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阅卷人能够通过论点明确考生所论述的对象或选取的角度,这就要求论点的表述要抓住关键词。
3.论点要新颖,有独到的观察角度和见解
在应试者水平差距不大的情况下,“新颖”可能是引起阅卷者注意的最强有力的“杀手锏”。提出新颖独到的见解,才能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获得考官青睐。
论点要做到“新”,需要培养以下两种思维:
(1)开放思维
(2)逆向思维
运用逆向思维,是指从常规观点的反面立论。在申论较狭窄的作答空间内,运用逆向思维是兵行险招,虽可反向立论、出奇制胜,但应当慎重。考生首先要明确什么样的观点可以引申出反面观点,而且引申出的观点可能是正确的;什么样的观点不能从反面来引申观点,引申出反面观点必然是错误的。同时,中公教育提醒考生要注意凡是现行的中央精神、现行的主流意识形态,均不可从反面引申观点。
二、角度的选择
1.角度越小越好
2.角度越容易越好
角度容易就是角度不要太偏,要容易驾驭。考生要尽量从材料中发现论点,这样既符合紧扣材料的要求,又可以有更多的参考资料。
三、确立论点的方法
1.从材料中提取论点
根据题目要求,从材料中提取总论点与分论点,有两种情况:
(1)先找分论点,通过分析得出总论点
(2)明确总论点,找分论点来支撑
2.提出论点的常用角度
论点和分论点要来自于材料,有的时候是直接发现总论点,通过分析得出分论点;有的时候分论点明确,可以通过总结得出总论点。但也有很多考生从材料中发现不了论点,这里为大家提供几种提出论点的层面作为参考。
(1)思想层面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层面是指从人们的思想意识入手,通过转变观念,达到实现目标、解决问题的目的。
(2)制度层面
制度因素,是社会问题普遍存在的深层次原因。从制度层面提出分论点,一方面要准确把握问题所潜藏的制度缺陷是什么,另一方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把思想或政策上的问题强加在制度层面。
(3)利益层面
利益层面,是提出论点的又一层面。社会的政治现象、经济现象、军事现象、思想文化现象乃至心理现象、个体及群体的行为等,其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利益。
本文从论点选取的基本要求、选择的角度和确立方法三个方面分析如何选取论点,专家建议各位考生要切实掌握这三个方面,转化成自己的方法,并在实际练习中熟练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