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身体怎么养,助,益,充?

《素问·藏气法时论》中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则服之,以补精益气。”这一段话是我们整个饮食的指导纲领。

一、五谷为养

五谷的意义包括狭义跟广义两个含义。《周礼·天官·疾医》:“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郑玄注:“五谷,麻、黍、稷、麦、豆也。”《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赵歧注:“五谷谓稻(大米)、黍(黄米)、稷(谷子)、麦(小麦)、菽(豆类)也。”《楚辞·大招》:“五谷六仞。”王逸注:“五谷,稻、稷、麦、豆、麻也。”《素问·藏气法时论》:“五谷为养。”王冰注:“谓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也。”《苏悉地羯罗经》卷中:“五谷谓大麦、小麦、稻谷、大豆、胡麻。”从以上古代文献可以看出,对于五谷的认识稍有出入,主要包括:大米,小麦,谷子,黄黏米,各种豆类。而广义的五谷泛指各种可被人类使用的谷物。

黄帝内经指出五谷为养,这个意义非常重要,五谷是主食可以养人,反过来说来,生命之所以存在靠的就是五谷的营养,反观当前很多女孩减少主食五谷的摄入,增加水果的摄入,水果成为主食,通过这种饮食结构的调整以求达到减肥的目的,长此以往人体失去五谷的营养,身体必须亏虚。五谷都是植物的种子,植物经过一年的努力结出来的种子都是吸收天地精华才孕育而成的,所以五谷包含的精气非常充足,将那么多的精华注入一颗小小的种子里边,浓缩的精华啊,种子具有非常充足的生长之势,因此人体通过摄入这种包含天地精华的种子可以维持自身生命的运转。内经用五谷为养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谷类豆类食物对于维持人体生命的重要性。因此必须形成五谷是主食的观念,诸如以水果作为主食,以蔬菜作为主食,以肉食(包括各种蛋白质食品)作为主食都是不合理的饮食习惯。

二、五果为助

五果即:李、杏、枣、桃、栗。五果的对于人体的作用较之于五谷是辅助地位的,首先对于五果的认识,不可笼统的认识就是水果,其中栗就是指板栗,是干果中的一种。因此对于五果应该包括各种干果。

在农业大棚没有出现之前以及交通运输业尚不发达的时候,吃水果是跟着季节走的,什么时候树上结出水果就什么时候吃。比如夏天的时候结出来桃子西瓜我们就可以品尝,而现在各种反季节水果以及热带水果大量运入,导致一年四季水果不断,打乱了四季交替的规律,比如西瓜在夏季使用具有解暑的作用,如果冬天吃西瓜,反而伤了阳气。我们日常食用的水果最多的是香蕉、苹果、橘子,可谓一年四季都在食用。香蕉清热滋阴的作用是非常好的,所以香蕉的性味是甘寒的,《本草纲目拾遗》记载香蕉:甘寒入脾胃经,具有清热润肠解毒的作用。《本草求原》:“止渴润肺解酒,清脾滑肠,脾火盛者食之,反能止泻止痢。”所以香蕉能够清热润肠通便,正因为有了这个作用,很多老年人都有习惯性便秘的毛病,因此很多人长期服用香蕉维持通便。这个实在是坑害了很多病人。

长期服用香蕉导致脾胃虚寒,脾胃运化能力明显下降,改变了人体的体质,很多疾病发生在这样一个体质基础之上,在治疗的过程中具有相当的难度。因此香蕉是不能轻易食用的,除非胃肠有实热阴伤的人。苹果在文献中记载并不多,因为苹果名字历史演变的问题导致文献记载的混淆,因此在这里不引用文献。我们大量使用苹果后会有明显的肚子有凉的感觉,口渴缓解,苹果味道甘甜。只要自己去体验一下就可以知道苹果的性味是甘寒的,功能可以清热生津止渴。苹果的产地主要在北方冬季,而现代交通发达之后,一年四季全国各地都有充足的苹果吃。

西医学认识的苹果含有多种维生素C,具有美容的作用,因此导致苹果成为大众化的水果。对于这样一种甘寒清热生津的事物,如果将苹果炖熟了吃,苹果清热的作用会大大减轻,生津润肺胃的作用会比较明显。而如果是长期吃生的,脾胃虚寒,与香蕉的危害是一样的。西医认为一旦炖熟了维生素大量流失,所以几乎没有人吃熟的苹果。苹果香蕉吃进胃里之后,胃肠要对香蕉苹果消化吸收,要知道肠胃对于这种冷的水果非常敏感,会产生一定的痉挛,同时需要好几倍的工作才能将这些东西消化的掉,因此长期服用香蕉苹果对于肠胃来说无疑是个灾难,天天加班工作。

所以长期下去肠胃就生病了,生病的表现就是没有力气干活了,脾胃阳虚,吃了饭肚子胀,吃了生冷的食物肚子不舒服,大便稀溏,接着面色发白,手脚怕冷。所以呢尽管苹果含有大量的维生素,但是从长远来看是弊大于利,所以不能长期连续不断的食用。如果肠胃又热的人可以食用水果,而肠胃虚寒的人长期食用水果很不容易治好,对于这类人来说,水果是断然不能食用的。关于干果的问题,干果是偏温性的事物,比如板栗微微偏温,因此对于虚寒的患者来说服用干果是有益的,而对于有热的人来说,长期服用干果又是不恰当的。因此对于五果的食用最好是在了解了体质之后才能确定。

三、五畜为益

对于吃肉的问题,说起来有点复杂,西医学认为氨基酸分为必需氨基酸跟非必需氨基酸,而动物中的氨基酸是必须氨基酸,因此吃肉是必须的。近年西方涌现出很多素食主义者,因为吃肉就要杀生,对于动物实在太残忍,因此很多西方素食主义者大力提倡素食。如果有人问我肉食是不是必须的,我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他,肉食不是必须的,若论营养的成分,肉类的营养绝对不在五谷之上,如上所述五谷乃是吸收天地之精华蕴育而成的,所以没有任何其他食物的营养价值在五谷之上,所以五谷作为主食。

“益”最初通假“溢”字,含义就是容器里的水满了之后流到外面来,细究内经用这个字的意思,实际上就是锦上添花的意思,如果把五谷五果吃好身体就会很好,而把吃肉这一点做好就会达到完美的状态,恰恰没有人做得到完美,一不小心就会盈满而溢,过犹不及,吃肉一旦过了同样会生病,现代人吃肉往往都过了头,于是后世的中医总结成一句话叫做:肉生痰酒生湿。脑力劳动者吃完饭之后大部分都在坐着工作,中焦壅滞,加上肉类难以消化所以很多肉实际上都变成了痰湿,反而成了致病之源,如果一旦食肉过多,中焦气机壅滞,上焦的气机难以肃降,胸闷心慌都会发作,所以心脏不好的人一定不能一次性吃太多肉(包括其他难消化的食物),否则心脏病就会发作。耐心体会内经用这个益字来衡量肉类对于人体的价值,实际上是警示世人吃肉莫过多,有那么一点点就够了,只需要一点点,一点点就会锦上添花,稍微多一点就溢出来了(变成痰湿),身体就会生大病的。

实际上长期饮用牛奶是不合理的。《异法方宜论》曰:“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北方的游牧民族长期以乳制品作为食物,因此很多人产生了脏腑的虚寒,同时牛奶具有较好的滋阴的作用,因此中医学有一张著名的方子,牛乳饮,治疗温病后期热盛伤阴,所以牛奶是滋阴之品,长期服用容易变生痰湿。目前很多人吃饭大部分食物都是肥甘厚腻之品,各种肉类,酒,牛奶,吃了这么多肥甘厚腻之品,反而运动的不够,大量的肥甘厚腻壅滞在中焦,导致中焦气机不畅,湿热内生。因此如果脾胃功能不好或者吃肉较多,喝酒较多的人是不适合饮用牛奶的。那酸奶能不能喝呢,通常有人听到饮用牛奶的过患之后就会提出酸奶的问题。酸奶是一种发酵的食品,酸奶的性味酸甘,也具有一定的滋阴作用,因为喝酸奶主要是为了补充益生菌,因此酸奶都是低温保存的,这个温度的食品是不适合食用的。

建议喝常温下的酸奶。肉、蛋、奶一样不缺,这是现代人的饮食特点,实在是跟西方人学歪了……五谷是植物的精华凝结而成,而鸡蛋是鸡的精华凝结而成,一枚鸡蛋可以孕育一个生命,足见鸡蛋包含精气。所以鸡蛋是非常好的滋阴之品,《伤寒论》中有黄连阿胶汤用鸡蛋黄滋阴,《温病条辨》中的大定风珠,都使用了鸡蛋黄作为药物以滋阴。对于鸡蛋这个食品吃起来一定要有限度,吃多了会腹胀,口臭,舌苔增厚,是因为鸡蛋的精气太充足,吃了以后运化不及,鸡蛋在人体内变成了痰湿浊气,反而成为致病之源。当然鸡蛋相对于各种肉类来说富含营养,而且不用如此残忍的杀害各种动物,用鸡蛋完全可以替代肉类的营养。

四、五菜为充

五菜在内经中特指了几种蔬菜:葵、藿、薤、葱、韭。应该说这几种蔬菜除了葵菜其他的几种气味是比较大的,而它们对应各个脏腑,通过其酸甘苦辛咸的性味来调节脏腑的气机。我们使用蔬菜不可能只吃这五种蔬菜。这些蔬菜全国各地一年四季并不是都有,但是不能简单的认为这条条文没有价值,前面已经讲到五谷是植物的种子包含天地之精气,因此才能在来年的春天发芽。所以这种精气进入人体之后,它是处于类似于潜藏的状态,五菜为充什么意思,五菜是具有特殊气味的菜,因为可以运行气机,这时候就会帮助人体把五谷之中的精转化成气,这些气充满人体里里外外,所以用一个充字表明五菜的作用,一字见真意。

你说不吃菜怎么行呢,不吃菜我们人体吃进来的精微物质就不能很好的化成气,就会变成死的宝贵,其实跟垃圾没有区别了,所以不吃菜很难解大便不顺畅,就是蔬菜能够化精为气,才能布散精微,这样子气机才能通调,大便才能顺畅。从表面上看只是一个大便顺畅的问题,如果明白了充字的含义,就会明白深层次的意义。

所以最后说了一句总结性的话,“气味合则服之,以补精益气”。要把五谷五果五畜五菜的气味调和好,这样子的结果是什么呢,五谷能够补精,五菜能够益气(把精化成气)。这就是饮食的终极目的。

THE END
1.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传统饮食智慧的现代解读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传统饮食智慧的现代解读 在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中,饮食文化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古人通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了许多关于饮食养生的宝贵智慧,其中“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饮食原则,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和应用。这一原则不仅体现了古人对食物性质和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5122228689896896&wfr=spider&for=pc
2.二院中医为什么中医讲“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见于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素问》中的“藏气法时论”。以谷养、果助、畜益、菜充的膳食原则,强调饮食要做到全面均衡、搭配合理,主张人的饮食要以谷类为主食,肉类为副食,蔬菜、水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zY2Mzg1Nw==&mid=2247495076&idx=1&sn=28cdb05e7848e5a0b4a6dc9c4f493aa5&chksm=9037583aa740d12cf91bf9fef80933ce4eead565ac2e9d7131755dcd1f01658a3da46a8abab2&scene=27
3.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经过夏日生冷饮食肆虐,不少人的肠胃有所损伤,建议:秋季养收,奉冬之藏。 《黄帝内经》里讲:“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意思就是谷物(主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而水果、蔬菜和肉类等等都是作为主食的辅助、补益和补充。 ——《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篇》 “五谷:糠米甘,麻酸,大豆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5389081/
4.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原文】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释义】人们经常说,“民以食为天”,“药食同源”。几千年来,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饮食观和灿烂的饮食文化。在《黄帝内经·素问》中更是归纳出各类食材的养益功能以及饮食顺序,即以“五养”为主,“五助”、“五益”、“五充”为https://www.shkp.org.cn/content.html?type=wx&id=148929
5.涨知识!中医讲“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都是啥?《黄帝内经》在建构医学理论时,将农家农耕活动所得谷、肉、果、菜的研究成果,用于治疗或者调理脏腑机能,“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就是农家知识用于建构医学理论的真实记录。 那么,你知道五谷、五果、五畜、五菜分别指的是什么吗?它们又有什么功效呢?一起http://iapp.fcrmt.cn/share/YS01MS0zMzkzMDAyNQ.html
6.《黄帝内经》饮食总纲: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 注释:病在表者,发而散之,或散(发散)、正气不足贵在收敛,或收(收敛)、杀伐太过,贵在缓和,或缓(缓和药https://www.meipian.cn/1prmcw7m
7.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来自御封天医【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经过夏日生冷饮食肆虐,不少人的肠胃有所损伤,建议:秋季养收,奉冬之藏。 《黄帝内经》里讲:“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意思就是谷物(主食)https://weibo.com/2736232240/NcSVU1zzi
8.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怎么理解?现代营养学认为,只有全面而合理的膳食营养,即平衡饮食,才能维持人体的健康。在世界饮食科学史上,最早提平衡饮食观点的是中国。成书于2400多年前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素问》已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及“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的记载。 https://www.lnky.net/bljq/28583.html
9.中医讲“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都是啥?医学《黄帝内经》在建构医学理论时,将农家农耕活动所得谷、肉、果、菜的研究成果,用于治疗或者调理脏腑机能,“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就是农家知识用于建构医学理论的真实记录。 那么,你知道五谷、五果、五畜、五菜分别指的是什么吗?它们又有什么功效呢?一起https://www.163.com/dy/article/J6JK3O250514S2IS.html
10.“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到底是什么意思?160首页 关注我们 返回 许建阳 主任医师 深圳大学总医院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到底是什么意思?-健康160网# 点赞 0 留言 暂无留言 发送 https://weixin.91160.com/h5/register/doctor/doctorSayDetail.html?id=289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