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示儿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示儿》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慨,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作品原文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1]

折叠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折叠词句注释

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本来。在苏教版等大部分教材中本诗第一句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在老的人教版等教材中为“死去原知万事空”,因为是通假字,所以并不影响本诗的意境,尚有争议。人教版等教材多为“元”,不常用通假字。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但:只是。悲:悲伤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北定:将北方平定。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无忘:不要忘记。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折叠白话译文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朝廷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创作背景

《示儿》诗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宋宁宗嘉定二年十二月(公元1210年元月)。此时陆游八十五岁,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给儿子们写下了这首诗。这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THE END
1.示儿的写作背景是什么谁写的《示儿》写作背景:此诗作于公元1210年(宁宗嘉定三年),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此诗为陆游的绝笔,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所以陆游在临终前写下了《示儿》,期盼早日收复河山。 1《示儿》创作背景 http://m.chusan.com/zhongkao/356729.html
2.示儿的写作背景是什么?示儿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01 《示儿》诗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宋宁宗嘉定二年十二月(公元1210年元月)。此时陆游八十五岁,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给儿子们写下了这首诗。这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宋宁宗嘉定二年十二月(公元1210年元月)https://www.coozhi.com/shenghuojiaju/shenghuochangshi/163110.html
3.《示儿》古诗的写作背景资料.doc《示儿》古诗的写作背景资料 《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是诗人的临终遗嘱,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和对亲人的真挚情感。此诗作为陆游的代表作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一、写作背景 陆游是中国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出生于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家庭,自幼聪慧好学。在家庭的影响下,他https://m.book118.com/html/2023/1127/5121032130011014.shtm
4.示儿原文翻译及赏析韩愈诗词诗以示儿曹,其无迷厥初。 创作背景 更多 作者:佚名元和十年(公元815年),韩愈作《示儿》诗,元和十一年,作《符读书城南》。后世对退之示儿诗争议颇多。如苏东坡称“退之示儿云云,所示皆利禄事也”。邓肃:“用玉带金鱼之说以激之,爱子之情至矣,而导子之志则陋也。”后世反驳的说法也很多,如朱彝尊说《示儿http://dugushici.com/ancient_proses/17560
5.示儿原文,翻译及赏析酒食罢无为,棋槊以相娱。 凡此座中人,十九持钧枢。 又问谁与频,莫与张樊如。 来过亦无事,考评道精粗。 跹跹媚学子,墙屏日有徒。 以能问不能,其蔽岂可祛。 嗟我不修饰,事与庸人俱。 安能坐如此,比肩于朝儒。 诗以示儿曹,其无迷厥初。http://poem.beauty-story.cn/p/4733010
6."诗以示儿曹,其无迷厥初。"全诗赏析创作背景 元和十年(公元815年),韩愈作《示儿》诗,元和十一年,作《符读书城南》。后世对退之示儿诗争议颇多。如苏东坡称“退之示儿云云,所示皆利禄事也”。邓肃:“用玉带金鱼之说以激之,爱子之情至矣,而导子之志则陋也。”后世反驳的说法也很多。https://so.gushiwen.org/mingju/juv_2d8ab46663a6.aspx
7.《示儿》陆游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陆游对儿子的临终遗嘱,也是陆游的绝笔诗。诗中表达了一个即将去世的老人至死都不忘因为外族的入侵而山河破碎的祖国,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祖国光复的那一天,告诉他胜利的消息。从这首诗中,人们可以感觉到一位老诗人在人生的弥留之际强烈的爱国之心。这首《示儿》诗是他生命终点所爆发出的爱国https://www.360doc.cn/article/73063_217293023.html
8.陆游白天练剑,晚上看兵书,钱钟书:爱国情绪饱和在陆游的生命里?创作背景 陆游在写这首诗时已经六十二岁了,那个时候的他已经赋闲在家五年了,少年时期的鲜衣怒马和壮年时期的意气风发早就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远去了;虽然他光复中原的壮志从未熄灭,但是对于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的软弱与无能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渐渐看得明白了。 https://www.jianshu.com/p/a0684086769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