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食堂用餐,以实际行动践行“光盘行动”。(郑丽金摄)
餐桌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一把标尺,传承着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美德和尊重劳动、珍惜粮食的良好风尚。从8月15日第一批学生返校伊始,莆田学院就立即向全院师生发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倡议书,并陆续推出“计口下粮”、“光盘打卡”、宣传劝导等多项举措,让“杜绝浪费,文明用餐”成为校园一道靓丽风景线。
食堂推行“计口下粮”
莆田学院新区餐厅占地1.2万平方米,外观时尚大气,可同时容纳7500人用餐,是目前省内高校中规模最大的餐厅。昨日中午,记者在一层学生餐厅看到,这里的菜品从大众快餐到特色餐饮再到地方小吃等,品种丰富。在碗盘回收处,记者发现垃圾桶内除了骨头、花蛤壳等食物残渣外,很少有其他剩菜剩饭。
食品安全网络化登记栏(阙丽君摄)
匀饭处(张鑫艳摄)
除了严格执行计口下粮制度外,学校餐饮部还特别设置了一个匀饭台,让就餐的师生们可以“共享”米饭。宋少敏说:“学生购完饭以后,如果觉得吃不完,可以从自己的米饭里匀一部分到匀饭处,吃不够的学生也可以从匀饭处增加米饭,从而达到从源头上杜绝浪费米饭的目的。”
在就餐现场,学生姚鸿榆边吃着盘子里的饭菜,边用干净的筷子夹起未食用区域的菜到打包盒子里。他说:“这次我打多了,舍友在宿舍楼值班,我把还没吃的部分打包回去,分给舍友一起吃,防止浪费。”
21天“光盘”打卡
在位于学园中街的莆田学院旧校区,从宣传栏到LED屏,满是“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培养勤俭节约习惯”的宣传语。食堂门口摆放着“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您今天光盘了吗”的展板,大厅内柱子、隔离板、墙面、餐桌等醒目位置随处可见“文明用餐、珍惜粮食、杜绝浪费”等提示标语。
志愿者进行“文明用餐、光盘行动”现场劝导提醒学生文明就餐(陈晓婧摄)
为更好地做好宣传工作,莆田学院护理学院党员先锋队的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穿上红色马甲,披上印着“党员志愿服务队”字样的绶带,手持图文并茂的彩色宣传单,在教学楼电梯口、食堂入口、餐桌旁、回收台等关键点,进行“文明用餐、光盘行动”现场劝导,提醒同学们努力养成勤俭节约、珍惜粮食、文明就餐的良好习惯。
土木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我要光盘,拒绝剩宴”签名承诺活动。(陈晓婧摄)
无独有偶,土木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则在院系办公楼前开展“我要光盘,拒绝剩宴”签名承诺活动。“聚点滴之俭,添光盘之彩。”同学们许下节约承诺,一张张“光盘”照片,一份份签名相继出现在签名板上。志愿者杨怡欣说:“让大家明白粮食来之不易,将节约内化为自觉行为。
落实节约行为,培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尤为重要。24日,莆田学院护理学院为期21天的“光盘打卡”活动拉开序幕。学院在校的18、19两个年级500多名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他们通过小程序上传午餐和晚餐照片,进行打卡。“21天‘光盘打卡’,是运用行为心理学研究中的‘21天效应’,让同学们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护理学院辅导员陈晓婧表示。
“现在,把饭菜‘吃光光’已逐渐成为同学们一种生活态度。”莆田学院工程管理2019级学生林梦佳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任何时候都需要拥有的精神品质。作为大学生更应该主动作为,珍惜粮食,减少浪费。(福建日报记者陈盛钟通讯员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