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医网讲义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为强制性标准,适用于医院CSSD和为医院提供消毒灭菌服务的社会化消毒灭菌机构;暂未实行消毒供应工作集中管理的医院,其手术部(室)的消毒供应工作应执行本标准;已采取污水集中处理的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使用。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的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监测要求及方法、质量控制过程的记录和可追溯要求。

一、术语和定义

(一)可追溯

对影响灭菌过程和结果的关键要素进行记录,保存备查,实现可追踪。灭菌过程和结果的关键要素包括:识别标签;灭菌器每次运行记录;灭菌质量的监测结果。灭菌监测记录应留存3年。如发现灭菌失败,及时了解包裹的状态,召回未使用的包裹。

(二)灭菌过程验证装置(PCD)

对灭菌过程有预定抗力的模拟装置,用于评价灭菌过程的有效性。其内部放置化学指示物时称化学PCD,放置生物指示物时称生物PCD。

(三)A0值

(四)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

体积小于60升的压力蒸汽灭菌器。指压力蒸汽灭菌器的腔体体积小于60升,可放于桌面上,靠使用者加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自身产生蒸汽的方式进行压力蒸汽灭菌的灭菌容器。

(五)快速压力蒸汽灭菌

专门用于处理立即使用物品的压力蒸汽灭菌过程。只适用于压力蒸汽灭菌。

(六)清洗效果测试指示物

用于测试清洗消毒机效果的指示物。它主要考核清洗机的清洗效果。指示物要求,目前国际上不统一,我国也没有。ISO15883-5:2005评价清洗效果的测试污染物和测试方法罗列了奥地利、德国、荷兰、瑞典、英国和美国指示物的组成及测试方法,但测试方法和要求各不相同。主要成份为血和蛋白为主的混合物,可直接涂抹。市场上也有预制的模拟血或蛋白等污染物的一次性测试物。

二、监测要求及方法

监测的原则是全程监控。监测的目的是多个环节把关,提高安全性。监测的方法要求具有科学、可操作性,如生物监测频度的确定。

(一)通用要求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的监测应达到什么通用要求?

1.应专人负责质量监测工作。

2.应定期对清洁剂、消毒剂、洗涤用水、润滑剂、包装材料等进行质量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观察颜色、气味、有无浑浊等,包装材料是否能满足被灭菌物品的需要,是否有破损、污迹等;检查结果应符合《管理规范》的要求。

3.应定期进行监测材料的质量检查:包括抽查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及有效期等,检查结果应符合要求。自制测试标准包应符合《消毒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

4.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对清洗消毒器、灭菌器进行日常清洁和检查。

5.设备的检测与验证:应按照有关要求进行设备的检测与验证。

(二)清洗质量的监测

1.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质量的监测

(1)日常监测:在检查包装时进行,应目测和/或借助带光源放大镜检查。清洗后的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不洁器械应及时重新进行清洗。

(2)定期抽查:每月应至少随机抽查3个~5个待灭菌包内全部物品的清洗质量,检查的内容同日常监测,并记录监测结果。结果保存≥6个月。

2.清洗消毒器及其质量的监测

(三)消毒质量的监测

3.消毒效果监测:消毒后直接使用物品应每季度进行监测,监测方法及监测结果符合GB15982的要求。每次检测3件~5件有代表性的物品。

(四)灭菌质量的监测

1.通用要求

对灭菌质量采用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和生物监测法进行,监测结果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物理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包外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包内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使用,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尽快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重新处理,并应分析不合格的原因,改进后,生物监测连续三次合格后方可使用。灭菌植入型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按照灭菌装载物品的种类,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PCD进行灭菌效果的监测。

管腔PCD是30年前开始使用的,早期呈螺旋状,按照DIN58946-13用于测试低温蒸汽甲醛灭菌器。现在,管腔PCD结构在压力蒸汽灭菌中也开始使用,主要用于蒸汽穿透和冷空气/不可压缩性气体的排出方面的监测。

(1)物理监测:物理监测是欧美均强调的一种监测,主要监测灭菌器的各项运行参数是否处在正常的工作范围,是否和厂家设定的参数保持一致或者在其允许的波动范围内运行,是最基本的灭菌监控,反映灭菌器的基本灭菌性能和运行状态。

A.能反映灭菌器的基本灭菌性能和运行状态

B.主要监测灭菌器的各项运行参数是否处在正常的工作范围

C.是最基本的灭菌监控

D.能监测灭菌物品内部的灭菌效果

正确答案:D

解析:物理监测主要是针对灭菌器运行参数以及性能的监测,不能涉及到灭菌物品内部的灭菌效果;若想知道每个灭菌物品包的灭菌效果,需进行化学监测。故答案为D。

(2)化学监测:是利用各种化学指示物与灭菌介质的相互作用,在特定的灭菌条件下产生化学反应,进而产生颜色变化来达到对灭菌过程进行监测。可监测灭菌包内部的灭菌情况;可置于管腔器械PCD内从而实现对物品内表面的监测。具有快速、使用简单和费用低廉等特点,能及时地反映每个灭菌物品包的灭菌效果。

(3)生物监测:主要用来监测灭菌条件对生物指示物的杀灭能力。生物指示剂有3种,即接种有指示物芽孢的纸片、本身含有培养基和pH指示剂的自含式芽孢片和装有芽孢悬液的密封安瓿。以下是不同灭菌方法指示菌的选择:①压力蒸汽:嗜热脂肪杆菌芽孢(ATCC7953或SSIK31株);②干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ATCC9372);③EO: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ATCC9372);④低温蒸汽甲醛:嗜热脂肪杆菌芽孢(ATCC7953或SSIK31株),不要使用自含式生物指示物;⑤过氧化氢等离子:国际标准及我国国家标准目前暂无,美国FDA建议使用嗜热脂肪杆菌芽孢。

2.压力蒸汽灭菌的监测

压力蒸汽灭菌法是临床最常采用的灭菌方法,请问:压力蒸汽灭菌法的监测方法有哪些?

(2)化学监测法:应进行包外、包内化学指示物监测。具体要求为灭菌包包外应有化学指示物,高度危险性物品包内应旋转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最难灭菌的部位。如果透过包装材料可直接观察包内化学指示物的颜色变化,则不必放置包外化学指示物。通过观察化学指示物颜色的变化,判定是否达到灭菌合格要求。采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程序灭菌时,应直接将一片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待灭菌物品旁边进行化学监测。

(3)生物监测法:应每周监测一次。如有多个灭菌程序,则每个程序均应进行生物监测;如有多个灭菌器,应每个灭菌器均应进行生物监测。所使用的生物指示物是嗜热脂肪杆菌芽孢,有菌片和自含式两种。标准生物测试包应由16条41cm×66cm的全棉手术巾制成,置于灭菌器排气口的上方或生产厂家建议的灭菌器最难灭菌的部位,灭菌器应满载。紧急情况灭菌植入型器械时,可在生物PCD中加用第5类化学指示物。指示物合格可作为提前放行的标志,生物监测的结果应及时通报使用部门。

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应选择灭菌器常用的、有代表性的灭菌包制作生物测试包或生物PCD,置于灭菌器最难灭菌的部位,且灭菌器应处于满载状态。生物测试包或生物PCD应侧放,体积大时可平放。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应直接将一支生物指示物,置于空载的灭菌器内,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规定条件下培养,观察结果。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及时进行追溯。

(4)B-D试验:预真空(包括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应每日开始灭菌运行前进行B-D试验,B-D试验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B-D测试失败,应及时查找原因进行改进,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

(5)灭菌器新安装、移位和大修后的监测:应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物理监测、化学监测通过后,生物监测应空载连续监测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监测方法应符合GB18278的有关要求。对于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应满载连续监测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预真空(包括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应进行B-D测试并重复三次,连续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

3.干热灭菌的监测

(2)化学监测法:每一灭菌包外应使用包外化学指示物,每一灭菌包内应使用包内化学指示物,并置于最难灭菌的部位。对于未打包的物品,应使用一个或者多个包内化学指示物,放在待灭菌物品附近进行监测。经过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据其颜色的改变判断是否达到灭菌要求。

(3)生物监测法:应每周监测一次,监测方法符合要求。

(4)新安装、移位和大修后,应进行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和生物监测法监测(重复三次),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

4.低温灭菌的监测

(1)通用要求:新安装、移位、大修、灭菌失败、馐材料或被灭菌物品改变,应对灭菌效果进行重新评价,包括采用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和生物监测法进行监测(重复三次),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

(2)环氧乙烷的监测

②化学监测法:每个灭菌物品包外应使用包外化学指示物,作为灭菌过程的标志;每包内最难灭菌位置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通过观察其颜色变化,判定其是否达到灭菌合格要求。

③生物监测法:每灭菌批次应进行生物监测,监测方法符合要求。

(3)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的监测

③生物监测法:应每天至少进行一次灭菌循环的生物监测,监测方法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4)低温甲醛蒸汽灭菌的监测

③生物监测法:应每周监测一次,监测方法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三、质量控制与可追溯要求

1.应建立清洗、消毒、灭菌操作的过程记录,内容包括:应留存清洗消毒器和灭菌器运行参数打印资料或记录;应记录灭菌器每次运行情况,包括灭菌日期、灭菌器编号、批次号、装载的主要物品、灭菌程序号、主要运行参数、操作员签名或代号,及灭菌质量的监测结果等,并存档。

2.应对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的日常监测和定期监测进行记录。

3.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清洗、消毒监测资料和记录的保存期应≥6个月,灭菌质量监测资料和记录的保留期应≥3年。

4.灭菌标识的要求:灭菌包外应有标识,内容包括物品名称、检查打包者姓名或编号、灭菌器编号、批次号、灭菌日期和失效日期。使用者应检查并确认包内化学指示物是否合格、器械干燥、洁净等,合格后方可使用。同时将包外标识留存或记录于手术护理记录单上。

THE END
1.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完整版引用文件GB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范围适用于医院CSSD 1 2 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PartⅢ:surveillance standardfor cleaning, disinfection and steriliztion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第4.2.2.2.1、4.4.1.6、4.4.2.3.2为推荐性,其余为强制性条款。 https://wenku.baidu.com/view/fb67d24712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af.html
2.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WS310.3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WS 310.3-2009)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 ,CSSD)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的要求与方法和质量控制过程的记录与可追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医院CSSD和为医院提供消毒灭菌服务的社会化消毒灭菌机构。暂未实行消毒供应工作集中管理的医院,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113/19/12939470_345027555.shtml
3.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docx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是由【das】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https://www.taodocs.com/p-819116622.html
4.2016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发布单位: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标准范围: WS 310的本部分规定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的要求、方法、质量控制过程的记录与可追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医院和为医院特供消毒灭菌服务的消毒服务机构。 在线阅读 WS 310.3-2016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附件http://www.68cssd.com/h-nd-130.html
5.消毒笔记8CSSD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CSSD的工作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及医疗安全,每一个员工、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都必须高度重视,确保每一把器械、每一个包装质量合格,为临床提高安全的灭菌物品。 1 通用要求 1.应专人负责质量监测工作。 2.应定期对清洁剂、消毒剂、洗涤用水、润滑剂、包装材料等进行质量检查。https://www.rzgjsl.cn/index.php/article/201.html
6.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食品标准 食品资料 食品论坛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品文库 ? WS 310.3-2016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WS 310.3-2016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贡献者: zhangciq 文件类型:PDF文档 文件大小:882.77K http://wenku.foodmate.net/2018/07/34269.html
7.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程序及判定标准(修订)对清洗消毒器的清洗效果每采用清洗效果测试物进行监测。 *2. 清洗消毒器及其质量的监测包括和。(两空之间使用空格键) *3. 湿热消毒质量的监测,其判定标准为消毒后可直接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湿热消毒时温度应为,时间为,或者;消毒后继续灭菌处理的,温度应,时间应,或者。(答案之间使用空格键) https://www.wjx.cn/jq/98752119.aspx
8.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代替WS浙江省院感质控中心网站http://www.zjnicc.com/news_info.aspx?NewsId=10141
9.食品微生物检验GB4789.22022菌落总数测定及注意事项?卫生学意义:菌落总数测定是用来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及卫生质量,它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以便对被检样品做出适当的卫生学评价。菌落总数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食品卫生质量的优劣。 菌落总数 二、新标准概况 2022年06月30日发布 2022年12月30日实施 https://zhuanlan.zhihu.com/p/707023806
10.消毒供应中心内窥镜清洗消毒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1.消毒剂浓度必须每日定时监测并做好记录,保证消毒效果 2.消毒剂使用的时间是不得超过产品说明书规定的使用期限 3.消毒后的内镜应当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 4.灭菌后的内镜应当每月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 5.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在200cfu(菌落数)/件,不能https://www.meipian.cn/1gc382jr
11.内镜清洗消毒机消毒效果检验技术规范8篇(全文)第九条:灭菌内镜的诊疗应当在达到手术标准的区域内进行,并按照手术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 第十条: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应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渗透围裙、口罩、帽子、手套等。 第十一条:根据工作需要,按照以下要求配备相应内镜及清洗消毒设备: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2u79629v.html
12.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精选12篇)七、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各种消毒后的内镜(如胃镜、肠镜、喉镜、气管镜等)及其消毒物品应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其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20cfu/件,不能检出致病菌。凡穿破黏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高频电力、细胞刷、切开刀、导丝、碎石器、网篮、造影导管、异物钳等灭菌物品必须每月进行生物监测;其合格标准为https://www.360wenmi.com/f/file2we68y1o.html
13.医院感染工作总结3 术中保温、强化术后引流及手卫生等环节控制,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努力降低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 5、减少环境微生物监测频次:根据新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和《医疗机构手卫生规范》等要求,从下半年及时调整了我院环境微生物及消毒灭https://www.oh100.com/a/202206/4782934.html
14.灭菌三点检测效果要点的解读医疗新闻消毒后的内镜:细菌总数< 20 cfu/件,不能检出致病菌;灭菌后内镜合格标准为:无细菌生长。 内镜清洗、消毒、灭菌三点检测效果要点的解读 五、监测频次: 1.灭菌后的内镜每月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 2.消毒后的内镜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 http://www.tzlandi.cn/news/4_100
15.《硬式内镜清洗消毒与灭菌技术规范》WS 310.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1部分:管理规范 WS 310.2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WS 310.3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W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 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硬式内镜 rigid endoscope https://www.mayiwenku.com/p-28971601.html
16.国信形堂实验室消毒灭菌原则与方法6.处理剂量与监测 保证消毒、灭菌处理的剂量,加强效果监测,防止再污染。 三 消毒、灭菌的方法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利用物理因子杀灭微生物的方法。包括热力消毒灭菌、辐射消毒、空气净化、超声波消毒和微波消毒等。 1.热力消毒灭菌 高温能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和酶变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IzNzU0MQ==&mid=2651869094&idx=3&sn=596d27e14834f59ce0d84d2d4f561456&chksm=bcfc50b5d8e13c8182ff8ebf5795afc0c48e941deb2aedf08736aa1e9f5bcbbfdbb2e803a9c9&scene=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