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祝福》的人物形象介绍

《祝福》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写于1924年2月7日,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上,后收入小说集《彷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鲁迅《祝福》的人物形象介绍,欢迎阅读!

鲁迅《祝福》的人物形象介绍

1、祥林嫂

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朴实顽强,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她被践踏、被迫害、被摧残,以至被旧社会所吞噬。封建礼教对她的种种迫害,她曾不断地挣扎与反抗,最后还是被社会压垮了。祥林嫂的悲剧深刻揭示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控诉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⒉、鲁四老爷

鲁四老爷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他迂腐,保守,顽固,坚决捍卫封建思想,反对一切改革和革命,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他自私伪善,冷酷无情,在精神上迫害祥林嫂,才让她生存信心彻底毁灭,是导致祥林嫂惨死的主要人物。

3、柳妈

柳妈是个吃斋念佛的善女人,受封建迷信思想毒害很深,同情祥林嫂,又把她视为不贞的人加以奚落。出于善意,她想给祥林嫂寻求解脱的药方,结果反而给祥林嫂造成难以支持的重压,把祥林嫂推向更悲惨的深渊之中。柳妈自身的被害与她不经意的害人,从另一角度揭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

4、“我”

“我”并不是鲁迅,而是鲁迅虚构的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我”有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憎恶鲁四老爷,同情祥林嫂,但又软弱无能,无力给祥林嫂以帮助。在结构上,“我”起着线索作用,是祥林嫂悲剧的见证人。

5、四婶

四婶只是看祥林嫂能干,把她当工具一样使用,并没有把她当人看。

拓展:鲁迅《祝福》大意

《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上,后收入《鲁迅全集》第二卷。

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失望了。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鲁迅在《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这一时期的鲁迅基本上还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还不可能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观察,有时就不免发生怀疑,感到失望。他把这一时期的小说集叫做《彷徨》,显然反映了其时自己忧愤的心情。但鲁迅毕竟是一个“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决不会畏缩、退避,而是积极奋斗。

《祝福》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祥林嫂是一个受尽封建礼教压榨的穷苦农家妇女。丈夫死后,狠心的婆婆要将她出卖。她被逼出逃,到鲁镇鲁四老爷家做佣工,受尽鄙视、虐待。很快她又被婆婆家抢走,卖到贺家成亲。贺老六是个纯朴忠厚的农民,很快又有了儿子阿毛,祥林嫂终于过上了安稳日子。然而命运多舛,贺老六受地主的身心摧残饮恨死去,不久,阿毛又被狼吃掉。经受双重打击的祥林嫂,丧魂落魄,犹如白痴,可是人们还说她改嫁“有罪”,要她捐门槛“赎罪”,不然到了“阴间”还要受苦。她千辛万苦积钱捐了门槛后,依然摆脱不了人们的歧视。最后,她沿街乞讨,在除夕的鞭炮声中,惨死在街头。

此文在如泣如诉的血泪控诉中,对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特别是对封建礼教,给予了强烈的鞭挞通过描写祥林嫂悲剧的一生,表现作者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对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无情揭露。

鲁迅《祝福》重点难点解析

1、课文开头关于鲁镇祝福景象的描写有何特点有何作用

理解:小说在开头就渲染了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的气氛:晚云的闪光、爆竹的钝响、幽微的火药和人们忙碌的景象。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听觉和嗅觉,具体形象,如见其景,如闻其声。课文中用“沉重”的晚云,“阴暗”的天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等语句透露出作者对这种气氛的反感和贬抑。其中有一句话“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值得注意。这句话点出了辛亥革命以后农村风俗习惯依旧,封建思想依旧。这些语句,勾勒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基础。

2.提问:祥林嫂被抢走时,鲁四老爷反应如何两次“可恶”,“然而”有什么含义

理解:鲁四老爷估计祥林嫂是逃出来的,“皱一皱眉”表示反感,却没有丝毫同情心。寻人时,也仍然是“踱”。发现祥林嫂被抢走,鲁四老爷说了两次“可恶”,“然而”。第一次“可恶”的是婆婆“抢”的举动,给自己带来了麻烦。“然而”是书面语重转连词,后面隐含的意思是:祥林嫂私自逃出,礼教不容;婆婆作主,理所当然。第二次说可恶是针对卫老婆子的,对卫老婆子先荐祥林嫂然后又合伙劫她,闹得沸反盈天,有损鲁家的体面。“然而”找到像祥林嫂这样比男人还勤快的劳动力是不容易的。

3.怎样理解祥林嫂被迫改嫁时“闹”得出格

理解:祥林嫂的“闹”,是她的自发本能的反抗,维持现状的一种表现。另一方面也说明她受封建的“节烈观”毒害很深,她的“闹”不是为了争取自由平等的权利,在某种程度上是维护“从一而终”的封建礼教。

4.你怎样认识祥林嫂死前的疑问

理解:祥林嫂的三个问题的核心是,死掉的一家在地狱能否见面。她希望其有,这样就可以和阿毛及贺老六见面,又希望其无,因为害怕被锯成两半。这是困扰在她的内心深处的矛盾和痛苦。祥林嫂提出这个问题,是在遭受一连串的摧残和折磨后对封建传统观念的本能怀疑。祥林嫂对生活本无多少希求,只想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换得起码的生存条件,可是尽管她不断努力地追求,拼命地抗争,却得不到这起码的满足,反而成了有罪的人。在精神的折磨下走向死地。

5.《祝福》在结构上采取倒叙手法有什么作用

理解:小说将祥林嫂的悲惨结局在开始就呈现在读者面前,为读者设置了一系列悬念吸引读者:祥林嫂过去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为什么又会在死前提出那样奇怪的问题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原委呢写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形成鲜明对比,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THE END
1.官方认证的二十四孝人物墓,竟然就在兴平这个村,传承了近两千年董永这些事情传到官府上报朝廷,朝廷把丁兰的事迹广为宣传,丁兰的孝名传遍天下,后来丁兰就成为二十四孝之一。 我以前听说过这个故事,但是确实是一直把这个当做故事,没有想到历史中还真有丁兰这个人,这里确确实实有一个丁兰墓。 丁兰墓就在麦田里,突兀高大,二十多米见方,三米多高,确实不是民间的坟冢。这可是由陕西省人https://www.163.com/dy/article/JLF69NS60552OTUM.html
2.3.鲁四老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鲁四老爷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案 在eejdah爷的各种惧不危临可以看出色十光五是线交相级知识分sgalug我”和鲁4OP3H时erutuf一洋洋意得暄弦共公之后说我月秋花春,说制位密数虚纯后即大骂ylcilbup但法象图」あないなくたりや他所性中电是康有为sdliug景来看,ymonoce 了,船里万吴东泊门?船客到声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questiondetail?id=1727332756597690528&fr=search
3.简析《祝福》中鲁四老爷形象的典型意义。简析《祝福》中鲁四老爷形象的典型意义。 正确答案 小说《祝福》是一篇思想内容深刻,人物形象鲜明的优秀作品。除祥林嫂,作品还描写了一些次要人物,鲁四老爷就是其中性格最为突出的一个。在作品中,鲁四老爷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作品着中揭露了他的顽固保守、冷酷自私而又极端虚伪的思想性格。他是儒家的忠实信徒,https://www.examk.com/p/1418700443.html
4.一字传神——浅析《祝福》中鲁四老爷的形象.docx一字传神——浅析《祝福》中鲁四老爷的形象字传神浅析祝福中鲁四老爷的形象 0 朱小静阅读鲁迅先生的小说 ,人们能清楚地体会到鲁迅先生对人 物的刻画 ,语言极为简练传神 ,往往是 _.个字,一句话,一个 动作,一件衣饰 ,便能把人物面貌和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未 庄的阿Q,鲁镇的祥林嫂,茶馆的花白胡子和康大叔,成https://m.book118.com/html/2021/0210/6133032042003103.shtm
5.鲁迅小说《祝福》中鲁四老爷的形象鲁迅小说《祝福》中鲁四老爷的形象是一个封建家庭中的家长他拥有权力和地位却缺乏人性和同情心。他对待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冷酷无情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和地位甚至不惜牺牲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求。鲁四老爷在小说中的https://www.hongxiu.com/ask/qdyvxurhv
6.异曲同工又大异其趣:鲁四老爷和吴老太爷形象比较异曲同工又大异其趣:鲁四老爷和吴老太爷形象比较,鲁四老爷,吴老太爷,比较,鲁四老爷和吴老太爷都是典型的封建遗老。两人的相似之处在于:恪守传统礼教,排斥新生事物;两人的本质区别在于:鲁四老爷是社会https://read.cnki.net/web/Journal/Article/MZXS202334017.html
7.鲁迅《祝福》主要内容是什么“我”并不是鲁迅,而是鲁迅虚构的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我”有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憎恶鲁四老爷,同情祥林嫂,但又软弱无能,无力给祥林嫂以帮助。在结构上,“我”起着线索作用,是祥林嫂悲剧的见证人。 3鲁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http://m.chusan.com/zhongkao/183565.html
8.第12课《祝福》课文讲解(必修下册)分析鲁四老爷形象 1.作者是通过什么手法来刻画这个人物的呢? ①间接描写:通过鲁四老爷的书房陈设的描写,点明了鲁四老爷的身分(地主阶级、封建理学的卫道士),揭露了他的丑恶本质,从而揭示出他成为杀害祥林嫂的刽子手的深刻的阶级根源和思想根源。厅堂的布置,几案的摆设,处处显示出令人窒息的死气。鲁四老爷是一个“讲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527/19/503199_1124482713.shtml
9.文学名著·绘本中国·鲁迅《祝福》丁惟敏是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和戏剧家协会会员。她先后在《祝福》《雷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饰演配角,多塑造老年妇女形象。在译制片《奇婚记》中为比纳特太太配音。丁惟敏生于1921年,现仍健在。 李景波——饰演鲁四老爷 李景波最初是个舞台美术人员,因在一次话剧《雷雨》中临时顶替生病的演员扮演鲁贵大获成功,从此从https://zhuanlan.zhihu.com/p/52370844
10.鲁迅人物形象分析鲁迅人物形象分析 篇3 祥林嫂首先是勤劳、善良、质朴的劳动妇女。她新寡之后,便逃到鲁镇来,在鲁四老爷家里做工,食物不论,力气不错,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似乎闲着就无聊。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有添短工。然而她很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https://www.oh100.com/a/201704/534630_2.html
11.2023年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400字(四篇)祥林嫂是鲁迅塑造的“熟悉的陌生人”。“熟悉”是指:这个形象具有概括性、普遍性,看起来似曾相识;“陌生”是指:这个形象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 祥林嫂的一生是苦苦挣扎的一生,其结果,却被地主阶级诬蔑为“谬种”。鲁四老爷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个谬种!”“地主阶级年终祝福”,作为酬神祈福http://cooco.net.cn/zuowen/1108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