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文化常识1.有那些关于书法的文化常识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钟鼎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
中国书法是一种很独特的视觉艺术,汉字是中国书法中的重要因素,因为中国书法是在中国文化里产生、发展起来的,而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本要素之一。以汉字为依托,是中国书法区别于其他种类书法的主要标志。
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具有四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它体现了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这个基本规律又反映了人作为主体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
2.书法基本常识
从表面字义理解,书法指书写的法度。
生活中,书法一词另具备以下含义:第一,某幅书写作品的代称或者所有书写作品的统称;第二,一种艺术类别,一般指书写汉字的艺术。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说:“唐言结构,宋尚意趣”,由此可知唐代书法的法度追求最高、最严谨,唐代书法成就也是书法史上最顶峰的。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中国汉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开始以图画记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了当今的文字,又因祖先发明了用毛笔书写,便产生了书法,古往今来,均以毛笔书写汉字为主,至于其他书写形式,如硬笔、指书等,其书写规律与毛笔字相比,并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
狭义狭义而言,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分布、行次、章法)等内容。
例如,执笔指实掌虚,五指齐力;运笔中锋铺毫;点画意到笔随,润峭相同;结构以字立形,相安呼应;分布错综复杂,疏密得宜,虚实相生,全章贯气;款识字古款今,字大款小,宁高勿低等。书法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书法是指以文房四宝为工具抒***感的一门艺术。
工具的特殊性是书法艺术特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借助文房四宝为工具,充分体现工具的性能,是书法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离开文房四宝,书法艺术便无从谈起。2、书法艺术以汉字为载体。
与其他拼音文字不同,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形式意味很强。古人所谓“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有关汉字造字和用字的方法,它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分析极具指导意义。
3、书法艺术的背景是中国传统文化。书法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传统文化是书法赖以生存、发展的背景。
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汉代以来的书法理论,具有自己的系统性、完整性与条理性。与其他文艺理论一样,书法理论既包括书法本身的技法理论,又包含其美学理论,而在这些理论中又无不闪耀着中国古代文人的智慧光芒。
书法笔法是其技法的核心内容。笔法也称“用笔”,指运笔用锋的方法。
字法,也称“结字”、“结构”,指字内点画的搭配、穿插、呼应、避就等等关系。章法,也称“布白”,指一幅字的整体布局,包括字间关系、行间关系的处理。
墨法,是用墨之法,指墨的浓、淡、干、枯、湿的处理。广义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
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书法己不仅仅限于使用毛笔和书写汉字,其内涵己大大增加。
如从使用工具上讲,仅笔这一项就五花八门,毛笔、硬笔、电脑仪器、喷枪烙具、雕刻刀、雕刻机、日常工具(主要是指质地比较坚硬的,能用来书写的五金、生活工具)等。颜料也不单是使用黑墨块,墨汁、粘合剂、化学剂、喷漆釉彩等五彩缤纷,无奇不有;品种之多,不胜枚举。
从执笔方式上看,有的用手执笔、有的用脚执笔,就是用其他器官执笔的也不乏其人,甚至有的人写字根本就不用笔,如“指书”“挤漏书”等;从书写文种上说,并非汉字一种,有的少数民族文字也登上了书法艺坛,蒙文就是一例;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书体,篆书体(包含大篆、小篆)、燕书(包括燕行)隶书体(包含古隶、今隶)、楷书体(包含魏碑、正楷),行书体(包含行楷、行草),草书体(包含章草、小草、大草、标准草书)。扩展资料:
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书法和英文书法等。其“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从广义讲,书法是指文字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含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等。篆书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
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年历史,是传世最早的可识文字,主要用于占卜。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
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
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均匀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隶书隶书,亦称汉隶[1],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如《汉鲁相韩勑造孔庙礼器碑》、又称《韩。
3.什么是书法艺术
所谓“书法”,最初就是指书写的方法,或曰书写的法则。
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它已经成为一个专用名词了,专指书法艺术而言。而艺术性较高的书法作品或字帖又有“法书”“书帖”之称。
可是,目前人们读起书法,往往有片面的看法。一种是把书法看得过于简单,认为书法就是写字,字写好了就是书法。
照这么说,凡是写字好的人就应该是书法家了。另一种是把书法看得过于玄妙、神化,认为书法是艺术,而且高不可攀。
这种看法,会使人望而生畏,怯步不前,认为自己“没有艺术细胞”,于是干脆不学了。这两种看法,都只强调了事物的一方面,忽略了另一方面,因而它影响着人们对书法艺术的学习,大而言之,也影响书法艺术事业的发展。
4.有那些关于书法的文化常识
5.书法用纸的基本常识是什么
纸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初期的纸是利用败丝破网制成,产量不大,质量较差。
西安东郊的灞桥地区的考古发掘资料表明,早在蔡伦之前的西汉时期就出现了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伦采用多种原料和改进制纸方法,利用树皮、麻类等材料造纸,使纸的质量和产量都大为提高。
由于纸的广泛使用,晋安帝才下令废除了自古沿用下来的竹木简,以纸取代竹木简,纸张产量大增,质量提高,并出现了藤纸、苔纸、竹纸等新产品。把历史推进到全面用纸的时代。
隋唐时期是造纸业的全盛时期,纸中之王的“宣纸”,就是这一时期产生和兴盛起来的。宣纸产地在安徽宣州泾县一带,故治宣纸。
千百年来,宣纸以其质地绵软、百搓不折、纹理紧密、光洁如玉、不腐不蛀等特点,享有“寿纸”千年的美誉,成为中国书両的必需品。明代纸类齐全,凡以前名纸,均能仿造。
到了清代,造纸业的发展已经有了规模,有专门为宫廷用纸、一般用纸、仿古纸、外来纸等。纸的发明为文化的繁荣和传播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即使在机制纸盛行的今天,某些传统的手工纸依然体现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焕发着独有的光彩。
6.关于书法的知识
书法,是一门有法度的高级艺术。
重在“法度”!有“法”无“法”,就是书匠和书法家的区别。传统艺术之一。
指用毛笔书写篆、隶、正、行、草各体汉字的艺术。技法上讲究执笔、用笔、点画、结构、章法等,与中国传统绘画、篆刻艺术关系密切。
有三千多年历史,以商周的金文为萌芽;其后秦篆、汉隶、晋草、魏碑、唐楷、宋行,各擅其胜。扩展资料书法作为一门独特的汉字艺术,好坏自然有一定的标准。
这个标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作品的技法是否成熟。主要表现在继承古人上,是否有扎实的功夫,这是作品耐以存在的基础;其二,是是否有独特的面貌。
创新是艺术的灵魂,因此一个书法家的作品置身古今能否有独特的面貌也是关键因素;其三,作品风格不断有新突破。人是发展的,艺术自然也是境界日新,这方面反映一个书法家本身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
如果作品面貌总是一成不变,其艺术质量断然是不高的。参考资料:
7.关于书法的历史资料有哪些
中国书法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虽然书法艺术的自觉化至东汉末才发生,但书法艺术当于汉字的萌生同时。汉字的形成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
目前发现的于原始汉字有关的资料,为学术界公认的中国最早的古汉字资料,是商代中后期(约前14至前11世纪)的甲骨文和金文。从商代后期到秦统一中国(前221年),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这种演变具体反映在字体和字形的嬗变之中。西周晚期金文趋向线条化,战国时代民间草篆向古隶的发展,都大大消弱了文字的象形性。
然而书法的艺术性却随着书体的嬗变而愈加丰富起来。中国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无与伦比的丰富文字记载都已为世人所认可,在这一博大精深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书画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再现了这一历时性的嬗变过程。
而具有姊妹性质的书画艺术在历史的嬗变中又以其互补性和独立性释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由于书、画创作所采用的工具与材料具有一致性。
《历代名画记》中谈论古文字、图画的起源时说:“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书画虽然具有同源的可比性,但以后的发展状况是以互补的独立性发展变化的。
中国书法艺术的形成、发展与汉文字的产生与演进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连带关系。那么究竟什么是“书法”呢?我们可以从它的性质、美学特征、源泉、独特的表现手法方面去理解。
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具有四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它体现了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这个基本规律又反映了人作为主体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是以互补的独立性发展变化的。
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具有四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它体现了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这个基本规律又反映了人作为主体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殷商甲骨文(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甲骨文发现于一八九九年(清光绪二十五年)。
是殷商时期刻写在龟骨,兽骨,人骨上记载占卜,祭祀等活动的文字,是经过巫史加工过的古汉字。严格地讲,只有到了甲骨文,才称得上是书法。
因为甲骨文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用笔,结字,章法。而此前的图画符号并不全有这三种要素。
图为《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商代武丁时期的作品,风格豪放,字形大小错落,生动有致,各尽其态,富有变化而又自然潇洒。不愧为甲骨文书法中的杰作。
西周大盂鼎铭文大盂鼎是西周康王时期的著名青铜器,内壁有铭文,长达291字,为西周青铜器中所少有。其内容为:周王告诫盂(人名),殷代以酗酒而亡,周代则忌酒而兴,命盂一定要尽力地辅佐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
其书法体势严谨,字形,布局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具有端严凝重的艺术效果,是西周早期金文书法的代表作。西周毛公鼎铭文是西周青铜器中赫赫有名的重器之一,作于西周晚期的宣王时期。
内壁铸有多达498字的长篇铭文。其内容是周王为中兴周室,革除积弊,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辅佐周王,以免遭丧国之祸,并赐给他大量物品,毛公为感谢周王,特铸鼎记其事。
其书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结构匀称准确,线条遒劲稳健,布局妥贴,充满了理性色彩,显示出金文已发展到极其成熟的境地。西周散氏盘为西周后期厉王时代的青铜器,其铭文结构奇古,线条圆润而凝炼,因取横势而重心偏低,故愈显朴厚。
其“浇铸”感很强烈,表现了浓重的“金味”,因此在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现代著名书法家胡小石评说:“篆体至周而大备,其大器若《盂鼎》,《毛公鼎》,……结字并取纵势,其尚横者唯《散氏盘》而已。
东周石鼓文为战国时代秦国刻石。石鼓共有十枚,形似鼓状,每件石鼓上以籀文刻四言诗一首,共十首,其内容为记述秦王游猎之事,故石鼓又称为猎碣。
字迹磨损很多,今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石鼓文》在书法史上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它的字体是典型的秦国书风,并对后来秦朝小篆的出现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其本身的艺术成就也很高,它的结体方正匀整,舒展大方,线条饱满圆润,笔意浓厚,在《石鼓文》字里行间已经找不出象形图画的痕迹,完全是由线条组成的符号结构。
秦代书法编辑统一文字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差异很大,是发展经济文化的一大障碍。秦始皇兼并天下,臣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使之整齐化一,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
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著名书法家李斯的代表作为秦泰山刻石,历代都有极高的评价。
秦代是继承与创新的变革时期。《说文解字序》说:“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书,八曰隶书。”
基本概括了此时字体的面貌。隶书的出现是汉字书写的一大进步,是书法史上的一次革命,不但使汉字趋于方正楷。
8.书法知识
1.书法,又称“中国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从狭义讲,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分布、行次、章法)等内容。
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2.修身养性,陶冶情操3.女孩子都挺喜欢写字比较帅的男生。工作时候也常常用到,好处蛮多的。
4.书法是一种文化,需要我们继承与发展。让我们自己的心灵和生活环境更加富有美感,韵味,更加河蟹。
5.狭义上是笔墨纸砚。广义上来说只要写出具有美感的文字不用分什么工具,拖把沾水在水泥板上写出来只要有美感便可以叫做书法6.硬笔书法是书法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它的书写工具包括钢笔、圆珠笔、蘸笔、铅笔、塑头笔、竹笔、木笔、铁笔等,以墨水为主要载体,来表现汉字书写技巧。
B.隋唐时期书法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峰,既有狂放不羁的草书,又有“柳筋颜骨”的楷书
所谓“颜筋柳骨”是指颜真卿、柳公权(颜、柳)的书法特点分别是丰腴、雄健和瘦劲、坚硬如骨
而这两位书法家,一位是盛唐时期的大家(颜真卿),一位是晚唐的书法家(柳公权),怎可能谈到隋朝?隋朝时期,兵荒马乱,百姓痛苦不堪,怎会有人有闲情逸致练习书法并以此为术业而专攻呢?
国学经典有它独特的魅力,那对于国学知识你又了解多少呢?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小学生国学知识竞赛题库和答案”,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查看。
1、“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为哪位诗人的作品?(D)
A、李白B、杜甫C、李商隐D、李清照
2、爵是一种典礼时用的酒器,那么爵有几只脚?(A)
A、三只脚B、两只脚C、四只脚D、五只脚
3、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是(B)。
A、谢灵运B、陶渊明C、王维D、李清照
4、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A)
A、诗经B、唐诗三百首C、论语D、大学
5、下列名句出处对应都正确的一项是(C)
①方今天下,舍我其谁。②朝闻道,夕死可矣。③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④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A、孔子孟子老子庄子B、孟子孔子老子庄子
C、孟子孔子庄子老子D、孔子孟子庄子老子
6、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那么它是由谁提出的:(D)
A孔子B孟子C朱熹D董仲舒
7、中国书法史上,有诸多不朽的佳作足以彪炳千秋,其中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是(A)。
A.王羲之《兰亭序》B.米芾《蜀素帖》
C.苏轼《寒食诗帖》D.颜真卿《祭侄文稿》
8、我国古代最早提出“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D)。
A.李斯B.荀子C.朱熹D.董仲舒
9、《论语·为政》中,孔子所说的“而立”之年指的是(B)岁。
A.20B.30C.40D.50
A.元宵节B.中秋节C.端午节D.清明节
11、下列文学家中,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B)。
A.欧阳修B.王勃C.柳宗元D.王安石
12、在中国现代文坛上,以诗歌为主的作家是:(B)
A郭沫若B艾青C郁达夫D朱自清
13、战国思想家荀子是(A)学派的集大成者。
A.儒家B.法家C.墨家D.名家
14、《诗经》中的诗歌,共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属于民间歌谣的是(B)。
A.大雅B.国风C.小雅D.颂
15、成都某著名古迹门口有这样一副名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它说的是(C)。
A.杜甫B.薛涛C.诸葛亮D.李冰
16、唐朝是一个诗人辈出,群星璀璨的时代,下列诗人中,生活在晚唐的是(D)。
A.王维B.陈子昂C.李白D.李商隐
17、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C)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8、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D)
A隔岸观火B暗度陈仓C背水一战D破釜沉舟
19、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A)
A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技能B十八种武术动作C十八种武器D十八个人
20、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A)
A忠耿正直B刚愎自用C奸诈阴险D卑鄙无耻
21、“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A)
A男角B女角C儿童D男女均可
22、假如你的一首五绝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来计算,你应得多少稿费(B)
A50元B100元C200元D400元
23、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A)
A戊B戍C戌D术
24、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提到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羽扇纶巾”形容的是下面哪位历史人物?(B)
A诸葛亮B周瑜C曹操D关羽
25、度量衡是我国古代使用的计量单位,其中“衡”是指哪个方面的标准?(D)
A长度B面积C体积D重量
26、下列哪个成语和“道听途说”一词意思更接近?(B)
A空穴来风B三人成虎C马马虎虎D谈笑风生
27、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哥哥姐姐时称为“家兄”、“家姐”,那么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应该用下面哪种称谓?(B)
A家弟、家妹B舍弟、舍妹C息弟、息妹D堂弟、弟妹
28、下列哪个成语与秦始皇有关?(C)
A三顾茅庐B奇货可居C图穷匕见D盲人摸象
29、成语“机不可失”出自张九龄之笔,它的下句是(A)
A时不再来B失不再来C时不在来D失不在来
30、下面哪句话是孔子说的?(A)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31、《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B)
A《金陵记》B《石头记》C《西厢记》D《琵琶记》
32、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出自哪部古典名著?(A)
A《三国演义》B《水浒传》C《红楼梦》D《西游记》
33、民间的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哪一个人物?(C)
A、孔子B、司马迁C、屈原D、汉武帝
34、“茅盾”是一位作家的笔名,这位作家的原名是(B)。
A、朱自清B、沈雁冰C、茅以升D、周树人
35、唐王维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每逢佳节倍思亲”,诗中的“佳节”指的是(C)
A、中秋节B、元宵节C、重阳节D、春节
36、孟子是(C)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
A、道B、法C、儒D、墨
37、《游子吟》的作者是(A)。
A、孟郊B、苏轼C、王安石D、杨万里
38、《本草纲目》的作者是(C)。
A、孔子B、孟子C、李时珍D、扁鹊
39、毕升发明(A)。
A、活字印刷术B、造纸C、火药D、指南针
40、《红楼梦》的作者是(B)。
A、罗贯中B、曹雪芹C、施耐庵D、周作人
41、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C)家创始人。
A、道B、法C、儒D、名
42、我国第一位著名女词人(A)
A李清照B朱淑真C吴淑姬D吴淡如
43、老舍原名是(D)。
A、舒舍予B、周树人C、赵平复D、舒庆春
44、“三过家门而不人"是哪一历史人物的故事?(A)
A、禹B、尧C、舜D、汤
4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A)
A游山西村B乡村四月C天净沙·秋思D已亥杂诗
4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B)
A杜甫B李白C孟浩然D王维
47、“三顾茅庐”讲的是关于(B)的故事
A管仲B诸葛亮C诸葛瑾D柳宗元
48、神话“夸父追日”出自哪部书?(A)
A《山海经》B《世说说语》C《封神榜》D《诗经》
49、《封神榜》是属于(B)故事。
A、历史故事B、神话故事C、民间故事D、童话故事
50、《春晓》的作者是(C)。
A、李白B、杜甫C、孟浩然D、王维
51、以下三位画家中,最擅长画对虾的是谁?(B)
A、郑板桥B、齐白石C、徐悲鸿D、张大千
52、被称为“文房四宝”的是(A)。
A.笔墨纸砚B.棋琴画书C.诗画茶琴D.琴棋茶书
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D、杜审言杜甫杜牧
54、咏花是自古以来文人的一大爱好。请指出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和“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分别是咏的是什么花?(C)
A、荷花和菊花B、菊花和梅花C、梅花和菊花D、梅花和荷花
55、下列是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名句的是(B)
A.春来江水绿如蓝。B.春风又绿江南岸。C.二月春风似剪刀。D.春色满园关不住。
5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其主要意思是指:(B)。
A.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就需要请教他人B.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C.自己不想做的事,可以指望其他人来做
57、鲁迅先生称(A)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史记B、汉书C、三国志D、资治通鉴
58、“世外桃源”出自于下列哪部作品?(D)
A《饮酒》B《归园田居》C《归去来兮辞》D《桃花源记》
59、史称陶渊明不事权贵的性格表现是(C)
A土木形骸,不自藻饰,恬静寡欲B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
C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D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60、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形容为:(B)
A、花之君子者B、花之隐逸者C、花之娇贵者D、花之绚烂者
61、李煜词中最感人的作品是(C)
A反映宫延享乐生活的艳情词B写离愁别绪的感伤词C抒写亡国的深悲巨痛的篇章D以咏物怀古表达情思的篇章
62、“名不正则言不顺”是哪家的思想?(A)
A、儒家B、道家C、法家D、佛家
63、下列植物中,不应当出现在《岁寒三友图》中的是:(A)
A、菊B、梅C、竹D、松
6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谁最早提出的?(B)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
65、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兵书是指(B)。
A.《孙膑兵法》B.《孙子兵法》C.《老子》D.《易经》
66、下面哪句是道家语(B)
A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B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C然则旋岁偃岳而常静,江河竟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何复怪哉?
D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67、我们通常所说的“韩孟诗派”中的孟是指:(A)
A孟郊B孟浩然C孟光D孟云卿
68、《康熙字典》成书于哪个朝代?(B)
A、秦朝B、清朝C、汉朝D、唐朝
69、“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诗句,请问,鹳雀楼在下面哪个省?(A)
A山西B陕西C山东D江西
70、先秦时代,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D)。
A、射B、御C、礼D、武
71、下面哪一个国家不属于“战国七雄”之列?(B)
A.楚国B.晋国C.韩国D.燕国E.齐国
72、《百家姓》编于哪个朝代?(C)
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73、孔子的出生地是现在的哪个省?(C)
A.河南B.河北C.山东D.陕西
74、下面四句话中,意义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D)
A、合抱之木生于毫末B、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D、一日之行在于清晨
75、京剧《霸王别姬》讲的是哪个历史人物?(A)
A.项羽B.刘备C.韩信D.赵子龙
76、唐朝是一个诗人辈出,群星璀璨的时代,下列诗人中,生活在晚唐的是(D)。
77、《醉翁亭记》的作者是:(C)
A.王维B.李白C.欧阳修D.柳宗元
78、被誉为“万国之园”的是:(B)
A、颐和园B、圆明园C、古漪园D、拙政园
79、“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A)
A、象形字B、表意字C、指示字D、形声字
80、下列哪一部不属于我国四大名著?(B)
A、《三国演义》B、《桃花扇》C、《水浒传》D、《水浒传》
81、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C)
A、挂香包B、插艾蒿C、登高采菊D、喝雄黄酒
8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谁的诗句?(A)
A、李商隐B、骆宾王C、王勃D、李白
83、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B)
A、黄河B、长江C、淮河D、黑龙江
84、“杏林”指代的是:(B)
A、教育界B、医学界C、戏曲界D、相声界
85、“楚河”和“汉界”在今天的哪个省?(B)
A、湖北B河南C河北D湖南
86、“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出自谁的作品?(C)
A、陆游B、岳飞C、辛弃疾D、李清照。
A、《诗经》B、《陌上桑》C、《楚辞》D、《孔雀东南飞》
A、《徐霞客游记》B、《说文解字》C、《天工开物》D、《梦溪笔谈》
A、新婚B、搬家C、妻子生了个男孩D、考试通过
90、为了孩子的学习环境而三迁居的是哪个历史故事?(A)
A、孟母教子B、举案齐眉C、岳母刺字D、三娘教子
91、陛下是古时对君王的尊称,其中“陛”的意思是:(A)
A、宫殿的台阶B、天的别称C、玉玺D、宫殿的墙壁
92、“苦心人,无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申可吞吴”描写的是谁?(B)
A、伍子胥B、勾践C、曹操D、刘备
93、“桃李满天下”的“桃李“指什么?(B)
A、朋友B、学生C、老师D、客人
95、下面不是三国故事的是(D)
A、赤壁大战B、草船借箭C、三顾茅庐D、负荆请罪
96、“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出自哪位诗人?(A)
A、贺知章B、王维C、白居易D、李商隐
97、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全国文字统一成了下面哪一种?(B)
A、楷书B、小篆C、鸟虫文D、行书
98、以下哪个字不含“黑色”的意思?(D)
A、玄B、皂C、青D、苍
99、“鼎”的最初用途是:(C)
A、祭祀用礼器B、地位象征物C、烹煮器具D、家庭摆设
100、风筝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A)
A、通报消息B、娱乐健身C、辨别风向D、探测气象
101、太极拳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胜强”这和下面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不谋而合?(A)
A、老子B、孟子C、荀子D、孔子
10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哪位诗人?(A)
A、王维B、李白C、白居易D、杜甫
103、“交子”是我国古代发行的一种纸币,可以兑现,便于流通。初由民间发行,天圣元年,改由政府发行。请问,“交子”是何朝代所发行的纸币?(A)
A、宋朝B、清朝C、汉朝D、明朝
104、陶渊明喜爱什么花?(D)
A、梅花B、桃花C、荷花D、菊花
105、西湖的白堤的得名与哪位诗人有关?(A)
A、白居易B、李白C、白朗D、白朴
106、河姆渡遗址位于:(B)
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松花江流域D、珠江流域
107、成语“白驹过隙”比喻:(B)
A、速度飞快B、时光飞逝C、江河奔流D、狂风大作
108、下列选项中与“亡羊补牢”意思最接近的是:(C)
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祝之所伏C、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109、下面哪个成语和曹操有关?(B)
A、画饼充饥B、望梅止渴C、狐假虎威D、一叶知秋
110、在“精卫填海”的故事里,"精卫”是(B)
A、一个人B、一只鸟C、一只猴子D、一条龙
111、下面哪位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B)
A、杜甫B、王勃C、李白D、王之涣
112、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他所反对的“爱有差等”这一观点是哪家学派的?(A)
A、儒家B、法家C、道家D、名家
113、哪个朝代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B)
A、宋朝B、清朝C、唐朝D、明朝
114、“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B)
A、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C、珠江流域D、嫩江流域
115、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B)
A、李贺B、李商隐C、李之仪D、李煜
116、北京的天坛古时候是用来干什么的?(B)
A.观测天象B.祭天C.皇帝登基典礼D.拜祖
117、“讳疾忌医”典故中的君王是:(B)
A、齐桓公B、蔡桓公C、秦始皇D、秦穆公
11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出自哪位诗人?(A)
A、陆游B、王勃C、李白D、王之涣
119、神话的基本特性之一是(A)
A、幻想性B、现实性C、理论性D、逻辑性
12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谁的名言?(B)
A、孔子B、屈原C、文天祥D、梁启超
121、剧本《长生殿》的女主人公是?(C)
A.西施B.昭君C.杨玉环D.貂蝉
12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的名句,诗人登上了哪座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B)
A、黄山B、泰山C、峨眉山D、嵩山
123、吃粽子的习俗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C)
A、伍子胥B、范蠡C、屈原D、岳飞
124、“赛龙舟”是哪个节日的习俗?(B)
A、春节B、端午节C、中秋节D、元宵节
125、《史记》的作者是(A)
A、司马迁B、诸葛亮C、屈原D、司马昭
126、历史上七步成诗的人是:(C)
A、王安石B、寇准C、曹植D、李白
127、下列哪位诗人不是唐朝的?(D)
A、骆宾王B、王勃C、温庭筠D、苏轼
128、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C)
A、扁鹊B、华佗C、孙思邈D、李时珍
129、“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江山;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描写的是:(C)
A、下棋B、战场C、戏台D、书籍
130、“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是谁写的:(A)
A、诸葛亮B、岳飞C、左宗棠D、张飞
131、“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出自哪位诗人?(B)
13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位诗人?(A)
A、苏东坡B、李白C、李清照D、李商隐
133、“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出自哪位诗人?(D)
A、苏东坡B、杜牧C、杜甫D、贺知章
134、“仁者无敌于天下。”出自(B)
A、《孔子》B、《孟子》C、《大学》D、《庄子》
135、下列哪句诗不是是李白所作(A)
A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C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D吾爱盂夫子,风流天下闻。
136、李白的诗风是(B)
A沉郁、雄浑B豪迈、奔放C通俗、易懂D精致、婉约
13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句诗的作者是谁?(D)
A李白B柳宗元C白居易D杜甫
13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句诗的作者是谁?(B)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李贺
139、我国诗歌史上被称为“诗圣”的是(B)。
A、李白B、杜甫C、王安石
140、苏轼的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下列哪个节日有关?(A)
A.中秋节B.重阳节C.清明节D.春节
141、“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这句诗的作者是谁?(D)
A王勃B李清照C白居易D林升
142、“四书”中不包括(B)。
A.《大学》B.《尚书》C.《孟子》D.《中庸》
143、“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阳关”位于现在哪个省?(B)
A、新疆B、甘肃C、宁夏D、陕西
144、相传是谁造的汉字?(B)
A伏羲B仓颉C黄帝D周文王
145、《本草纲目》的作者是(B)。
A.孙思邈B.李时珍C.韩非子D、扁鹊
146、“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这副对联是哪部章回小说的目录?(B)
A《水浒》B《西游记》C《红楼梦》D《三国演义》
147、说起“年”的由来,“年”在传说中是(B)
A、一个人B、一个怪兽C、一种植物D、一种食物
148、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C)
A.指南针、火药、天文仪、造纸术B.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织布、造纸术C.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造纸术D、中药、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
149、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新桃”和“旧符”是什么意思?(A)
A春联B年画C日历D窗花
150、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指的是谁?(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