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东湖评论:耕好“无形良田”,端稳中国饭碗

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常德考察调研时,来到谢家铺镇港中坪村,走进当地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区,察看秧苗培育和春耕备耕进展,听取高质量推进农业现代化情况介绍,并同种粮大户、农技人员、基层干部一笔一笔算投入产出账,强调“粮食安全必须靠我们自己保证,中国人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要求“进一步把粮食单产和品质提上去,让种粮也能够致富,进而吸引更多农户参与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端稳中国碗、盛满中国粮,为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奠定了重要基础。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粮食产量达到1.39万亿斤,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必须清醒认识到,虽然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这就是一个紧平衡,而且紧平衡很可能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长期态势。随着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风险增加,粮食需求刚性增长,必须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倡导下,节粮减损取得显著成效。但当前粮食收获、储运、加工、消费等环节仍然“紧”得不够,“跑冒滴漏”触目惊心。据公开数据,全国每年浪费的食物超过22.7%,约9200亿斤,相当于3.8亿人1年的食物消费量。2023年中国农科院发布的《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3》显示,到2035年,如果全国粮食各环节损失率分别减少1到3个百分点,可减少粮食损失1100亿斤。把“紧”粮食全链条、各环节关口,势在必行、大有可为。

长期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粮食消费导向正由“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食不厌精”的消费追求致使粮食“过度加工”。有的加工企业为迎合消费者喜好,过度追求“白细美”,100斤稻谷往往只能加工出30斤左右精米。因为过度加工,全国每年损失粮食150亿斤以上,造成极大浪费。落实“紧”的理念,就是要进一步开展爱粮节粮、适度加工、合理消费宣传教育,提高成品粮出品率和副产品综合利用率,同时按照保安全、保健康的角度制定科学加工标准,通过标准引导整个社会节约粮食、减少粮食损失。

“耕地就那么多,潜力就那么大,在粮食问题上不可能长期出现高枕无忧的局面”,节粮减损、人人有责!无论是粮食生产者、管理者还是消费者,都应树牢“习惯过紧日子”思想,携起手来、共同耕好全链条节粮减损这块“无形良田”,把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更稳、更有成色。

THE END
1.瞭望粮食亩产冠军如何炼成上层次。2024年,吉林省力争土地流转、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达到6850万亩、占播种面积超过70%。吉林坚决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扛在肩上。今年,吉林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年度任务落地,强化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协同匹配,支撑粮食产量达到880亿斤以上。■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2586448232693512&wfr=spider&for=pc
2.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粮食产量1.39万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央视新闻)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粮食产量1.39万亿斤, 再创历史新高!(央视新闻) 去App听语音播报 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粮食产量1.39万亿斤, 再创历史新高!(央视新闻)http://finance.sina.com.cn/7x24/2024-03-05/doc-inamfpwt0085833.shtml
3.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国粮食产量增、结构优、储备足,粮食安全有保障。”江西农业大学副校长刘木华委员说,过去一年,我国加大对农业发展支持力度,有力有效抗灾夺丰收,粮食产量1.39万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三农”基本盘进一步夯实。 刘木华委员认为,连年丰产背后,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支撑,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http://www.npc.gov.cn/c2/c30834/202403/t20240307_435452.html
4.2021年,我国粮食产量()万亿斤,创历史新高。2021年,我国粮食产量( )万亿斤,创历史新高。 A. 1.39 B. 1.38 C. 1.37 D. 1.45 题目标签:历史新高亿斤粮食产量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参考答案: C 复制 纠错举一反三 防止经济生活出现过高通货膨胀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发生https://www.shuashuati.com/ti/49b08eeb3ede4fedbd824c86c4a34cdf.html?fm=bd5e51f93b34f8b9a9a64150561c6e8611
5.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新”在哪?专家解读2023年我国的粮食产量已经达到了1.39万亿斤,可以说是历史上粮食安全最好的时期,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为什么还要提高产量呢?这里不仅仅有提高总产量的考虑,其实最主要是要优化品种结构。我国水稻、小麦这两个品种产量比较稳定,玉米的产量时有波动,而大豆的缺口较大,所以我们要率先去提升玉米和大豆的产量。 https://m.gmw.cn/2024-04/09/content_1303708095.htm
6.2024年公务员行测时政模拟:全国粮食总产量公务员考试网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3908.2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连续( )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A. 7 B. 8 C. 9 D. 10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时事热点。国家统计局2023年12月11日发布全年粮食产量数据,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3908.2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https://www.huatu.com/2024/0103/2717180.html
7.2024全国两会卫星新闻·“吉林一号”瞰吉林从政府工作报告中看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粮食产量1.39万亿斤,再创历史新高。 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近年来,吉林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决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大政治责任。 吉林作为大国粮仓“核心”成员,交出“优粮”答卷:粮食产量连续3年超过800亿斤,2023年再创历史新高,达到837.3亿https://www.hubpd.com/hubpd/rss/yidianzixun/index.html?contentId=8358680908402359380
8.中国2023年成绩单2024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说,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增长5.2%,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我国粮食产量1.39万亿斤,再创历史新高……一起来看中国2023年成绩单↓↓↓https://news.cctv.com/2024/03/05/ARTICJpCaYia0GKLtSmtYq9j240305.shtml
9.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全会政府工作报告要点《简报版》(2024年3月5日)粮食产量1.39万亿斤 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 全年新增税费优惠超过2.2万亿元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 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 2024年主要预期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 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https://www.meipian.cn/51gfuf81
10.让世界都听闻!用成语接“龙”唱出政府工作报告粮食生产“二十连丰” 2023全国粮食产量1.39万亿斤 再创历史新高 绿水青山成色更足 手机直播 看单发货 村民们现在也是电商达人 数字乡村助力“村货”发往各地 新的一年 继续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引江济淮工程试水通航 长江淮河跨越千年牵手 结束“通而不畅”的历史 豫东870万人将喝上长江的水 持续推进长江经http://www.jzrb.com/news/hnxw/202403/87967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