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丨鲁镇探案——“祥林嫂之死”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5.27湖北

鲁镇探案

——“祥林嫂之死”

祥林嫂之死

安阳市第一中学陈艳超

教学目标

1.理清课文各部分所写内容及祥林嫂的不幸经历。

2.把握富有特色的人物刻画方法和写作特色,分析祥林嫂之死的原因。

教学重点

把握富有特色的人物刻画方法和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

分析祥林嫂之死的原因。

课堂预习要求

一、提前梳理好案件过程和祥林嫂的人生轨迹

1.案件过程:

序幕(1-2)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结局(3-33)祥林嫂凄然死去

开端(34-53)祥林嫂初到鲁镇

发展(54-65)祥林嫂被迫改嫁

高潮(66-111)祥林嫂再到鲁镇

尾声(112)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

2.人生经历:

二十六七岁以前---与祥林结婚。

二十六七岁---春,死了丈夫。冬初逃出家中,经卫老婆子介绍,到鲁镇做工。

二十七八岁---春,改嫁,年底生阿毛。

二十八九岁---丈夫患伤寒死去。

三十或三十一岁---春,阿毛被狼衔去,秋天经卫老婆子介绍,回到鲁镇做工。祭祠时很闲,年底柳妈建议她去土地庙捐门槛。

三十一二岁---近秋到土地庙捐门槛。冬季祭祖,不能沾手。

三十二三岁---头发花白,记忆尤其坏。

三十三四岁---可能被赶出鲁四老爷家。

三十七八岁---腊月二十四夜里或二十五凌晨离开人世。

二、锁定几名与死者生前有接触的犯罪嫌疑人:

婆婆、鲁四老爷和四婶、柳妈、我、大伯、鲁镇村民

三、展开调查并取证,确定杀人凶手:

1.请同学们前后桌之间形成调查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嫌疑人,对嫌疑人进行走访查问,(紧抓嫌疑人言行举动)并对其进行定罪。

2.挑选小组组长,并形成书面文字,在课堂上汇报调查情况。在课堂汇报环节中,可选取课本小节进行情景再现。

教学过程

01

课堂导入

配乐导入,将学生带入探案情境:

“新年来临前的一天,鲁镇下了一场大雪,随着夜幕降临,雪花漫天飞舞。镇上家家户户杀鸡、宰鹅……忙碌地准备着“祝福”……然而,第二天!街头惊现一具女尸,引发了人们的恐慌。死者为谁?嫌疑人又是谁?请随我们的警员和探长们解开谜团。

解开谜团

02

各小组汇报调查情况

1.嫌疑人——婆婆

与死者关系:婆媳

为了赚取小儿子的结婚钱,在祥林嫂不愿意的情况下将其强卖给贺老六。

光天化日之下雇佣打手强掳走祥林嫂并将其囚禁在家中,之后卖出。

2.嫌疑人——鲁四老爷

与死者关系:雇主

因他自身的封建思想排挤祥林嫂,并对其进行语言攻击和动作攻击。

作为鲁镇的上层人士,带头对其实施精神压迫与攻击。

赶出祥林嫂,让其变成乞丐。

3.嫌疑人——鲁四婶

自私、冷漠,把祥林嫂当作一件工具。

跟随鲁四爷排挤抛弃祥林嫂。

不准祥林嫂参加祭祀,粉碎了祥林嫂生前免于耻辱、死后免于痛苦的希望,加速了她的死亡。

4.嫌疑人——柳妈

与死者关系:同事

向祥林嫂传达鬼神之说,让祥林嫂陷入死后被分为两半的恐惧。

怂恿祥林嫂捐门槛积功德,让祥林嫂白白失去一年的工钱。

5.嫌疑人——“我”

与死者关系:认识,最后见到祥林嫂的人

因内心的纠结恐惧,作为知识分子却没能解答祥林嫂的问题。

最后一个见到祥林嫂的人,没有给她正面积极的帮助。

6.嫌疑人——大伯

与死者关系:婆家哥哥

为了利益不顾旧情,将祥林嫂赶走。

7.嫌疑人——鲁镇村民

与死者关系:认识,看客

最开始因满足自己的猎奇心而假意关心,后来对祥林嫂厌烦把她的悲剧当笑料。

这组首诗描写海棠含苞待放时清新可人的风姿,文字浅易,含意隽永,构思精巧,耐人寻味,彩笔精绘,典丽朗润,纹理细密,色泽鲜艳,光采灿然,格调高雅,韵味醇厚。

03

层层解开迷雾,确定真凶

到此,这桩案件能结案吗?好像还不能,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凶器,也没有找到以上嫌疑人的杀人动机,更没有掌握他们的杀人证据。

1.我们来对比之前的“窦娥之死”一案:

凶器:刽子手手上的刀

杀人动机:窦娥婆媳和张驴儿父子之间的恩怨

杀人证据:张驴儿贿赂官府的证据

2.并案调查,进一步确定真凶:

“祥林嫂之死”“孔乙己之死”“小团圆媳妇之死”并案调查:共通之处找凶手

凶器: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抹笑无形的刀

杀人动机:封建社会下内心的麻木、心灵的变态

杀人证据: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我们能定谁的罪?看客

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húsù即恐惧颤抖),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的羊肉铺常有几个人张嘴看剥羊,仿佛颇为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也就忘了。

——鲁迅《娜拉走后怎样》

04

联系现实,体悟人生

1.当今社会还存在这种看客吗?

2018年6月20日下午15时左右,甘肃庆阳19岁女孩李某奕站到了当地百货大楼8层的玻璃幕墙外,意图跳楼。警方与消防部门立即赶往现场营救,可惜的是经过四个半小时的劝说,依然没能阻止她。傍晚19时30分左右,李某奕对着消防员说了八个字:“哥,谢谢,我去天堂了”。便从玻璃幕墙外一跃而下,经抢救无效身亡。

女孩跳楼的时候,多名围观者不仅不帮忙劝阻,还大喊:“楼下好热,快跳啊,你到底跳不跳”“要跳赶紧跳”。

教师点评:从下午三点到七点半,这四个半小时的犹豫与挣扎,是这位花季少女对这个世界的留恋与不舍,是在对这个世界进行最后的审视与判决。但最终,对这个世界的重新审视,都被那些不明就里的看客打破,而她花一样的生命也被这些看客扼杀,并且没再给她留下一丝生的希望与勇气!所以那些看客就是用他们的言语攻击,用他们的嘲弄戏谑,用他们的自诩正义,用他们所谓的道德高地,将我们的弱者一步步推向深渊,杀人于无意,杀人于无形!

案件调查已告一段落,但案件带给我们的思考和警醒却没有停止,面对冷漠无情的看客,我们难道只能痛心疾首,愤慨鞭挞吗?

2.深处文明程度日益提高的时代,我们迫切呼唤符合新时代发展的新型看客。

图片展示:

①驰援百里为宝宝送奶粉的热心网友

②合力接住坠楼孩子的众人

③主动报警,帮助走失老人回家的热心群众我们追悼了过去的人,还要发愿:要自己和别人,都纯洁聪明勇猛向上。要除去虚伪的脸谱。要除去世上害己害人的昏迷和强暴。

我们追悼了过去的人,还要发愿:要除去于人生毫无意义的苦痛。要除去制造并赏玩别人苦痛的昏迷和强暴。

我们还要发愿: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

一九一八年七月

——鲁迅《我之节烈观》

05

结束语

这就是文学的自省能力,这就是文学最大的价值所在!这就是鲁迅先生的伟大所在!

THE END
1.异曲同工又大异其趣:鲁四老爷和吴老太爷形象比较异曲同工又大异其趣:鲁四老爷和吴老太爷形象比较,鲁四老爷,吴老太爷,比较,鲁四老爷和吴老太爷都是典型的封建遗老。两人的相似之处在于:恪守传统礼教,排斥新生事物;两人的本质区别在于:鲁四老爷是社会https://read.cnki.net/web/Journal/Article/MZXS202334017.html
2.走进幕后专访(二)越剧《祥林嫂》·那些戏骨们“我以前演的比较多的还是小生形象,像《三篙恨》中的黄金龙、江郎,《西园记》中的张继华,有正面人物,也有反面人物,但都是小生。这次团里将鲁四老爷这个角色交到我的手上,如今自己的年龄、阅历也到了一定程度,挑战不同行当、不同角色,其实还是很有必要的,浙越人就是要擅演人物。”王兴夫说道。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613/22/33014958_918322384.shtml
3.《当爱磕cp的我变成次十四》呐喊中的鲁四老爷^第4章^最新更新:2023作者:呐喊中的鲁四老爷 [收藏此章节] [免费得晋江币] [投诉] 第4 章第四章小测 “秦朝,你准备好小测要干什么了么?”在一天晚训后徐明浩坐在地上靠着你问到 “不知道,无非就是唱跳、rap这些,我八字还没一撇呢。”你靠着他的头,耷拉着嘴角。https://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7768520&chapterid=4
4.ZT:孔老二(文革时的童书)孔老二“喂,我们季孙氏家设宴会,又没有请你这种低贱的小子,快走快走!” 孔老二还想说几句求情的话,却早被守门的推的推,拉的拉,赶出大门外。 他碰了个大钉子,象泄了气的皮球,灰溜溜地回到家里。 “低贱!”孔老二躺在炕上,翻来复去越想越不服气。“你们算什么,我的老祖宗阔气得多哩。那个时候呀,住的是高https://m.douban.com/note/58889531/
5.总有星火长明话剧九人民国知识分子喜剧《四张机》剧本公布2022年,我们想集中精力把事情一件件做好,因此《四张机》会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演出计划,它会在水下沉潜、打磨、去粗取精。这是我们必须要做的功课。希望在大家等待演出的日子里,旧剧本能够带去一点慰藉,也希望《四张机》再次和大家见面的时候,它又有了新的成长,会让大家会心一笑。 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634707404502663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