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画414312511点、横、点、撇、横、竖、横折、横、横
〔音〕字拼音是(yīn),部首是音部,总笔画是9画。
〔音〕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立、日”,五行属土。
〔音〕字造字法是指事。从言含一。甲骨文“言、音”互用,金文、小篆在“言中加一横,表示所发之音。本义是声音。
〔音〕字仓颉码是YTA,五笔是UJF,四角号码是00601,郑码是SUK,中文电码是7299,区位码是5084。
〔音〕字的UNICODE是U+97F3,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基本汉字),10进制:38899,UTF-32:000097F3,UTF-8:E99FB3。
〔音〕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1632,属常用字。
①声,亦特指有节奏的声。例如声~。~乐(yuè)。~律。~色。~量。~区。~韵。~像。~容(声音、容貌)。弦外之~。
②信息,消息。例如~信。佳~。~讯。
名词
1.指事。从言含一。甲骨文“言、音”互用,金文、小篆在“言中加一横,表示所发之音。本义:声音。
2.同本义。
引证: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说文》八音。一说笙、祝、鼓、箫、琴、埙、钟、磬也。《白虎通·礼乐》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声成文,谓之音。《礼记·乐记》夫音,乐之舆也。《左传·昭公二十一年》鸡狗之音相闻。《庄子》北音清越。宋·苏轼《石钟山记》鸟兽音迹。清·姚鼐《登泰山记》
例如:音颡(喉咙);音强(指声音的强弱。也叫响度或音势。音的强弱,因发音体振动时之振幅大小而异,振幅大者则音强,振幅小者则音弱);音制(音调高下疾徐的节奏);音频(人类耳朵能产生反应的声音频率范围)
英文:sound;voice;
3.音乐。
引证:莫不中音。《庄子·养生主》赵王好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如:音律;音调。
英文:musictone;
4.泛指语言、消息、讯息等。
例如:佳音;音讯(言信,消息)
英文:news;message;information;
5.字的音读。
引证:乡音无改。唐·贺知章《回乡偶书》盖音谬也。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英文:pronunciation;
名
1.声响、声音。
例如:噪音、杂音、录音、余音绕梁。
2.腔调。
引证:宋·苏轼《祭石幼安文》:“窜流江湖,只影自怜,闻人蜀音,回首粲然。”
例如:口音、乡音。
3.字的音读。
引证:《晋书·卷九一·儒林传·徐邈传》:“撰正五经音训,学者宗之。”
例如:字音、注音、音切。
4.书信、消息。
例如:回音、静候佳音、音信全无。
5.敬称他人的言语。
例如:玉音、德音。
6.姓。如清代有音泰。
7.二一四部首之一。
◎树荫。
引证:《左传·文公十七年》:“鹿死不择音,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
1.声音;读音。
例如:消音、播音、字音。
2.音乐;音律。
例如:亡国之音、音阶、音域。
3.特指语音或音节。
例如:正音、乡音、音译、复音词。
4.音信;消息。
例如:回音、福音、佳音。
5.姓。
6.二一四部首之一。
音,通用规范汉字,一级汉字,序号1632,读音是(yīn),音部,共9画,指事字,上下结构,五行属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