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奶茶、秋冬中药茶饮在多地火爆,“前台把脉开方、后厨照方烹制药膳”的餐厅也备受追捧,去中药店打卡甚至成了社交平台的新热潮……近日,“新中式养生”的风潮刮到了饮品界。中医养生竟成了Z世代热衷的生活方式,多少让长辈们有些看不懂——这番反向流行,是传统文化的血脉觉醒?裹挟着这番流量,“新中式养生”又将去往何方?
打败奶茶店的竟是中药房
此后,“中医养生”似乎在线上线下弥散开来。为了吸引年轻顾客,许多中药房和医院推出中药奶茶、药膳点心等具备养生功能的食物,成为火爆一时的新中式下午茶。而在中药馆用膳也成为一种体验式消费,凭借古色古香的环境与服务,为年轻人带来情绪价值。博主“小万姑娘”在探店视频中表示,“不知道是不是吃多了重油重盐的外卖,在这闻着中药香吃饭,竟然有种久违的安心与平静。”
三伏天晒背、艾灸、泡脚等方法频频出圈,毫无疑问地证明,“新中式养生”被更多人认可。一份《Z世代营养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年轻人正在成为当下养生消费的主力军,18岁至35岁的年轻消费人群占健康养生消费人群的83.7%。今年“双十一”,在购物平台上,膝盖理疗仪、足浴包、燕窝等养生、滋补类目产品的成交额与同期相比呈倍数增长。
看来,曾经年轻人当笑话的“保温杯里泡枸杞”,不断照进90后、00后的生活现实。而且,不断翻新,花样辈出。
成“新晋网红”并不稀奇
不同于西医,以传统中医为基础理念的“新中式养生”遵循药食同源、未病先防、标本兼治的原则,将养生保健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将食疗、健身与器材保健内化为一种生活方式,纠正人们暴饮暴食、缺乏运动、作息混乱等坏习惯。同时,店家推出的新中式下午茶被网友称为“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用新奇的包装方式吸引公众眼球,鼓励年轻人探店打卡,进而将其注意力转移至身体健康上。
圈粉后该怎样做
但在这位专家看来,借热度引领人们靠近中医药文化后,再怎样做,才更值得思考。互联网是把双刃剑,信息不仅有正向的、科学的,也夹杂着不少扭曲的推广、错误的解读。一些自媒体人为了吸引眼球博取流量,一窝蜂追逐热点,在没有任何专业知识储备的情况下,就片面宣传、盲目推方,甚至发表夸大、歪曲中药疗效的言论,引发盲目跟风,不仅影响消费者身体健康,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发展也产生了不可逆的伤害。“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系统性,目标是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认为,人的体质可以分类调理,应当根据不同体质特征采用适当的养生方法。如果忽视了这些核心理念,只利用专业知识与公众认知的信息差,一味制造焦虑、鼓吹神药偏方,是对中医药文化极大的扭曲、浅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