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④丨傅云炳:目睹日军的罪行亲历抗日保粮战

傅云炳:目睹日军的罪行亲历抗日保粮战

我是独生子,出生于1930年3月,我老婆是附近村的傅巧云,从小我父母就领她来做女儿,其实是因家贫怕我娶不起老婆当童养媳的。

1945年,17岁的我还是白马镇利丰村里一个小伙子。自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以来,他们所犯下的累累罪行早已众所周知,但骇人听闻的信息比不上亲眼所见来得震撼人心。我亲眼目睹了日本鬼子在白马镇利丰村犯下的滔天罪行,在白马的日军对普通老百姓的残酷暴行,至今让我心有余悸。鬼子进村后到处纵火行凶,他们杀人的时候根本不分男女老少,用刀砍、用枪打,想怎么杀就怎么杀。抢掠村民的鸡鸭和粮食,村里有几位妇女躲到柴草堆里,被日本鬼子发现后就进行强暴糟蹋,鬼子们满足了兽欲后还将这些受尽欺凌的村妇杀害,村子里久久回响着村妇们凄惨的哭叫声……日本鬼子让很多村民谈虎色变,他们的罪行激起我满腔的愤怒。除此之外,由汉奸组织成立的“维持会”到处搜刮村民的粮食,以此献给他们口中的“皇军”。生活原本就清苦的老百姓,家里是粒米无存,连最基本的生计都无法维持。

我还清楚的记得,临行的早晨,母亲想尽办法为我凑了五个鸡蛋。随后,我离开了父母,离开了年仅10岁的傅巧云(我现在的妻子),离开了从小生长的村镇,踏上去往宁波的道路。

我一开始加入的是陆军步兵,当时手上连枪都没有就上战场了。我刚开始是新四军三团二大队四连的副机枪手,负责给机枪手送子弹。

1945年5月的一天,一小股日军打算在宁波宁江桥附近抢夺村民粮食,我所在的连负责抗日保粮作战。第一次游击战,日军占领了高地,新四军位于低地。尽管地理条件不利,但游击战术的使用使新四军逆转不利局面,声东击西,分散敌人注意力,故意引诱日军分头行动。事先又让一些勇士秘密埋伏,伺机打击敌人,敌人不来算他幸运,果真来了就打上一阵。在埋伏地点,事先要做好游击战争的一切准备工作,如炸毁桥梁、破坏公路和埋下地雷等等。游击战术的效果还不错,赶跑了来宁江桥抢粮食的小股日军。日军在匆忙逃跑过程中,我的战友机枪手击毙了四名敌人,我方则无伤亡,并且成功守住了百姓的粮食。第二日,野蛮的日军报复性出动三千余人进行扫荡,我所在的仅有70多人的连队并没有硬抗,而是敌进我退,暂时躲上四明山高处。日军心有不甘,围堵搜索四明山,但没有找到我们,第三日只好悻悻地撤军离去。我军则依旧实行游击战术,坚持不懈地骚扰、打击敌人,让敌人不得安宁。

不久后抗战胜利,日军宣布投降,我的抗日经历也随之结束。1948年9月,我在部队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战争虽然结束,但我心中仍然无法忘怀那段抗日岁月。我还记得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战友,记得在烽火中结成的革命情谊。战争是残酷的,我身上还留着的被炮弹所伤的疤痕。战争也让我痛痛快快当了一回真正的中国人,把日本人赶出中国,还我大好河山,还老百姓安宁的日子。抗日战争带给我荣耀,我把军功章用红色盒子好好收藏着,连上面脱落的一小颗扣子也用纸精心包裹起来。这枚军功章印证了我参军抗日的艰苦岁月,印证了我作为一名老兵的荣耀。我现在经常跟村里的年轻人说,现在的世道比以前好了成千上百倍。现在是和平年代,但年轻人不应该忘记过去受外国侵略的耻辱,不忘历史,展望未来,要多学知识为国家出力。

THE END
1.日军离间计:发放救济粮农民揍国军1943年,河南省大部地区落入日军之手。侵略者为笼络人心,给经历过1942大饥荒的饥民发放救命的军粮。由此导致的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农民们用猎枪、大刀和铁耙把自己武装起来,将大约5万名曾经强征他们粮食的军队缴械,让措手不及的中国官兵在前后夹攻下迅速溃败。本文摘自2012年11月28日《青年参考》,作者黄昉苨,原题为https://weibo.com/p/1001603855548083797335
2.1942~河南大饥荒在此情况下,当时河南百姓流传民谣说:“宁可日军来烧杀,不要国军来驻扎”。 郭仲隗在会上流着眼泪说:“我是参政员,受河南三千万人民的委托,人民生活在死亡线上,日夜忧心如焚,愤怒填胸,职责天良,怎能不大声疾呼?所以在会上开宗明义就说,我坐过牢,下过狱,什么都不怕,河南灾情重到饿死的老百姓不计其数,年青https://www.meipian.cn/23wp4j9w
3.“抗战中的牛山孙氏族人”之四等敌人的车队进入我埋伏圈内,战士们一起开火,呐喊着“缴枪不杀!”冲到敌人的车前,剩下的几个敌人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举起手缴了枪。战士动员老乡把粮食运到指定地点,迅速把粮食分散到各村,让老百姓坚壁起来……。 抬花轿的端了鬼子据点 1941年5月,运河支队由于发展武装缺少枪支弹药。决定智取小杏窝的敌人武装自己http://www.zhonghuasunshi.com/article/20140809/1407551346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