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苗语与汉语中音、义基本相同的字
(拼音的最后一个字母表示声调,读者诸君可以不管它)
§比bix
§帮bangt
§包bob
§宝、保bod
§箔(帘)box
§爸bad
§本bend
§补、卜bud
§把bad
§簸box
§袋daif
§定(稳)dinl,dins
§得dot
§爹diab
§当(担当)dangb
§挡dangd
§答dab
§毒dos
§对duid(axgos)(对不起)
§搭dak
§戴det
§豆def
§戥dend
§蹬denf
§读duf
§冻dongk
§鞍enb
§分hfenb
§坟hfend
§副hfut
§伕hfub
§鸭gas
§街ghaib
§杠(扁担)ghangx
§古gux
§歌gol
§告(状)ghot
§鸽ghob
§喝hek
§行hangb
§一ib
§酒jud
§教、交job
§理、礼lil
§落lod、los
§粮liangx
§笼(箱笼)longl
§弄longl
§蓼liof
§(银)两liangl
§镰linx
§桹(晾)langs
§妹mait
§帽mos
§卯mol
§马mal
§买、卖mail
§模mux
§糯nef
§恁(那、那么)nend
§苶niad
§瓮(缸)ongt
§呕(吐)od
§炮pot
§扒pab
§旗qif
§随seix
§瘦sot
§送hsongt
§蓑hsob
§脚jod
§金、惊、鲸、筋jenb
§禁(囚)jenk
§计jit
§嚼jat
§鲸(大鱼)jent
§距(鸡爪后趾)jul
§客khat
§开khab
§刻kheik
§箩、楼lox
§篓lus
§骡lux
§沙hsat
§替tit
§童tongf
§套(袜)tot
§吐tut
§调(换)tied
§恶vob
§厄(困)vek
§围waix
§笑xos
§晓(知)xob
§学xof
§楔xek、xok
§泻xeb
§香hxangb
§印(官印)yent
§浪langs
§寅yenx
§赢yenf
§游yel
§悠悠yebyeb
§油(菜)、(桐)油yux
§酉yul
§邑(镇)yis
§札(捆、束)zal
§真zend
§走(跑)zuk
二、苗语与汉语读音不同的几种情况
一是由于苗语与汉语相比,声母互有余欠,韵母有所减少,以致部分读音发生偏转。但是这种偏转是有规律可循的。
二是苗语用字习惯不同。用的是不同的字,听起来自然不同。
三是苗语保留了古汉语的读音,而所谓的普通话的读音发生了偏转。
四是苗语中拟声字、双声叠韵词增多
1、因声母的差异导致读音不同
书(書)为什么读dud
(此处省略一图:“书”字的小篆写法——从小篆可以看出:书字上面为聿、下面为者)
書=聿+者(者省略上部)
·書,在小篆中由聿、者组成。
·聿,就是筆(笔)。楚国称笔为聿。聿在書字中表义。
·書,本指书写,后来指书信等。
·書,下部的“曰”是“者”的省略。者,在这里表音。
以者表音的字有:
读shu:暑、署、書;
读zhu:诸、猪、煮、渚、著、箸、翥;
读chu:褚、楮;
读du:都、堵、赌、睹、阇
读tu:屠(似乎只此一例,可以忽略)
本地苗语没有sh,zh,ch,r等声母
因此,書(书)不能读shu的音,
也不能读zhu,chu的音,
只能读du。
dul是哪个字
dul既指火,又指柴。鉴于火与柴的关系,姑且断定,火与柴在苗语里是同一个字。一个字是从另一个字引申出来的。
那么,dul到底是火,还是柴?柴很容易引申为火,反过来则较难。因此定dul为柴。
柴不大可能演变出dul的音。而柴的同义词“刍”则有可能。
刍读chu。据邹、邾同指来推断,刍也可读zhu。与“者”表音相似,它只好读du。
苗语中声母为D的字较多,为什么?
因为除了声母本来就是D的字,如得:dot、打:dat、地:dab等字外,有不少是从声母为zh的字转换来的,有如下几组:
Zhi变de
Zhu变diu
Zhuo变dio
由Zhi转换成de、dei的字
ded既是製,又是制。製即制造;制既制裁,如将树梢剪断,因此也有断的意思。
det一般指树木,又指杆状物,如旗杆叫detghasqif。我认为应将det定为植。植在古汉语中有栽植、树立、杆状物等意义(见《王力古汉语字典》)。前两个意义正与树的字义对等。
deix指“直”;也指右手的右,与jangl相对:deix是直,jangl是弯。
相应地,“中”变成diongb,“冲”变成diongl。
dio多由zhuo、diu多由zhu变成
很多读为diot的往往可翻译为“着”,包括穿着、附着等:穿鞋叫diothab。
斟酒也叫diof,其实就是“酌”。
Diof指勺子。其实“勺”古音与酌相同。
竹子称呼有多种,有一种叫diuk,正是“竹”。
diud指筷子,其实就是“箸”或“筯”。
Diut指两牛相抵斗等,其实就是“触”(觸)。
被虫蛀了,叫diub,正是“蛀”。
Zhi变成ji、shi变成hxi
枝(树枝)、支(分支)、肢(四肢)、只(量词)在苗语中都读jil,与广东话相近。
“视”(看)、试、时(辰)在苗语中都读hxid;拾读hxib;收读hxub;表示“树立”“竖”,用hxud。
申、升都读hxenb,显然由shen转换而来。
可以看出,苗语中读hx的往往可视为汉语中的sh。当然,仍有一部分相当于x。
为什么表示胜过、剩余、田埂这些意思的字都读hxang
1.我把这三个意思分别确定为胜、剩、塍。
2.这三个字的繁体分别为勝、賸、塍。
3.我们注意到,它们有共同的表音偏旁:朕。
4.我们不妨确定三个字的古音相同:sheng。
5.但苗语里无韵母eng,只能相应转换。sh换成hx;eng在这里换成ang.
6.苗语中绳也读hxangb(另有同义词hlat)
为什么表示塘、缸、肿的音相近
苗语中,塘读ongd;缸读ongx;肿读angt。
我认为这三个字应分别写为壅、瓮、臃或痈。塘和壅都有拦坝畜水的意思。瓮与缸基本是同一种东西。臃多指身材臃肿;痈指因发炎而肿起。
瓮繁体为甕;痈繁体为癕或癰。苗语中拥(擁)、抱,有ongd、bes。
可以看出,它们都有共同的表音部件雍。
ong正是源于雍。而肿ang是ong的偏转。
跻、侪、骑都读ji
苗语中常有jitbil、jitvangx等语,指上坡、上山。我认为jit即为“跻”。跻即登上,今有跻身一词。普通话中的跻即读ji。
苗语jiddaxjidad一词,一般译为兄弟姐妹。从句式看,应为哥们姐们。们是后起词,实应为“侪”。古汉语中的吾侪即我们、我辈。
侪读chai,苗语读不出,只能随跻、剂、挤。
骑有两个读音:qi、ji。苗语中读骑为jix。
对应于ch的声母往往读ti,与zh变d相对应,ch变ti。
叉、岔(cha)都读tiab。Ninxtiab指牛角似叉。
tiangb就是撑伞的撑(cheng):ch变ti,eng变ang。
推测,hniangb(前加eb,指清水江),就是澄(cheng),与tiangb基本相同。
tiob,指煮、烧等,可能就是焯(chao)。
tieb指牵,如牵牛等,实际上是掣(che)。掣的本义的是拉、拽。扯的本义也是拉。
汉语中的r往往变成n
人的声母是n,苗语中读naix,有些地区读nen。
“仍”(reng)在苗语中读nangl,是因为r变成n,eng变成ang。
niangs,是偷、拐的意思。我推测应为“攘”(rang,“邻有攘鸡者”)。该读音还表示里面、内脏,我猜测为“瓤”,是引申义。
相应地,niangd就是嚷。
nangb指蛇,我猜测来自蚺,即蟒,是体型最大的蛇。至于韵母由an变成ang,后面将讲到。
niox指搅,如把水搅浑,我推测应为“扰”rao。在这里,r变成n,ao变成o。
心、新、细都读hvi
表示心、新的苗语都读hvib。在苗、汉两种语言里读音都相同,是不是巧合呢?
细读hvit,除了声调,读音与心、新一样。实际上,细的汉语读音本来也与心、新一样(除了声调)。
细的右部本应为囟,以囟表音,读如信,近似心。
伙计,也是hvit,可能就是“细”,指地位低的、不受人尊重的,如奸细、细民。
另外,苗语中表示快,读Hvit。我推测此字应为迅。xun中的u在这里读不出来。
为什么苗语中声母c、z都很少
这是因为部分声母转换成s或hs。
灶、造、早本来都应念zao,但在苗语中分别读sot、sos、sod;鬃本来念zong,在苗语中变成songb,松针叫songbgheid。
擦(ca),苗语中变成hsab,与侗语同。
层,苗语读sangx,可能是由ceng转换而来。
骨hsongd,贵州西部苗语方言中读cangd,疑由“餐”的左上角(也读can)转换而来。
声母L可能部分转化为n
辣la,转化为naf,如辣椒-zendnaf。也表示着急,可能是引申义。
绿lu,转化为nox。
烂lan,转化为neis。
弃、留,用niox,可能此字应为畱liu。它还用做语气词,相当于“了”。
2、因韵母转换造成读音不同
苗语的韵母较汉语少,我所依据的版本没有an、eng(ing)、ao等韵母。
遇到an怎么办?要么变成ang,要么变成a或ai。
遇到eng怎么办?要么变成ang,要么变成en。
遇到ao怎么办?往往变成o(也会变成a)。
韵母an在苗语中的转换
由an变成ang
拦变成langl
年变成niangx
伞变成hsangt
万变成wangs
锻变成dangt
端变成dangl
卷变成jangd
面(脸)变成mangl
麦也是mangl,疑为麵
蚺(蟒、蛇)变成nangb
转变成diangd
甘(味道、心情好)ghangb
钐(割草)变成sangb
沿(口)变成vangx
千(qian)变成hsangb
由an变成a、ai或in等
炭变成tait
天变成hnaib
反变成hfaid
翻(过)变成hfat、fat
弹(弓)变成hnaid
敢变成gaix
算变成hsent
烟、冤、渊变成yenb
鞍变成enb
镰变成linx
连变成linf
钻(zuan)变成dlenl
坛(tan)变成tok
Eng(ing)在苗语中变成en(in)或ang
Eng(ing)变成en(in)
蹬(踩)变成denf
定(ding)变成dinl,dins
钉dingb变成dinb
戥(deng)变成dend
赢(ying)变成yenf
Eng变成ang
等(deng)变成dangl
崩(beng)变成bangb,垮塌
凳(Deng)变成dangk
行(xing)变成hangb
睁(zheng)变成zangt
ao往往变成o或a
鹞(yao)变成yof。
交、教(jao)变成job。
灶、早、凿、造(zao)都变成so。
帽(mao)变成mos。顺便说到,盖叫mes,与“帽”读音基本相同,极有可能它就是“冒”,是帽子盖住眼睛的意思。《吕氏春秋·知化》说,吴王夫差死时“乃为幂以冒面”,指其无颜见伍子胥。
告(状)的告(gao)变成ghot。
套(tao)变成tot。
moxgheib即鸡毛。而dliub是“毛”的另一表达方式。
到(dao)变成dax;嚼(jiao)变成jat;
汉语中以“卑”表音的字往往读ba,以母表音的字读mi
碑在苗语里读bax。
稗在苗语里读bat。
腿在苗语里读bab,我推测此字应为髀,广东话里也保留此字(见《三国演义》)。
相应地“背”也念bab,就不奇怪了。
母、拇都读mif。拇指叫jilmif。
苗语中九、就、臼、究都读je
jex,对应于数字9,因此确定为九。
jef,文中往往相当于“就”(有时也译为才)。
jel,歌文多译为“碓”。但我认为是碓臼的臼。如jelghax一词,即捣蒜的钵。炉山叫biljel,是否即臼形山?它还有承受之义。
jes,指西方、上游,与nangl(指东方、下游)相对。因我国地势基本上都是西高东低,所谓西方、东方,实源于河流的上下游。据此推定为“究”。究有尽头之意,也指河流尽头、源头(见《水经注》)。
nangl即瀼,eb是否为涐
瀼,陆游《入蜀记》五:“土人谓山间之流通江者曰瀼云。”即四川一带称流入江中的溪涧水为瀼。瀼自然就是溪涧的最下游。rang与nang可相互转换,襄在攘、瓤中表的rang音,在囊中表的nang音,可证。
涐,音e,古代称大渡河为涐。涐与江本来专指长江、河本来专指黄河,后来泛指一样,涐后来泛指河流、水。但还须考证,苗族祖先的确到过大渡河。
我、窝、涡等字韵母的变化
“我”在苗语里读Wil。古汉语中指第一人称的字很多,Wil到底对应哪个字?但看到“锅”也读Wil,我认为Wil就是“我”。因为锅以“呙”表音,与“我”基本相同。诬也读Wil。
“窝”读Wef,如“腋窝”读wefxet,我猜测,xet即“胁”。
“旋转”读Waswol,其中Was指拐弯,wol极有可能借用“涡”来指旋转。
“圆圈”读golwol,这个wol与上面的相同。
Ai往往转成a
爱ai,变成at。
亥hai,变成hat。害也是Hat。
稗Bai,在苗语里读bat。
百Bai,变成bat。
坏,苗语读bal,我推测应为“败”Bai。
死,苗语读das,我推测应为“殆”dai。此字与死为同一偏旁,《韩非子·三守》“三守不完,则国危身殆。”
3、声、韵母都转换造成读音不同
转”(zhuan)在苗语中读diangd,就是因为zh变成di、an变成ang(u被省略)。
“状”(案子)在苗语中读diangs,同上。
“壮”(肥)在苗语中读diangs,与“状”同。
推测苗语中的diangb就是汉字中的“桩”。
苗语中表示“容”、“熔”、“融”都是yangx。这是因为r变成y、eng变成ang。
“仍”变成nangl,由于r变成n,eng变成ang。
沉,为什么读dang
沉(Dangx),我认为这个音正来自“沉”。
沉的正确写法应为“沈”。有人会说这不是沈阳的沈吗?沈阳其实应为瀋,以審(审)表音。
沈,右边是人带枷锁的形状,再加氵,指将人沉入水里的刑罚。沈也以右部表音。
以此部件表音的字有:
1、忱、沈(chen)等。
2、枕、鸩、酖(zhen)等。
3、耽、眈(dan)等。
*因为没有声母ch、zh,没有韵母an,因此,此字只能读dang。
4、所谓的普通话偏离了古汉语
苗语保留了部分古汉语的读音,成为活化石。
“熟”在苗语里读hxangd。熟以孰表音;孰应该以享表音,与苗语接近。
苗语里“飞”读yangt,此字应为“翔”。翔以羊表音。
苗语中表抛掷、甩的字读zenf,我认为此字应为掷,以郑表音。而读zhi的应为擿。
Khangd表示洞,我猜测由“坑”引申而来,以亢表音。
Khangb,指中间细的东西,我猜测为“吭”,指颈子。
ghongd,也指颈,我猜测为“项”,以工表音。
gid,指“路”,路以各表音。有些苗语方言区读ged。
相应地,角为gib,指干(旱)为gil(应为土、各)。
箕在苗语中读wangb,我推测应为筐或匡,它指的就是底部为球形的竹器。《诗经·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匡。”匡的读音来自王,所以应读wang。
豹,苗语中读diok,与表音部件“勺”(diof)保持了一致性。汉语中的“钓”也以勺表音,而近似于diok,支持该读音。而汉语中读bao,相差太远。
5、苗语用字习惯与普通话不同
走,用hangb,实为“行”。
跑,用zuk,实为“走”。
笑,用diek,实为“咥”,见《诗经·卫风·氓》“兄弟不知,咥其笑矣。”但还有一个音:xof,就是“笑”。
给,用baib,有些苗语方言读bi,实为“畀”。《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分曹卫之田以畀宋人。”
准、让,用baib,实为“俾”,有使的意思。
鞭,用ceib,实为“策”。今有鞭策一词。
席子,用dinl,实为“簟”、“蕈”,为竹席、草席。
稳,用dins,实为定。
帘子,用box,实为“箔”。
酒糟,用bais,实为“粕”。§相,用xit,如xitvil、xitseix,实为“胥”。
使劲拉,用denl,实为“扽”。北方话中有此音。
突然,用hliob,实为“猝”。
跳,用dik,实为“躍”,又被读成“跃”。
迈步,用diex,实为“蹀”。
不要,用xet,实为“休”。
黑,用dlaib,实为“缁”,以甾表音,与災同音。
红,用hxangt,实为“绛”,与投降之降读音相同。
白,用dlub,可能为“素”。表颜色的字多从纟。
张开双手的长度,用dlangx,实为“丈”。丈即一人高。
用手量的长度,用dlot,即“拃”。
关起来,用job,实为“拘”。
跛,用liax,实为“足、辄的右部”。
中弹或中箭,用yens,可能是“饮”。
住下,用hxet,实为“歇”,可指过夜。
晴,用khab,实为“开”,即云开、天开。
教育,也用khab,或用khabjob,其实就是开导、开启智慧、开发智力。
弯,用ghongl,可能就是“弓”。
一种网或罩,用guk,可能就是“罟”,可捕鸟。
藏,用mid,对应于幂,即遮盖;对应于沕,即隐没。北方话中也保留这个读音。
干旱,用gil,可能是从土、各的字。
骗,用dlab,实为“诈”。试比较“拃”(dlot),它们都以“乍”表音,声母相同,韵母这两者都有。
盖房子、置办家具,用tid,实为“治”,《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治在某些方言区念chi。另一个以台表音的字——笞,即念chi。
家,用zaid,有的方言用zhe,实为“宅”。
灭绝,用sangl,实为“丧”。
还,用bex,实为“报”,即回报。《诗经》说:“投我以桃,报之以琼瑶。”它还有赔偿、报仇的意思,如:bexhfud。
歌,用hxak,可能为“啸”。
抽穗,用hsud,实为“秀”。“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此字读音与广东话相同。绣的繁体为繡,可为佐证。
挣脱,用faf,实为“发”,繁体为“發”,还有写成彂的,如箭离弓。苗谚:fafninxfaflioddiasjefgos,fafhvebfafhseiddiasaxgos。
6、几例常见字的推测
关于“吃”,不同地区的苗语读音不同,但声母都是n。我猜测源于“茹”ru,如茹素、茹毛饮血。
Gad,用于吃饭、粮食、玉米等,可能是“谷”。
关于“穿”,用nangl,可能来自“襄”。一是因为表rang与nang音的只与襄有关,如攘、嚷、瓤、讓、壤、囊、曩等;二是襄含有衣字;三是最早见于《尚书》“褱山襄陵”。读xiang,是误读。
猴,用leib,猜测为“類”,从犬,据《山海经》“似狸”。后来多指相似,疑指与人相似。
三、对以上研究方法的小结
1、打破当代普通话的束缚,用更宽阔的视野来看待汉语汉字。
2、区分苗语与汉语的同音语词、不同音语词。
3、针对不同音情形,弄清声韵母、声调与汉语到底有什么不同,并确定它们与汉语的转换关系。苗语其他方言的研究也同样适用。
4、在大量搜集苗语语词的基础上,进行比对研究,如同音比对、同义比对、语境比对等。
5、苗语中所用语词与当代普通话不同时,我们推测究竟用的是哪个字、词时,要经多角度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