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动真空灭菌器是将饱和水蒸汽当成灭菌介质,应用器械使脉动真空的空气强行排除的方法,历经数次抽真空与数次注入蒸汽的交替价值,使灭菌室符合限定的真空度后,将饱和蒸汽充入,以此符合规定的压力饱和度,更好的对灭菌物实施灭菌,主要包含脉动真空与预真空两个时期。
脉动真空是数次对灭菌室实施抽真空,在完成一次抽真空后,把一定量的蒸汽放入灭菌器,使剩余的空气与蒸汽融合,以此满足一定的蒸汽,再实施抽真空作业,在历经数次的抽真空Z后进入蒸汽灭菌的方式。
预真空指的是,高压蒸汽灭菌对灭菌室进入蒸汽之前,实施一次抽真空,尽Z大限度的除去灭菌室的空气后,再融入蒸汽实施灭菌的方式。
脉动真空灭菌的根本原理是,应用真空泵出现的负压,将灭菌室中的冷空气抽出,再次输入饱和蒸汽实施灭菌工作,抽真空干燥是Z后一道程序。
完整的工程程序是:准备-脉动-升温-灭菌-排蒸汽-干燥、完成。
2、脉动真空灭菌的根本原理
二、影响灭菌效果的因素
1、物理/化学条件
在细菌形成芽孢过程中的多种环境因素会影响孢子的耐热性。例如,温度较高并有二价阳离子(如Ca2+、Fe2+、Mg2+、Mn2+)存在时,芽孢的耐热性增强。与此相反,当pH超出6.0~8.0的范围时,或在高浓度的盐水或磷酸盐中形成芽孢时,其耐热性下降。
由于被灭菌品受到了泥土中芽孢的污染,如在运输处理中被未经过滤空气微粒所致的污染,或者由人员或其他物品接触遭受污染时,要将芽孢完全杀灭会很困难。正因为如此,GMP要求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防止污染。
2、相对湿度
实验数据表明,温度在90~125℃之间,相对湿度在20%~50%时,细菌芽孢较难杀灭;当相对湿度高于50%或低于20%时,则较易杀灭。这对选择灭菌条件具有指导意义。
三、结构组成和工作流程
1、结构组成
2、工作流程
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包括:准备、脉动、升温、灭菌、排气、干燥、结束等7个过程。管道原理图,见下图。
在蒸汽气源、水源、压缩空气等正常并开启状态下,设备得电后即自动打开进气阀门F1,经过进气口减压阀向灭菌器夹层进气,夹层内压力由压力控制器YK控制,一般在0.22MPa左右,当到达设定压力后,F1关闭,周而复始。此时夹层疏水器开始工作,排除夹层内冷凝水,并对设备内室预热,设备处于准备状态。
消毒物品摆放完毕后将消毒车推入灭菌器,关闭灭菌器密封门。
根据控制面板设定好的程序,首先进入脉动过程,一般设定抽真空3次。F3气动阀打开,F6、F7水阀打开,真空泵运转,通过冷凝器抽取内室空气,直至设定好的负压值(一般为-80kPa)。这时F3、F6、F7、真空泵关闭,F2内室进气阀打开,从夹层向内室充入饱和蒸汽,当到达设定好的压力上限时,F2自动关闭,再一次进行内室抽真空,周而复始,直至完成设定的脉动次数。
接着进入升温阶段,F3、F6、F7、真空泵均关闭,F2打开,向内室进蒸汽,逐渐升高内室温度,当内室压力到达限度值时,F2自动关闭;当内室压力小于等于压力限度值时,F2自动打开。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