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模板(10篇)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上节课学习的词语,利用课件的形式,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

2.回忆上节课讲的内容。

雷雨前:

乌云(

)树叶

)蝉(

)树枝(

蜘蛛(

)闪电

)雷声(

二、品读课文

1.描写“雷雨中”的部分,为什么用3个“哗”?该怎么读这3个“哗”?

两个“渐渐地”说明了什么?等等。

2.为什么说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呢?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回答问题。

3.雷雨后,说一说这部分描写了哪些景物?引导学生对比雷雨前后有什么不同?

空气

蜘蛛

池塘

青蛙

雷雨前

雷雨后

三、诵读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课后作业

1.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雨越下越大。__越__越__。

2.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__了,__也__了。

3.照样子写词语:黑沉沉__

五、板书设计

雷雨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激,殊,筒,聚,削,剑,缝,武,炮,强,敌,途,且,棒,幻,晰,类"17个生字,会写"且,束,敌,钢,断,实,集,造"8个字.认识"斤字旁".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激光的特点和用途,感受激光带给人们的生活乐趣.

3.让学生感受激光的神奇,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读准17个会认字.按正确笔顺书写8个会写字,并注意安排好字的间架结构.认识并正确书写1个部首.

2.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猜谜语,导入新课.[世界上最亮的光是它,最快的刀是它,最厉害的武器还是它.]

生猜对后,师板书课题,生读题目认识"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拼音节,结合上下文猜字,问同学,问老师等.)

2,小组学习,大家互相读,注意听字音是否读准确,互相评价.

个人把圈画出来的字和同学说一说,并把不理解的词放在小组里讨论.

3,请认为自己读得好的同学站起来,展示自己.

4,集体交流,学习生字.

(1)抽读生字卡片

(2)开火车认读:激,殊,筒,聚,削,剑,缝,武,炮,强,敌,途,且,棒,幻,晰,类.

(3)不认识的字再进行重点学习,学生交流识记方法.

(4)再读读易错字,组词或造句.

(5)小游戏:

猜一猜:木中间有个口念什么隹下面是个木念什么……

5,再读课文.

生自由读文,要求读正确,通顺.

(三)指导写字.

1,生整体观察字形,指出易错字.

2,重点指导:

且:独体字,注意笔画间的间架结构,位置安排.可与"目"比较.断:先写"米",再写"竖折",右边""斤"的撇应过竖中线.

集:上面是"隹",比"住"多一横;下面的"木"横要长,托住上半部.

3,学生读读,写写.

(四)作业.

1.生字,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问:上节课,我们初读了13课,同学们认识了"激光"这种神奇的光.这节课,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它,和它交朋友.

二,出示字卡,复习检查.

(一)会认字(组词).

(二)会写字(说记字方法).

三,细读课文,理解体味.

要求:1,仔细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边读边画出有关语句.

2,读了课文想: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分组交流解决)

3,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交流,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标注出来.

[个人自学,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生谈收获,师随机出示有关句子.

(一)第一自然段.

师板书:特殊,并让生说对这个词的理解.

(二)第二自然段.

1.体会"散开"和"集中"两词.

2.朗读时"都不一样","而是","最"要加重语气,最后一句应读出自豪的情感.指名读,同学评价,指导读,自由练读,指名读.

(三)第三自然段.

1.生读有关内容,师出示课件:

[我把很多的力量聚集到一点上,就成了削铁如泥的利剑.]

体会"聚集","削铁如泥","利剑".

观察53页插图.

要求:朗读出自己的感受.

练读,指名读.

2.[……最快的刀,……又细又光洁.]

生说体会后,练习朗读.指名读.

3.[……理想的手术刀,……减少流血,……减轻痛苦.]

要求:读出激光的优点.

4.[……强大的武器,……准确无误……]

生表情朗读.

5.放本段写的内容的实际课件,一生朗读,其他生边听边看.

[把对词的理解放在语境中,结合上下文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自读,自悟,提高阅读能力,积累词汇,形成良好的语感.感受激光的神奇,科学的伟大.]

(四)第五自然段.

生汇报自学成果,师打相应课件.

[……不同颜色……,彩色……飞舞,……不断变幻……图案,装点……]

生谈体会后,感情朗读.

要求:读出美丽与趣味.练读,指名读.

(五)第六,七自然段.

1.第六自然段,理解"清晰".

2.第七自然段,生结合生活理解.

(六)总结归纳.

看板书,生归纳:激光有哪些用途

自由谈感受.

四,拓展延伸.

1,生活中,你还知道激光有哪些好处

2,你希望激光还能为人类做哪些事情

(生展开想象,畅所欲言.)

五,作业.

朗读课文,办一期激光知识的壁报.

教学反思:

《鲁班造伞》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认识"鲁,著,匠,创,亭"等12个生字,会写"创,观,湖"等8个生字及"创造,西湖"等词语.认识偏旁三框儿.

默读课文.了解鲁班造伞的经过,体会鲁班是怎样观察,乐于动脑动手的.

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观察,乐于思考,勇于实践,取得成功.

二,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明白在生活中应该勤于观察,勇于实践.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引入课题.

学生把课前收集致电的有关鲁班的资料在组内进行交流,使学生对鲁班有个初步的认识.

教师导言,板书课题.

生齐课题,并质疑.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了.

同桌一起再读课文,边读边标出有几个自然段,并想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生同桌合作,探讨识字方法

组内交流,进一步优化识字方法,巩固识字

全班反馈

检查识字情况

(1)生开火车认读(2)不认识的字再进行重点学习,学生交流识记方法.(3)再读读易错字,组词或造句.

(四)再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

(五)自读自悟,探究发现

布置自学要求:

(1)认真仔细阅读课文.

(2)思考:鲁班怎么想到要造伞的,为了造伞,他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交流学习所得.

名回答以上思考的问题.

(在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的同时,加强朗读指导,让学生以不同方式反复练读,读出人物说话或思想时应有的语气来.)

讨论交流:鲁班为什么能造出伞来呢

(六)说话练习: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和同学说一说.

(七)书写指导

(1)"创"字,第二笔是长点,不是捺.第三笔是横折钩,要一笔写成.

(2)"湖"字要注意三个部件的位置比例和高低.

(3)"亭"字,注意每个部件所占位置的大小,不能写得太长,"丁"字要写在秃宝盖里面.

(三)完成我会读读,写写.

(八)积累语言

生自己再读课文,完成"词语花篮"后,全班交流.

(九)布置作业

回去把鲁班造伞的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

五,教后反思:

《听诊器的由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诊,克,治"等到17个生字,会写"内,板,紧"等8个生字及"木板,紧贴"等词语.

朗读课文,了解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培养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

让学生在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听诊器的挂图,引发兴趣.

1,观看听诊器的图片,让学说说在哪见过这个东西,它是做什么的,以此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相机板书"听诊器".

师导言:听诊器的发明,还有一段故事呢.在家想知道吗板书"由来",理解其意思.

(二)尝试读文,感知课文.

听课文录音,想想本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交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全文,要求尽量把每个字音都读准确.

(三)集中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1,.抽读生字卡片

2,不认识的字再进行重点学习,学生交流识记方法.

再读读易错字,组词或造句.

(四)再读课文

生找朋友互读课文,注意把每个生字都读对了.

请个别同学分段读课文,并纠正其读音.

(五)书写指导

(1)"病"字主要写好"丙"字,不是"两",最后一笔是个点.

(2)"内"第二笔是横折钩,里边是撇,点,不是撇,奈.

3,让生读读,写写.

(六)细读课文,深化理解

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联系语境理解"站,贴,蹲,划"等动词了解两个孩子的不同姿势,并引导学生明白这也是雷奈克感到好奇的原因.而后通过细细朗读,让生从中休会雷奈克医生的兴奋心情和迫切的举动.

第四自然中,引导学生从"第一个"体会其创造的价值和意义.

(七)课堂练习,积累语言

再读课文,在小组内说一说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摘抄在课后词语花篮的空花朵上.

教后反思:

《能干的钟点工》教学设计

认识"钟,铃,汤,禁"等18个生字,会写"块,扫,吸"等8个字及"两块,打扫"等词语.

朗读课文,了解机器人外形和能干的特点.

让学生感受科学的神奇和科学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读通,读顺,理解课文,并从中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课前准备:

收集机器人的图片,生字卡片.

交流资料,揭题质疑.

让生在全班内交流自己课前收集到的有关机器人的图片和知道的有关机器人的事.师从中相机板书课题,并解适机解释"钟点工"一词的意思.

让生围绕课题质疑.

试读课文,了解大意.

听课文录音,生边听边给课文标上自然段.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要注意读准字音,特别要读准生字)

同桌互相听读,并合作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如:"能干的钟点工"是谁,他为汤姆做了哪些家务活等等.

同学合作,识记生字

生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和好朋友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全班交流,师相机帮助学生对生字进行归类.如:后鼻音,前鼻音的归类等.

生在组内互相考一考课文的生字词.

把一些较难识记的字词,多做重点复习.

(四)再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读顺.

(五)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分角色朗读,感悟1—6自然段.

学生自读这一部分内容,想想该怎么读,为什么这么读

分角色朗读,要互相评价,订正中体会词句的意思.

(从中引导学生看图,理解第5自然段内容,体会机器人外形特点)

读说结合,感悟7—9自然段.

让自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说机器人是怎么能干.

自主理解,感悟最后一个自然段.

(学生自主阅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同学帮助解决)

(六)读后拓展,课外延伸

(1)读一读"词语花篮"里的词语,照样了摘抄几个四个字的词语定在空花朵上.

(2)你知道有哪些机器人,它们能干些什么说给同学听.

(七)指导书写

生整体感知"我会写"中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办法把它们记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压、蝉”等5个生字,会写“雷、垂”2个生字。

2、能边读边想象第一部分所描写的画面。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的不同景象。

过程与方法:

抓重点语句品读,想象、感受雷雨前景物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留心观察天气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点:

1、

会认“压、蝉”等5个生字,会写“雷、垂”2个生字。

2、

边读边想象,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第一部分,感受雷雨前的情景。

教学难点:

“垂”字的识记与书写指导,通过朗读、想象、联系生活等多种手段体会作者用词的巧妙。

教学方法:

课件演示法、点拨法。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播放歌曲《夏天的雷雨》。

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6课《雷雨》,学生观察

字怎么写?与师一起板书课题。

3、

同学们见过雷雨什么样子吗?师介绍雷雨,雷雨又叫雷阵雨,多发于夏天的午后,它来得快,下得大,去得也快。

二、

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播放朗读,谈感受。

自读课文,提要求。

(1)、标出文中自然段。

(2)、圈出文中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会的字请教拼音或同桌。

2、同桌互读生字,纠正同桌的读音。

3、出示生字,检查认读。(

抽读、跟读)。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学生接龙读课文,同学们读得很流利,我们来看看图,这幅图描绘的是什么景象?(雷雨中)文中哪些自然段描写的雷雨中?(4-6自然段)

2、哪些自然段写不下雨的景象?1-3自然段和7-8自然段都是写没下雨的情境,那他们有什么不同呢?

3、《雷雨》按照雷雨前(1-3自然段)、雷雨中(4-6自然段)、雷雨后(7-8自然段)

三、品读课文,自读自悟

(一)、研读雷雨前的景象

1、请同学们默读、思考:雷雨前作者写了哪些景物的变化?在文中用“—”画出来。然后小组交流。

2、汇报交流:

(1)、乌云(学生画乌云)

A.

看课件乌云图,课文是怎样描写乌云的?

B.

体会词语:满天、黑沉沉、压(仿说ABB类词,动作演示“压”),从这两个词语中体会乌云多、厚而且低的特点。

C.

读出乌云逼近、天气闷热的感受。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D.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此时好安静啊,为什么这么安静?他们害怕了,

因为狂风暴雨即将来临。)

过渡:除了乌云,还写了哪些景物?

(2)、大风(学生画大风)

指名读第2自然段

小组讨论:大风有什么特点呢?同学们按照老师刚才学习乌云的方法,进行小组学习。

给忽然换个词:突然

看课件图,感受大风的猛烈,演示小树乱摆的样子。

E.

指导朗读该句。(风来得好急好猛啊)。

F.

这么大的风,你们害怕吗?不仅你们害怕,蜘蛛也害怕了。指名读描写蜘蛛的句子。

G.

看图理解“垂”字什么意思?观察写法,组词,用“垂”字造句。对比句子,把垂换成“爬”字如何?体会“垂”字的精准(蜘蛛因为害怕落下来的情景)。

H.

蜘蛛害怕了,别的小动物害怕了吗?谁来说说。

(3)、闪电、雷声(学生画闪电)

播放闪电雷鸣声,体会越来越写出了闪电雷声的不断加剧。

练习用“越...越...”说话。

指导朗读

雷雨前,先是乌云密布,接着狂风大作,后来又电闪雷鸣。这就是雷雨前的变化,你能读出这种变化吗?(自由读-展示读—分小组读)

三、总结全文,拓展练习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一起了解了雷雨前景物变化及特点,其实下雨前除了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电闪雷鸣!还有其他的现象也表示要下雨了,比如:燕子低飞、蚂蚁搬家、鱼儿游出水面……

大自然可真神奇啊,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像本文的小作者那样认真观察,细心体会,去发现大自然的许多奇妙之处。

作业:(任选一个)

爱绘画的你,不妨根据课文内容,画画雷雨前的景色。

1.知识与能力

认识“晓、慈”等生字,会写“湖、莲”等生字。

2.过程与方法

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知道诗的大致意思。

3.情感与价值

(1)感受大自然的美,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联系图文等方法理解诗意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知道诗的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习诗歌的兴趣。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激情导入

1.用一个词来形容荷花或荷叶。(课件出示:荷花、荷叶)

2.同学们说得多美呀,我们一起去西湖看一看吧!(课件出示:荷花视频)

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最想做什么

一千多年前的南宋大诗人杨万里和你们一样看到那么美的荷花,作了一首诗,脍炙人口,被人们传诵至今,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古诗)

二、学习古诗

1.自读古诗,读正确。

2.指名读古诗。

3.理解词义,在诗中识字。

晓出:太阳刚刚升起。“映”是“阳光反照、照射”,所以“晓”“映”是“日”字旁。

净慈寺:杭州西湖畔著名的佛寺。“慈”可以组词“慈爱”“慈母”。

毕竟:到底。“毕”由“比”和“十”组成。“竟”是“镜”去掉偏旁。

4.小组合作学习。

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词语找出来,我们一起讨论。

我们第一次和这首诗亲密接触,就有不小的收获,再来读读,我们的收获会更大。

5.再读读这首诗,说说诗的大致意思。

三、指导写字

1.观察“湖”“莲”“穷”“荷”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说说写这几个字要注意的地方。

3.老师示范,边写边说出笔顺。

4.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四、深入研究学习

1.你还想深入了解些什么

这首诗是诗人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他的心情怎样

2.就近找学习伙伴讨论一下。

反馈交流。

诗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没有叙友谊,更没有抒发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婉转地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同学们,假如你们就是杨万里,在送别时,把这首诗读给你的朋友林子方听,同桌之间试试吧。

3.看着这满湖的荷花,杨万里还会对朋友林子方说些什么

4.整首诗写得很美,又带有一丝淡淡的离愁。大家一起来读一读。(配乐)

5.大家能背下来吗试试吧!

自己背、两人比赛背、男女生对抗赛背。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大家以前也曾学过一首写荷花的诗,是什么(课件出示:小池)

2.这两首诗有什么不一样你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3.西湖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自古以来,描绘西湖美景的诗很多,你知道的还有哪些

一、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杜甫,唐代诗人,他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被平定,人们又过上了和平安宁的生活。杜甫在四川成都定居下来,心情较好,看到的春景也格外美丽。对此,同学们也有同感,心情好了,花儿会

,天空会

,鸟儿会

二、指导方法,自学古诗

1.这首诗描写了一幅幅怎样的春景图呢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读通诗句,读读诗,看看图,想想意思。

2.学生自学古诗。

三、精读古诗,明了诗意,体会情感

1.学生读诗,教师范读。

2.你读懂了什么作者的心情怎样(轻快、喜悦)

3.学习生字。

学生自己圈出生字,反复拼读、认读。

同桌互相指读。

用生字卡片抽读。

说说“鸣、鹂、鹭”为什么都是“鸟”字旁,“岭”为什么是“山”字旁,“泊”为什么是“三点水”。

4.你还有什么字词不懂

联系诗句再读,联系画面读,联系生活读。

5.理解诗意。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2)“窗含西岭千秋雪。”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你透过窗户看到竹子,就可以说

;你透过窗户看到房

子,就可以说

(3)“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是从哪来的船

现在东吴来的船也停泊在诗人门口,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这是一幅多么和平安宁的画面呀!读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

6.读整首诗,配上动作,想象画面。

四、布置作业

把诗中描绘的景象写下来,也可以加入自己喜欢的春天的画面。

【板书设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西湖

莲叶无穷碧

荷花别样红

绝句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动态千秋雪万里船静态

【教学反思】

1

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读生字,认识量词。

2、掌握识字方法。

3、复习

26

个字母的大、小写。

复习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今天的学习中,老师希望大家用眼睛仔细观察,动脑筋认真分析,并用你们的小嘴巴把观察到的

结果告诉大家。

二、学习“识字加油站”

1.

认读生字“辆、匹、册、支、铅、棵、架”。

(1)教师出示这些生字的带拼音的卡片,逐一示范朗读。

(2)教师让学生齐读生字,并开“小火车”认读。教师及时纠正错误。

(3)教师遮掉生字的拼音,检查学生的认读效果。

2.

学习量词。

(1)教师出示一些图片,请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图片上是什么,再根据图片上的物体数量来说一说图片内容。

生:三辆汽车、两支笔、四册书、一棵树、两架飞机、四匹马……

(2)师:“辆、支、册、棵、架、匹”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自由讨论并回答。

(3)师:这些都是量词。量词是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但是量词不能乱用,要用得恰当、准确。

(4)课堂练习。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几组词,让学生判断量词使用是否正确,不正确的找出错误并改正。

一张书一只糖果一条人一个杯子

两棵飞机五匹布三册铅笔一架汽车

3.

巩固新字。

(1)教师示范书写生字,指导学生注意笔画顺序。学生在本子上描红。

(2)学生自由练习认读和书写这些字。

三、学习“字词句运用”

找一找,连一连。

(1)学生重温

个字母,教师指名背诵。

(2)教师请几个学生到黑板上默写,每人按顺序默写

个字母的大、小写形式,其他同学在自己的本子上默写。

(3)学生完成课本上“找一找,连一连”的习题。教师公布答案。学生自己检查是否正确。

(4)学生把

个字母的大、小写再抄写一遍。同桌之间互相检查。

读一读,想一想。

(1)学生自由认读课本上的两组字。教师指名读一遍,并及时纠正读得不准确的音。

(2)师:仔细观察这两组字,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什么共同点?(学生讨论)

生:第一组字中每个字里都有“日”字,第二组字中每个字里都有“寸”字。

(3)教师把学生分组,让学生开动脑筋,给“日”“寸”再增加一些偏旁,组成其他新字。每组派代表汇报,比一比哪一组说的字最多。

(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识字方法。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不少字,那我们是用的什么识字方法来学习的?(用加一加、增加偏旁或和其他字组合的方法)

四、学习“展示台”

学生根据拼音自主朗读课本上的

10

个词语。

教师指名朗读。其余学生仔细听并纠正错误。

学生自由交流这些词语在哪些课本上看到过,并说一说交流结果。

生:“减法、计算、算式、排列”我在数学课本上看到过;“姿势、经历、预防”我在……

4.

师:看来同学们在其他课的学习过程中也学到了不少字,语文与我们的生活、学习都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我们要学着在生活中留意新字词,增加知识的积累。

5.

全班开“小火车”朗读

五、课堂小结

学生分组朗读课本上的字词。

教师告诉学生要在生活中学习,体会语文的重要性。

语文园地二

辆匹册支铅棵架

日寸

一、我能在自己的本子上默写

个字母。

二、我会填空。

一(

)车

两(

)马

)钢笔

)书

三(

)树

姓名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

………………………………………………………装……………………………………订……………………………线…………………………………

统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质量检测试

满分:100分)

题号

十一

十二

总分

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

(10分)

shì

jiè

bèi

yǐn

rén

zhù

guó

shānɡ

diàn

fǎn

wánɡ

yánɡ

láo

二、用“√”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6分)

似的(shì

sì)

烟囱(chōnɡ

cōnɡ)

羊圈(juàn

quān)

浴室(ɡǔ

yù)

毕竟(jìnɡ

jìn)

花瓣(biàn

bàn)

三、查字典填空。

(5分)

要查的字

音序

音节

部首

再查几画

第九画是

四、辨一辨,并组词。

州(

植(

精(

决(

蛙(

川(

值(

睛(

绝(

娃(

五、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8分)

)的天空

)地看

)的阳光

)地说

)的柳条

)地跑

)的小草

)地问

六、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

)无云

眉(

)眼(

恋恋(

)如洗

)疲(

)尽

一望(

七、连一连。

蘑菇

元宵节

吃月饼

野菜

端午节

看花灯

蜻蜓

重阳节

赛龙舟

野果

中秋节

八、写出加点词的反义词。

(4分)

1.太阳驱走了黑暗,带来了(

);赶走了寒冷,带来了(

)。

2.这里的河水很浅,很安全,不像那边的很(

),很(

九、课文内容我知道。

1.描写柳树外形的诗句:

妆成

,万条

绿丝绦。

2.描写儿童放风筝的诗句:儿童散学

,忙趁

放纸鸢。

3.描写西湖景色的诗句:接天莲叶

,映日

别样红。

则大信立。

5.秋处

寒霜降,冬雪雪冬

十、把下面的句子写完整。

好像

2.妈妈下班回到家后,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

3.房子旁边

十一、我爱阅读。

爱玩的太阳娃娃

天上的太阳娃娃喜欢吹白云玩儿。

瞧,她把嘴巴鼓得(圆圆

园园)的,朝着身边的云吹呀,吹呀,吹出了一对长(chánɡ

zhǎnɡ)耳朵,一条短尾巴,一个胖肚子,一个圆脑(nǎo)瓜。哈,她把那朵白云改(ɡǎi)成一只小白兔啦!

太阳娃娃一边在天上跑,一边吹,把这朵白云吹成荷(hé)花,把那朵白云吹成白雪公主……她越吹越开心,一不小心把一朵白云吹进海里去了,自己也一起滚(ɡǔn)进了大海中。

啊,她在海里把(那

哪)朵白云吹成了一朵漂(piāo

piào)亮的白浪花。

1.选择括号里正确的字词或读音,用“√”表示。(2分)

2.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

句话。(2分)

3.太阳娃娃喜欢吹白云玩儿,她把白云吹成了

。(4分)

4.找出短文中写小白兔样子的句子,用“

”画出来。(2分)

十二、写话。

(15分)

小朋友,如果可以养小动物,你想养什么呢?写写你的理由,试着多写几条。

一、世界

碧绿

贝壳

引人注目

祖国

商店

反复

亡羊补牢

二、shì

cōng

juàn

jìng

bàn

三、K

kǎo

6

J

jiāo(或jiào)

7

四、示例:神州

山川

植树

值日

精力

眼睛

决心

绝对

娃娃

五、示例:辽阔

温暖

细长

嫩绿

仔细

惊奇

飞快

好奇

六、万里

不舍

碧空

无边

七、摘

八、1.光明

2.深

危险

九、1.碧玉

一树高

垂下

2.归来早

东风

3.无穷碧

荷花

4.小信成

5.露秋

小大寒

十、示例:1.高大的榕树

一把翠绿的大伞

2.打扫卫生

整理房间

准备晚饭

3.种着两棵高大的玉兰树

4.你为什么迟到了

十一、1.圆圆

cháng

piào

2.4

2

3.小白兔

1.认识“窃、私”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差”,会写“宁、官”等11个字,会写“宁静、光线”等1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

3.理解“窃窃私语”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4.能说出第四、五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教学重点、难点:

1.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

2.能说出第四、五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教学课时:

两课时

一、激趣导入,激发兴趣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课文生字、词语,对海底世界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到海底探险,感受神奇的海底世界。

理解内容,感受语言

1.海底的光和声音

(1)“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

思考:“依然”是什么意思?(仍然)原来海底并不像海面那样波涛澎湃,也不像海面那样光线十足,越往下越黑。

小结:同学们,深深的海底,宁静,黑暗,却有着点点星光,这多么神秘,多么奇异啊!让我们不由的发出赞叹,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的世界啊!

(3)海底有什么声音?指名朗读。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到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感受“窃窃私语”。

①理解什么是“窃窃私语”?

(“窃窃”形容声音细小。“窃窃私语”指背着人轻轻地交谈。本课是比喻海底动物发出轻微的声音。)

②让学生用动作演示“窃窃私语”。

③句子对比:海底的动物常常发出轻微的声音。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作者用这个词语赋予动物以人的行为,好像他们在说悄悄话,使它们更加可爱、动人。)

④是啊,小动物在“窃窃私语”呢?我想再读这句话,你会读的更好。

(4)海底的动物只有这几种声音吗?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么?

除了这几种声音,还会有什么声音?你能继续说一说吗?

2.动物的活动方法

(1)思考这段写了什么?围绕哪句话写的?

(2)这段话围绕中心句写了哪几种动物的活动方法?

(3)他们的活动方法是什么样子的?

(4)你还知道海底那些动物的活动方法吗?出示龙虾,吸盘鱼的图片。

师总结

3.植物之间的差异

从颜色、小两个方面进行比较。

4.矿产资源

三、图片欣赏,感受奇异

海底世界,物产丰富,景色奇异,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海底图片吧。(出示图片)

四、美读课文,拓展提升

五、课外延伸,推荐书目

介绍推荐《海底两万里》

绿色的卫兵

在美丽的原野上,树林像一排排站着的卫兵。它们穿着绿色的上衣,在阳光中挺着身子。

狂风打着旋儿,夹着黄沙吼着:“我要进城!我要进城!”绿色的卫兵挽起手臂,结成一道长城:“狂风不能进!黄沙不能进!”狂风弱了,黄沙退了,我们的城市美丽又干净。

远处,一列火车开过来,轰隆隆,把大地震动。随着滚滚浓烟,响起刺耳的汽笛声:“我要进城!我要进城!”绿色的卫兵摇动着满身叶子,连起一道围屏:“烟雾不能进!噪声不能进!”汽笛声小了,烟雾散了,我们的城市晴朗又宁静。

在美丽的原野上,树林像站着的一排排绿色卫兵,给城市带来整洁和安宁。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修饰词。

(______)的原野

(______)的浓烟

(______)的城市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弱——(______)

退——(______)

散——(______)

3.用“

”画出文中一个含“像”字的句子,再照样子写一句通顺的话。

4.文中“绿色的卫兵”指的是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场大雪,又一场大雪。白雪落在苍翠的雪松枝头上,厚厚的雪衣压弯了松树美丽的腰身。白雪埋住了山脚下的杜鹃花,山野里只能看见厚厚的柔软的雪被。

山林里真静啊!静得能够听见沙沙的落雪声。这是雪的低吟,雪的私语,只有在这无风的宁静的长白山的幽谷里才能听见。

1.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的雪被

(______)的雪松

(______)的落雪声

2.仿写句子。

山林里真静啊!静得能够听见沙沙的落雪声。

____________真______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描写的是____________(什么地方)的雪景。

4.第1自然段写的是大雪覆盖____________的景象,可以看出雪下得____________。

5.第2自然段有______句话,写出了下雪时山林的______,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这两个词可以看出作者是把雪当作人来写的,十分生动。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冰花

今天早晨,我起床以后,发现窗户的玻璃上有许多美丽的冰花。

冰花的形状各异:有的像小树,有的像小草,有的像小花朵,有的像小树……各式各样,美丽极了。太阳一升起来,它们就悄悄地融化了。

我问爸爸冰花是怎么结成的?爸爸说,那是冷空气的作用。夜晚,外边的气温较低,屋里热空气遇冷,就变成了水珠子,水珠子碰到冷空气,就变成了薄冰。因为玻璃上的灰尘分布不一样,所以就结成了不同形状的冰花。

1.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美丽——(______)

悄悄地——(______)

3.用“有的像……有的……写一句完整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冰花形状各异,想象一下,冰花还会像什么?

5.冰花是怎样结成的?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来。

参考答案

一、1.美丽

滚滚

干净

3.在美丽的原野上,树林像一排排站着的卫兵。在地图上,中国版图的轮廓

一只报晓的雄鸡

4.树林

它挡住了狂风、黄沙、烟雾、噪声,给城市带来了整洁和安宁

二、1.柔软

苍翠

沙沙

2.河里的水

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沙石

3.长白山

4.山野

很大

3

低吟

私语

三、1.三

有趣的汉字

爷爷站在书桌旁写毛笔字。元元看见了,惊奇地问:“爷爷,你是在画鸟吗?”爷爷说:“我是在写古代的‘鸟’字。”元元不明白,又问:“怎么像画画儿呢?”

爷爷说:“开始,人们用图画表示事物。表示大山,就画一座山‘’;表示羊,就画个羊头‘’。后来慢慢就写成了‘山’,和‘羊’。”

元元又问:“有些意思画不出来,那怎么办呢?”爷爷笑着说:“我们的祖先很聪明,他们把两个字合在一起,就造出了一个新字来。像‘口’,和‘鸟’合在一起,表示鸟叫,就是‘鸣’字;在木的左边加上单人旁,表示人靠着树休息,就是‘休’字。”

元元听了,佩服极了:“我们的祖先真是太聪明了!”

1.填空。

(1)“鸣”是“_____”和“____”合在一起,表示________;“休”是“_____”和“____”合在一起,表示_________

(2)这样的字我还知道“______”,它是“______”和“______”,合在一起,是__________的意思。

2.听了爷爷对汉字的讲解,元元有什么感受?

3.本文题目“有趣的汉字”中的“有趣”体现在(

A.古代的汉字像画一样

B.古代的汉字能表示不同的意义

C.古代的汉字和读音有关

西安又被称为“长安”,是一座历史悠久、闻名海内外的古城,从古至今有十三个朝代建都于此,使得西安的历史文化十分悠久。其中,西安的小吃更是一绝。

西安的小吃多种多样,各有特色,很多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大部分发源于唐代。西安的小吃有水晶饼、柿子饼、臊(

sào)子面……其中最有名的要数羊肉泡馍(mó)了。

羊肉泡馍的传统做法有“干泡、口汤、水围城”三种。它的特点在于肉烂汤浓,不仅为国人喜爱,连外国人尝过以后也赞不绝口。

1.这篇短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主要介绍了西安的(

2.“绝”字的意思有:①断绝;②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赶上的;③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

给下面的“绝”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更是一绝(

)赞不绝口(

3.西安有哪些小吃?用“______”在文中画出来。

4.下列关于西安的说法正确的是(

A.西安的小吃全部发源于唐代

B.曾有十三个朝代建都西安

C.外国人吃不惯西安的羊肉泡馍

5.小朋友,你的家乡在哪里?有哪些著名的小吃?说一说,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争吵

春雨“哗哗哗”地下着,树叶、小草全被淋湿了。飞禽(qín)走兽(shòu)都在寻找避(bì)雨的地方。

两只小黄莺飞啊飞,发现草地上有一朵大蘑菇,他们赶紧躲到蘑菇伞下。他们你拥我挤,蘑菇伞摇摇’晃晃地支撑(chēng)着。

一只黄莺说:“我的左边淋雨了(

)你往右边靠一靠(

)”

另一只黄莺说:“我的右边淋雨了(

)你往左边靠一靠(

他们你争我吵,谁也不愿意让一让。吵着,挤着,“咔(kā)嚓(chā)”一声,蘑菇伞断(duàn)了……

春雨姐姐说:“

小黄莺们听了,红着脸蛋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低下了头。

1.短文有(

)个自然段,第(

)自然段写蘑菇伞快支撑不住了。

2.在文中(

)处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蘑菇伞断了的原因是什么?

4.春雨姐姐会对小黄莺们说什么?请你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春雨姐姐说话时,语气应该是______(A.温和

B.欢快

C.厌恶)的。

5.根据短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短文描写了秋天的雨景

B.小黄莺们你拥我挤,最后蘑菇伞断了

C.因为蘑菇伞太小了,所以小黄莺们挤在一起取暖

一、1.口

鸟叫

人靠着树休息!

长在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

2.元元听了,佩服极了:“我们的祖先真是太聪明了!”3.A

二、1.3

小吃

2.②

3.水晶饼

柿子饼

臊子面

羊肉泡馍

4.B

5.示例:我的家乡在湖南长沙,我家乡著名的小吃有臭豆腐、口味虾等。

三、1.6

二、根据教材特点进行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备课

教学离不开书本教材,而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应只局限于书本内容,应善于利用书本教材以外的知识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有效教学。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提前备课的时候,首先应对教材进行深刻的钻研,从而找出有用的知识激起小学生思考与探究的能力;其次,对课本知识的内在联系应进行全面的分析;最后在进行教材分析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课李白《静夜思》内容作为例子。教师在进行此节内容的备课时不应只局限于课本的参考,可以通过研究诗仙李白的生平事迹,同时对李白作这首诗的时代进行深入了解,并充分进行《静夜思》的深入分析,从而让学生在语文的教学里能深刻领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怀。小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诗人强烈的思乡情感,并深刻领悟到《静夜思》所包含的思绪,从而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在课堂上的教学效率。

THE END
1.四个”又”组成什么字?读音是什么?叕[zhuó],连缀;短,不足:“圣人之思脩,愚人之思~。”又[zhuó]双叒叕[yòu shuāng ruò zhuó],表示某事物变化更替相当频繁。叕[yǐ],张网的样子。叕[lì],止;系。叕[jué],速。相关词汇:组词:又双叒叕,表示某事物变化更替相当频繁。同音字:着[zhuó]、浊[zhuó]、斫[zhuó]、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821855769426010732.html
2.四个又念什么四个又念什么 1、四个“又”即叕,叕是多音字,有四个读音,分别是:zhuó、yǐ、lì、jué 。 2、叕,读作zhuó,本意是连缀,短处,如“圣人之思脩,愚人之思叕” 3、读作yǐ本意是张网的样子; 4、读作lì,本意是系; 5、读作jué,本意是速。http://m.tianqiwen.com/shenghuo_487638/
3.口字旁四个又念什么字口字旁四个又念什么字不惑之道 小学教育 精选回答 1、口字加四个又的字是啜,拼音是chuò和chuài。 2、啜的基本释义:[ chuò ]喝:啜茗(喝茶)。啜粥。哭泣时抽噎 。哄骗 。[ chuài ]姓。 3、相关组词:啜茗、 啜泣、 啖啜、 啜诱、 啜咕、 啜叱、 啜食、 口啜、 赚啜、 咕啜、啜涕、 啜https://m.edu.iask.sina.com.cn/jy/2M6vXOyTY1d.html
4.科学网—月字旁和肉字旁为什么说这些字都算肉字旁? 早期的化学家造字,是很讲究的。如分子式为NH3的ammonia,最初就直接音译为阿摩尼亚,我小时候江南的男女老少都好说洋泾浜,大家都知道阿摩尼亚是一种臭气。由于ammonia是气体,化学家就造出来一个氨字,气字头,安表音。它的衍生物即氨中的氢原子被烃基所取代后生成的有机物amine,前面的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12874-984025.html
5.一个口字旁右边四个又,这个字读什么急用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啜chuai 第四声 姓见《新华字典》66页 chuo 第四声 (1)饮,吃(2)哭泣的时候抽噎的样子 见《新华字典》70页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相似问题 一个口字旁,右边四个又是个什么字?读什么? 问个字左边是个厂里面一个口右边是个页这个字怎么读 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855bc392c570c6aa7b0d0b613dcde621.html
6.四个又加个立刀念什么(四个又)您好,今天光辉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四个又加个立刀念什么,四个又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叕是多音字,有四个读音,分别是:zhuó、yǐ、lì、jué叕 读音:[ zhuó ]释义:1)连缀。 2、2)短,不足:“圣人之思脩,愚人之思~。 http://zs.xiangyang.net/zs/20221125/74561.html
7.历史上最难对的对联暨长联(十囗心合"思"字) 八目尚赏赏风赏月赏秋香 (八目尚合"赏"字)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十口心思 思国思家思社稷 八目尚赏 赏风赏月赏秋香 四、同字异音联 乐乐乐乐乐乐乐 朝朝朝朝朝朝朝 上联读音:骆曰,骆曰,骆骆曰; https://www.meipian.cn/1ur8xmk7
8.一个衣字旁,右边上面一个四,下面一个羽,“禤”是取冠冕字之上头部分“曰”;又因武将的头盔大多插有羽毛,雉鸡尾.所谓雉尾高挑.故曰加上羽毛,便是“禤”字的右边.又因原来的“禤”字易之人们错读成“榻”字的发音,而把姓禤的叫成榻姓,听起来很瘌耳,的确很不雅听.为了有个区别,不致被人们辨别错,大概姓禤的人,很多年前就把“禤”字右边上头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9929973ad27bdcd0716897b1b99d196c.html
9.口俺子去掉单人旁,一个口一个俺子去掉单人旁[2]佛教咒语用字。 [3]含。 口字旁旁边一个俺去掉单人旁念什么 2楼:只剩脑袋 唵的解释 拼音:an3 ①用手抓东西吃:“偷米~之”。 ②佛教咒语用字。③含。 口字旁加上一个去掉单人旁的偶是什么字? 3楼:夜璇宸 喁yóng、yú 一、喁的释义 http://www.zzfmdn.com/article/700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