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采访时发现,一些自治区级粮食储备库与当地粮站、粮贩子沆瀣一气,利用国家贷款买进从山西、河北等地倒回来的陈化小麦,或从内蒙古自治区陈化粮拍卖会上返购回大量的陈化小麦,有的当作新粮贮存起来,有的转手卖给一些面粉加工厂,还有的作为“退耕还林补助粮”准备发放给农民。
陈化粮是存放已久不宜食用、主要作为饲料和酿造等工业用途的粮食。国家三令五申严禁陈化粮转手倒卖,但达拉特旗不少粮站与王爱召镇东山村三座茅庵社43岁的女粮贩子张英相勾结,大肆倒贩陈化粮以牟取非法利润。
据调查,去年3月至今年6月,张英先后到陕西省神木县、绥德县、清涧县,山西省朔州市,河北省石家庄市,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凉城县等地的国家粮食储备库、乡镇粮站,以“购买饲料”为名,低价贩回500多万公斤陈化小麦,这些小麦被当地的白泥井粮库和新明堡、榆林子等地方粮站高价收购,还有的卖给一些面粉加工厂。
据暗访,张英给各面粉加工厂送陈化小麦时往往在晚上进行,面粉加工厂把陈化小麦和自己收来的好小麦掺拌后加工成面粉上市销售。8月22日19时,张英家装满粮食的车从院里开出,大约50分钟后,粮车驶入达拉特旗树林召镇马兰滩村新明面粉加工厂,23时,车上的粮食全部卸完。
第二天,新明面粉加工厂内果然码放着不少成品面粉,面袋上印着“优质小麦、高筋粉”等字样。厂长说,他们的面粉常年销往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包头市、武川县及山西省、河北省等地。
8月25日,记者在新明堡粮站看到,工人们正在搅拌张英从耳字壕粮站和白泥井粮库调来的陈化小麦。“耳字壕小麦”颗粒干瘪、色泽发黑,抓起一把细瞧,虫眼斑斑,且伴有大量虫粪、草屑、砂子等杂物,并有刺鼻的霉味儿。记者问这样的麦子磨的面能吃吗?一旁的张英说:“没问题,没问题,包头、达拉特旗的不少面粉厂用的全是我这麦子。”
张英去年以每公斤0.90元左右的价格从陕西神木国家粮食储备库贩回的1997年调进的陈化小麦50多万公斤,以每公斤1.20元左右的价格卖给当地粮站。她卖给面粉加工厂的陈化小麦,每公斤也不低于1.10元,对面粉加工厂来说这比买新小麦便宜得多。
知情人反映说,张英每次低价贩回陈化小麦再高价卖给当地粮站时,一般给粮站主要负责人每公斤0.03元的回扣,给保管、会计和出纳等人好处费。为了应付上面关于贷款用途的检查,有关粮站接收张英的大批陈化小麦时,均在账目上假造人名,冒充按国家保护价收购了当地农民的新粮。这些粮站借此套取国家粮食收购贴息资金。
达拉特旗一些粮站工作人员和粮贩子还盯上了退耕还林还草补助粮。有的不光给农民发放劣质小麦,还违反国家政策就地以多种手段回收补助粮或违规组织粮源。
盐店、耳字壕两个镇的一些农民反映,去年他们领的退耕还林补助粮是生了芽的小麦,蒸出的馒头发红、粘牙,做面条还得擀厚点儿,不然等煮熟就成了一锅浆糊。
今年5月下旬,盐店粮站以每公斤1.21元的价格,从达拉特旗粮油公司会计科主任手上买下张英倒来的28万多公斤小麦准备抵顶退耕还林还草补助粮。记者看到,这批小麦颗粒、色泽不一,新陈混杂。
空手倒卖拍卖出去的陈化小麦又倒流回来
今年6月3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举办的陈化粮拍卖会上,达拉特旗耳字壕、白泥井、盐店三家粮站共拍卖了250万公斤陈化小麦。
耳字壕粮站拍卖出去的75万公斤陈化小麦,被新明堡粮站主任张玉清委托包头市一家公司以0.75元/公斤的价格全部代买。据说,其中的60万公斤,准备作为退耕还林还草补助粮发放给农民。
国家给粮食部门的退耕还林还草小麦每公斤按1.40元计算,如果用陈化小麦抵顶农民的退耕还林还草补助粮,粮站自然获利很丰。
压价收购商品粮基地农民卖粮难
国家规定,地方粮站必须敞开顺价收购农民余粮,严禁私商粮贩扰乱市场,不许面粉加工厂直接收购农民粮食。而达拉特旗部分粮站却明目张胆地与个体粮贩、面粉加工厂相勾结,压低当地粮食市场价格,收粮贩子的粮而不收农民的粮,严重挫伤了这个“自治区商品粮基地”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达拉特旗新明堡粮站的一位副主任毫不隐瞒地说:“今年我们达拉特旗粮站都不开秤,这样小麦的市场价格就起不来,对贩粮的人有好处。粮站如果按国家政策敞开收购当地小麦,那就必须执行国家保护价,这样粮站就不挣钱,等于白为国家服务。现在我们几家粮站不收粮,农民只有把粮卖给粮贩子、加工厂。”后来,这个粮站的主任张玉清还指着一个粮囤说,他们正在为粮贩子张英“代收”新小麦。
达拉特旗的许多农民反映,这两年当地粮站根本不按国家粮食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的小麦,即便是收,也以颗粒不饱满、不干净、潮湿等理由克扣农民,而同样的小麦,粮贩子拉去则可以打好等级、卖高价钱。去年和前年,国家小麦收购保护价为每公斤1.23元,由于粮站不好好收粮,农民只好以每公斤1.04元至1.06元的价格卖给粮贩子。家境好一点的农民至今还存有两年前的余粮没卖。
王爱召镇五大股村阎二说,今年他家4亩地打了1000公斤小麦,可粮站“贵贱不收”,为供两个孩子上学,他只好忍痛全部以每公斤1.04元的低价卖给了粮贩子。渠口村一位姓王的农民说,现在种小麦不划算,今年他把原先种小麦的6亩地全种了籽瓜,而同村的一户人家今年就干脆没种小麦。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组成的调查组已对此事进行了调查,不久将会有调查结果和处理意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