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我融入大我感悟家乡新貌》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小我融入大我感悟家乡新貌》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

为适应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充分发挥高等技术院校学科、专业优势,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青年大学生,我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与校团委的组织号召,按照“就近就便、因地制宜”的工作原则,在“保障安全、做好防护”的基础上有计划的开展了寒假乡村振兴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二、调研目的

(一)通过调研分析总结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本情况

(二)通过调研农村现在的发展情況,指出在发现当前农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题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三)从个人来说,深入社会基层能更好的提升自己发现问题、解決问题的能力。同时,自己来自农村,通过调研,自己也能为家乡的发展建设增砖添瓦。

三、调研方式

采用走访和“云问卷”调查方式。

四、调研地点

营口市蓝旗村

2021年1月21日—1月28日

六、调研过程及问题与建议

(一)问卷调查结果

1、您的性别?

选项

选择人数

所占比例

A.男

28

70%

B.女

12

30%

2、您的年龄?

A.25岁以下

6

15%

B.26-45岁

11

27.5%

C.46-65岁

14

35%

D.65岁以上

9

22.5%

A.务农

19

47.5%

B.经商

5

12.5%

C.外出务工

7

17.5%

D.本地务工

4、您对乡村战略是否了解

A.完全了解

4

10%

B.基本了解

C.了解一些

22

55%

D.不太了解

(二)村庄基本现状与发展情况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村子的农业产业增加值增速保持稳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农民增收致富增速良好。围绕产业兴旺,通过村子的沿海旅游景点带动休闲观光农业精品村和主体创意农园建设,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发布推介制度,上半年休闲观光农业综合收入超过上一年的9.6%。围绕生态宜居,推进全国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省推进工作,省政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与各市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全力推进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今年全省实施生活污水治理村庄、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省级试点村子建设。为完善农村社区治理与服务,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提供重要遵循。围绕生活富裕,大力实施农民收入新增万元工程和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持续增强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去年提高到1.91万元,今年上半年为11192元、同比增长了8.9%。

此外,该村的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建设符合村民基本需要。村内建有卫生室,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普及医疗知识,定期有县城医院来为村民体检,及时发现疾病,及时救治,村民都有医疗保险,让群众都能看起病。村干部精确实施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全村4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已全部脱贫,全村基本实现小康,村民们目前生活状况较好,认为本村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好。同时,村里道路硬化、安装文艺路灯、开设快递点、建立果品交易中心以及修建文化广场等文体设施,为村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

(三)乡村产业振兴及其他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表现为区域发展不平衡、设施配套和有效利用率较低。设施农业基本都集中在东南乡镇,其中高效节水农田仅几千亩,不足全县耕地面积的15%,其他大部分农田抗灾能力不强。比如以葡萄为例,东南乡镇的归州镇基础设施完善,葡萄亩产可达1200斤,并且实现“旱涝保收”,而本村葡萄亩产在1000斤左右,还要“靠天吃饭”,农业现代化水平还存在着差距。

2、农牧业产业不大不强。我村耕地、水源、劳动力等资源相对丰富,但没有真正形成产业化,种养业规模小而散,与二三产融合程度低、附加值不高。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发育较为迟缓,有带动能力的新型经营主体相对较少,造成了农牧业资源投入“多”与产出效益“少”的矛盾。

3.农民群众文明意识不强。相对城镇而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整体创建水平不够高、措施不实、工作不细,造成乡村传统不良习惯没有得到有效纠正,村民的文明意识相对缺乏,封建迷信、信谣传谣、聚众赌博等现象较为普遍,一些年青人不思进取、游手好闲,有的负债娶妻后不孝敬老人甚至嫌弃父母,造成很多老人“因婚”致贫。

(四)对推动乡村振兴提出的建议

1、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一要构建乡村产业体系。结合扎县实际,大力培育优势产业,围绕东北黑土地保护和利用项目,建设国家商品粮”输出基地,二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发展观光农牧业、体验农牧业、创意农牧业、认养农牧业、“互联网+农牧业”等新产业新业态。

2、坚持优先开发人力资源,推动乡村人振兴。

乡村振兴,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我们要切实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科技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三支队伍”培育力度,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壮大、提升抓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推进创业和创新,确保农业“后继有人”。用宽松的政策、良好的环境,吸引农民工和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积极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从资金支持、政府保障、财政优惠、公共服务、投资环境等各个方面,为乡村人才引进建立全面的保障体系,充分调动人才投身乡村建设的积极性。

3、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一要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以“乡风文明提升行动”为抓手,加快推进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农村牧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进一步提升农牧民精神风貌。要树立朴实的价值观。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制定完善村规民约,破除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倡导勤俭节约、健康向上的乡村风尚。

4、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推动乡村生态振兴。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一要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立足恢复、建设、保护和利益驱动生态,积极创新产权模式、造林方式,大力发展碳汇经济,不断发挥和拓展生态效益。二要因地制宜搞好村屯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实施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农村牧区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推进农村牧区“厕所革命”,实现农村牧区无害化厕所全覆盖。继续推进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工程建设,强化新建农房规划管控,保护保留乡村风貌,开展田园建筑示范。实施乡村绿化行动,建设森林村镇、特色小镇,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七、调研总结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调研,不仅使我进一步了解了党和国家为实现乡村振兴作出的科学决策与规划,更让我在亲见、亲历中感受到了家乡的进步与发展。虽然在乡村振兴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以及农民的互助努力下,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定会更好的向乡村汇聚,农村的经济发展以及教育等各项事业一定会有新的飞跃,新农村建设会更上一层楼。

THE END
1.问卷调查报告总结范文20241222.docx问卷调查报告总结范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调查问卷这种收集信息的方式越来越重视。问卷调查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数据收集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本报告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详细分析,旨在为决策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参考。二、问卷设计本次问卷调查共设计了一份包含20道题目的调查问卷,涵盖了受访者的基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72657393.html
2.方式的变迁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2)理论思考与思想感悟: 经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从与经历过改革开放前后并且参加工作的人员的访谈和问卷调查中了解到了一些关于改革开放前后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们生活满意度的信息,从而进行了一些思考。 改革开放前后的生活巨变以及人们生活满意度的提高反映出了改革开放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的一项伟大决策。 https://marxism.xisu.edu.cn/info/1262/3801.htm
3.调研心得体会万能(汇总14篇)区纪委两名副书记带队,实行督查制,每个副书记、每周一、三、五到各单位进行检查督办,通过定期不定期听(工作汇报)、看(现场)、问(问卷调查、座谈)、访(走访群众)、查(查阅资料)等方式,检查工作开展情况。对工作迟缓、进度慢的单位,及时提醒帮助;对工作缺乏力度,无起色的单位,及时找主要负责人谈话,提出口头警告。https://www.newsipay.com/xindetihui/136591.html
4.改革开放的变化实践报告调查心得体会(27页)调查总结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组分工和合作明确所以活动调查,执行起来显得容易很多。但一些细节还是有问题的比如发问卷的时候的态度,有时候打扰别人人家就显得烦,而且调查的范围不够大,调查的群众的年龄不够分布一系列问题有待我们提高和改进。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也收获了很多,怎样分工,怎样合作!我们懂得中国三十年的改革https://m.book118.com/html/2020/0717/5120102102002320.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