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1029—1974《针叶树锯材─—缺陷─—分类》、ISO1031—1974《针叶树锯材─—缺陷─—名称和定义》、ISO1030—1975《针叶树锯材─—缺陷─—检量》、ISO2299—1973《阔叶树锯材─—缺陷─—分类》、ISO2300—1973《阔叶树锯材─—缺陷─—名称和定义》和ISO2301—1973《阔叶树锯材─—缺陷─—检量》。
本标准适用于针、阔叶树锯材。
锯材缺陷共分九大类,各大类又分若干分类和种类,如下表。
大类
分类
种类
3.1节子knot
包含在木材内的枝条部分。
3.1.1按连生程度可分为活节和死节。
3.1.1.1活节liveknot
节子与周围木材紧密连生,或大部分连生,质地坚硬,构造正常(见图1)。
同义词连生节;紧节
图1活节
3.1.1.2死节deadknot
节子与周围木材不连生,或大部分不连生,在锯材中有时松动或脱落成空洞(节孔或节眼,见图2)。
同义词非连生节;松节
图2死节
3.1.2按材质可分为健全节、腐朽节和漏节。
3.1.2.1健全节soundknot
节子材质完好,无腐朽迹象。
3.1.2.2腐朽节rottenknot;decayedknot
节子本身已腐朽,但未透入周围木材(即周围材质仍完好)。
3.1.2.3漏节seriouslydecayedknot
节子不仅本身已腐朽,而且引起周围材质腐朽,常见于大方材中。因此,漏节常成为大方内部腐朽的外部特征。
3.1.3按断面形状可分为圆形节(含椭圆形节)、条状节和掌状节等。
3.1.3.1圆形节(含椭圆形节)roundknot
节子断面呈圆形或接近于圆形(长短径之比小于3),常见于锯材的弦切面上(见图3)。
图3圆形节
3.1.3.2条状节splayknot
节子断面呈长条状(长短径之比不小于3),常见于锯材的径切面上(见图4)。
图4条状节
3.1.3.3掌状节palmateknot
节子成两相对称排列的长条状,常呈现于针叶树锯材的径切面上(见图5)。
图5掌状节
3.1.4按分布密度可分为散生节和簇生节等。
3.1.4.1散生节scatteredknot
沿材长方向零星分布的单个节子。
3.1.4.2簇生节clusterknot
两个以上的节子簇生在一起,在短距离内数目较多,形如一个单元的节子。
3.1.5按位置可分为材面节、材边节、材棱节和贯通节等。
3.1.5.1材面节faceknot
露于宽材面上的节子。
3.1.5.2材边节edgeknot
露于材边上的节子。
3.1.5.3材棱节arrisknot
露于材棱上的节子。
3.1.5.4贯通节traversingsplayknot
同时露于同一面的两个边棱上的节子。
3.2变色discoloration;stain
木材正常颜色发生改变者。
3.2.1化学变色chemicalstain
木材由于化学或生物化学作用所引起的木材变色。常呈现浅棕红色、褐色或橙黄色等不正常的材色。
3.2.2真菌变色fungusstain
木材因真菌侵蚀而引起的变色。
3.2.2.1霉菌变色discolorationcausedbymouldfungi;stainedbymouldfungi
木材表层由霉菌菌丝体和孢子侵染所引起的变色,多发生在边材。其颜色视孢子和菌丝以及所分泌的色素而定,常有蓝、绿、黑、紫、红等颜色,通常呈斑点状或稠密的霉菌层。
3.2.2.2变色菌变色stainedbystainfungi
锯材边材(主要指生材状态)在变色菌的侵蚀下所引起。常见的是青变或蓝变,其次为其他边材色斑,有橙黄色、粉红或浅紫色、棕褐色等。该缺陷主要由于木材干燥不及时或保管不当所造成。
3.2.2.3腐朽菌变色stainedbydecayfungi
木腐菌侵入木材的初期阶段所引起的变色。常见有:红斑、浅红褐色、棕褐色或紫红色等。
3.3腐朽decay;rot
由于腐朽菌的侵入,逐渐改变木材颜色和细胞结构,使木材组织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导致木材物理、力学性能明显的改变。最后使木材松软易碎,呈筛孔状、纤维状、裂块状和粉末状等。
3.3.1按类型和性质可分为白腐、褐腐和软腐等三类。
3.3.1.1白腐whiterot
主要由白腐菌破坏木质素和纤维素所形成。腐朽材呈白色纤维状,后期腐朽呈蜂窝状(或筛孔状、海绵状),材质松软、易剥落。
同义词腐蚀性腐朽
3.3.1.2褐腐brownrot
主要由褐腐菌侵蚀或降解木材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所引起的腐朽现象。腐朽材褐色、质脆、呈龟裂状(具纵横交错的块状裂隙)。后期腐朽材易捻成粉末状。
同义词粉末状腐朽;破坏性腐朽
3.3.1.3软腐softrot
因软腐菌的侵害,使表层木材发生软化,材色变暗,但深层木材健全;软腐材干燥后呈龟裂状。常见于高湿环境下使用的木材构件。
3.4蛀孔borehole
昆虫或海生钻孔动物蛀蚀木材的孔道。
3.4.1虫眼insecthole
木材害虫蛀蚀木材的孔眼、坑道或隧道。
3.4.1.1表面虫眼和虫沟surfaceinsect-holeandgallery
指蛀蚀木材的径向深度不足10mm的虫眼和虫沟。
3.4.1.2针孔虫眼pinhole
孔径不足1.5mm,通常1mm的虫眼。
3.4.1.3小虫眼smallinsect-hole
最小孔径超过1mm,不足3mm的虫眼。
3.4.1.4大虫眼largeinsect-hole
最小孔径自3mm以上的虫眼。
3.4.2蜂窝状孔洞honeycombhole
粉蠹类、食菌小蠹、白蚁或海生钻孔动物等密集蛀蚀木材成蜂窝状或筛孔状者。
3.5裂纹shake;check
木材纤维沿纵向分离所形成的裂隙。
3.5.1按类型可分为径裂、环裂、干裂和贯通裂等。
3.5.1.1径裂(心裂)heartshake
在心材或熟材内部,从髓心沿径向呈放射状的裂纹。
3.5.1.2环裂shake;roundshake
沿年轮方向的裂纹;小于1/2圆周称弧裂,大于1/2圆周,称轮裂。
3.5.1.3干裂seasoningcheck
由于木材干燥不当使锯材表面产生的径向裂纹。
3.5.1.4贯通裂throughshake
相对或相邻材面相互贯通的裂纹。
3.5.2按位置可分为材面裂纹、材边裂纹和端面裂纹。
3.5.2.1材面裂纹faceshake
裂纹呈现在宽材面上。
3.5.2.2材边裂纹edgeshake
裂纹呈现在材边上。
3.5.2.3端面裂纹endshake
裂纹呈现在端面上。
3.6木材构造缺陷defectsofwoodstructure
凡影响木材利用的正常的和非正常的木材构造所形成的各种缺陷。
3.6.1斜纹crossgrain;slopeofgrain
木材纤维走向偏离锯材的纵轴线。一般由圆材的扭转纹、弯曲和尖削造成(此类也称天然斜纹),此外下锯不合理也能造成斜纹(此类也称人为斜纹)(见图6)。
图6斜纹
3.6.2乱纹curlygrain
木材纤维呈交错、波状或杂乱的排列。
3.6.3涡纹swirlgrain
年轮因节子或夹皮的影响形成局部弯曲,呈旋涡状(见图7)。
图7涡纹
3.6.4应力木reactionwood
一种具有异常结构和性质特征的木材。
3.6.4.1应压木compressionwood
在针叶材中的应力木。即在倾斜和弯曲树干或枝条的下方,在锯材上表现为部分年轮和晚材特别宽。
3.6.4.2应拉木tensionwood
在阔叶材中的应力木。即在倾斜和弯曲树干或枝条的上方,锯材上表现为部分年轮和晚材较宽,锯面容易起毛。
3.6.5髓心pith
位于树干的中心(有时因外界影响而偏心),为木质部包围的一种松软薄壁细胞组织。褐色或浅褐或中空,外廓形状因树种不同而异,多数为圆形或椭圆形,少数为星形或多角形等。
3.6.5.1髓心材pithwood;juvenilewood
指围绕髓心周围紧靠髓心的木材。其细胞尺寸和构造均有别于成熟材。晚材率较低,密度较小,材质较差。
同义词幼龄材
3.6.6树脂囊resinpocket;pitchpocket
某些针叶材的年轮中间充满树脂的条状沟槽,在横断面上表现为充满树脂的弧形裂隙,径切面上为短小的缝隙(见图8),弦切面上为充满树脂的椭圆形浅沟槽。
图8树脂囊
3.6.7伪心材falseheartwood
某些边材树种的心材部分颜色变深,且材色不均匀,形状又不规则,呈现暗褐色或红褐色,有时呈紫色或深绿色。
3.6.8内含边材includedsapwood;heartsapwood
某些心材树种的心材部分偶然出现色浅的环带,并与边材相似。
3.7加工缺陷defectsduetoprocessing;sawingdefects
在锯解加工过程中所造成的木材表面损伤缺陷。主要有缺棱和锯口缺陷。
3.7.1缺棱wane
3.7.1.1钝棱wantingarris;wane
锯材宽、厚度方向的材棱未着锯的部分(见图9)。
图9钝棱
3.7.1.2锐棱wantingedge
锯材材边局部长度未着锯的部分(见图10)。
图10锐棱
3.7.2锯口缺陷sawbladedeviatedfromlineduringcutting;defectsofsawnsurface
因锯割不当造成的材面不平整或偏斜的现象。
3.7.2.1瓦棱状锯痕deepsawmarks
锯齿或锯削刀具在锯材表面留下的深痕呈凹凸不平的现象。
3.7.2.2波状纹(水波纹、波浪纹)snaking
锯口不成直线,材面(边)呈波浪状。
3.7.2.3毛刺糙面roughsawcut
木材在锯割时,纤维受到强烈撕裂或扯离形成毛刷状,使材面(边)显得十分粗糙的现象。
3.7.2.4锯口偏斜sawkerfdeviated
相对材面不平行或相邻材面不垂直,从而发生偏斜的现象。如偏沿子、凹凸腹等。
3.8变形deformation
锯材在干燥、保管过程中所产生的形状变化。变形可分为翘曲、扭曲和菱形变形。
3.8.1翘曲warp
锯材在锯割、干燥和保管等过程中产生的弯曲现象。按弯曲方向可分为顺弯、横弯和翘弯。
3.8.1.1顺弯bow
材面沿材长方向成弓形的弯曲。顺弯可分为单向顺弯(只弯曲一次)和多向顺弯(弯曲多次)(见图11)。
同义词弓弯
图11顺弯
3.8.1.2横弯spring;edgebend;crook
在与材面平行的平面上,材边沿材长方向成横向弯曲,即左右弯(见图12)。多由两侧边纹理倾斜不一所致。
同义词侧弯,边弯
图12横弯
3.8.1.3翘弯cup
锯材沿材宽方向成为瓦形的弯曲(见图13)。常发生于弦切板因径、弦向收缩差异所引起。
同义词瓦形弯
图13翘弯
3.8.2扭曲twist
沿材长方向呈螺旋状的弯曲,材面的一角向对角方向翘起,即四角不在一个平面上(见图14)。
图14扭曲
3.8.3菱形变形diamond
新锯方材横断面为方形的,干燥后变为菱形(见图15)。常见于生长轮对角延伸的方材,多因弦向收缩大于径向收缩所致。
图15菱形变形
3.9损伤damage
木材在锯解加工或运输保管过程中常遭受各种机械和工具的损伤,或在立木时期受伤后所形成的伤疤如夹皮、树脂漏和髓斑等。
3.9.1机械损伤mechanicaldamage
木材遭受工具和机械等的损伤。
3.9.2夹皮inbark
部分或全部包埋在木质部内的树皮。
3.9.2.1单面夹皮onesideinbark
夹皮呈现在锯材的一个面(边)上。
3.9.2.2贯通夹皮throughinbark
夹皮同时呈现在锯材的两个面(边)上。
3.9.3树脂漏resinouswood
树脂大量聚集并浸透其周围木材者;颜色较深,薄片呈透明状,常见于针叶树材。
3.9.4髓斑pithfleck
某些树种的木材横切面上呈褐色弯月状斑点,纵切面上为长度不一的深褐色条纹,皆为薄壁组织,系立木的形成层受昆虫危害后又愈合所致。
4.1节子
节子的检算:
节子尺寸:圆形节(含椭圆形节)检量与锯材轴或材棱平行的两条节周切线之间的距离(见图16);条状节和掌状节检量节子横向的**宽度(即垂直于节子纵向的**宽度,见图17,其中掌状节尺寸应分别检量)。节子尺寸可用绝对值(毫米)或相对值节径率表示,即所量得的**节子尺寸与所在材面检尺宽相比,以百分率计,按式(1)计算:
K=(d/B)×100…………………………………………(1)
节子尺寸可以规定计算起点(按树种和节子种类),不足起点者不计。节子个数可在规定范围内查定,或在节子最多的1m内统计,掌状节应分别计算个数。
健全节属活节按活节检量,属死节按死节处理;腐朽节按死节计算。
4.2变色
变色的检算:
一般用材不加限制。装饰材和特殊用材,可检算变色面积(多处变色累加),按变色面积占所在面的百分比表示,边界线以肉眼明显识别为准,检算变色较严重的宽材面,并规定允许变色的程度。
变色面积百分比按式(2)计算:
DC=(a/A)×100…………………………………………(2)
4.3腐朽
腐朽的检算:
可以测定腐朽的长度和宽度,以绝对值(毫米或厘米)或相对值(腐朽尺寸与相应尺寸的百分比)表示,或腐朽面积占所在材面面积百分比表示。按式(3)计算:
R=(a/A)×100…………………………………………(3)
板材按腐朽较严重的宽材面为检算面;方材按四个面中腐朽最严重的面为检算面。截面尺寸大于225cm2的锯材,按六个面中腐朽最严重的面为检算面。同一检算面上多处腐朽应累加计算。
4.4蛀孔
4.4.1虫眼的检算:
只检算最小直径,不限定深度,其最小直径足3mm的,均计算个数。
在检尺长范围内,按虫眼最多1m中的个数或全材长中的个数计算。
计算虫眼时,板材以宽材面为准,窄材面不计;方材以虫眼最多的材面为准,枕木以枕面铺轨范围为准。
4.4.2蜂窝状孔洞的检算:
对粉蠹类、白蚁或海生钻孔动物密集蛀蚀近似蜂窝状或筛孔状者,应按是否允许存在或按腐朽计算。或规定样方,按样方尺寸内允许蛀孔密集的程度计算。
4.5裂纹
裂纹的检算:
一般沿材长方向检量裂纹长度(包括未贯通部分在内的裂纹全长)与材长相比,以百分率计,按式(4)计算:
LS=(l/L)×100…………………………………………(4)
贯通裂纹无计算起点的规定,不论宽度大小均予计算。非贯通裂纹的最宽处可以规定宽度的计算起点,不足起点的不计,自起点以上者应检量裂纹全长。
数根彼此接近的裂纹相隔不足3mm的按整根裂纹计算;自3mm以上分别检量,以其中最严重的一根裂纹为准。
斜向裂纹按斜纹与裂纹两者中降等最严重的一种计算。
特种用途的大方材还应检算端面的环裂。检量**一处环裂(轮裂)的半径或直径或弧裂的拱高或弧长,以厘米计或与相应尺寸相比,以百分率计。
4.6木材构造缺陷
4.6.1斜纹的检算:
在任意材长范围内,检量其倾斜高度与该水平长度相比,以百分率计(见图18)。按式(5)计算:
图18斜纹的检量
SG=(h/l)×100……………………………………………………(5)
4.6.2乱纹的检算:
一般不加限制。特殊用材可检量乱纹面积或宽度或长度,以相应百分率表示。
4.6.3涡纹的检算:
一般不加限制。特殊用材可计算材长1m内或全材长内涡纹个数。
4.6.4应力木的检算:
一般不加限制。特殊用材按是否允许存在或检量缺陷部位的宽度、长度或面积,与所在材面的相应尺寸或面积相比,以百分率表示。
4.6.5髓心的检算:
一般不加限制。如材面上髓心周围木质部已剥离,呈现凹陷沟条时,可按裂纹计算。
4.6.5.1髓心材的检算:
一般不加限制。特种用材应按允许存在与否或检量缺陷部位的长度、宽度或面积,以相应百分率表示。
4.6.6树脂囊(油眼)的检算:
一般不加限制。特种用材可检量树脂囊的长度、宽度或面积,以占所在材面相应的百分比表示,或计算每米长或全材长的个数。
4.6.7伪心材的检算:
一般不加限制。特种用材可检量缺陷部位的面积,以占所在面的面积百分比表示。
4.6.8内含边材的检算:
一般不加限制。特种用材可检算其面积百分比。
4.7加工缺陷
4.7.1缺棱的检算:
只检量钝棱,锐棱不许有。
钝棱的检算是以宽材面上最严重的缺角尺寸与检尺宽相比,以百分率表示(见图19)。按式(6)计算:
图19钝棱的检量
W=(b/B)×100…………………………………………(6)
缺角尺寸的检量亦可简化为:
缺角尺寸=检尺宽-着锯面宽。
在同一材面的横断面上有两个缺角时,其缺角尺寸应相加计算。
4.7.2锯口缺陷的检算:
在锯材尺寸公差范围内允许,否则改锯或让尺。
4.8变形
4.8.1翘曲的检算:
顺弯、横弯、翘弯均检量其**弯曲拱高,以厘米计(量至毫米),或与内曲面水平长度相比,以百分率表示(见图20、21、22),按式(7)计算:
图20顺弯的检量
图21横弯的检量
图22翘弯的检量
WP=(h/l)×100…………………………………………(7)
4.8.2扭曲的检算:
检量材面偏离平面的**高度,以厘米计(量至毫米),或与检尺长(标准长)相比,以百分率表示(见图23),按式(8)计算:
图23扭曲的检量
TW=(h/L)×100……………………………………………………(8)
4.8.3菱形变形的检算:
检量边角的偏移量δ(精确至毫米),在尺寸公差限度内允许,否则改锯或让尺(见图24)。
图24菱形变形的检量
4.9损伤
4.9.1机械损伤的检算:
所有机械损伤,凡超过公差限度者,都应改锯或让尺。
4.9.2夹皮的检算:
夹皮仅在端面存在的不计,在材面上存在时,可按裂纹检算。
4.9.3树脂漏(明子)的检算:
一般不加限制。特殊用材和装饰材,可规定允许的程度,检量树脂漏的面积,以占所在材面面积的百分比表示。
4.9.4髓斑的检算:
一般不加限制,特殊用材(装饰材),按是否允许存在计算。
(参考件)
B
C
D
F
G
H
J
L
M
N
Q
R
S
T
W
X
Y
Z
A
E
I
K
O
P
节子是评定锯材等级的主要因子,据统计在70%~90%的场合下,木材等级取决于节子。具体如下:
C1.1节子破坏木材结构的均匀性和完整性。节子本身硬度较周围木材大1~1.5倍,从而增加了切削阻力,难以加工,死节(非连生节)往往呈孔洞,也影响锯材及制品的外观质量。
表C1
C1.3节子影响锯材利用率和制品质量。
C1.4综上所述节子对材质的影响,视节子的材质、形状、位置、尺寸大小和分布情况而定,其中死节、腐朽节影响更甚。对榫接合、承重木构件等应加以限制。
C2.1化学变色:化学变色一般比较均匀,分布在表层,干燥后或刨削以后,程度能减轻,不影响木材物理力学性质,但化学变色影响外观质量,对装饰用材应加以限制。
C2.2真菌变色
C2.2.1霉菌变色:霉菌变色一般只限于表面,干燥以后或刨削以后能部分消除,但影响外观,同时木材的吸湿性、渗透性增加,霉变特别严重者,对木材物理力学性能也有轻微的降低。如霉变湿材不及时干燥,往往发生腐朽(霉菌适宜生长的环境,木腐菌也适宜生长),特种加工用材应适当限制。
C2.2.2变色菌变色:青变菌主要在边材的薄壁细胞中寄生,变色较轻时,几乎不影响木材力学强度,但严重变色时稍降低木材力学强度(尤其抗冲击强度下降显著),明显提高渗透性,损害外观质量。受变色菌危害的锯材,如不及时干燥和化学处理,木腐菌也会寄生繁殖,导致木材腐朽。
C2.2.3腐朽菌变色:是木腐菌侵入木材的初期阶段,如不及时采取保管措施(包括干燥),木腐菌继续蔓延会破坏木材细胞结构,腐朽菌变色既影响木材的外观质量,也稍降低木材的韧性和耐腐性,木材的吸湿性(或渗透性)明显提高。
C3.1对木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腐朽初期,木材的冲击韧性稍下降,吸湿性(或渗透性)提高。其他指标无明显变化。腐朽中期:木材的密度降低、吸湿性(或渗透性)增加很显著,力学强度明显下降,尤其是木材的韧性下降最甚,其次为抗弯强度和硬度。腐朽后期,木材硬度仅为健全材的1/17~1/35,几乎完全丧失木材的力学强度和利用价值。不同腐朽类型对木材力学强度的损害:褐腐材的强度损失较白腐材严重。原因:a.白腐菌主要分解木质素,褐腐菌主要分解纤维素,后者对木材强度的影响大于前者。b.腐朽初期,褐腐菌对纤维素的降解大于白腐菌。c.褐腐菌对纤维素的分解速度远超过本身的代谢作用,故分解的产物聚集于细胞中,重量仅稍有变化,但纤维素已被破坏殆尽。白腐菌分解纤维的速度与代谢作用基本一致,故强度损失较褐腐小。
C3.2腐朽材对木材化学性能的影响:初期腐朽影响不明显,中期或后期腐朽,木材化学成分发生很大的变化,如用于制浆造纸(除白腐不明显外),纤维得率和纸张强度下降,用于薪炭材,炭的产量和木材燃烧热值下降。
总之腐朽依据不同类型和阶段、以及腐朽的部位和尺寸对木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很明显,由于这类缺陷使锯材降等的比例很高,仅次于节子。对于腐朽材应严格加以限制,尤其是承重结构用材。
依据不同的昆虫种类、虫害程度,对材质的影响不尽一致。表面虫眼常可刨削除去,不留或很少残留,对加工利用影响较小。但深而大的虫眼(如天牛、木蜂和白蚁等害虫危害材)以及稠密的小虫眼(粉蠹类危害材),既破坏木材的完整性和外观,也明显降低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影响加工性能(如油漆性)和使用。另外海生钻孔动物对木材的破坏也很严重。
裂纹,特别是贯通裂纹,破坏木材的完整性,影响木材的利用和装饰价值,明显降低木材物理力学性能和锯材的利用率。在锯材保管和使用过程中,因裂纹易吸湿,木腐菌易从裂隙中侵蚀,某些木材害虫也喜在裂缝中产卵,为菌虫害创造了条件,从而减少木材的使用寿命。在接合处、承重木构件对裂纹应加限制。
C6.1斜纹:因木材是各向异性材料,带斜纹的锯材尺寸方向与通直锯材的方向不一致,从而降低了某些力学性能,如对顺纹抗拉、抗弯和冲击强度等影响较甚。据试验,云南松因斜纹其抗弯强度降低为:斜纹率10%时下降10%,斜纹率20%时下降35%,斜纹率50%时下降75%。人为斜纹比天然斜纹影响几乎大一倍(天然斜纹12%时,静曲强度下降10%~12%,而12%人为斜纹率时静曲强度下降20%~21%)。
C6.2乱纹:使木材加工困难,降低顺纹抗拉和抗压强度以及抗弯强度,但对抗劈、抗剪强度有所增加,同时能增加外观的纹理美,用于装饰材可提高利用价值。
C6.3涡纹:对材质影响与6.2乱纹相同。
C6.4应力木:材表暗淡无光泽,在木材干燥过程中,纵向收缩明显增大,横向收缩较小,木材易翘曲和开裂。通常应力木对木材的强度影响随树种而异。同时使木材加工困难。
C6.5髓心和髓心材:靠近髓心或具髓心的锯材(髓心材),其强度均较低,在干燥时易开裂,对于大而中空的髓心则破坏木材的均匀性和完整性。
C6.6树脂囊(油眼):具树脂囊的锯材影响表面的油漆和胶合,大的树脂囊尚能降低木材强度。
C6.7伪心材:损害木材的外观,渗透性下降,降低顺纹抗拉强度,并增加脆性,但与边材相比,具较高的耐腐性。
C6.8内含边材:力学性能基本不改变,但渗透性较高,耐腐性下降。
C7.1缺棱:减少材面的实际尺寸,锯材难以按要求使用,改锯则增加废材量。减少木材的有效利用率。
C7.2锯口缺陷:使锯材的形状和尺寸不规整,即锯材厚薄、宽窄不匀,或材面不光洁,以致影响木材的使用,使木材利用率下降,加工困难。
C9.1机械损伤:破坏了木材的完整性,降低木材质量,使木材难于按要求加工使用;同时视受伤部位、尺寸大小等,对木材力学强度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也损害木材的外观。
C9.2夹皮:破坏了木材的完整性和均匀性,视夹皮种类、尺寸大小和分布情况,使周围木材的纤维或年轮有一定的弯曲,木材力学强度下降,从而影响木材的使用。
C9.3树脂漏:含树脂漏的锯材,部分木材的密度增大,抗冲击强度降低,渗透性(吸湿性)减低,影响锯材的干缩、油漆和胶合性能。
C9.4髓斑:髓斑部分木材质地松软,分布无规律,如大量存在会影响外观质量,木材强度略有降低,除装饰材外,一般不加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