树皮的人民,直到今天也还忙着纳粮”。

只可惜语言文字的抨击并未引起当时国民政府的注意,或许当时的蒋介石正忙着考虑国民党内部各派系之间的斗争问题。

后来,蒋介石发现这篇“不实报道”后勃然大怒,命人停刊《大公报》三日以示警戒,并将《豫灾实录》的作者进行逮捕刑讯。

经此一事,国内不敢再有新闻记者对河南灾情进行报道。

但此时,严重的灾情引起了外国记者的注意。

美国记者白修德与英国记者福尔曼两人亲临河南,沿着灾民逃荒的路线一路考察,亲眼目睹弃婴遭人分食、野狗撕咬死尸,亲耳听闻灾民“易子而食”,掘墓食尸。

时值宋美龄在美国进行友好访问,看到这篇大肆宣传国内情况的报道,她恼火不已,不顾国际惯例指责《时代周刊》大肆斥责,并要求其解雇白修德。

但这一行为遭到了美国的抵制。

最终,代替白修德承受怒火的是洛阳电报局的一名寂寂无名的发报员,被有关当局以“泄露国家机密”判处了死刑。

或许是察觉到了国际方面的舆论压力,蒋介石表示愿意公开接见白修德,并对河南灾情进行深入了解。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河南灾民即将迎来希望的时候,蒋介石派遣的勘察人员再次给予了灾民们一次重创——他们斥责衣不蔽体、啃食树皮的灾民是在“逢场作戏”。

得知官员们对于河南灾情的态度,许昌县政府在遵循上报受灾饿死群众数量时刻意进行减量,仅上报5万。

但这一数字还是遭到了省政府的批评——他们仍旧认为上报数量太多。

经过几次驳回重报,河南官方最终以“全省受灾死亡1602人”的数字上报蒋介石。

直到河南军粮远超规定任务,蒋介石这才下令免除继续纳粮,并出资1.2亿法币作为赈灾款项交于河南省政府进行灾民安置。

不料,这笔款项到账后却被有心之人私吞,仅花费部分购买发霉变质的麦种。

因此,1943年的播种时节,灾民们收到的麦种根本无法种植。

而此时,已经有300万灾民死于非命!

直至1943年6月,新一季小麦成熟丰收,河南饥荒方才彻底落幕。

在这场惨绝人寰的饥荒事件中,至少3000万受灾民众遭受重创、300万民众不幸死亡。

尽管如此,但河南仍然提供了位列全国第五的军需粮草,并仅用一半区域的面积,便提供出了位居全国第二的参军壮丁。

在这段艰难的岁月里,河南付出了巨大代价,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段时期将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刻骨铭心的记忆,成为中华民族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

多年以后,亲身经历这场风暴的白修德在回忆录中写到:“蒋介石对我们毫无用处,对他的老百姓也毫无用处。”后者无疑说出了万千中国人民的心声。

参考资料:发现大饥荒——一个美国记者眼中的1942【3】--理论--人民网1942年河南曾发生大饥荒蒋介石怒斥报灾者造谣-中新网河南1942:饥荒、战争与人祸——新京报1942年河南大饥荒:老人小孩被吃饥民刨坟觅食(2)-中新网

THE END
1.赈济灾民学术百科提供全面的“赈济灾民”相关文献(论文)下载,论文摘要免费查询,赈济灾民论文全文下载提供PDF格式文件。赈济灾民中文、英文词汇释义(解释),“赈济灾民”各类研究资料、调研报告等。https://wiki.cnki.com.cn/HotWord/2575748.htm
2.赈济灾民的英文赈济灾民翻译赈济灾民英语怎么说赈济灾民 赈济灾民的英文翻译 基本释义 To subscribe and give aid to calamity-stricken masses 赈济灾民的相关资料: 临近单词 赈赈济 分享单词到:http://dict.cn/%E8%B5%88%E6%B5%8E%E7%81%BE%E6%B0%91
3.法语助手法汉汉法词典赈济灾民是什么意思赈济灾民 发音生词本:添加笔记: 有奖纠错 | 划词 法汉-汉法词典 secourir les sinistré 法语例句库 1.Mon pays intervient également pour sauver les vies menacées par la famine. 我国还在采取行 遭受饥荒的灾民。 声明:以上例句、词性分 均由互联网资源自 https://www.frdic.com/dicts/fr/%E8%B5%88%E6%B5%8E%E7%81%BE%E6%B0%91
4.乾县“十八年年馑”及赈济概况赈济灾民的形式和兴办以工代赈、设立施粥场、设立救济院、收容所、义生善堂救济灾民。民国二十年以后,灾情继续发展,正像俗语所说的:“不怕年馑头,单怕年馑尾。”二十一年和二十二年,不仅旱象继续,还发生了可怕的霍乱瘟疫流行,灾情更为严重。县赈务会向外省各地发出的请赈呼吁电文多如雪片,专人专程去请赈也是https://lishiwenhua.snnu.edu.cn/info/1754/10851.htm
5.麦当娜50万美元赈济意大利灾民流行天后麦当娜日前透过发言人表示,她捐出“数额可观”的善款赈济意大利强震灾民。这位女星的祖父母数十年前曾居住在距这次地震灾区不远处的一座小村落。 据悉,意大利中部城市拉奎拉发生强烈地震近两天以来,罹难人数已增至两百多人,受伤人数约千人,目前仍约有1.7万人无家可归。 https://ent.sina.cn/star/euro_usa/2009-04-10/detail-iawzunex7305413.d.html
6.第88页第五章隋唐宋金元时期慈善事业的发展(二)富弼青州赈济灾民 庆历八年1048,河北水患,青州知府富弼认为,虽非本界灾伤,应一体救济。主要的措施: 1。 广措屋宇,安置流民。 按城乡各户逐等措置屋舍,若民屋不能安置,令置寄居于各地的僧寺、道馆、门楼、廊庑等处。社会流动纷乱之 象初步得以安定。 2。 筹募义粟,分赈流民。 安定后,生计屡被土著以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65059181/
7.冒辟疆是谁?明末历史上的冒辟疆是怎样的一个人族谱新闻明末的冒襄在历史上颇有名气,他作为明末著名的“四大才子”表现出的民族气节,数十年如一日赈济灾民的善行义举,以及他始臻完善的水绘园及与董小宛的爱情故事都为后人所颂扬。 冒襄(公元1611-1693年) ,字辟疆,号巢民。他出生在如皋城一个世代仕宦之家,祖父冒梦龄是明代进士,对冒襄非常喜爱,两岁时就带在身https://www.zupu.cn/renwu/20191014/176314.html
8.埃及游之六(赫尔格达亚历山大)罗马皇帝戴克里先统治时期,亚历山大城发生叛乱,戴克里先亲自率军镇压,在此分粮赈济灾民。公元297年,埃及总督在塞拉比尤姆神庙广场中央,为戴克里先建造了这根石柱。 公元391年,基督教清洗异教徒时,塞拉比尤姆神庙被破坏,。后来十字军东征,萨拉丁的军队以神庙遗址的石头填塞港口,塞拉比尤姆神庙仅剩下这根孤零零的石柱。它已https://www.meipian.cn/2npk515q
9.赈济的意思赈济是什么意思赈济的近义词反义词读音沪江在线词典网提供赈济的读音、赈济是什么意思等信息,赈济的意思是:用财物救济赈济灾民。https://www.hujiang.com/cidian/zhenji_141544/
10.共产党执政前的中国是什么样的?1948年,拥挤在赈济处门口的上海灾民 顺便提一下,今天,关于抗战的影视剧多如牛毛,但其实绝大多数作品都离那个时代非常遥远。比如说,很多亲历过《敌后武工队》那个时代的人所写的作品当中,经常提到一个事实,就是当时只有八路军上厕所用草纸,因此在清乡扫荡的时候,这也是鬼子搜查的一条线索,一旦发现如厕用纸,几乎就等https://m.hswh.org.cn/wzzx/llyd/ls/2019-08-10/58078.html
11.法语助手法汉汉法词典赈济灾民是什么意思法汉-汉法词典 赈济灾民 发音生词本:添加笔记: 有奖纠错 | 划词 法汉-汉法词典 secourir les sinistré 法语例句库 1.Mon pays intervient également pour sauver les vies menacées par la famine. 我国还在 动赈济遭受饥荒的灾民。 声明:以上例句、词性分http://www.esdict.cn/dicts/fr/%E8%B5%88%E6%B5%8E%E7%81%BE%E6%B0%91
12.明清时期徽商对灾荒的捐助与赈济光明日报乾隆七年(1742年)扬州发生水灾,歙县盐商汪应庚一次就捐银6万两,用于赈济灾民(光绪《两淮盐法志》卷146)。由此可见,徽商捐赈灾荒的力度是很大的。 针对大灾之后出现的疫病流行的情况,徽商在直接捐钱捐粮的同时,还广为灾民采置药品,悉心加以救治。雍正十年(1732年)、十一年(1733年)间,扬州“江潮迭泛,……疫疠https://www.gmw.cn/01gmrb/1998-10/23/GB/17854^GM7-23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