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语文教案精品(9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2.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如果有兴趣,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教学重点:

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二、学习《我的写作梦》

(一)导读引入,激发兴趣

指名读导读部分的前三句。

师导:今天我们要学习儿童诗。刚才同学们读的我们班级墙报上的《理想》这几句话实际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首抒发童年梦想的诗。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读,看看它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二)自学儿童诗,读通、读顺、把体会和不懂得地方作上记号。

回忆学习方法,用不同色彩代表不同含义的批注。

(三)同学们在下面自由交流。

1、老师巡回,参与讨论。

2、重点关心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与他们一起思考。

3、对学习优秀的同学,注意提高要求。

(四)全班交流。

可以代表讨论小组,也可以代表个人。

(五)老师检测生字词学习情况。

注意区别形近字,重点解释“铅字”的意思。

(六)认真朗读课文。

三、小结课文,课堂练习。

第二课时

一、全班一起朗读课文。

二、继续学习。

(一)指名上台,其他同学在下面,听写和解释。

(二)诵读诗歌,感悟想象

1.生自由读诗。想想每个小节作者所表达的愿望。

2.指名分小节读诗,想一想,每节写什么?

3.指名说作者在每一个小节里所表达的.美好心愿。

4.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一个小节,为什么?

5.学生自由品读诗句。

(1)“我”为什么沉甸甸的信,就像是放飞的翅膀?

(2)“我”为什么决的邮筒像一只大大的储蓄罐,存进去的又是梦想?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如,平日里看见阳光的感受、脚踩土地的感觉以及结合天空、白云的样子和土地上草木葱翠的情景,谈感受。

6.生展示读,并说说自己在读的过程中似乎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7.比较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表现诗歌所表达的意境。

(三)回归全诗,感受意境

1.师:让我们把整首诗串起来完整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美好梦想?这首诗在表达上有哪些值得我借鉴的地方?

2.生谈自己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3.生再次自由读文,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4.全体齐读。

三、总结作者的写作方法。

1、选择真实朴素的写作材料。

2、展开想象,用心理活动表达对梦想的追求。

3、充满童趣,充满生活气息。

四、你也写一首儿童诗?

板书设计:

1、我的写作梦

作品——放飞()

邮筒——秘密大吃一惊

一天天等待

储蓄罐——一个梦

1、使学生通过学习,懂得要善于动脑,运用积累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学习中的难题。

2、学会认读生字33个,会写生字32个。

3、同音字组词,以区别字的音、形、义,做到正确使用。

4、进行词语积累,能运用其他词语进行替换。

5、运用以掌握的阅读方法,默读短文,言简意赅地回答课后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认读生字33个,会写生字32个。

2、自觉积累词语,使语句更形象、生动。

教具:

投影仪

课时:

2课时

一、读一读,比一比(投影)

1、写下面加点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在练习本上抄写,并组词。

二、比一比,组成词语(投影)

场、厂、威、危、修、休、拖、脱

1、引导学生比较字的音、形、义的异同。

2、口头组词,在本子上进行书写练习。

三、抄一抄(投影)

疑惑、轻蔑、胸有成竹、转败为胜

淤泥、笨重、沉没、绷紧、出色

徘徊、驱散、跳跃、恢复、束手无策

1、读一读,哪些字比较容易读错?

2、哪些字容易写错?

3、你都明白这些词的意思吗?选一个你最喜欢的词造句。

4、第五单元的课文中,你还有要积累的词语吗?写在书上。

5、在抄写的过程中,是否发现有提醒大家的地方?

四、阅读课文片段

1、朗读的时候,注意文中的句号和叹号。

一、开卷有益

1、运用掌握的学习方法阅读短文《发明大王的秘诀》。

2、默读短文,查字典或与他人交流解决其中的生字。

3、划出你感兴趣的词语。

4、短文有几个自然段?

5、逐段指名读课文,思考每段主要说的是什么?对较难归纳的自然段,教师加以指导。

6、爱迪生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7、背诵课文最后一段中爱迪生说的话。

二、初显身手

课前搜集民间传说,生动、流利地讲述富于智慧的人的故事。例如曹冲称象、用冰取火、阿凡提智斗国王等。

三、畅所欲言

回忆刚才所听的故事,说一说怎样才能成为有智慧的人?

四、金钥匙

引导学生介绍、交流自己的阅读方法,掌握一些效率高、简洁明了的学习方式。

教学后记:

学生对本单元的字词掌握的字词通过听写掌握的较好,但在仿照课文写一写这个环节学生掌握的不好,通过老师的反复举例讲解,学生渐渐明白,这也折射出学生的生活能力和语言表达的欠缺。阅读部分领悟的不错,作文从草稿来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学会偶鬓衰三个生字,了解古诗大意。

(二)能力目标:理解领悟诗意,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三)情感目标: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体会作者忧伤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大意,把握作者的思乡之情,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据题质疑

1.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一首古诗叫《咏柳》,你还能背下来吗(指名背再齐背)(课件)

2.介绍背景。(出示课件)

你们还记得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对,他是诗人贺知章,他以写七绝为见长。他一生仕途顺利,直到八十六岁才告老还乡,在离开京城时,文武百官都来送行,直到城门外,唐玄宗还亲自写诗送行,真够风光荣耀。当他以一个普通老人的面貌回到阔别了五十年的故乡时,又是一番怎样的场景呢

3.揭示题目:

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回乡偶书》。(师板书课题)

4.据题质疑:

(1)理解“偶书”,这里的“偶”“书”各是什么意思

(2)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师根据学生所提问题,进行副板书,并梳理归纳)

(二)自主合作,初步感知

师:自由读诗,边读边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或者你读懂了什么

1.生自学,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2.检查反馈:(课件)

(1)①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师生纠正②齐读生字新词。

(2)①指名读诗②范读(出示课件),生画节奏③分组读诗④齐读古诗

(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1.学习第一句(课件)(出示第一二行)

(1)指名读。

(2)点击重点词语:少小、老大、乡音、无改、鬓毛衰

引导学生边观察插图边说意思(板书:少小、老大、音无改、鬓毛衰)

(3)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自己试讲,再讲给同桌听,最后全班交流)

(4)师归纳,生质疑:

师:学了这两行诗,你有什么要问的

生1:为什么几十年后作者还回到家乡来

生2:这时他的心情如何

(以上问题让其他生来回答)

(5)师:看来同学们不仅会读,还会思考。那么你们能“从乡音无改”与“鬓毛衰”这两个词中体会。

(6)指导朗读: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作者,在阔别多年后又返回到养育了自己的家乡与故乡的人们团聚,想到家乡人民的热烈欢迎、盛情款待的情景时一定会兴奋不已。现在谁能用读出作者此时的喜悦心情(指名读、齐读)

(7)总结学法: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生试讲,师概括:抓住重点字词,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理解诗意。)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来自学第三四行诗句。

2.学习第二句:(课件出示第三四行)

(1)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

(2)学生运用自学,再集体交流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两行诗的

生:(试说:我是抓住。师补充口头提问:客在这里指谁[结合看图]何处是什么意思谁再来说说)

师:幻想当时的情景,你认为儿童会说些什么呢

生:(略)

师:你能想像出作者当时的心情吗(无奈、忧伤)

谁能通过朗读来表达这种感情

(3)指导朗读古诗

3.串讲诗意,体会情感:

(1)谁能用自己的话把全诗的意思讲一讲

(指名讲,同桌互讲,全班交流)

(2)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什么(板书:思乡)

(3)小结:是啊,“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诗人少小时离开家乡,年纪老了才得以重返家乡,离开家乡久了,一切都可以改变,惟有“乡音无改”,这无改的乡音里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同时又有淡淡的忧伤,那么我们就带着对家乡的思念,怀着淡淡的忧伤读一读这首诗。

(4)指导朗读。(试读、指名读、齐读、试背。)

4.挖掘课程,欣赏佳作

同学们,贺知章回到故乡后,面对熟悉的情和景,他一共写了两首《回乡偶书》。刚才我们学习的是第一首,现在请同学习们欣赏第二首,一起与作者体会回到家乡的`那种感受。

(出示课件,师诵读: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四)表演想象,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学得真起劲,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诗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想象,试着将《回乡偶书》编成故事,再与同伴合作演一演。(提示:如果你是贺知章,离开家乡几十年之后,回到自己的家乡,你当时的心情会怎样你当时看到的、听到的和你想象中的一样吗)

1.(1)分角色试练表演。(2)指定小组在班上展示表演。(3)师模仿“记者”,采访“贺知章”。

师:同学今天学的真不错,那么其他同学学了这首古诗后还有什么收获(生谈)

2.齐背古诗,并边背边想象情景。

(五)示范指导,培养习惯

1.让生找出本诗的生字,并看看要怎么正确书写。

2.出示课件中的生字书写顺序,师边讲解。

3.学生试写(每个生字各写2个),师巡视,生写后互检。

(六)自主选择,培养能力。(任选一题)

师:同学们,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我们都完成了,现在我们到作业超市去逛逛,然后你们选拔自己喜欢的题目作为课后的练习题。

1.背诵并默写古诗。

2.为《回乡偶书》完成一幅诗配画。

3、自编故事,再与伙伴交流。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今、正、雨、两”4个字。认识两个偏旁“饣、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云借生日给妈妈的原因。

认识生字,朗读课文,从故事中了解母女间的感情。

教具准备:

自制课件、录音磁带(生日歌)。

一、揭示课题

1、教师板书“生日”两个字。

谈话:这两个字你们认识吗你们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吗每当你生日那天,爸爸妈妈都会为你点燃生日蜡烛,送上生日蛋糕,但是他们自己却很少过生日,作为你们应该怎么做呢

2、今天,我们学习18课借生日,相信大家会找到答案的。板书“借”(用与“生日”不同颜色的笔书写)齐读课文。

3、根据文题质疑

师:读过文题,你们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吗(让学生提,鼓励大胆质疑)

请同学们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读书。

二、自学课文

1、轻声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认识生字,读通句子。

2、4人一组读全文,每人一段,互相纠正字音,句子。

3、小组汇报,其它组认真听,发现错误问题。

4、检查识字情况,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然后出示字卡,请学生认读,认识“饣—饭,牛--物”(学生认读生字采用多种形式:指名读、开火车读去拼音读,交流识字方法)。

5、再读课文,想一想自己提出的问题,你是否弄懂了,指名汇报。

三、课间律动:

为小云妈妈唱一支《生日歌》

四、朗读课文:

出示课件:书中第一幅插图

1、结合图及文字,指导第一自然段朗读,体会出小云高兴,惊奇的心情。方法:指名读,齐读。

2、在第一幅图出示后,显示小云和妈妈的话,着重练习对话部分的`朗读。引导学生注意小云问话的语气和妈妈的语气,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多次试读,体会出人物情感。教师适机范读,学生分角色读。

3、出示第二幅图,引导学生读三、四自然段,重点练习小云的话,重点指导最后一句话的感叹语气。

4、分角色小组练习读全文,指名分角色读全文。

5、表演读,读给老师,同学听。

五、课后延伸:

学习了《借生日》一文后,你受到哪些教育,知道如何对待父母长辈了吗

【方案一】

教学角度:巧读课文,提供专题,引导进行探究性阅读。

主要教学步骤:

1.利用多媒体赏画面,形象感知苏州园林的艺术美。

2.听读、配乐齐读,整体把握文意。

3.自选喜爱的语段,配以相应画面,竞读、评比。

4.齐读课文前的导语,明确学习点:探究本文写作技巧的“多样性”。

5.学生自结小组,自选专题:

①《苏州园林》结构的多样性;

②《苏州园林》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③《苏州园林》句子的多样性(描述句与概括句夹杂,长句与短句相间、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并用等);

④《苏州园林》用词的多样性(关联词的连用、动词的活用、限制语的巧用、近义词的对用等);

⑤《苏州园林》修辞手法的多样性;

⑥《苏州园林》说明方法的多样性。

6.学生汇报自主学习情况,各小组选派负责人宣读结果。

7.教师总结,评选活动最佳小组,布置任选专题写赏析文。

【方案二】

教学角度:有目的地筛选、整理信息,培养分析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

1.简介作者,导入课文。

2速读全文,依次检索:①介绍苏州园林线索的`词;②总括苏州园林特征的句;③分说苏州园林特征的段;④分说各段的中心句。

3.理清顺序,梳理信息,写一段话:评析《苏州园林》的构思美。

4.点读、齐读第三至九段,第二次检索:①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的语句;②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的语句。

5.分析整理,写一段话:赏析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6.自由读第五段,读后检索:总说句、拟人句、对偶句、议论句、极富情趣的词句。

7.归纳品析,写一段话:例说《苏州园林》的语言美。

8.学生念读写话内容,师生评议,畅谈学习收获。

教学目标

德育点: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悠久历史和杰出成就,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献身科学的志向和严谨务实的精神。

知识点:积累‘雄伟、残损、古朴、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等词语,掌握读音和词义;了解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把握石拱桥的特征。

能力点: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整体感知文意,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把握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理解作者对事物的思考方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平实、准确、周密的特点;初步认识说明文与记叙文在写作目的及使用语言方面的差异。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2.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教学难点

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教学方法

1.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让学生自读自思,辅之以教师的点拨引导,化枯燥为生动,变死寂为灵动,提高说明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3·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运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文字资料。

教学设想

在教学中要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点。这是说明文的灵魂,只有特点抓住了,明确了,才能把事物说明白;而说明方法则是为说明事物的特点而选择的。在本文中,最突出的说明方法是举典型实例,它在课文中占的比重大,说明作用显著,也有助于学生了解说明文的本质特点,因此,应把对实例的分析放到重要位置,把实例与事物本质特征的关系讲明白。

学习说明文语言可以采取引导学生分析和比较语言来完成,也可以与略讲其他说明方法(如打比方)和学习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结合进行。

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地解释“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由茅以升创作的《中国石拱桥》,了解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二、检查预习,解题。

1.注音:弧形、拱桥、陡坡、和谐、饮涧、匀称、桥墩、郦道元

2.解释词义和字义:惟妙惟肖、和谐、匀称、古朴、巧妙绝伦

以上两项可利用多媒体出示小或利用投影显示。

3.讨论课题。

(1)分析“中国石拱桥”的短语结构。

名词性偏正短语。

中心词—“桥”

几个定语—“中国”(的)、“石”材(的)、“拱”形(的)

连缀起来,是“中国的石材的拱形桥”。

(2)“拱”字释义。

拱形是一种什么形状?请用“拱”字组几个词。

――“拱”,本义是两手相合,上举以示敬意,如“拱手”,可组词:拱抱,拱卫,拱门,桥拱,斗拱等,取义引申“环绕”、“弧形”。“拱桥”,也是这样。

4.解题: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是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写的介绍桥的科技说明文。

请问:桥有哪几类?

――首先应明确分类标准。按国别分,有中国的,外国的;按建材分,有石材的木材的、钢材的;按形状分,有平形的、拱形的。这篇课文用三个定语对”桥”做了明确的限制。那么,这种“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作者又是怎样把这个特点介绍给大家的,这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要搞清的两个重要问题。

三、点拨阅读

(一)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教师归纳。板书:

石拱桥:(1-2)中国石拱桥:古代状况(3-9)中国石拱桥:当代发展(10)

1.石拱桥的特点。

找一位同学朗读第1、2段,其他同学找出说明石拱桥特点的词语。

出现—较早

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神话把虹比作桥,诗人把桥比作虹。桥虹互比,既说明了桥的形状,也说明了桥的优美。打比方是为了说明,有赞美之意,但语言简洁,适度得体。

“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既说明了石拱桥出现较早,更说明它结构坚固。

第1段说明石拱桥形式优美,第2段说明石拱桥结构坚固,体现了从外到内的写作顺序。“不但……而且……”递进关系,准确体现并强调了这一点。

2.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第3段开始说明中国石拱桥。同学们划出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看看,上两段提到的石拱桥的一般特点,中国石拱桥是不是也有,中国石拱桥又有什么独到之处呢?

悠久的历史—历史悠久

几乎到处都有—多而广

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多样杰出

赵州桥和卢沟桥就是这惊人杰作的代表。作者通过对这两座桥的介绍更好的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3、中国石拱桥的杰作之—赵州桥。

第5段桥的长、宽数据,表明它惊人的雄伟。接着指出它设计科学,技术巧妙,这是从总体上介绍赵州桥杰出的原因。下面从四个方面具体说明它的科学与巧妙。同学们应注意,每个方面都不只介绍了特点,而且说明了这样设计施工的原理。这正是说明文的特点:就事物及其道理做解说。

①一个“长达三十七点四米”,当时世界之最的大拱,怎么保证交通便利?

—赵州桥的设计者打破常规,将桥洞做成弓形,桥面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可以说的确巧妙。

②这样一座大桥,又是独拱桥,用石材多,对两岸桥基压力会很大,怎么办?

—汛期河水暴涨,会对桥身猛烈冲击,怎么办?设计者创造性设计,拱上加拱,不但一举两得,而且收到了美观的奇效,不愧巧妙绝伦。

③桥如此长,如此宽,怎样保证它的坚固?怎样便于施工?

—设计者匠心独运,由二十八道拱圈拼成弧形桥洞,真是制造奇特。

④除了结构奇巧之外,赵州桥的形式也匀称美观,同四周的景色配合和谐,艺术价值也是不朽的。

值得注意的,还有:作者前引张嘉贞的话说明桥的构造奇特,后引张鷟的话说明桥的形式美观,最后点明赵州桥是以李春为代表的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结晶。先总后分再总,把赵州桥的特点介绍得清清楚楚。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1.思考:赵州桥的独具特点和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有什么关系?

2.完成练习一、二(其中卢沟桥的一部分作为预习,先不填入表格,但要在课文上标注。)

3.预习、思考三、四、五。

设计思想采用比较教学的方法教学本课

教学重点理解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理清诗歌的抒情思路

教学难点理解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

教学手段讨论

教学过程

一、明确要求:

1.教师可把学生分为5-7人为一组的若干小组,协调分工:朗诵讨论,记录(有专人)

2.每个同学要有自己的体会,并能表达出来(1-2分钟)

3.从主题、内容、写法、情感等角度进行比较

4.教师巡查、指导,注意倾听学生们发言,给予适当启发诱导,充分肯定

5.讨论情况记入平时成绩

二、明确讨论题目

普希金的《致大海》是借大海的`形象抒发诗人对自由的热烈追求,意象虽不多样,但却负载着作者沉重热烈的情感,应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充分讨论理解诗歌中能突出表现大海特点的语句,并体会其中寄托着的作者的情感,明晰诗人的抒情思路,语文教案-外国诗四首,高中二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外国诗四首》。

舒婷的《致大海》是诗人把大海作为一面镜子来表现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理解。

两首诗在题材上有相同之处,都是诗人借相同的意象(大海)来表情达意的作品。这就成为了比较教学的基础。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比较两首诗的异同点。

三、学生讨论

四、讨论发言

明确:大海常被世人寄予感情,表达诗人的思想,传达诗人的心意,此课比较阅读普希金和舒婷的作品。

先分析一下二者的结构:

普希金诗

舒婷的诗:

联想—人们对大海的一席感触

回忆—儿时的生活

思考—引入对现实之思考

抒情—积极向上,热情洋溢。

教学内容

自学生字词,读熟课文,理解乌塔是怎样一个女孩。

1.认读六个字。

2.了解乌塔独自一人到欧洲旅游的故事,感受他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和课文内容,认识到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的重要。

重点难点

了解乌塔独自一人到欧洲旅游的故事,感受她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课前准备

课件

一、引入课文:

二、自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查生字表或查字典。

三、再读课文,理解乌塔是怎样一个女孩。

四、总结:乌塔是个怎样的人?

五、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怎样才能做到生活独立,思想独立?

六、对照上述讨论结果,自己还存在哪些问题,需要努力

同学们,你们听说到过一个14岁的小姑娘独立旅游欧洲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自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

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

默读课文,思考,乌塔是怎样一个女孩?根据文中内容回答。

集体讨论:乌塔是怎样一个女孩?

生活独立的人:

思想独立的人:

生活独立,思想独立。

1、多做事,多实践,能自己干的,自己干。

2、不要依赖父母。

3、多学习。

4、做事要有计划性。

5、做有毅力的人。

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自己努力的方向。

自读课文。

逐段阅读课文。

边默读课文,边在文中画出来。

“罗马很热,街上小摊买的冰激凌喝水都很贵……”——很有生活经验。

“乘火车票旅行,因为年纪小,可以享受优惠……”——很有经济头脑。

“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做事很有计划

“为这次旅行准备了3年,自己打工挣钱……”——有毅力

“用自己的钱给家人买礼物”——懂事、有爱心。

“我也是家里的'宝贝……”——不同意中国人爱孩子的方式,有自己独特的想法。

“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自由发言

乌塔:生活独立思想独立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初中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会规范、通行的行楷,提高书写速度。”

一、字音

同学们通过三年的初中学习,应该能够正确认读3500个左右常用字的字音。同学们应该了解《汉语拼音方案》,掌握汉语拼音规则,认读汉语拼音的音节。

从近几年的中考来看,语音考查一般放在试卷的最前面,往往是第一个题,试题分值往往在二到四分。有采用选择的形式,有采用让同学们注音的形式。以双音节词或者成语为考查重点。考查的往往是一些多音字、容易误读的以及生活中常用常见字的读音。

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也常常会在阅读题中考查汉字的读音,要求同学们能够根据语境来确定多音字和重点字的读音。

1、掌握好声母和韵母

声母21个:bpmfdtnlgkhjqxzhchshrzcs

韵母21个:(单韵母7个)aoeiuüer

(复韵母6个)aieiaoouieüe

(鼻韵母8个)aneninünangengingong

2、四声的准确标定与标调位置

声调五声:"-"(一声)、"'"(二声)、"ˇ"(三声)、"`"(四声)和轻声。

标调识记口诀:"有ɑ不放过,无ɑ找o、e,i、u并列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说。"

隔声符号运用:ɑ、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时,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隔开,如皮袄(pí’ǎo)。

3、拼写注意事项

拼写规则要领:i单独成音节时,前面加y,如衣(yi)。u行的韵母,前面无声母时,把u写成w,如乌(wu)。ü行的韵母,前面无声母时,应加y,ü上两点省略,如雨(yu);ü行韵母跟j、q、x相拼,省略ü上两点,如居(ju)、去(qu)、需(xu),与n、l相拼,两点不能省略,如女(nü)、吕(lü)。大写和连写:人名、地名等专有名称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每句话的第一个字母也要大写。汉字拼写时,要按词连写,词与词之间要分开写。

韵母儿写成er,用作韵尾的时候写成r。例如:"儿童"拼作értóng,"花儿"拼作huār。iou,uei,uen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iu,ui,un。例如niu(牛),gui(归),lun(论)。

bpmfw只能和"o"拼,不能和"uo"拼。如:"波"只能拼写成"bo",不能拼写成"buo","我"只能拼写成"wo"不能拼写成"wuo"。

4、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目的是为了避免误读。

误读的原因主要有:

①多音字误读。常用字中二三百个多音字,要了解这类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

②形声字误读。形声字的“声旁”是表声的,但由于古今音的差异,现代汉语形声字中有70%左右已不能按其“声旁”确定读音了,它们中有的声母发生了变化。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些变化,仍然按照“声旁”的读音去读,就会发生误读。

③形近字的误读。

5、要应对语音这一关,就要做生活和学习的有心人。

(2)定期检查巩固。为了防止遗忘,对一些易混淆的.字音,尤其要引起重视。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来巩固,也可通过同学间的相互检查共同提高。

(3)提高复习实效。字不离词,字音的学习离不开具体的词语环境。要把字音、字义和词语的运用等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复习。

二、书写

《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中学生应该能够掌握3500个左右常用字。在中考考试中,查考汉字,主要是为了准确区分常见的同音字,能够辨析简单的形似字,能够理解常见多音多义字在不同词语中的读音和意义,同时要要求同学们书写汉字笔画清楚,字形正确、规范。从近几年的中考来看,汉字考查一般放在语音考查的后面,或者与语音题结合在一起,试题分值往往二到四分。有的采用选择的形式,有的采用让同学们根据拼音书写汉字的形式。考查的内容都是在教材中出现,常用常见又易错的词语。此外,同学们还应该了解汉字构造,掌握常见字的笔顺、笔画、辨析形声字的声旁和形旁,熟练使用汉语工具书,学会部首和音序检字法。

对于汉字的考查,不局限于选择题或者填空题,在阅读题中,也常常考查同学们对于汉字的理解。

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应该以教材为基础,逐课进行汉字的积累。把每一课中出现的重点字词都罗列出来。对于多音多义字,应该能够根据具体的语境,辨析汉字的准确读音和意义。对于形似字,要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辨析他们的区别。

(一)纠正、防止错别字的方法

1.分辨形旁,注意字音。如"贝"多和财物有关,"亻"多和人有关,"饣"多和饮食有关;"纟"多和丝、棉、麻有关,"氵"多和水有关;"衤"多和衣服有关;"月"多和身体有关。

2.看清声旁,分辨同音字,如"沧"不要写成"沦","经常"不要写成"经长"。

3.分辨形似字意义,如"菅"和"管";分辨同音字意义,如"抱负"与"报复"。

4.记住少数带多数。"辶"和"廴",从"廴"的字只有三个:"廷、建、延",其余均从"辶"。

5.不随意简化

(二)笔画和笔顺

在书写汉字时,从落笔到抬笔,就是一笔或叫一画,这些点或画就叫笔画。

汉字基本笔画有八种,即:点、横、竖、撇、捺、勾、折、提。每一种笔画有一种或几种变形写法。

写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叫笔顺。常见的笔顺规则有以下八种:

先左后右,如"认"、"助"、"则"、"仁"等;

先上后下,如"王"、"旦"、"恩"、"梦"等;

先横后竖,如"十"、"干"、"主"、"井"等;

先撇后捺,如"人"、"文"、"令"、"义"等;

从外到内,如"同"、"月"、"闻"、"风"等;

先进后关,如"园"、"田"、"因"、"国"等;

先中间,后两边,如"小"、"水"、"办"、"少"等;

先里头,后旁包,如"断"、"画"、"函"等。

学习掌握汉字笔画和笔顺规则,有助于我们正确查检字典、词典,指导书写,还能使写出的字

体工整美观,提高书写速度。

(三)形声字

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表示字的意义,另一部分表示字的读音。表示字义的部分叫形旁,表示字音的部分叫声旁。

形旁和声旁结合方式主要有六种。

左形右声:偏铜冻征硝城

右形左声:攻劲削瓢故雌

上形下声:管霜爸芳崖界

下形上声:慈斧贡忿凳膏

外形内声:固病阀园裹衷

内形外声:闻问闷辩

(四)形似字、同音字、多音多义字

有些字形体相近,不细心分辨就容易写错、用错。例如,"未来"的"未"和"末梢"的"末",区别仅仅在起笔两横"的长短,意思却完全不同。

正确书写和运用形似字,主要靠认真。把字形认准,字义弄懂,一笔一画认真书写。还要在积累词汇的同时,分辨形似字。

有些字读音相同,这类字叫同音字,例如,"唤""换""涣""焕"都读"huàn","壁"和"璧"都读"bì"。还有些字读音相近,如"浊"(zhuó)和"烛"(zhú)。分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要从字义入手,并且记住经常和什么字组成词使用。

不止一个读音,不止一个意义的字叫多音多义字。分辨这类字也要从字义入手,记住读这个音时表示什么意思,读另一个音又表示什么意思。例如:薄,用在"薄板"中读"báo",表示厚度;用在"薄弱"中读"bó",表示单薄、弱;用在"薄荷"中读"bò",是一种植物的名称。

THE END
1.2024年十大语文差错公布这些字词你读对了吗?中新网北京1月7日电 7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了2024年十大语文差错,其中提到,“制高点”误为“至高点”,“电光石火”误为“电光火石”,“跻身”误为“挤身”,“花甲”误为“古稀”,“松弛感”误为“松驰感”,“曈曈”误为“瞳瞳”,“脑卒中”的“卒中”误读为“zúzhōng”,“过渡”误为“过度”,“http://chinanews.com.cn/cul/2025/01-07/10348841.shtml
2.热点福建网络广播电视台今天,《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了2024年十大语文差错,比如其中提到, ①“制高点”误为“至高点”, ②“电光石火”误为“电光火石”, ③“跻身”误为“挤身”, ④“花甲”误为“古稀”, ⑤“松弛感”误为“松驰感”, ⑥“曈曈”误为“瞳瞳”, ⑦“脑卒中”的“卒中”误读为“zúzhōng”, https://www.fjtv.net/folder331/2025-01-07/6389487.html
3.大吃一惊的拼音是什么拼音专题灵机一动的拼音是什么拼音大吃一惊的拼音是什么拼音此栏目是大吃一惊的拼音是什么拼音的文章专题。本栏目主要分享对高中学习、学业规划、升学问题和未来发展的经验和资料。大吃一惊 的 拼音 是 最佳答案: 大吃一惊的拼音:dà chī yī jīng。声母是:d、ch、y、j。韵母是:a、i、 ing。声调是:大是第四声,吃、一、惊三个字都是https://www.xuezhangbb.com/news/tag/%E5%A4%A7%E5%90%83%E4%B8%80%E6%83%8A%E7%9A%84%E6%8B%BC%E9%9F%B3%E6%98%AF%E4%BB%80%E4%B9%88%E6%8B%BC%E9%9F%B3
4.闪闪发光怎么拼音怎么写2)在一声、二声、三声字前念四声。例如:大吃一惊、一般、一年、一门、一口、一起、一种。 3)夹在重叠动词中间时念轻声。例如:试一试、想一想、看一看。 4)用在动词、形容词与量词中间一般也读轻声。例如:去一趟、认识一下儿、好一点儿、贵一些。 https://www.xuexi88.com/etagid692935b0/
5.大吃一惊造句的作文(通用3篇)43、当我日后进了国会坐着四轮马车的时候,我可不想那个在特舱里耍嘴皮子的家伙意外地回家来像魔鬼作祈祷似地令人大吃一惊。 44、他平时说话总是结结巴巴,但在这次升旗演讲时,他竟然是侃侃而谈,令人大吃一惊,原来是暑假时经过的认真地培训。 45、即便如今,在世俗的西欧国家,狄德罗和霍尔巴赫主张的那种坦白直率https://www.360wenmi.com/f/filexv22vl6y.html
6.疯狂拼音答案图文攻略绝对让你大吃一惊(4)第三十一关: kang 第一声 第三十二关: que 第四声 第三十三关: mao 第三声 第三十四关: ge 第一声 第三十五关: jue 第一声 第三十六关: tan 第一声 第三http://www.gamedog.cn/android/410810_4.html
7.一字读第二声的情况 读第四声的情况 5相关成语 6其它解释 说文解字 7人类文化 万物之始 道教教义 气功学解释 8字诗 [原文] [作者简介] [注释及译文] [赏析] 1基本内容 编辑 【一字】 [出大方广师子吼经] 一字者。一理之名字也。理本无名无字。超心意识。离性离相。无作示。非诸众生所能思议。惟佛如来https://baike.sogou.com/v438947.htm
8.zt马伯庸:天桥一夜:这真不是一个灵异事件(文字版)“啊?”我大吃一惊,随即压低声音:“这地方难道有什么问题?” 服务员一拍脑袋,笑容可掬:“这地方是按照高速服务区标准建的,所以必须得有个客房。可是这里离济南市区才十六公里。想过夜的话,一般人就近下高速去济南,市区里大把舒服的酒店,哪会有傻逼会来这里住啊。” https://www.douban.com/note/314428186/
9.《引他陷落》十三里路^第1章^最新更新:202411周扬酒笑了一下,下颌微抬,一楼暗淡的光线从楼梯间扫过,他嗓音微扬,“是那儿么。” 朋友大吃一惊,不敢相信又遇见了。周扬酒回头调侃:“看来是你拿走了最后一把伞,人同学不得不等雨停了再回家。” 朋友抓抓脑袋,有些不好意思。 “旁边那不是上次在操场表白的女生吗?” 另一个朋友突然起哄,周扬酒这才注https://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7304631&chapteri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