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的音变

说话或朗读时,要把音节组成词、句连续发出。在连续的语流中,音节之间、音素之间、声调之间相互影响,就会产生语音变化,这就是音变。普通话语音中常见的音变现象有:轻声、变调、儿化、语气词“啊”的变化等。

一、轻声

普通话的每个音节都有一定的声调。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的音节失去原调,变成一种又轻又短的调子,这就是轻声。

轻声是音节连读时产生的一种音变现象,轻声音节总是出现在其它音节后面,或是夹在词语中间,一般不出现在一个词或句子的头。所有的轻声音节都要失去它原来的调值,但是轻声音节在音的高低上有会受前面音节调值的影响而产生差异。一般情况下,前面的音节是上声,后面的轻声就稍高;前面的音节是阴平、阳平或去声,后面的轻声就低。

轻声使普通话语音变得更加丰富,有些轻声还具有区别词义或区分词性的作用。例如:

东西dōngxi(物体)dōngxī(方向)

厉害lìhài(名词)lìhai(形容词)

普通话语音有以下几种情况常读轻声:

(一)结构助词的、地、得。例如:

我们的愉快地写得好

(二)时态助词着、了、过。例如:

笑着哭了学过

(三)语气助词吗、吧、啦、呀、嘛、哇、啊等。例如:

好吗去吧行啦好啊

(四)名词或代词的后缀子、头、们等。例如:

桌子石头他们

(五)名词或代词的方位词上、下、里、边、面等。例如:

墙上地下家里左边

(六)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趋向动词来、去、起来、下去等。例如:

进来出去站起来请进来

(七)某些量词个、些、封等。例如:

一个有些写封信

(八)叠音词的第二个音节和重叠动词的第二、第四个音节。例如:

爸爸看看讨论讨论研究研究

(九)作宾语的人称代词你、我、他。例如:

请你叫我找他

(十)口语中有一批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节习惯上读轻声。例如:

葡萄玻璃

训练材料(一)

抽屉胳膊客气功夫脑袋脾气包袱窗户

阔气耳朵亲戚溜达便宜喇叭亮堂俏皮

惦记桌子故事合同妈妈拳头什么他们

尾巴衣服月亮外甥新鲜热闹星星扑克

二、变调

音节连续发出时,有些音节地调值会发生变化,就是变调。普通话主要有上声的变调,“一”、“不”的变调和重叠式形容词的变调。

(一)上声的变调

1.个上声相连前面一个上声字变成阳平。例如:

很好理想

2.三个上声字相连前面两个上声字变成阳平。例如:

演讲稿展览馆

3.三个以上的上声字相连按词或语气划分为两个或三个字一节,然后按照上述方法变调,例如:

我很|了解你。

请你|给我|找好手|整理好。

4.声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前变为半上(调值由214变为21)。例如:

北方火车满足朗读宝贵宇宙

5.上声在轻声音节前变成半上或近似阳平。

(1)上声与本调是阴平、阳平、去声的轻声字相连,变为半上。例如:

比方讲究枕头老实口气脑袋

(2)上声与本调是上声的轻声字相连,变为近似阳平。例如:

打手小姐

(3)上声重叠表示亲属称谓的词,变为“半上+轻声”。例如:

姥姥姐姐

训练材料(二)

晃眼口水拇指理解鼓掌

广场勇敢彩礼水桶本领

老领导洗脸水好产品手写体

岂有此理永远友好辅导小姐

海军祖宗演出许多早操

脸盆党员伟人羽毛企鹅

法律果树解放美术宝贵

小姐打手宝宝奶奶铲子

(二)重叠式形容词的变调

重叠式形容词的三种形式,即AA式、ABB式和AABB式。

1.AA式一般不变调。例如:快快地、长长的。只有带儿化韵尾时第二个叠字变成阴平。例如:

慢慢儿地暖暖儿的

2.ABB式后面的两个叠字都变成阴平。例如:

热腾腾甜蜜蜜

3.AABB式第二个字变轻声,第三、四字变阴平。例如:

漂漂亮亮明明白白

上述几种重叠式形容词,如果念得缓慢而又清楚,不变调也可以。至于一部分书面语言中的重叠式形容词,则不能变调。

(三)“一”的四种声调

1.单念,在词句末尾,表示序数、基数或后面跟着别的数词时,读本调阴平。例如:

一始终如一第一一九九五年

2.在去声字前读阳平。例如:

一定一切

3.在非去声字(阴平、阳平、上声)前,读去声。例如:

一心一年一起

4.夹在重叠的词中间读轻声。例如:

看一看尝一尝

训练材料(三)

一天一群一笔一样一切一斤

一家一组想一想听一听试一试

一来二去一了百了一落千丈一脉相承

一毛不拔一劳永逸

(四)“不”的三种声调

1.单念,在词句末尾或去声(阴平、阳平、上声)前读本调去声。例如:

不我决不不说不谈不写

2.在去声前读阳平。例如:

不错不看

3.夹在词语之间读轻声。例如:

信不信差不多

训练材料(四)

不去不想不看不行不惜不来

不要不忍说不定来不及买不起

不卑不亢不义之财不三不四不拘一格

不伦不类不即不离

三、儿化

在普通话里,卷舌元音er自成音节时,只有“儿、耳、而、饵、尔、二”等几个字。普通话的er可以同其他韵母结合起来(写成r),构成卷舌韵母(儿化韵),这种现象就是儿化。

普通话的韵母除erê之外,都可以儿化。儿化韵里的er不能念成er,只在前面韵母的元音上附加一个卷舌动作,是那个韵母带上卷舌的声音。例如:

歌儿gēr花儿huār

(一)儿化的作用

1.区别词义。例如:

头tóu(脑袋)头儿tóur(领头的人)

后门hòumén(后面的门)后门儿hòuménr(非正当途径)

2.确定词性。例如:

画huā(动词)画儿hāur(名词)

破烂pòlàn(形容词)破烂儿pòlànr(名词)

3.表示细小、轻微的意思。例如:

小脸儿门缝儿树枝儿

慢慢儿走说说贴心话儿

4.表示温婉的语感。例如:

山歌儿好玩儿女孩儿

(二)“儿化韵”的发音变化规律

儿化韵的发音根据韵母卷舌的难易程度发生变化(详见32页《儿化韵发音变化规律表》)。卷舌顺利则不变,卷舌不便利甚至不能卷舌的,就要有相应的变化。但是儿化韵的拼写,只需在音节末尾加一个r,不必表示出韵母实际读音的变化。

训练材料(五)

奔头儿bèntour冰棍儿bīnggùnr大伙儿dàhuǒr

刀把儿dāobàr电影儿diànyǐngr调号儿diàohàor

调门儿diàoménr粉末儿fnmòr兔儿tùr

味儿wèir

儿化韵发音变化规律表

原韵或尾音儿化实际读音

韵母或尾音是不变,加r号码儿(hàomǎr)

a、o、e、u花儿(huār)

粉末儿(fěnmòr)

书桌儿(shūzhuōr)

草帽儿(cǎomàor)

麦苗儿(màimiáor)

唱歌儿(chànggēr)

眼珠儿(yǎnzhūr)

小猴儿(xiǎohóur)

打球儿(dǎqiúr)尾音是I、n丢i或n,加r盖儿(gàr)

一块儿(yíkuàr)

刀背儿(dāobèr)

味儿(wèr)

心眼儿(xīnyǎr)

弯儿(wār)

花园儿(huāyuár)

窍门儿(qiàomér)

尾音是ng(ing除外)丢ng,加r,电影儿(diànyīr)

元音鼻化帮忙儿(bāngmār)

韵母是i、u不变,加er玩艺儿(wányìer)

毛驴儿(máolǘer)

韵母是-i丢-i,加er词儿(cér)事儿(shèr)

韵母是ui、in、丢i或n,加er麦穗儿(màisuèr)

un、ün干劲儿(gànjièr)

飞轮儿(fēiluér)

花裙儿(huāquér)

韵母是ing丢掉韵尾加鼻打鸣儿(dmir)

化的[r]花瓶儿(huāpír)

注:字母上的“~”表示鼻化

四、语气词“啊”的变化

“啊”用在语句末尾时,由于受前面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常发生不同的音变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前面的音素是aoeêIü时,读ya,可写作“呀”。例如

1.她怎么不回家呀?

2.怎么给我这么多呀?

3.多漂亮的天鹅呀?

4.那是谁的鞋呀?

5.桂林的山真奇呀!

6.会不会下雨呀!

(二)前面的音素是u(包括aoiao)时,读wa,可写作“哇”。例如:

1.她会不会跳舞哇?

2.这个小朋友真好哇!

3.花篮做得多精巧哇!

(三)前面的音素是n时,读na,可写作“哪”。例如:

1.投的真准哪!

2.你是哪里人哪?

(四)前面的音素是ng时,读nga。例如:

1.河水真清啊!

2.大家唱歌啊!

(五)前面的音素是-i(后)、r(er或儿化韵)时,读ra。例如:

THE END
1.从字典到语流:“一”和“不”的普通话音变与教学策略在普通话的学习中,学生经常会接触到一些看似简单但实则充满变化的语言现象。其中,“一”和“不”这两个字的发音,虽然在字典中各自仅有一个标准声调,但在实际的普通话交流中,它们却会根据不同的语境和前后音节发生音变。 具体来说,“一”的变调规律为:当它出现在第四声字前时,声调会变为第二声;而当它出现在第http://www.jyb.cn/rmtxwwyyq/jyxx1306/202501/t20250115_2111296497.html
2.变成(變成)的意思变成是什么意思变成的含义变成的寓意变成起名技巧 变成五格笔画为:8画、7画,声调为去声、阳平。 名字可搭配:赵姓、王姓、李姓、张姓、陈姓、周姓等姓氏五格吉祥。 赵变成 王变成 李变成 张变成 陈变成 周变成 变字好听的名字 yong bian勇变 更多变字好听的名字 成字好听的名字 cheng zheng成政 https://cidian.yw11.com/ci/%E5%8F%98%E6%88%90
3.变成变成词典释义变成的意思,拼音汉语词典词语变成 拼音biàn chéng 注音ㄅ一ㄢˋㄔㄥˊ 繁体變成 【变成】成语接龙 成语接龙:成字开头,成字结尾,最短2次 成算在心 心想事成 成语接龙:成字开头,变字结尾,最短2次 成千成万 万古不变 成语接龙:变字开头,变字结尾,最短2次 变化无穷 穷工极变 成语接龙:变字开头,成字结尾,最短2次 变服诡行https://www.hancibao.com/cheng/t1KmnCP
4.变成的意思变成的解释变成的拼音变成[ biàn chéng ] ⒈ 从以前的状态或情况转化为现在的状态或情况。 例由于许多人偷木料,茂密的山林变成了光山坡。 英become; turn into; change into; ⒉ 呈现某种新的实质或性质而成为… 例他以前的敌人变成了忠实的盟友。 国语辞典 变成[ biàn chéng ] http://cidian.shanxijianzhuzizhi.com/ci/28067/
5.古代四种声调如何演变成现代四种声调古代四种声调如何演变成现代四种声调 推荐内容古代四种声调如何演变成现代四种声调来自匿名用户的提问 回答 最佳答案 古代的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而现在的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就是把平声分为阴阳二平,而把入声字分散到现在的四声当中去。 2018-07-13 9 更多回答(1)https://wenwen.soso.com/z/q842812256.htm
6.《百家姓》读后感(通用15篇)ei的变音:大多数都变成韵母e, 如“雷贝危梅裴卫魏韦”;个别变成韵母如“费”。 ai的变音:一部分变成韵母e, 如“海”;另一部分变成韵母a, 如“蔡”;一部分变成阴入声调ak, 如“柏”;还有一部分变成阳入声调ag, 如“白”。 uai的变音:一部分变成韵母e, 如“帅”;另一部分变成韵母ua, 如“蒯”。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tb3c26c6.html
7.但在说话时有些音节会失去原有的声调,变成一种又轻又短比较有的音节在一定的场合里失去原有的声调,变成了一种又轻又短的调子,这就叫做轻声。()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汉语音节中可以没有声调。 A.错误 B.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汉语字音不可缺少的是() A.声母和声调 B.韵头和韵腹 C.韵腹和韵尾 D.韵腹和声调 https://www.shangxueba.cn/LCDEASE2.html
8.叠字形容词AA式第二个音节是非阴平调儿化时,声调一律变成高平调。叠字形容词AA式第二个音节是非阴平调儿化时,声调一律变成高平调。A.正确B.错误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题找答案,刷题练习的工具.一键将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手机刷题,以提高学习效率,是学习的生产力工具https://www.shuashuati.com/ti/7f88231851154782bec6051fd8e2fc37.html?fm=bdbds0540d2bc433af76dd98210d8004daa18
9.汉语拼音拼写规则(2)五)轻声轻声就是在词或句子里一些音节失去原来的声调,变成一种 较轻较短的调子。轻声不标调。轻声字的读音应加圆点。 那么怎样才能读好轻声呢?这要求我们在平时读书读报时注意收集,查寻规律。首先我们先要搞清楚哪些情况下应读轻声。一、通常在名词或动词的第二个重叠音节读轻声:如:“妈妈(ma)”,“试试(shihttps://www.360docs.net/doc/096f5b06e6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1c.html
10.中国人民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圣石;法语母语者习得汉语声调* 5 据你的教学经验,哪个声调对法国学生相对比较难掌握?【多选题】 1 2 3 4 轻声 6 学生易混淆什么声调 一声二声三声四声轻声 变成一 变成二 变成三 变成四 变成轻声 7 学生声调错误常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生 0总不发生12345总是发生不知道 学生朗读拼音 学生朗读包括拼音的生词 学生朗读不包括拼音的生https://www.wjx.cn/m/3005714.aspx/
11.菏泽人怎样才能说好普通话(二)(三)声调的差异举例 普通话的声调按五度标记法调值分别为: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 1.菏泽方言转变成普通话通常要做如下调整: 调类 菏泽话调值 普通话调值 例字 阴平(1) 113—55 光 阳平(2) 52—35 明 上升(3) 55—214 磊 http://epaper.hezeribao.com/shtml/hzrb/20130116/22049.shtml
12.概述声调 中古后期,汉语的声调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裂变,官话的裂变程度较小,只有中古平声根据声母的清浊分成阴阳两调,声母原来是浊辅音的变成阳平调,声母是清辅音的变成阴平调。但是现代官话方言也有平声也不分裂的,也有去声也分裂成两调的。 在《中原音韵》里,入声没有自成一调,而是分成四部分归入其他四调。但在《西http://mp2.allhistory.com/detail/5924185755b54278ac004620
13.粤语发音与用词指南6声就是前一节提到的在不同位置会自适应变成1或3声的声调。学到这里,你可以随便拿一句话,来尝试改变一下音调,你会发现,这好像是香港人在说普通话,对了,他们在学普通话的时候,往往音调会掌握不好,就成这样啦。另外,在音调方面的变化也有特例,比如估(普通话:[gu1])的广东话音调是2,而不是1,这是因为在大https://blog.csdn.net/CCLOVETT/article/details/32321973
14.中古音到近代音的变迁入声从中古到近代现代,它就分派到四个声调里面去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哪里都有。如果它的声母是全浊,那么它就变成阳平。如果它的声母是次浊,那就变成去声。那么剩下的就规律性不是特别强了。 如果我们要来总结一下的话,那从中古到近代汉语声调的变化,就是平分阴阳,浊声母的变成阳平,清声母的变成阴平。https://www.jianshu.com/p/101ed58abc3a
15.中古汉语语音的声调是四声八调系统四声就来自悠悠诺秋入声这个声调在粤语等很多方言里还有,是种很短促的音,后面带一个塞音尾,好像说到一半突然被堵住了一样。北方那些豪放的马上民族他们说不来这声儿,就把这声儿呢,说成了平、上、去声,这就叫入派三声。另外,全浊的阳上变成了去声,比如“上”这个字,现在是读四声,向下的,原来是三声,向上的。还有,北方这些民族https://weibo.com/3299407525/Gvk3l8zr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