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岁航空老人,六十一次行路贵州,六万里扶贫道路。这样感人的故事你是否听过?
这位80岁的老人,名叫袁立本。他是一位居住在北京的航空工业退休老人,曾经担任北京市委常委、秘书长和航空工业总公司政治部主任职务。从1992年起,他21年里61次来到贵州,其中有49次是专门到贵州安顺扶贫的,他在贵州安顺的大山里走了3万多公里,相当于两个多长征的路程。在安顺市的紫云、关岭、镇宁、普定、西秀区的许多百姓都认识他。
担任航空工业扶贫领导组长二十年,袁立本仅得到扶贫资金百余万元,可用在精准扶贫项目上的扶贫资金却达2000多万元,那是他“化缘”找来的,他用他的人格魅力赢得了社会和航空工业企事业单位的支持,在贵州安顺和遵义的5个贫困县和陕西汉中的两个贫困县开展了几十个扶贫项目。
5年前,74岁的袁立本告老回家。可他一直没有忘记扶贫的责任,他的扶贫梦还在做,他说自己常常梦见自己又到贵州扶贫,他在梦中来到关岭板贵那石漠化的岩山上的几万亩花椒地检查花椒的生长情况,回到镇宁、关岭、紫云、普定那十几个“航空希望学校”和“蓓蕾班”看望老师、学生,梦里又通过“紫光桥”和坝陵河大桥去大山深处的扶贫点开展精准扶贫。
袁立本听到曾经一起参与扶贫的贵航人来北京,说:“必须参加,有话要说。”
袁立本三句话不离扶贫的事,他说航空工业和贵航集团的扶贫实际上就是走的精准扶贫路,因此他的心中涌动着强烈的自豪感和使命感。精准扶贫的路必须走下去,走出精准扶贫的一片新天地。
这场聚会上,袁立本说:“我有一件事委托给贵航的同志,我个人有30万存款,5年来一直存在银行,请给我在贵州选一个精准扶贫的项目,我将把这30万元作为项目的扶贫资金捐出,希望你能帮助我完成。我因为身体情况去不了贵州,但对贵州的扶贫工作我还是要做的。”
于是就这样,袁立本再次启动了他的捐款扶贫的行动,以此来响应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继续坚持精准扶贫的动员令。
袁立本的事迹让人感动,哪怕他已经八十多岁仍然不忘记帮助贵州扶贫。六十一次行路贵州不够证明老人的善举,六万里扶贫道路也仅仅只是老人贵州扶贫故事的一部分。
如今,老人的“梦”鼓励着千千万万在贵州扶贫道路上的人,这样的故事激励着贵州奋力向前!
八十岁老人袁立本的感人故事值得被记录,值得让每一个贵州人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