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医网讲义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为强制性标准,适用于医院CSSD和为医院提供消毒灭菌服务的社会化消毒灭菌机构;暂未实行消毒供应工作集中管理的医院,其手术部(室)的消毒供应工作应执行本标准;已采取污水集中处理的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使用。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的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监测要求及方法、质量控制过程的记录和可追溯要求。

一、术语和定义

(一)可追溯

对影响灭菌过程和结果的关键要素进行记录,保存备查,实现可追踪。灭菌过程和结果的关键要素包括:识别标签;灭菌器每次运行记录;灭菌质量的监测结果。灭菌监测记录应留存3年。如发现灭菌失败,及时了解包裹的状态,召回未使用的包裹。

(二)灭菌过程验证装置(PCD)

对灭菌过程有预定抗力的模拟装置,用于评价灭菌过程的有效性。其内部放置化学指示物时称化学PCD,放置生物指示物时称生物PCD。

(三)A0值

(四)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

体积小于60升的压力蒸汽灭菌器。指压力蒸汽灭菌器的腔体体积小于60升,可放于桌面上,靠使用者加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自身产生蒸汽的方式进行压力蒸汽灭菌的灭菌容器。

(五)快速压力蒸汽灭菌

专门用于处理立即使用物品的压力蒸汽灭菌过程。只适用于压力蒸汽灭菌。

(六)清洗效果测试指示物

用于测试清洗消毒机效果的指示物。它主要考核清洗机的清洗效果。指示物要求,目前国际上不统一,我国也没有。ISO15883-5:2005评价清洗效果的测试污染物和测试方法罗列了奥地利、德国、荷兰、瑞典、英国和美国指示物的组成及测试方法,但测试方法和要求各不相同。主要成份为血和蛋白为主的混合物,可直接涂抹。市场上也有预制的模拟血或蛋白等污染物的一次性测试物。

二、监测要求及方法

监测的原则是全程监控。监测的目的是多个环节把关,提高安全性。监测的方法要求具有科学、可操作性,如生物监测频度的确定。

(一)通用要求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的监测应达到什么通用要求?

1.应专人负责质量监测工作。

2.应定期对清洁剂、消毒剂、洗涤用水、润滑剂、包装材料等进行质量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观察颜色、气味、有无浑浊等,包装材料是否能满足被灭菌物品的需要,是否有破损、污迹等;检查结果应符合《管理规范》的要求。

3.应定期进行监测材料的质量检查:包括抽查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及有效期等,检查结果应符合要求。自制测试标准包应符合《消毒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

4.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对清洗消毒器、灭菌器进行日常清洁和检查。

5.设备的检测与验证:应按照有关要求进行设备的检测与验证。

(二)清洗质量的监测

1.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质量的监测

(1)日常监测:在检查包装时进行,应目测和/或借助带光源放大镜检查。清洗后的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不洁器械应及时重新进行清洗。

(2)定期抽查:每月应至少随机抽查3个~5个待灭菌包内全部物品的清洗质量,检查的内容同日常监测,并记录监测结果。结果保存≥6个月。

2.清洗消毒器及其质量的监测

(三)消毒质量的监测

3.消毒效果监测:消毒后直接使用物品应每季度进行监测,监测方法及监测结果符合GB15982的要求。每次检测3件~5件有代表性的物品。

(四)灭菌质量的监测

1.通用要求

对灭菌质量采用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和生物监测法进行,监测结果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物理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包外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包内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使用,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尽快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重新处理,并应分析不合格的原因,改进后,生物监测连续三次合格后方可使用。灭菌植入型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按照灭菌装载物品的种类,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PCD进行灭菌效果的监测。

管腔PCD是30年前开始使用的,早期呈螺旋状,按照DIN58946-13用于测试低温蒸汽甲醛灭菌器。现在,管腔PCD结构在压力蒸汽灭菌中也开始使用,主要用于蒸汽穿透和冷空气/不可压缩性气体的排出方面的监测。

(1)物理监测:物理监测是欧美均强调的一种监测,主要监测灭菌器的各项运行参数是否处在正常的工作范围,是否和厂家设定的参数保持一致或者在其允许的波动范围内运行,是最基本的灭菌监控,反映灭菌器的基本灭菌性能和运行状态。

A.能反映灭菌器的基本灭菌性能和运行状态

B.主要监测灭菌器的各项运行参数是否处在正常的工作范围

C.是最基本的灭菌监控

D.能监测灭菌物品内部的灭菌效果

正确答案:D

解析:物理监测主要是针对灭菌器运行参数以及性能的监测,不能涉及到灭菌物品内部的灭菌效果;若想知道每个灭菌物品包的灭菌效果,需进行化学监测。故答案为D。

(2)化学监测:是利用各种化学指示物与灭菌介质的相互作用,在特定的灭菌条件下产生化学反应,进而产生颜色变化来达到对灭菌过程进行监测。可监测灭菌包内部的灭菌情况;可置于管腔器械PCD内从而实现对物品内表面的监测。具有快速、使用简单和费用低廉等特点,能及时地反映每个灭菌物品包的灭菌效果。

(3)生物监测:主要用来监测灭菌条件对生物指示物的杀灭能力。生物指示剂有3种,即接种有指示物芽孢的纸片、本身含有培养基和pH指示剂的自含式芽孢片和装有芽孢悬液的密封安瓿。以下是不同灭菌方法指示菌的选择:①压力蒸汽:嗜热脂肪杆菌芽孢(ATCC7953或SSIK31株);②干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ATCC9372);③EO: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ATCC9372);④低温蒸汽甲醛:嗜热脂肪杆菌芽孢(ATCC7953或SSIK31株),不要使用自含式生物指示物;⑤过氧化氢等离子:国际标准及我国国家标准目前暂无,美国FDA建议使用嗜热脂肪杆菌芽孢。

2.压力蒸汽灭菌的监测

压力蒸汽灭菌法是临床最常采用的灭菌方法,请问:压力蒸汽灭菌法的监测方法有哪些?

(2)化学监测法:应进行包外、包内化学指示物监测。具体要求为灭菌包包外应有化学指示物,高度危险性物品包内应旋转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最难灭菌的部位。如果透过包装材料可直接观察包内化学指示物的颜色变化,则不必放置包外化学指示物。通过观察化学指示物颜色的变化,判定是否达到灭菌合格要求。采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程序灭菌时,应直接将一片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待灭菌物品旁边进行化学监测。

(3)生物监测法:应每周监测一次。如有多个灭菌程序,则每个程序均应进行生物监测;如有多个灭菌器,应每个灭菌器均应进行生物监测。所使用的生物指示物是嗜热脂肪杆菌芽孢,有菌片和自含式两种。标准生物测试包应由16条41cm×66cm的全棉手术巾制成,置于灭菌器排气口的上方或生产厂家建议的灭菌器最难灭菌的部位,灭菌器应满载。紧急情况灭菌植入型器械时,可在生物PCD中加用第5类化学指示物。指示物合格可作为提前放行的标志,生物监测的结果应及时通报使用部门。

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应选择灭菌器常用的、有代表性的灭菌包制作生物测试包或生物PCD,置于灭菌器最难灭菌的部位,且灭菌器应处于满载状态。生物测试包或生物PCD应侧放,体积大时可平放。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应直接将一支生物指示物,置于空载的灭菌器内,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规定条件下培养,观察结果。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及时进行追溯。

(4)B-D试验:预真空(包括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应每日开始灭菌运行前进行B-D试验,B-D试验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B-D测试失败,应及时查找原因进行改进,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

(5)灭菌器新安装、移位和大修后的监测:应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物理监测、化学监测通过后,生物监测应空载连续监测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监测方法应符合GB18278的有关要求。对于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应满载连续监测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预真空(包括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应进行B-D测试并重复三次,连续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

3.干热灭菌的监测

(2)化学监测法:每一灭菌包外应使用包外化学指示物,每一灭菌包内应使用包内化学指示物,并置于最难灭菌的部位。对于未打包的物品,应使用一个或者多个包内化学指示物,放在待灭菌物品附近进行监测。经过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据其颜色的改变判断是否达到灭菌要求。

(3)生物监测法:应每周监测一次,监测方法符合要求。

(4)新安装、移位和大修后,应进行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和生物监测法监测(重复三次),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

4.低温灭菌的监测

(1)通用要求:新安装、移位、大修、灭菌失败、馐材料或被灭菌物品改变,应对灭菌效果进行重新评价,包括采用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和生物监测法进行监测(重复三次),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

(2)环氧乙烷的监测

②化学监测法:每个灭菌物品包外应使用包外化学指示物,作为灭菌过程的标志;每包内最难灭菌位置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通过观察其颜色变化,判定其是否达到灭菌合格要求。

③生物监测法:每灭菌批次应进行生物监测,监测方法符合要求。

(3)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的监测

③生物监测法:应每天至少进行一次灭菌循环的生物监测,监测方法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4)低温甲醛蒸汽灭菌的监测

③生物监测法:应每周监测一次,监测方法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三、质量控制与可追溯要求

1.应建立清洗、消毒、灭菌操作的过程记录,内容包括:应留存清洗消毒器和灭菌器运行参数打印资料或记录;应记录灭菌器每次运行情况,包括灭菌日期、灭菌器编号、批次号、装载的主要物品、灭菌程序号、主要运行参数、操作员签名或代号,及灭菌质量的监测结果等,并存档。

2.应对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的日常监测和定期监测进行记录。

3.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清洗、消毒监测资料和记录的保存期应≥6个月,灭菌质量监测资料和记录的保留期应≥3年。

4.灭菌标识的要求:灭菌包外应有标识,内容包括物品名称、检查打包者姓名或编号、灭菌器编号、批次号、灭菌日期和失效日期。使用者应检查并确认包内化学指示物是否合格、器械干燥、洁净等,合格后方可使用。同时将包外标识留存或记录于手术护理记录单上。

THE END
1.洁净之道医用消毒灭菌的艺术与科技一、消毒灭菌的重要性 在医疗领域,消毒和灭菌是保障患者安全、防止疾病传播的关键。无论是在手术室、ICU还是日常护理中,医用消毒灭菌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它不仅能够有效地杀死细菌和病毒,还能预防抗药性微生物的产生。 二、消毒与灭菌的区别 在理解医用消毒灭菌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其之间的区别。消毒是指对有害https://www.wmwshy6w.com/xing-ye-dong-tai/505005.html
2.降科普环境与科学消毒消毒就是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杀灭或清除外环境中各种传播媒介物上存在的病原微生物及有害微生物,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02 为什么要消毒? 消毒的目的是什么? 传染病的传播由三个要素构成,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消毒的目的就是为了切断传播途径,阻止和控制传染病的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2OTA0NDc4MA==&mid=2653224459&idx=1&sn=42b0e50790e30a76d07375f3dae7fcba&chksm=f05fda536f0291228e43e8d6ae3d8fccf37b0c6eb1d91d5c37e9627e572719daa7fc4260f794&scene=27
3.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是什么?关于“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是什么?”的问题,是很多备考护理考研的考友都在咨询的内容。这也是北京大学2022硕士研究生护理综合考试大纲中提到的“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有关内容。为解决大家备考问题,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相关考点分享如下: 1.清洁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 https://www.med66.com/hulikaoyan/fudaopeixun/li2109103067.shtml
4.护理专业知识问答清洁、消毒、灭菌的定义。【参考答案】清洁、消毒、灭菌是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之一。(1)清洁:指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适用于各类物体表面,也是物品消毒、灭菌前的必要步骤。https://gd.yixue99.com/2021/hlx_1205/39705.html
5.简述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⑴清洁: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其目的是去除和减少微生物,但并非杀灭微生物。⑵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除芽胞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数量减少到无害程度的过程。⑶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的和非致病的微生物,以及细菌芽胞的过程。https://www.shuashuati.com/ti/8f429120412640158e17ed2f48fa89ef.html
6.国标《医学实验室对清洁、消毒、灭菌等基本概念的定义 3.5清洁(净化) cleaning 去除可见或不可见的各类污染的过程。 3.7去污染decontamination 将微小生物体或毒物去除或减少至感染性或其他有害性达到一定安全水平的过程 3.9消毒disinfection 减少微生物(通常不包括细菌芽胞)数量的过程,无须杀灭或清除全部的微生物。 http://www.ehs999.com/xiangan/vip_doc/4247525.html
7.盐城市卫生降委员会法律实务《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c)物品存放区存放消毒、灭菌后物品,以及去除外包装的一次性卫生用品等。 d)工作量少的口腔门诊可不设物品存放区,消毒灭菌后将物品直接放于器械储存车内。 2.2.3回收清洗区与保养包装及灭菌区间应有物理屏障。 2.2.4工作流程设计应由污到洁,装饰材料应耐水、易清洁,并按照所配设备预留水、电、气等管线。 http://wsj.yancheng.gov.cn/art/2023/10/27/art_2578_4078067.html
8.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5062016WS/T367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YY0646小型蒸汽灭菌器自动控制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口腔器械dentaldevices 用于预防、诊断、治疗口腔疾患和口腔保健的可重复使用器械、器具和物品。 3.2 牙科小器械smalldentaldevices 规格较小的牙科器械,如各种型号车针、根管器具等。 https://www.aychfy.com/portal/channel_1083/201709/9024.html
9.消毒灭菌操作规范篇1:消毒灭菌操作规范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级各类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操作流程和被朊毒体、气体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处理流程。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dcmi3.html
10.眼科器械特色服务消毒供应中心科室导航1、灭菌后物品应分类、分架存放在无菌物品存放区。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应去除外包装后,进入无菌物品存放区。 2、物品存放架或柜应距地面高度≥20cm,距离墙≥5cm,距天花板≥50cm。 3、物品放置应固定位置,设置标识。接触无菌物品前应洗手或手消毒。 4、消毒后直接使用的物品应干燥、包装后专架存放。 https://www.motherchildren.com/depart_ganranguanlikea0_zgzz/2022/xboWKXbg.html
11.2018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始岗位群:各级各类养老及涉老机构的养老护理员及基层管理者、社区服务与管理员、老年产品及老年产业营销员、涉老社会组织与机构工作人员、民政事务管理人员等。 发展岗位群:在各级各类养老机构、社区服务与管理组织、涉老社会组织与机构等从事养老护理员培训、老年照护管理、老年健康管理、老年社会工作、老年康复辅助器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58.htm
12.医院感染管理基本知识护理园地清洗彻底是保证消毒或灭菌成功的关键。 (一)影响因素 物品本身的复杂性、污染微生物的数量和类型物品上残留有机物的数量和状况。 (二)去污的方法 自来水清洗、清洁剂、酶清洁剂 (三)去污的过程 6个步骤:分类、浸泡、清洗、自来水漂洗,去离子水漂洗、干燥 https://www.tsrmyy.cn/Html/News/Articles/72.html
13.什么是清洁消毒和灭菌徐亚光医生的语音科普清洁、消毒和灭菌是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之一。 清洁指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以及可见污染物的过程。适用于各类物体表面,也就是物品消毒、灭菌前的必要步骤。 消毒是指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称为消毒剂。 https://www.miaoshou.net/voice/88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