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距离指的是镜头的最下端到景物之间的距离。
需要注意的是“最小工作距离”在镜头上有两个有刻度的调节圈,一个是调节光圈的,另一个是调焦的,在调焦的刻度圈上标有此镜头的工作距离从最近到最远是多少。
02视场/视野范围
视野范围(FOV)指的是镜头能看到的最大范围,也就是镜头所能覆盖的有效工作区域。
03景深
视野指的是横向的范围,景深(DOF)指的是纵深的范围。在最小工作距离到最大工作距离之间的范围称为景深,景深内的物体都可以清晰成像。景深一般可以通过光圈调节,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可成清晰像的最远物平面称为远景平面,它与对准平面的距离称为后景深ΔL2;能成清晰像的最近物平面称为近景平面,它与对准平面的距离称为前景深ΔL1;景深ΔL=前景深ΔL1+后景深ΔL2;后景深>前景深。
景深与镜头使用光圈、镜头焦距、拍摄距离以及对像质的要求(表现为对容许弥散圆的大小)有关。这些主要因素对景深的影响如下(假定其他条件都不改变)
(1)、镜头光圈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2)、镜头焦距
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3)、拍摄距离
距离越远,景深越大;距离越近,景深越小。
对于对景深有要求的项目,尽可能使用小的光圈;在选择放大倍率的镜头时,在项目许可下尽可能选用低倍率镜头。如果项目要求比较苛刻,倾向选择高景深的尖端镜头。
04焦距
要了解焦距首先要知道成像面,成像面是入射光通过镜头后所成像的平面,这个面是一个圆形。
05视角
视角顾名思义就是视线的角度,也就是镜头能看多“宽”。焦距越小,视角越大;最小工作距离越短,视角越大。
对于普通的镜头来说,选择原则是:工作距离越近越好,镜头的畸变越小越好,视角越大越好。
06分辨率
图像系统可以测到的受检验物体上的最小可分辨特征尺寸。在多数情况下,视野越小,分辨率越高。同时要注意,相机传感器分辨率应该是镜头分辨率的2倍,即相机和镜头的像元尺寸相等,才能呈现完好的成像质量,不会造成资源浪费。不然,则会造成相机或镜头的性能过剩。
07光圈
一般通过调整通光孔径大小来调节光圈,完整的光圈数值系列如下: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4,F64。
08镜头畸变
拍摄的视场越大,所用的镜头的焦距越短,畸变的程度就越明显,如果轴线外光线向中心弯曲,则被称作"枕形畸变"。如果向外侧弯曲,则被称作"桶形畸变",可以通过图像标定减弱这种平面畸变的影响。
所有镜头都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清晰成像,最大适配芯片尺寸是指镜头能支持的最大清晰成像的范围。在实践选择相机和镜头时,要注意所选择的镜头的最大适配芯片尺寸要大于或等于相机的芯片尺寸,否则会引起严重的畸变和相差,甚至周边或四角不能成像。
长沙市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航空路6号手机智能终端产业园2号厂房3层(0731-8808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