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浪费粮食的方法范例6篇

我国是一个世界文明古国,在悠久的农耕文明中,粮食文化是其重要渊源。历史上关于“俭以养德”的粮食文化的名言有很多:“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君子以俭德辟难”,“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等等。重温这些名言使人深刻认识到,勤俭是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我们理应身体力行,发扬光大。

弘扬我国的粮食文化,其重点在于弘扬其蕴含于内的勤俭风尚和节约精神。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没有以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支撑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一个没有以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支撑的社会是难以长治久安的;一个没有以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目前,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务必开源节流并举:既抓紧粮食生产不放松;又抓紧粮食节约不放手。减少粮食产后损失和节约粮食,等于开垦“无形粮田”,这对于要素资源稀缺的我国来说,战略意义更加深远和重大。因此,我们更需要大力弘扬“俭以养德、惜粮节粮”的粮食文化,在全社会大兴节约粮食资源的优良风尚。

粮食损失浪费的表现与危害

我国以人均占世界耕地40%和人均占世界水资源25%的资源量,生产的粮食总量多年来高居世界首位,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和占世界22%人口的丰衣足食。这一成就来之不易,值得好好珍惜。然而,由于受盲目追求高消费及挥霍浪费歪风的影响,我国浪费粮食资源的现象还很严重。

目前在我国粮食等食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运和消费的全过程中,浪费与损失是多种多样的:从损耗的形态看,可把其划分为物理性损失和生物性损失。前者是指粮食等食物在生产与消费过程中以物理性减少或耗损而形成的损失;后者是指在生产、加工、消费各种过程中因发生霉变、腐烂、变质、污染而丢弃食物的损失。从损耗的原因看,可将其划分为技术性损失、人为性损失和政策性损失。从损耗发生的过程看,可分为产前损失、产中损失、产后损失。概括起来,我国粮食严重损失浪费主要表现在以下诸方面:

一是粮食收获后储运物流环节损失严重。我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储粮技术设施水平先进,采用“四合一”绿色储粮新技术、新工艺,既大幅度降低了储粮损失率,又保持了储粮的品质质量,受到国际粮食机构的赞扬。但问题在于,由于我国农村粮食和食用农产品流通、储运及加工科技陈旧与设施落后,特别是农户储粮甚至停留在原始状态,造成的撒失、霉变、虫害、鼠害等产后损失数量巨大,据估算,每年约高达三、四千万吨,足以养活1.5亿到2.0亿人口。

二是餐饮业中优质食物浪费惊人。在城市宾馆、酒店、小餐馆的餐饮行业,粮食等食物浪费数量大、很普遍。据中国农业大学的一项调查,全国餐饮业一年在餐桌上浪费的蛋白质和脂肪量,分别高达800万吨和300万吨,前者相当于2000万吨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后者相当于1500万吨大豆的油脂含量。

三是过度的人情消费也成为浪费之源。首先要肯定,我国是礼仪之邦,重人情、讲礼仪。然而,那种人情消费泛滥、讲排场摆阔气、豪华盛宴剩余大半、制造大量“高级垃圾”、空耗社会资源、污染生态环境的做法和行为,是必须纠正的。此外,集体食堂和家庭中粮食和食物浪费不可轻估。在一些大学、中学食堂,以及其他集体伙食单位,抛撒浪费粮食和菜肴的现象相当严重。还有个人和家庭不易觉察的、“细水长流”型浪费也不可忽视。例如,居民随意倒掉剩余饭菜、采购太多过期发霉后抛弃作垃圾处理等,这些浪费不可小视。

总的来看,目前我国粮食等食用农产品在收获、运输、储存、加工、销售,以及餐饮消费等各个环节的损失和浪费惊人。巨量的粮食和优质食物被白白抛弃作为垃圾处理,令人痛心,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危害:首先,浪费大量粮食和优质食物,损害粮食安全。概算起来,仅我国每年损失和浪费的粮食、肉类和水产品总量高达8228.5万吨左右。其次,耗费巨量耕地和淡水,损失稀缺资源。无谓的损失和浪费,实际上也相当于吞噬了我国稀缺的耕地、水源和能源。据估算,我国每年损失和浪费的粮食,至少需要1.55亿多亩良田生产的粮食总量。再次,宝贵财富化为垃圾,恶化城市环境。主要由米、面、淀粉类,骨、肉、油、皮等构成的餐饮垃圾,所含的各种有机物质极易腐烂,在垃圾收集、运输过程中造成污染;在垃圾填埋场所渗滤液又成为污染源,还是大气污染和蚊蝇孳生的重要场地。更有甚者,由餐饮垃圾喂养的猪,成为“垃圾猪”,流入市场危害消费者健康;利用生活垃圾炼出的“地沟油”也已成为严重危害居民健康的祸害。

深挖节粮潜力还需多策并举

我国必须采取标本兼治的有效措施,深挖节约粮食和减少粮食损耗的潜力。

其一,针对节粮意识淡薄的问题,要从提高国民素质入手,大力增强全民节粮自觉性。大兴粮食文化,唤起全民爱粮节粮的浓厚意识,做到“温饱不忘饥寒,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弘扬文明生活风尚,树立“节粮光荣,浪费可耻”的意识,把节约粮食资源和减少粮食损耗变成全民的自觉行动。

关键词:高校后勤粮食保管系统建设管理措施

1做好粮食采购,控制后勤成本

高校粮食成本是决定高校食堂成本的关键因素之一,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后勤人员要对粮食成本做出有效与合理的控制,针对高校食堂管理工作中的粮食采购问题,我们要加强成本管理理念,提高对传统管理方式的约束,严格控制高校食堂的采购成本和生产成本,优化食堂的服务流程,完善高校食堂的管理制度,从而合理控制采购过程中的贪污和浪费现象,做到维持校园内的饮食管理秩序,构建高校后勤的基础建设,保障学校内外服务的安全高效。

3加强粮食调控,落实监管措施

对粮食除了需要管理,还需要控制浪费。在高校的食堂中,可能很多学生没有节约用粮的意识,觉得购买后,吃不完就可以扔掉,从而导致了极大的浪费,对学生的经济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损失。对售饭人员进行岗前培训,确保员工具有一定的业务水平,充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做到合理售卖,而又可以让学生不浪费金钱和粮食。也可以设置梯度粮食售卖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食粮,定量的选择购买粮食的多少。对于高校学生食用粮食的管理,可以从管理者、职工、学生这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确保管理者的管理对策落实到位,一切以经济节约和食品安全为基底,并且加强对后勤餐饮人员素质和食品安全卫生的培训,确保学生食用粮食的安全。同时,加强对学生节约用粮意识的宣传和教育,从消费者的角度使得学生更加珍惜粮食。

4加强后勤管理,实现信息化建设

加强高校后勤系统建设,实现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从高校发展的角度出发,信息化建设的脚步已经逐步逼近,高校现阶段已经被社会化所影响,这就导致加强高校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已经很有必要。信息化建设是应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措施,也是为了提高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水平的措施。构建共享资源信息系统服务平台,注重后勤基础设施和设备的调控与管理,将后勤管理工作秩序化,程序化,并且建立高校后勤的服务质量体系建设,使得后勤的管理和服务走在良性轨道上。

5总结与归纳

参考文献

[1]向鹏.关于高校的后勤管理状况与分析[J].消费导刊,2013(7).

[2]许淑贞.浅谈高校后勤精细化管理[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6).

[3]冯凤麟.高校后勤系统腐败问题观察与思考[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5).

关键词:吉林省;粮食物流;战略装车点;选址

中图分类号:17259.27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3.15

吉林省是我国的粮食大省。粮食物流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在竞争激烈的运输市场环境中,为了提高运输效益,降低运输成本,铁路运输系统正努力实现运输增长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的重要转变。战略装车点的提出,对吉林省铁路运输生产组织模式具有积极的意义。战略装车点的实施。可以集中货源、扩大装卸场地、改善装卸条件、建立集散基地。避免分散的小货运站的低效劳动生产和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改善相邻小站之间相互无序竞争的局面。

一、建设吉林省粮食战略装车点的必要性

1.可以有效提高粮食流通效率,降低粮食流通成本

目前,虽然在东北地区初步形成了区域性散粮运输的雏形,但受大连、营口等港口仓容限制,使用效果并不理想。推进粮食战略裟车点建设是粮食运输的变革,有利于提高吉林省粮食流通效率,减少粮食流通损耗,增加粮食有效供给。

2.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我国粮食生产单体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劳动生产率低、成本高。面l临进口粮食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建设粮食战略装车点,可以大幅度降低国内粮食的流通费用。提高农民的出售价格,对增强我国粮食的国际竞争力,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有利于缓解铁路运输压力,解决时段性运输难问题

全省粮食运输出省。通过铁路运输的占95%左右,粮食外运量占全省物资运输总量的1/4左右。建设粮食战略装车点,推进铁路粮运系统化、规模化发展,有利于提高铁路货运组织水平。有效解决粮食运输点多、面广、运输效率低的问题。从内涵上扩大铁路粮食运输能力,缓解时段性运输难的矛盾。

4.可以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建立高效、畅通、节约的粮食战略装车点,可以促进粮食现代物流。进一步加强粮食产销区的衔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二、粮食物流战略装车点选址的基本原则

从吉林省实际情况出发,整合物流资源,引导、扶持企业扩大经营辐射范围,鼓励发展粮食战略装车点运输。适应未来粮食大市场、大贸易、大流通格局的需要。

1.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根据对全省粮食流通及生产发展趋势,合理布局粮食战略装车点项目。引导企业投资方向。避免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减少资源浪费。

2.市场运作,政府扶持

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由企业自愿申请建设。投资风险由企业承担。鼓励采用多种形式的融资方式。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充分发挥企业、县(市)政府和铁路部门的积极性。省政府安排专项资金给予一定的补助。

3.严格控制新增用地

原则上新增项目不新征用土地。如需征用土地和拆迁,由项目所在地政府负责。

4.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根据全省粮食产量、商品量和外运量,突出重点,逐步推进,首先解决外运矛盾突出的主产县(市)建点问题,提高运输能力。

三、吉林省粮食物流战略装车点选址布局

在全省粮食主产区重点县(市)建设铁路战略装车点。完善粮食储运基础设施。到本规划期末初步实现粮食“四散化”作业,各个流通运营组织按照现代物流系统的规律使用和管理物流设施。全省粮食运输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明屁提高,逐步建立安全、高效、高速、低耗的现代粮食流通体系。全省战略装车点共建设15个,其中地方9个,其地区分布是:长春市4个。即巾储粮榆树直属库、华粮农安国储库、吉林省良友集团双阳粮库以及吉林德大:四平市2个。即吉林天成玉米开发有限公司(四平市)、双辽市郑家屯粮库;吉林市1个,即中储粮永吉直属库;白城市5个。即巾储粮白城直属库、镇赉县第五粮库、华粮自城白平国储库、洮南国储库、洮南光明粮库;松原市3个,即华粮松原国储库、吉林省升华植物油公司太平川粮库、大连松源集团扶余松源物流有限公司。

四、吉林省粮食物流战略装车点选址依据

1.对粮食产量大、外运矛盾突出的县(市)优先安排

如农安县、榆树市、扶余县、长岭县等,可优先建设战略装车点。对发展前景好、增产潜力大的县(市)也给予充分考虑。如洮南、镇赉、永吉等。

2.充分利用现有粮食流通设施,避免资源浪费

全省国有粮库现有散粮发放设施31个,年发放能力45亿公斤,全部投入使用后。可以使全省年外运量实现1,3散粮运输。这部分发放设施全部建在近年来国家投资的国储库、华粮巾转库巾。选择粮食战略装车点,必须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粮食流通设施。提高原有设施和设备利用效率。

3.结合国有粮库产权制度改革,整合各类粮食物流资源

通过改组改制,实现粮食流通体制创新。打破地区封锁和条块分割,整合各类粮食物流资源,促进仓储设施的社会化和运输服务市场化。

4.兼顾当前和长远的粮食外运需要

在着力解决当前外运问题的同时,超前考虑今后粮食生产流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适应吉林省“新增100亿斤粮食工程”所需外运能力的发展趋势。

五、吉林省粮食物流战略装车点选址比较分析

在全省规划建设的15个粮食战略装车点中,经沈阳铁路局考察确认的有6个,包括华粮农安国储库、华粮松原国储库、华粮白城白平国储库;此外,还有铁道部部长在双辽召开现场会时确定的双辽郑家屯粮库,以及会上提出申请、会后经沈阳铁路局审定开已开工建设的吉林升华粮贸公司长岭太平川粮食物流项目和良友集团双阳粮库项目。除此之外,吉林省对各地、各企业上报的项目从当地粮源、外运量、所报项目自身条件、建成后辐射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在全省范同内又规划了9个粮食战略装车点。

(一)长春地区

吉林省良友集团双阳粮库项目。双阳区是省内粮食主产区,2005年长春市区(包括双阳)产量为88,6万吨,每

年有大量粮食需要外运。长双烟铁路通车后,在双阳建设战略装车点具有重要意义,收购范围可辐射到伊通、永吉及长春周边地区。其铁路专用线有效长度1200米,可一次排车60辆,现有年散粮发放能力达30万吨,改造后可达100万吨。

华粮农安直属库项目。农安县为全国产粮大县。2005年产量为229万吨。华粮集团农安国储库已被沈阳铁路局初步确定为粮食战略装车点,其近3年粮食铁路外运量25万吨左右。现有铁路线有效长度2600米,建成后年运量可达60万吨。

中储粮榆树直属库项目。榆树市为全国产粮大县(市),2005年粮食产量为234.7万吨。巾储粮榆树直属库是前几年国家储备粮库建设项目,现有铁路线有效长度600米,库区条件好,而且具备散粮发放能力,项目建成后年发运能力可达100万吨。

吉林德大项目。德惠市是产粮大县。粮食年广:量150万吨以上,但目前德惠市辖区内没有粮食企业提出建设申请。根据德惠市今后粮食外运的需要,拟将吉林德大列为战略装车点。

(二)四平地区

天成玉米公司项目。四平市区2005年粮食产量34.8万吨,近几年,随着粮食加工企业的发展,粮食流量大幅度增加。规划建设的天成玉米公司现有仓容1.5亿公斤,铁路专用线有效长度为1900米,一次可排车100辆以上。具备散粮发放能力,改造后年发运能力可达100万吨。

双辽郑家屯粮库项目。双辽县2005年粮食产量为68.1万吨,是粮食主产区,每年向省内外输出大量粮食。双辽郑家屯粮库近几年粮食铁路年运量20万吨以上,目前铁路专用线有效长度849米,有罩棚、站台、立筒仓等发放设施,建设基础条件较好,建成后粮食发运能力达120万吨,可辐射内蒙古和辽宁省部分地区。

(三)松原地区

扶余松源粮食物流有限公司项目。扶余县是省内重点产粮县,2005年粮食产量177万吨。且扶余县毗邻黑龙江省产粮区,粮源充足。规划建设的大连松源集团扶余松源粮食物流有限公司项目,目前年铁路发运粮食30万吨,现有铁路专用线长度800米。建成后年发运能力可达180万吨。

华粮松原国储库项目。松原市区2005年粮食产量36.5万吨。与其毗邻的前郭县粮食产量为165万吨,区域内粮源充足。目前松原国储库铁路专用线有效长度1196米。一次可排车80辆,现有发运能力50万吨,改造后年发运能力可达100万吨。

吉林省升华粮贸公司粮食物流项目。吉林省升华粮贸公司位于长岭县,长岭县是产量大县,2005年,粮食产量162万吨。该项目单位铁路专用线有效长度5164米,2007年发运粮食30万吨,项目建成后粮食年运量可达100万吨。

(四)白城地区

华粮集团白城白平国储库项目和中储粮白城直属库项目。白城市区2005年粮食产量45.2万吨,该地区是吉林省增产100亿斤粮食工程的主要增产区。中储粮吉林分公司已向沈阳铁路局申报了白城直属库作为战略装车点,因此在白城市区,除沈阳铁路局已确定的华粮集团白城白平国储库外,还列入了中储粮自城直属库。其中,白城白平国储库现有铁路专用线686米,现有发运能力20万吨,项目建设后,年发运能力可达60万吨。中储粮白城直属库现有铁路专用线1336米,现有发放能力20万吨。项目建成后年发运能力可达120万吨。

吉粮集团洮南光明粮食储备库项目和洮南国储库。洮南市2005年粮食产量58.2万吨,实施增产100亿斤粮食工程后,粮食产量将大幅度增加。洮南是杂粮、杂豆的主要产区,也是集散地,国家批准建设了洮南杂粮杂豆批发市场。每年需要大量销往省外及出口。由于铁路运输阑难,大部分杂粮杂豆通过公路运输到南方。为此,在洮南市规划建设吉粮集团洮南光明粮食储备库和洮南国储库两个战略装车点。其中,吉粮集团洮南光明粮食储备库现有发运能力50万吨,铁路专用线有效长度600米,一次可排车35辆,改造后年发运能力可达100万吨。洮南国储库现有铁路专用线545米,年铁路发运粮食20万吨左右,建成后发运能力可达50万吨。

镇赉县第五粮库项目。镇赉县年产粮食80万吨,目前正实施吉林省西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后粮食产量将达到150万吨。当前该县粮食运输,年需要车皮5万节,年发送量300万吨。镇赉县第五粮库现有铁路专用线750米,有效长度600米,一次可排车40辆。项目建成后,可延长铁路专用线1500米,增加运量100万吨,可辐射内蒙古和黑龙江部分地区。

一、造成粮食形势严峻

的原因分析

造成当前世界和我国粮食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八个方面:

(一)全球粮食供求关系发生变化

据联合国测算,到2030年,全球粮食产量必须提高50%,才能满足因人口增长的需求。为此全球每年必须至少投入150亿到200亿美元到粮食生产,否则将有许多国家将处在粮荒之中。

(二)频发的自然灾害

不断发生的严重自然灾害,造成了粮食生产国家的大幅减产,出口量下降,如澳大利亚连续数年遭受干旱气候,小麦出口锐减,仅2012年出口量就减少了650万吨。同年乌克兰小麦出口也减少了400万吨,孟加拉国因遭受台风袭击,造成大米减产500万吨。

(三)人口增长和城镇化速度加快

目前世界粮食总产量,一直徘徊在18亿吨到20亿吨之间,缺粮最严重的国家,全部都是那些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城镇人口简介消费的粮食要比农村高很多,根据2012年的计算,每个城镇人口要比农村人口每年要多消费44.6公斤粮食,总体算起来,这不是一个小数目。

(四)世界石油价格的上涨

世界石油价格已经突破历史水平,美国、欧盟和巴西等国将大量原本出口的玉米、菜籽、棕榈油转用于生产生物燃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些传统农业出口大国的农业生产格局并降低了出口。

(五)美联储不断降息导致大量资本投资粮食期货市场

2012年11月以来,已有400多亿美元进入国际农产品期货市场投机炒作。根据亚洲开发银行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年内,国际小麦的出口价格上涨了130%、大米价格上涨98%、燕麦价格上扬38%。世界大量的粮食贮备被掌握在实力雄厚的国际基金炒家手中。

(六)一些国家加大粮食进口、囤积或限制出口

(七)发达国家长期实施的巨额农业补贴

发达国家人为压低国际农产品价格,致使发展中国家的中小粮食生产者和农民不得不放弃农业生产,转而生产其他经济作物,致使许多中小发展中国家的粮食自给能力严重不足,大量依赖进口来维持国内粮食供应。

(八)一线农业耕作人员年龄老化

我国年轻一代当前普遍不喜欢务农,因为我国农业仍然实行的是零散小规模耕种、繁重的体力劳作、收入低下及社会地位不高等,造成了多数中青年农民外出打工,致使人心浮了,耕者少了,土地荒了。

二、解决粮食问题要从

顶层抓起

(一)深入调查,掌握情况

(二)确立粮食发展战略目标

(四)强化粮食管理机制和手段

(五)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国家应有计划地大幅增加对农业的投入,特别是对基础设施、水利及农村交通方面的投入,增强抵御旱、涝、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农业的现代化规模化程度,形成现代企业和机械化农业的产业制度。

三、确立准确高效的应

对之策

(一)树立信心,以防为主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我国2013年粮食产量比上年增加1235.6万吨,登上了6万吨新台阶,总产量位居世界之首。水稻专家袁隆平在“两会”期间也谈到,我国的粮食储备是充足的,但要查实存在的粮库虚报问题。我们应对国家粮食形势及保障能力树立信心,防止因此造成社会动荡和发生不稳定事件。

(二)加强粮食宏观调控

国际市场的粮价疯涨,不断敲打着我国粮食的价格底线,东南亚米价飞涨已影响到我国南方大部地区,铁道部为此紧急启动了“北粮南运”计划,从东北调运了1000万吨粮食以平抑稻米价格。类似这样的做法应该坚持,通过国家统一实施的调控,达到稳定社会、平抑粮价的效果。

(三)确保增产增收、精细管理

(四)适度提高粮价

让农副产品价格适度增长,有利于使价格体系更趋合理,有利于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地位,也有利于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五)开展更加广泛的国际合作

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管理思想、农机技术、贮存方式等;在公平合理的前提下,向友好的发展中国家提供先进种植方法、农业机械和优良品种,为提高他们的粮食产量、改善粮食品种做出努力。

【关键词】粮食检验;科学储粮;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对粮食的需求也不断提高。粮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粮食不能正常供应,就会给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因此,粮食安全对整个国家的稳定都很重要。粮食检验和科学储粮是一个国家必须要做好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粮食的安全,当前,我国在粮食检验和科学储粮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粮食的检验和储藏存在的问题

1.1粮食检验质量不达标

1.2科学储粮重视程度不足

1.3科学储粮投入不足

粮食的科学储存需要必要的基础条件作为支撑,否则难以做到科学,难以保证粮食的存储安全。科学储粮必须配备先进的设施,提供技术支持,对粮食进行随时测控、改善存储条件等。同时,科学储粮还要一定资金的投入,对仓库的养护、对设备的维修等,但是,现代高科技技术的不足,难以普遍应用到粮食储存上,加上许多企业不愿投入资金等,使科学储粮难以贯彻落实,在储粮过程中,常常出现墙体裂缝、漏气等现象,造成粮食浪费。各个方面投入的不足,让科学储粮工作开展缓慢,工作效率普遍不高。

2.粮食的检验和储藏问题的应对策略

2.1加强队伍建设,严把检验关

2.3加大投入,保证各项政策到位

3.结语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的深入开展,国家对我们粮食系统提出更高、更新、更系统的要求。“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就要求储备粮质量要不断强化专业标准,充实、更新检验和仓储知识,提高和完善粮食检验工作,切实有效地延缓粮食陈化及劣变,以粮食品质引导农业生产,推广优良品种种植技术,优化粮食的种植结构,充分适应市场需要。

[1]陈宝兰.从城乡二元发展到城乡统筹发展[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54):78-79.

[2]崔大树,张国平.我国现阶段统筹区域发展的结构和模式[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13,18(62):123-124.

[3]王安策.粮食检验及科学储粮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3,12(75):236-237.

(一)考点解读

1.通过水在生活中的应用考查节约用水的方法

例1(北京)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A.用淘米水浇花

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

C.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

D.洗手打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

【解析】用淘米水浇花、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都是水的二次利用,属于节约用水的好方法;洗手打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可以避免水的浪费,也属于节约用水;而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则属于浪费,可考虑水的二次利用。

【答案】C

2.通过生产生活实际考查水等环境污染治理的措施

例2(烟台)2012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的天然循环能实现水的重新分配,不需兴建水利工程

B.农业生产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以节约用水

C.为了避免水体污染,农业上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D.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

【解析】水的天然循环虽然能实现水的重新分配,但还是要通过兴建水利工程来达到利用水的目的,A不正确;B、C、D三种方式都是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的正确方式。

【答案】A

(二)考点演练

1.下列是小红同学对水资源的有关问题的总结,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

A.我国水资源十分丰富,人均水量居世界首位

B.水资源的不足,将会造成深刻的社会危机

C.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应当爱惜它

D.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大,但淡水量却十分稀少

2.黄河被称为“祖国的母亲河”。长期以来,黄河的污染情况严重,如今黄河沿岸已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综合治理。下列是互联网上网民对黄河污染治理的一些建议,其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沿岸大力植树造林,栽花种草

B.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经过处理,达到标准后再排放

C.禁止向黄河中随意排放生活垃圾

D.可以在河两岸附近建化工厂及造纸厂

3.我国纪念2012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大力加强农田水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做法中正确的是()

A.长期饮用蒸馏水对人体健康有益

B.工厂将澄清、透明的废水直接排入河中

C.通过过滤可以将硬水软化

D.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4.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你认为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

A.小芳经常将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B.小明经常将一件衬衣放在洗衣机里洗

C.小林家抗旱时采用喷灌技术

D.小亮坚持用盆接水洗脸、用杯接水刷牙

5.我国现有13亿多人口,其淡水资源的总量为2.8×1012m3,若水的紧缺型与年人均水量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紧缺型极度

缺水重度缺水中度缺水轻度缺水

人均水量/

(m3·a—1)

则我国是()

A.极度缺水B.严重缺水

C.中度缺水D.轻度缺水

6.水是极其重要而又宝贵的自然资源,人类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它。据报道,全国许多城市相继举行调高水价的听证会。调高水价的原因有很多,如水的处理和输送成本的增加等。请你利用所学的知识再答出两条提高水价的理由:(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考点二水的净化

1.考查净化水的常用方法及应用

例1(株洲)自然界的水因含有许多杂质而需要净化,下列操作中不能使水得到净化的是()

A.蒸馏B.活性炭吸附

C.加入肥皂水D.过滤

【解析】蒸馏可以得到纯度最高的水,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异味与色素,过滤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三者均属于水的净化方法;加入肥皂水只能检验水是否是硬水,不能使水得到净化。

2.考查几种净化水的方法的比较

例2(佛山)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影响。下列软化硬水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A.蒸馏B.煮沸

C.沉淀D.过滤

【解析】蒸馏可以得到纯度最高的水;煮沸可以将硬水转化为软水,但不能除去其中可溶性物质;沉淀可除去水中不溶性的小颗粒杂质,但不能除去可溶性物质;过滤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物质,但不能除去可溶性物质。

1.下列净化水的常用方法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自然沉降B.活性炭吸附

C.过滤D.消毒剂消毒

2.今年4月初,成都发生柏木河轻微水污染事故。环保人员对受污染的原水进行了投入活性炭等处理。活性炭的作用是()

A.去除异味B.消毒杀菌

C.沉降杂质D.降低水的硬度

3.下列是小组设计的“家庭用水问卷调查”中的几个问题,你认为需要进行实验后才能回答的是()

A.您家使用的是自来水厂的自来水吗?

B.您家使用的是硬水还是软水?

C.您家用水是否有二次使用的情况(如用洗完菜的水冲厕所)?

THE END
1.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内容怎么写?节约粮食有哪些方法 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以下是几个节粮小窍门: 1、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 2、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 3、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 4、看到浪费现象勇敢地起来制止,尽力减少浪费。 5、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浪费的可怕后果。 https://www.lwo.me/5437.html
2.9个减少食物浪费小妙招让你的春节降又环保4-让客人自己取餐——虽然为客人上菜是友善待客的方法,但主人可能无法准确估算客人的食量,通常会盛得过多。让客人自己取餐,意味着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食量适当斟酌。(为避免浪费食物,客人需注意:如果是自助餐,不要拿取过量的食物!) 食物未被食用所浪费的不仅仅是粮食本身,还有用于制作食物的所有资源、资金和劳动力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32138506289781
3.《粮食节约行动方案》印发《粮食节约行动方案》全文如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节粮减损工作,强调要采取综合措施降低粮食损耗浪费,坚决刹住浪费粮食的不良风气。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不断加大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工作力度,取得积极成效,但浪费问题仍不容忽视,加强粮食全产业链各环https://jjs.nua.edu.cn/2021/1101/c4058a84199/page.htm
4.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通用14篇)古人曾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当念物力唯艰。”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自古就有节约粮食的优良传统。同学们,浪费粮食就是犯罪、浪费粮食最可耻。就让我们向老祖宗学习,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反对浪费,提倡节约。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qge5au.html
5.节约粮食学生教育教案7篇在平时进餐时,我们耐心地指导孩子们正确的握勺方法,培养他们安静进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并引导宝宝回顾社会活动《不浪费粮食》,帮助幼儿了解饭菜的由来,使孩子们逐步懂得尊重劳动者的劳动。通过我们反复的指导,有效的表扬与奖励,使孩子们提高了自身的能力,增强了孩子们对他人的尊重,从而让孩子们真正感悟到"不浪费粮食http://www.jiaoyubaba.com/jiaoan/26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