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提倡勤俭节约、珍惜粮食,自古有之。《周易·否》云: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唐代诗人李绅: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代诗人李商隐: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民间谚语:勤俭永不穷,坐食山也空……勤俭节约、珍惜粮食的美德已深深烙印在中华民族的血脉里。
然而不可否认,现实生活中,随着物质的丰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面子”驱使下的奢侈和攀比、铺张浪费现象时有发生。例如,宴请亲朋好友的时候,会以点菜多为荣,不怕贵不怕精更不怕多,就怕客人不够吃、吃不好丢了面子。这既消耗了社会资源,造成舌尖上的浪费,产生过多的厨余垃圾也为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不利影响。反对舌尖上的浪费,践行“光盘行动”势在必行,还须久久为功、驰而不息。
从颗粒饱满的种子,到金灿橙黄的稻谷,再到青白醇香的大米其中包含了农民伯伯的汗水与心血。文明用餐,更需从每个家庭抓起:量“肚”而行,饭菜吃多少做多少,尽量不留剩饭剩菜;家长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孩子从小树牢节约意识、养成节约习惯,在言传身教中,传承和发扬勤俭节约、珍惜粮食的传统美德,避免舌尖上的浪费。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