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由字母与拼法拼成的标准语言音节。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一种载体,常常会使用直音、反切来进行注音,但这种方法并不方便,常常会出现错误。
据说在明朝末年传教士来到中国,为了更好地辅助学汉语,他们开始使用拉丁字母进行拼写。随着文化的慢慢发展,拼音也进行了一定的变革,发展成如今我们所熟悉的汉语拼音。
人民日报发文:aoe应该怎么读?
网友们在看到这样的科普之后,也是一脸懵。自己从小到大读的一直就是“阿窝额”,现在却发科普文说读了好多年的拼音不对,那到底应该怎么读也成为了大家比较纠结的对象。
而且根据人民日报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一开始因为缺少注释以及老师水平原因,不少人都将“o”读成了“窝”,这种读音并不标准,而且全国大约有99.8%的人读错。
到底应该怎么读,网友们“吵起来”了
一部分网友认为,自己从小到大读的就是“窝”,如今这种读法也已经被全面推广起来。就应当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因进行改变,“o”读“窝”已经是广泛认可的事情了。
还有一部分网友认为,“o”作为单元音,是不会发出“u”的任何音,所以就应该读成“欧”,这种读法才是最科学的一种。
剩下也有一部分网友认为,“o”应该读成“哦”。慢慢的这种争论已经发展成了全民讨论的话题,看完这么多观点,一时之间我都有点忘了到底应该怎么读了。
字典上对于“o”的注音
为汉语设置拼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广汉语,方便学生学习汉语。而在进行采集注音文字的时候,“喔”成了一个多音字,一种是“wo”、一种是“o”。
在《新华字典》当中,“喔”只有一个同音字那就是“噢”。但因为后者被使用的频率不高,很多时候都用“欧”还代替“o”,这样一来越弄越复杂。
如今我们使用的汉语拼音可以追溯到拉丁字母,拉丁字母一般都是一个字母一个音,但在汉语当中却有不少多音字,这也就出现了一个弊端。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将“wo”进行组合,也就成为了“窝”的发音。自然另外一种读音被使用的频率也就变少了,《新华字典》中也就出现了一个同音字“噢”。
而在《首都教育》当中,却认为“o”是在拼音方案刚刚出来的时候,只有一个“窝”的读音,后来才出现了“噢”的读音,至于是不是多音字,还得专家进行分析。
总之,现在“o”到底读什么也是越说越懵,分析了这么多,我也把自己绕了进去,现在也对于“o”、“窝”、“欧”、“噢”开始懵了。
为什么会有99.8%的人读错了这个“o”?
人民日报也提到了,目前国内有99.8%的人读错了这个音。而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则是因为当时的年代限制,并没有标准的注释,慢慢的大家也就这么传下来了。
现在我们经常读的就是“阿窝额”,其实这种读音也并没有什么问题,毕竟这是大家广泛认可的一种读法,现在想要彻底改变也不太可能了。
之后,我还查询了一下现在幼儿园、小学一年级对于汉语拼音的标注,书本上也写着“大公鸡喔喔叫”的解释,这就与“窝”同音,说明小孩子从小接受到了教育就是这样。
如今,到底应该读什么大家也是各执一词,谁也说不出所以然,甚至让事情变得更复杂了,这一切也都需要专家学者的研究。
写在最后:
说白了,汉语拼音就是一种学习的辅助工具,最终只要我们能够达到学习的目的,学到的最终结果没有差异,也就这么样了。
至于是读“窝”还是“欧”,我觉得可以尝试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毕竟都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而不是争辩到底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在有些时候,我们也很容易将简单的事情想复杂,或者我们可以这个问题理解为学术上的讨论,至于我们普通人还是怎么方便怎么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