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还在羡慕其他城市,如今网红品牌纷纷来到重庆。10月23日,喜茶重庆首店在北城天街开业,成为继奈雪的茶、鹿角巷之后,又一进入重庆市场的头部茶饮品牌
近年来,茶饮市场风起云涌,先是街客兴起,再到贡茶、快乐柠檬、coco都可等品牌遍布大街小巷,如今喜茶、奈雪的茶等新式茶饮更是成为人们的心头好,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消费升级。随着越来越多头部品牌进入重庆,茶饮市场将掀起怎样的风浪呢?
纷纷涌入重庆茶饮市场有点火
曾经遍布大街小巷的街客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贡茶、快乐柠檬、coco都可等平价茶饮品牌。随着社交网络的风行,以喜茶、奈雪的茶为代表的网红茶饮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以更优质的原料和时尚的外观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2018年以来,网红茶饮们纷纷加快了全国的布局,重庆则成为争相进入的一座城市。奈雪的茶于3月进入重庆,目前已经开设了4家门店,而鹿角巷则在9月连开两家,koi、澳门皇茶等品牌更是在重庆多个商圈里遍地开花。相比之下,10月才在重庆开设首店开业的喜茶显得姗姗来迟。
玩法升级抓住年轻人的需求
诞生于深圳的奈雪的茶,成立仅仅三年,已经进驻了全国15座城市,门店数量超过了130多家。3月,该品牌获得了A+轮融资,估值达到60亿元。首创的“茶+软欧包”形式更是引领了茶饮界的潮流,尽管平均客单价在40到50元之间,高于普通的茶饮店,但依然风靡了全国各地。
那么,与其他网红茶饮品牌相比,奈雪的茶有哪些差异化优势呢?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与上游茶园的合作,喜茶可以将平时卖到几千块钱一斤的茶叶,通过采购量、配方以及呈现方式,最终以一杯二十元左右的饮品呈现给顾客。“茶饮的年轻化不等于品质的廉价,喜茶专注于呈现优质茶香,让茶饮这一古老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成消费风口茶饮准入门槛正在提高
新式茶饮作为消费升级的代表性产品,近年来成为消费领域新风口,其坪效高、市场空间大的特点,备受资本热捧。
据公开报道显示,2016年喜茶获得了IDG资本以及知名投资人何伯权超过1亿元的融资,2018年4月则获得了美团点评旗下产业基金龙珠资本4亿元B轮融资。2018年3月,奈雪的茶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本轮投后估值高达60亿元。此外,2016年因味茶获得了拿到了刘强东5亿的A轮融资,2017年商务茶品牌teasoon则获得由源星资本领投,东方富海跟投的新一轮融资,融资金额800万元,整体估值近亿元。
在资本的助推下,新式茶饮们迅速完成了一线城市的布局,开始往二三线城市下沉。因此,在各大A类商圈中,不乏看到面积达到数百平米的茶饮店,而此前很多人对茶饮店的形象停留在街边几平米的小店。在消费升级趋势推动下,以茶粉、奶精为主要原料的街客、避风塘等逐渐销声匿迹,贡茶、快乐柠檬、coco都可等平价奶茶迅速抢占市场,紧接着高品质、高颜值的喜茶、奈雪的茶、鹿角巷等网红茶饮崛起,占到了茶饮市场的金字塔顶端。
利润率高、回本快,吸引着越来越多竞争者涌入这一领域,动辄亿元级、千万级的大手笔。例如,走直营路线的喜茶在获得B轮4亿融资后,将在全国开设100家新店,并开拓海外市场。而以加盟形式扩展市场的茶饮品牌,加盟也逐年水涨船高。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以平价路线的蜜雪冰城为例,其产品的单价大部分在10元左右,成为其区域代理必须保证开5家店,每年缴纳的费用为300万元左右。
而放弃加盟路线,开设一家自创品牌的店则意味着要自行研发产品、培养品牌知名度,过程较为漫长。在九街经营独立奶茶店的古女士透露:“开业前期基本不盈利,每天只有几十元的营业额,大概半年后营业额才逐步上升,承担的压力会比加盟品牌更大。”
红海or蓝海茶饮市场还有多大潜力?
目前,市场上涌现了众多茶饮品牌,竞争愈加激烈。其中以蜜雪冰城、古茗为代表的品牌,客单价在10元左右甚至以下,贡茶、快乐柠檬、coco都可等为代表的品牌,客单价在10到20元左右,而喜茶、奈雪的茶、鹿角巷为代表的品牌,客单价在20元及以上。已经初步形成了茶饮市场的金字塔。
根据市场调研公司欧睿的统计,2010年中国茶饮料市场规模已经达到756.26亿元,随着消费升级和追求健康等因素的影响,这一数字也将被投射到新式茶饮的消费上。而中信证券数据显示,在中国饮品市场中,新中式茶饮的潜在市场规模在400亿元至500亿元。而目前中国的茶叶消费群体将近5亿人,占总人口的36%,其中城市消费者2.54亿,农村为2.14亿,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声音
竞争更加激烈布局重点将从一线转移至二三线城市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记者:“随着以喜茶、奈雪的茶为代表的茶饮品牌逐渐从一线城市下沉到二三线城市,茶饮市场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并且随着资本的推动,这些品牌的布局也正在加速,二三线城市将成为未来茶饮行业角逐的重点区域。同样的产品价格,二三线城市的商业租金更低,这将为品牌带来更多的利润。”
他指出,越来越多的茶饮品牌已经开始了“去网红化”,不再对外自称网红,因为对它们而言,网红意味着昙花一现,如何从“网红”走向“经典”是目前当务之急。因此,除了加快布局抢占市场,还应该夯实品质,拉高品牌力,形成可持续的竞争力。
“随着几个头部品牌的集体发力,预计2019年将形成5+N的模式,即可能形成5个全国性品牌,N个区域性品牌。茶饮行业受同质化影响,留给品牌的差异化空间其实并不大,这将成为未来竞争的关键所在。”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