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教学设计(精选7篇)

(1)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对偶与用典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鉴赏文中的美丽秋景

(2)合作讨论体会分析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3)安排课前预习,试着披文入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敢作敢为、志当高远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

3.背诵精彩语段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用典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步骤1:导入――投影楹联。

“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

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人物,各有千秋。”

步骤2:此联就赞美了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诗人王勃针对滕王阁写有《滕王阁诗》和《滕王阁序》。(投影《滕王阁诗》并齐读、背诵)

二、自主合作探究

【互动设计1】指导诵读并体会文体特点。

①播放孙道临诵读短片。

②体味诵读节奏。

完成方式:学生A组齐读第2段,B组齐读第2段。

发现并总结朗读规律:四字句/六字句/七字句。

③体味文体特征。

④诵读实践巩固。学生齐读第4段。

【互动设计2】字句疏通检测与词语积累(诵读与语感作业检测)

①解释下列加线词的用法(小组竞答完成,课后完成在草本练习上)

A、襟三江而带五湖

B、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C、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D、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E、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F、屈贾谊于长沙,窜梁鸿于海曲

参考提示:人杰地灵胜友如云高朋满座腾蛟起凤钟鸣鼎食

天高地迥萍水相逢老当益壮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互动设计3】《滕王阁序》原题是《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将分四组阅读,以原题为思考集结点,集体梳理全文框架。交流后边小结边投影。

提问思考:《滕王阁序》流传千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语言方面因素,特别是文情并茂因素。请同学们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出理由。

【互动设计4】课堂诵读第2-3段,品读鉴赏。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点评。最后重点处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背景知识(见《人教版教师参考用书》P.193)。

参考分析:整句形象生动,流美飞动。

理由1落霞本无生命,当其自近而远飘向天边时,使人产生“飞”的错觉,无生命的落霞与有生命的孤“鹜”齐飞,有活泼的情态意趣,这样构成了动态美。

理由2落霞,孤鹜,一红,一白,相映生辉,加之衬以蓝天,碧水,于是明丽耀目,这就有了色彩美。

理由3落霞的背景是天空,孤鹜的背景是水面,余晖渐消的“长天”与孤鹜渐去的`“秋水”上下相接,一派迷蒙,难辨何者为天,何者为水,浑然一色,这就有了整体美。

老师指要提醒:生活中的动静组合、颜色组合、光线明暗组合等等都成艺术创作的元素,能够把自然界表现得出神入化,当然也须我们有这样一双眼睛。

【互动设计5】第4-6段,作者对自我胸襟进行了真切披露,请大家探究,披露了什么样的真情,是如何披露的?

学生齐读、讨论、交流、共同明确。

要点1作者披露的是磊落不平的身世感慨、不甘沉沦豪情壮志、渴望用世的政治抱负。

要点2表现手法之一是凭借历史典故。(A组学生整理第4段典故――发现“怀才不遇的悲伤之情”//B组学生整理第5段典故――归结“不甘沉沦的豪情壮志”情怀//C组同学整理第6段典故――明确“在恭维中表达知遇情怀”)

要点3抒情的基点是挫折失意中登高望远,自然而巧妙,绝非无病呻吟与做作之态。

重点例析:“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这四句从西、东、南、北四方落笔抒写远离朝廷、贬斥流落之情,当然是虚定。但我们又可把它当作实写――唯见夕阳西沉,白云悠悠,这正是作者四顾茫茫,怅然若失的心境的极妙烘托。

学生分析:“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这里从正反两个方面兼包了怨叹与自勉之意,表现了作者失望与希望、痛苦与追求相互交织的复杂感情。

三、整合评价

【互动设计6】总结:读罢此文,我们为何为王勃自豪而又被迫他折服?

骈文形式要求非常严格,堪称“格律文”。《滕王阁序》是我国古代的写景抒情、文情并茂的骈文佳篇。王勃此文因其真情实感和纯熟的艺术技巧,充分调动文字形式的积极因素,犹如一个高明的舞蹈家,全身戴着枷锁却能跳出优美的舞姿。特别是在失望中充满希望、在痛苦中不断进取追求的精神是激励后人的文化瑰宝。

四、拓展延伸

【互动设计7】赏析《贾生》。投影诗歌与设问: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问题设计:试分析贾生这首诗的表现技巧。(上作业本)

【评析】该诗运用典故、托古讽时,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歌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不问苍生问鬼神”却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诗寓慨于讽,效果颇好。

五、教学反思

本文教学力求体现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原则,贯彻“课文只是例子”的经典论断。试图克服锁细与俱到,实践长文短教、难文简教的做法。想让学生在享受教学过程时,又完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提升的过程。同时我还想体现媒体只是帮助提高效率的手段,克服花哨,力求简捷与明了。

教学目标:

一、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

二、学习本文优美的语言。

三、掌握“故”、“尽”、“属”、“即”等实词的义项,体会“且”、“矣”等虚词的用法。

四、背诵课文2~5段。

教法及思路:以诵读法学习本文。

一、读注释,疏通文意,体会骈文特点。

三、利用句式特点理解实词的义项及虚词的作用。

四、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一、介绍写作背景。

二、疏通文意,通读全文。

教学步骤:

一、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导入课文。

1、作者:见课下注释①。教师补充:王勃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2、写作背景:见课下注释①。教师补充:《新唐书·文艺传》记滕王阁诗会为:“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可见当时王勃年轻气盛,才华横溢,挥毫泼墨,语惊四座的'情景。

二、通读全文。

1、通读课文,把生字找出来,看注释注音。

2、看注释,粗通文意。

3、集体齐读课文。要求:分段读,师个别指导正音,节奏校正。

明确:诵读的停顿关系到语气的准确性,本文是骈文,都是偶句,字数或四或六,也少数七字句。

四字句的读法只有一种模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六字句的读法有五种模式:

(1)、孟学士/词宗;访风景/崇阿。

(2)、临/子之长洲;穷/屿之萦回。

(3)、钟鸣/鼎食/之家;谁悲/失路/之人?

(4)、响穷/彭蠡之滨;气凌/彭泽之樽。

(5)、抚/凌云/而自惜;幸/承恩/于伟饯。

七字句读法有四种:

(1)、襟三江/而带五湖;潦水尽/而寒潭清。

(2)、龙光/射/牛斗之墟;宾主/尽/东南之美。

(3)、台隍/枕夷夏/之交;秋水/共长天/一色。

(4)、都督/阎公/之雅望。

4、熟读课文。

三、作业:背诵课文2~~5段。

第二课时

一、背诵课文

二、重点段落分析

一、检查背诵。(个别学生,全体学生)

二、理清全文结构,重点分析2~~5段。

1、问:速读课文,全文可分为几部分?

明确: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概写洪洲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第二部分(2~~3):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

第三部分(4~~5):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

第四部分(6~~7):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2、背3段分析景物之美。

(1)、第2段写滕王阁在山水之间。

(2)、第三段登阁远望所见山川之美。

(3)、赏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落霞自天而下,孤鹜自下而上,故曰齐飞;秋水碧而连天,长天空而映水,故曰一色。千古绝唱。

3、背4、5段,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感慨?

(1)、第四段写宴会盛况,兴尽悲来,感叹天地之大,宇宙无穷;人生无常,盛衰有时,怀才不遇,报国无路。

(2)、第五段言自己虽遭时命之穷,但正因之以自励,从消沉中振起,理想志节不变。

(3)、赏析“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译:老了应当更有壮志,哪能在白发苍苍时改变自己的心志?处境艰难反而更加坚强,不放弃远大崇高的理想。表现了作者高尚的人生观。

三、作业:

练习三、四。

附:板书设计

一、述宾主之美。

二、绘山川美景(近景,远景)。

三、写宴会盛况,抒人生感慨(怀才不遇,不甘沉沦)。

四、叹知己难遇,盛宴难再。

学习目的:

1、通过反复朗读,领略骈文的神韵之美。

2、了解本文写作背景

学习重点:

1、不同形式对偶句的朗读,特别是句读的切分。

2、认真朗读,弄清典故,把握文意。

学习难点:

弄清典故,把握文意。

学习方法:

朗读法,讲解法

教具学具:

Ic课件

1、叙事是哪一段概括大意。

2、写景是哪几段概括大意。

3、抒情是哪几段抒发了什么感情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有联赞曰:“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

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二、学习新课。

1、作者简介:王勃,字子安。初唐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称“初唐四杰”,王勃的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为名作,名句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境开阔,甚相慰勉。《滕王阁序》在唐代已脍炙人口,传为佳话。

唐高宗在位期间,为王勃之才一叹二叹,乃至于三叹,在初唐时即被传为佳话。王勃十四岁不到就去应幽素举。应试之日,到禁卫禁场的考场,用眼四观,见全是年长的公子、束发秀才、白首童生,唯独自己还是一个孩童。当主考官点名点到王勃时,见其长衫拖地,乳臭未干,一脸稚气,心中颇有几分不快。王勃非常聪明,见状,连忙上前叩拜施礼,说:“宗师爷在上,学生龙门王勃前来参拜领教。”这几句话听者颇觉顺耳。主考官这时突生奚落之念,出口道:“蓝衫拖地,怪貌谁能认!”王勃仗胆反讥:“紫冠冲天,奇才人不识。”主考官笑,再戏谑道:“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王勃趣答:“今朝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主考官窃喜,拊掌道:“神童,神童,果然是龙门神童,准考。”

2、写作背景:读注释,了解本文成篇背景。

《新唐书·文艺传》记滕王阁诗会为:“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可见当时王勃年轻气盛,才华横溢,挥毫泼墨,语惊四座的情景。

3、骈文的特点。课后短文级投影总结。

4、教师朗读课文。(注意字音)

三、巩固新课。

齐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二。

板书设计:

滕王阁序

王勃

字音:

翼轸瓯越棨戟襜帏潦水骖騑绣闼甍纡睇眄帝阍

宗悫叨陪

教学后记:

①《唐摭言》卷五载:“王勃著《膝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

而周公意属于婿盂学土者为之,已宿构矣。乃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沈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②勃往省觐,途过南昌。时都督阎公新修膝王阁成,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将令其婿作记,以夸盛事。勃至入谒,帅知其才,因请为之。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酒酣,辞别,帅赠百缯。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

教学目的:

1、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的词义和一些文言虚词的`用法。

2、理清全文的思路,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的词义和一些文言虚词的用法。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文。

1、第一段。

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先写历史悠久,再写地域广阔,写地理位置的重要,由“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引出参加宴会的众多杰出人物,还有一个“童子无知”的“我”。

此段为叙事。

2、第二段。

前往滕王阁处观景及登临时见到的自然景观。

3、第三段。

在滕王阁上俯视所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4、小结二、三段。

这两段为写景。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并阅读前三段,巩固字词及句式。

5、后四段作者抒情,作者抒发了什么感情。怀才不遇。

第四段,状宴会之盛况——述“兴悲”之情怀

第五段,写作者的人生看法和人生态度。

第六、七段,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6、阅读后四段,积累字词,掌握典故。

背诵二三段。

1、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2、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

3、状宴会之盛况——述“兴悲”之情怀。

4、写作者的人生看法和人生态度。

5、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如何理解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作者在着意铺叙美景之后,以腾挪跌宕的笔势,由逸游的豪兴,陡然引出自己仕途坎坷的感慨,表白了报国无门却壮志不坠的执着态度。“望长安于日下”四句抒写了远离京城,失意流落之情,接着从关山难越,念及英雄失路,连用屈原、贾谊、冯唐、李广四人的典故借怀才不遇的人物表达自己有志难伸的悲愤。至“所赖”一提,振起全篇。“老当益壮”几句,勉励同仁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为全篇警策。接着又以“大鹏”作比,表明凌云之志,又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成句,表明自己信心未泯。同时,又反用“贫泉”“涸辙”、阮籍之典,说明处困顿而清操不移,逆境中壮志弥坚。

作者就是如此展示了其抑扬升沉的情感发展轨迹,披露了交织于内心的希望与失望,追求与痛苦,奋进与失意的复杂情感。

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悠久的历史,优越的地势

杰出的人物,珍异的物产

盛大的`宴会,欣幸的机遇

特点:由史及地,由地及人,由人而己。扣题,得体。

二.秋水共长天一色,究竟是什么颜色

色彩变化之美:寒潭清,暮山紫

远近错落之美:鹤汀凫渚---近山原旷其盈视---中云销雨霁上下浑成之美: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虚实相映之美:落霞孤鹜秋水长天;渔舟唱晚,雁阵惊寒特点:多角度变换,景物浑成,情感饱满。

三.箫管齐鸣,四美兼具,盛宴之时抒发怎样的人生感慨悲情:报国无门,济世无路

豪情:斗志昂扬,不甘沉沦

理想的人生境界,高尚的人生观

特点:悲怆与奋进统一,低沉与昂扬统一。

四.知遇之恩令人感念,宴会之盛值得留恋。

总结: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

融对偶,声韵,典故,辞藻于一炉;

骈偶之中运散文之气,严整之中若行云流水

述志言情,语约意丰,报国无门,却壮志不坠,于低沉渐见高昂。

1.鉴赏本文的美景与真情。

2.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人生态度。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设想:

《滕王阁序》是千古传唱的奇文、妙文,但同时又是教学中的难文、硬文。它是骈文的优秀篇章,用典太多,文辞简奥,给学生的诵读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学生必须在课前预习中做一些充分而必要的工作,如结合课下注释,读准字音、疏通文意,找出文中运用的典故,理解其意图;诵读时注意句式的错落变化、句子的节奏划分等。课堂上教学重点放在深入探究作者情感的变化以及对写景和抒情名句的鉴赏上。

一、导入

今古几重阳,依然天高地迥;东南一都会,正是彩彻区明。王勃兴来,诗文题阁楼,一序占千秋;我辈登临,乐趣寄山水,三江抒豪情。让我们跟随初唐四杰之一王勃一起登上滕王阁,品读其美景,赏析其真情。

二、学生齐读第一段。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内容。答:赞盛地、捧阎公、夸嘉宾

三、学生自己读最后一段,归纳内容。答:总结陈词,回到现实,礼让他人。

四、重点学习2-6段,这一部分才是全文的精华部分。教师配乐诵读,并预先设置问题。

1.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用文中一句话来作答。答: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2.作者因何而“兴”?答: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尤其是美景,集中在2-3段。

五、赏析2-3段,男女生分读。提问:哪些写景的美句最能打动你?

方法提示:

1.诵读

2.描述意境

3.写景视角

4.技巧手法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评析:这一句写出了色彩变化之美。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评析:这一句更是写景名句,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一动一静相映增辉;秋水碧

而连天,长天净而映水。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一体,浑然一色。背景旷远、色彩明丽、意境浑融、超逸豪迈。。该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潦水”对“寒潭”,“烟光”对“暮山”,“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

补充介绍:“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乃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唐摭言》卷五)

总结:这一部分写景文笔瑰丽、手法多样,或浓或淡、或俯或仰、时远时近、有声有色,动静结合、虚实相衬,众多景物神采飞动,令人击节叹赏。

六、鉴赏4-6段,前后分排读提问:

1.景如此之美,作者为何又由兴转悲?用原句来作答。答:(1)人生苦短,盈虚有数的顿悟(2)众人皆乐,唯我独悲的孤苦(3)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的感叹(4)壮志难酬,知音不遇的痛苦

2.你联想起了哪些类似的诗句?

答: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陈子昂《登幽州

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苏轼《前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人生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等,都是用永恒不变的自然与短暂多变的人生相比照,意境博大而悲凉。

七、拓展延伸:

文以阁而名于世,阁以文而传天下。设想某一天,你与王勃相遇在滕王阁,你想对他说什么?写下给王勃的一两句话。对理想的执著往往在遭遇挫折时会产生巨大的痛苦,面对

人生的困境,有的.人以老庄、佛家的出世思想为寄托,去寻找诗意的人生,一如陶渊明;有的人执著于其中,痛苦而不能自拔,进而愤世嫉俗,玩世不恭,一如刘伶;有的人以天下为己任,勇于进取、积极向上,一如曹操。身处初唐的王勃当时很年轻,却感受到了生命的短暂,正如落霞,但即使生命如此短暂他也要以孤鹜一“飞”的矫健姿态去迎接,去挑战!他的理想更加坚定,斗志更加昂扬,他以飞翔的姿态定格于滕王阁的秋水长空,那青春的宣言响彻了历史的天空,今天听来仍旧让人怦然心动、热血沸腾。我想起了美国作家海明威在小说《老人与海》里的一句名言:“一个人生来不是被打败的,你可以消灭他,但你不可以打败他!”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及骈体文的特点。

2.学习本文将典故与眼前情景相结合的写法。

3.理解文中的典故。

4.掌握“故”“尽”“属”“即”“且”“矣”的用法。

5.背诵课文。

理解典故;理解内容和观点。

【教学难点】

骈体文的特点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背诵与赏析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目标:介绍作家作品,文体知识;初读课文。

一、导入新课:《新唐书·王勃传》中说:“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石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王勃才气从中可见一斑。正因为如此才华,路过洪州,参加滕王阁重阳宴会时,才能顷刻而就,文不加点,写下在唐代已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

二.解题及作者:

王勃(649~676年),文学家。少有才名,以五言律诗和绝句成就较大。他和、并称“初唐四杰”。王勃的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突破了齐梁香艳诗的框框,为初唐诗风的转变和近体格律诗的成熟做了贡献。

三.背景:

唐高宗十四年,王勃的父亲任六合县县令,王勃赴六合经过洪州。文中“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可佐证。

还有一种说法,王勃上元二幼年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所作,序文中内容的博大,辞采的富赡看来,非“童子”之作,而是成年作品,“童子”非小孩,而是“弱冠”二十岁左右之作。课文采用这种说法。

四.关于骈体文: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

1、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又称为“四六文”。

2、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

3、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五.朗读与预习:

1.断句品韵:

a、四四对四四:豫章/故郡,洪都/新府“二二式”。

b、六字句的断句:

(1.孟学士/之词宗,访风景/于崇阿“三三式”;

(2.临/帝子之长州;穷/待遇之萦回“一五式”;

(3.钟鸣/鼎食/之家;谁悲/失路/之人“二二二式”;

(4.响穷/彭蠡之滨;气凌/彭泽之樽“二四式”;

(5.抚/凌云/而自惜;幸/承恩/于伟饯“一二三式”。

c、七字句的读法(按意义划分):

(1).襟三江/而带五湖;潦水尽/而寒潭清“三四式”;

(2.)龙光/射/牛斗之墟;宾主/尽/东南之美“二一四式”;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二三二式”;

(4).都督/阎公/之雅望“二二三式”

六.讲读课文第一段:

(一)第一段中有几个典故(典故分事典和语典,来自史传上的记载称事典,来自典籍上的现成语句叫语典)。

(二)补充注释:

1.豫章故郡故:旧

2.地接衡庐接:接壤

3.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名词用作动词,连接、环绕的意思。

4.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星: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5.宾主尽东南之美尽:全都是,形容词作动词。美:形容词作名词,俊杰。

6.千里逢迎千里:数量词作名词,远道而来的客人。

7.高朋满座高:尊贵

(三)简析第一段:

问题:

⒈作者是如何写洪州的地理风貌的(找出原文中的句子)突出了什么特点

明确:

2.作者怎样写参加宴会的人物,(找出原文中的句子)照应了前文的哪个词语

明确:》

小结:

背诵本段。

一.讲读第二三段:

(一)典故理解:(找出第二段的典故)

1.青雀黄龙之轴青雀黄龙:名词作动词,雕有青雀黄龙头形

2.彩彻区明彻:普照

3.雁阵惊寒惊:被惊扰

5.潦水尽而寒潭清而:因而。尽:干涸。寒:寒冷。清:澄清

6.烟光凝而暮山紫烟光:山岚。凝:凝聚。暮:傍晚。紫:呈现紫色。

7.即冈峦之体势即:依附。体势:态势,形势。

(三)分析第二部分:

1.本部分是著名的写景段落,历来脍炙人口。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晚秋暮色图”的意境描述出来。

2.鉴赏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课后,展开想象,将该句扩写成百字左右的短文。

3.这两段秋景的描述与传统中描写秋景的意境有什么不同?

背诵2~3段。

二、分析4~5段。

(一)分析第四五段

(二)典故理解:(此两段十五个典故,参看注释理解其作用及表现意义)

(三)分析第五段内容:

1.写冯唐、李广的目的是什么?

2.表明作者高尚的人生观的句子是哪几句?—

3.引用了哪两个典故,表现了作者乐观开朗的情怀?—

4.写孟尝、阮籍的人生观的目的是什么?—

5.小结:本段笔锋陡转,由盛赞良辰美景文人墨客转为慨叹人世艰难仕途崎岖,大发怀才不遇之感慨,为自己也为别的文人被压抑被埋没深鸣不平。

(五)背诵这两段。

第三课时

一.分析六、七段:

(一)讲解典故,了解内容。(略)

(三)分析内容:

1.文中自谦的句子是哪句?—

2.作者写终军、班超、宗悫的目的'是什么?—

3.作者写孟尝、阮籍的目的是什么?—

4.写尽古今宴会曲终人散,无迹可寻的凄凉的句子是哪句?—

5.写及潘江、陆机的目的是什么?—

6.小结:第六段在继续慨叹人世不平的同时,又有峰回路转之笔,抒发了作者运舛志不衰,、正视现实、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第七段除继续抒发自己抑郁情感、表明自己的远大志向外,以谦恭的笔调,表明了自己对知音的渴望和仰慕。

二.讨论如何理解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结合文中诗句分析作者在文中表现出了哪些感情?)

三.本文骈俪句式有何特点?

四.语言揣摩(鉴赏名句)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翻译)蓄积的雨水已经消尽,潭水寒冷而清澈,烟光雾气凝结傍晚的山峦呈现出紫色。评析:

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翻译):人老了应当更有壮志,哪能在白发苍苍之时改变自己的追求?处境艰难更应当坚强,不能放弃远大崇高的志向。

评析:

三.写作特点:

1.文笔优美,意境高远,变化有致,起伏跌宕。

2.由略到详,由粗到细,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由景到情。

3.长于用典,语言自然隽永,妙趣天成。

4.对仗工整,富有节奏感,抑扬顿挫。

教学要点:

一、积累整理及格文言实词的意义与用法:

故尽属即逢迎猖狂二难

二、掌握整理几个通假字:

轴——舳销——消机——几俨——严

三、掌握整理几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且矣之

四、了解唐骈文与前骈文异同,理解本文辞采华丽,用典精练含蓄的特点,欣赏并诵读第2—5段。

用典繁多,文辞深奥,理解句子的真实含义与作的思想感情是本文学习的难点。

教学时数:2课时

一、简介作家背景与作品常识

1、知道学生读注解①,了解作者写作缘由及主要内容,理解“序”的写法。

2、王勃(650或649—676)唐文学家。字子安。麟德初应举及第,曾任虢州参军。后往交趾探父。渡海溺水,受惊而死。少时即显露才华。与杨炯、户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其诗长于五律.偏于描写个人经历.多思乡怀人、酬赠往还之作。风格较为清新流丽,其文多为骈体,重辞采而有气势,以《滕王阁序>为较有名,有《王子安集》。

3、温习旧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名句。

4、本文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二、学生自学

1、结合课外练习一,参照注释,读懂全文(学生在课外预习基础逐段提出疑难词句),部分学生抽查口译。

2、学生分组朗读,教师小结知道,矫正读音、停顿方面失误。并指导部分难句的情感变化控制,掌握语调、语速变化。

3、学生完成课后练习,为熟读背诵二、三段做准备。

三、理解掌握重点语词。

1、掌握与积累文言实词:故、尽、属、即

2、掌握并积累文言虚词:且、矣、之

3、理解并掌握几个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

通假字:轴——舳销——消机——几俨——严

异义字:逢迎、猖狂、二难

四、作业

背诵默写第二、三段

一、检测默写。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2、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3、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渔舟唱晚,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5、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6、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7、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二、讨论欣赏本文艺术特点,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与对语言艺术类的感悟,巩固背诵记忆。

1、理解古代骈文多用“四六句”和对偶句的基本特征,并学会初步分析欣赏。

2、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理解对偶句的不同语法结构,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THE END
1.一品与精品:差异何在?探秘中文汉字之深度区分在中文语境中,一品与精品是两个常被提及的词汇,它们在字面上非常接近,但所蕴含的含义却有所不同。本文将探讨一品与精品的差异,解析其背后所代表的品质和价值。 一、概念解析 一品,通常指的是在某个领域内最高级别、最优质的产品或服务。它往往代表着极致的品质和卓越的体验。而精品则是指经过精心挑选、制作或设http://www.factorylink.tech/qnma/1550101.html
2.汉字Aaa 魏欣怡_ 491 Nike少年感板鞋:Dunk、AJ1怎么选上脚都巨帅但也要注意 樂七颜 52 即将回归最酷Kobe9官图奉上 今天球鞋续命 68 LV这只包包也太米了吧!!! 微醺嘚Kitty 110 绿色的地狱火焰上脚有点帅 SkyLee_US8 44点赞 收藏 评论 打开App看看https://m.dewu.com/note/trend/details?id=265984141
3.国产精产品一品二品究竟有哪些区别?解析中国精良汉字的内涵解析中国精良汉字的内涵### 一、产品概述国产精产品中,一品和二品是消费者常常关注的两种类型。它们主要在质量、工艺、使用体验等方面有所区别。一品通常代表了产品的最高水准,二品则是该类产品中较高质量层次的选择。在接下来的部分,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两者的差异。### 二、产品质量的差异 1http://www.51sdskany.com/zxshoyoux/31291.html
4.一品与精品之别:何为汉字文化中的“上乘之作”?一品与精品在品质上都是极高的,但侧重点略有不同。一品更强调稀有性和级别,而精品则更注重细节和完美度。一品作品往往在某个领域达到了顶尖水平,具有极高的价值和收藏意义;而精品则更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审美性,具有广泛的市场认可度和口碑。一品与精品都是对事物品质的高度评价,但在汉字文化中,“上乘之作”更http://m.jiaobanzhanpeijian.com/txgl/2661114623.html
5.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电子课本及教学设计1.会认10个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芬芳、凌晨、苏醒、干燥、灼伤、适 宜、淡雅、吻合、组成、修建、昆虫、展示”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并能用关键句概括一段的大意。 4.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https://www.meipian.cn/1vv0n75e
6.六年级分数应用题专项练习卷(精选5篇)10、一批加工服装的任务按4:5分配给甲、乙两个车间,实际甲车间生产了450套,超过分配任务的1/4。这批服装共有多少套? 11、某年七月份雨天是晴天的2/3,阴天是晴天的2/5,这个月晴天有几天? 12、商场有白、蓝、花布一共1380米,白、花布米数的比是5∶6,花布的米数是蓝布的3/2倍,三种布各有多少米? 13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a0acg.html
7.期末试卷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哺育 (bǔ ) 依恋 (niàn) 涨溢(zhàng) 回眸(móu) B、兴许 (xīng) 玫瑰 (guī ) 孔隙 (xī) 卓有成效(zhuó) C、锲而不舍(qì ) 悄无声息(qiǎo) 玉屑银末(xuè) 情不自禁(jìn) D、一幢房(zhuàng) 矿藏(cáng) 给予(jǐ) 提供 (gōnhttp://www.njxzsx.net/wap/view/?id=2003
8.中品名字的含义和寓意十大寓意解析中品的读音为zhōng pǐn 起名建议:我们发现 中品 的同音名字有至少 9 个,其中比 中品 更好的名字有不少,可以点击下方按钮获取。 查看精选名字包 名字中品的五行属性 中字的部首为:丨,品字的部首为:口,五行属木 起名案例一:【中可】(评级:中等),该名字使用了相同的部首和五行,从字面上看,“中”表示https://www.haomingdao.com/zidian/%E4%B8%AD%E5%93%81
9.合读音都打出来.比如:品(pin)森(sen)淼(miao)三个字重复组成的一个字(例如:品)都有哪些?希望有知道的尽量把自合读音都打出来.【比如:品(pin)、森(sen)、淼(miao)】 下载作业帮APP学习辅导没烦恼 答案解析 结果1 举报 骉【biao】一声磊【lei】三声麤【cu】一声晶【jing】一声鑫【xin】一声淼【miao】三声犇【ben】一声众【zhong】四声 三【san】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8f61c6914fb845812cf82c43f5f3c65b.html
10.品字的意思解释读音拼音注音部首总笔画结构笔顺总笔画9画结构品字叠字三叠字 笔顺丨フ一丨フ一丨フ一统一unicode码54C1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品pǐn(ㄆ一ㄣˇ) ⒈ 物件:物品。产品。赠品。战利品。 ⒉ 等级,种类:品名。品类。品色。品位。 ⒊ 性质:品质。品行(xíng)。品节(指人的品行节操)。人品。 http://www.apricottree-capital.com/zi/54c1/
11.找3个同样字叠起来的字,品字形结构,以及其读音.例如:品(pǐn) 晶(jīng)至少20个 扫码下载作业帮搜索答疑一搜即得 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1、卉(hui)2、众 3、麤(cu)4、赑 (bi)5、垚(yao)6、矗 7、轰 8、磊9、晶 10、鱻(xian)11、劦(xie)12、犇(ben)13、羴(shan)14、虫 15、猋(biao)16、驫(biao)17、毳(cui) 18、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0965664c4d147ad1a7c95696b3d98c15.html
12.蚂蚁庄园形堂今日答案蚂蚁庄园最新今日答案10.15:人体冷知识:以下哪一个属于淋巴器官 答案:扁桃体 10.15:“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说的是哪种工艺品 答案:青花瓷 10.14:秋季头发更容易脱落,属于正常现象吗 答案:正常现象 10.14:金融小常识:人们常说的“IPO”指的是 答案:首次公开募股 10.12:小鸡宝宝考考你:我国哪座城市以“剑瓷之都”闻名 https://m.duotegame.com/mgl/35822.html
13.常见“品”字型汉子及读音三个金念鑫(xīn) 三个水念淼(miǎo) 三个火念焱(yàn) 三个土念垚(yáo) 三个牛念犇(bēn) 三个手念掱(pá) 三个目念瞐(mò) 三个田念畾(lěi) 三个马念骉(biāo) 三个羊念羴(shān) 三个犬念猋(biāo) 三个鹿念麤(cū) 三个鱼念鱻(xiān)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131/09/907678_44532423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