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种类的历史演变

中国古代粮食的代称也叫谷、五谷、八谷、九谷、百谷,但以五谷为最多。

1.原始社会至西周

在原始社会,中国的粮食品种主要有:粟、黍、稻、菽(大豆)、大麦、小麦、薏苡等。北方以种植粟、黍粮食品种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

夏、商、西周时期,中国的粮食品种有黍、稷、稻、小麦、大麦、菽、麻等七种。主要的粮食品种是黍、稷。直至明代以前,中国的粮食品种大致如此。在《诗经.小雅》中,农作物的排列顺序是:黍、稷、稻。当时人们很迷信自然,称社为地神,稷为谷神,故将二者结合在一起称为社稷。因而社稷即成了国家的代名词。

2.春秋秦汉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制农具的出现和灌溉的发展,人们才有条件种植对水土要求较高的菽和粟。虽然粮食作物品种变化不大,但是,作物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变化的特点是菽(大豆)的地位上升,并和粟一起列为主要的粮食作物。这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从战国到唐代,粟一直是中国北方的主要粮食。西周以前,中国粮食品种以黍、稷为主,其他粮食品种不占主要地位。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了五谷的概念,表明当时粮食作物的品种初步有了定型。主要粮食品种有:粟(禾、稷)、菽(大豆)、黍、稻、小麦、大麦、麻七种。

秦汉时期粮食结构有所变化,主要粮食品种有:粟、稻、小麦、大麦、大黍、粱、大豆。汉代董仲舒建议在关中一代推广小麦。汉魏时期由于石磨的推广,麦子磨成面粉,这一饮食史上的进步,也促进了小麦生产的发展。

3.魏晋至明清

魏晋南北朝粮食品种的顺序是:谷(稷、粟)、黍、粱、大豆、小豆、大麻、大麦、小麦、水稻、早稻。

隋唐五代时期,主要粮食品种的顺序是:稻、粟、麦。

宋元时期,稻麦两熟制逐步形成,双季稻得到推广,明代以后,水稻更加发展,因此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同时,玉米、甘薯、土豆从国外引进,更加丰富了粮食品种。当时主要的粮食品种是:水稻、小麦、谷子、玉米、豆类。

4.1950年以后

到1950年,粮食品种是指小麦、大米、大豆、小米、玉米、高粱和杂粮七大品类。

1952年,粮食减为四大品种:小麦、大米、大豆和薯类。

1957年,粮食增为五大品种:小麦、大米、大豆、杂粮和薯类。

1971年又把杂粮类改为“玉米”等,粮食为新五大品类:小麦、大米、大豆、玉米、薯类。

1979年后《辞海》对粮食的解释是各种主要食料的总称,如小麦、高粱、玉米、薯类等。

1996年根据种植面积及产量排列为:稻谷、小麦、玉米、薯类、大豆、谷子、高粱、其他杂粮。

其中,1990年,国家粮食定购的品类:小麦、稻谷、玉米、大豆。

THE END
1.[原创·图文]——蓬安农村收割稻谷工具演变历史过程。原始传统蓬安农村收割稻谷工具演变历史过程。原始、传统、现代工具并存四http://share.mala.cn/wap/thread/view-thread/tid/15986799
2.中国经济地理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走向(19页)中国经济地理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走向.pdf,第77 卷第8期 地理学报 Vol.77, No.8 2022 年8 月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August, 2022 中国经济地理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走向 李小建1, 2 (1.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封475001 ;2. 河南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0827/8015063014005125.shtm
3.2013年河北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一)105.2009年12月7至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谈判大会的主要目的,是在《京都议定书》框架的基础上,量化各国的减排目标,减少向大气排放: A.C B.CO C.CO2 D.SO2 106.世界博览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于2010年5月开幕的上海世界博览会的http://www.hebeigwy.org/html/xwsz/201302/1_7146.html
4.水稻演变的历史当然,仅凭考古发现来推测原始社会的稻谷产量,其推测结果并不一定准确。现在我们可以看看历史上有文字可查的亩产数据。 《管子·轻重甲》记载了春秋时代的稻谷产量:“终岁耕百亩,百亩之收不过二十锺。”一户人家一年耕种100亩地,总收成不超过20锺。春秋战国的亩很小,三亩半相当于现在一亩,管子说的百亩实际上只有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218/11/36465141_630013341.shtml
5.水稻栽培方式的演变与发展1 水稻栽培方式的演变历史 在我国, 水稻生产有些7 000多年的历史,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 水稻栽培相关的技术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实现了从直播到育苗移栽的有效转变, 为水稻产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 直播 直播水稻, 主要是指将稻谷直接播种于田间的一种的栽培方式。这类栽培方式下的https://www.360wenmi.com/f/f384v1nvf4sw.html
6.从地理形态到文化符号:浙西南地名"坦"的历史演变中国农史(Agri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 2021.4 从地理形态到文化符号:浙西南地名"坦"的历史演变 徐小晴 李扬 (浙江大学 历史学系,浙江 杭州 310058) 【摘要】民间地名及其变迁,通常隐含着其区域社会的历史与文化".坦"用于命名平坦土地上的田土类型或聚落,在 各地历史上多有所见.浙西南的"坦"通常指分布于河谷http://zgns.paperonce.org/oa/pdfdow.aspx?Sid=20210410
7.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在不同历史阶段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在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地区有所差别。A.正确B.错误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题找答案,刷题练习的工具.一键将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手机刷题,以提高学习效率,是学习的生产https://www.shuashuati.com/ti/5a4b97c344c84fdfa32988e997c7b53b.html?fm=bdbdsc71f3513a449e391cda7bf63cce8d51e
8.山东省种植制度的演变历史及规律通过调查,获得了有关山东省资源与种植制度以及种植制度内部各成分之间的详实资料;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得到了如下主要结果: 1.山东省农业基本生产条件的演变 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是种植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建国以来,山东省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主要表现在: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机耕面积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2005098961.nh.html
9.稻作历史稻米文化至今我国的稻作历史已发展几千年至万年,在我国,南自海南省三亚市,北至黑龙江省北部,东起台湾省桃源县,西抵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塔里木盆地西缘,低如东南沿海的滩涂田,高至西南云贵高原海拔2700m以上的山区,凡是有水源灌溉的地方,都有水稻栽培。除青海省外,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水稻种植。中国水稻产区主要分http://www.pjrice.com/index.php?ac=article&at=list&tid=64
10.沧海桑田的诉说——珠江三角洲自然环境变迁与人类活动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大量考古调查和发掘显示,珠三角的人类活动主要集中于全新世以来,这一时期正是全球变暖、陆地接受大规模海侵和珠三角平原形成的重要时期。珠江三角洲的人类活动历史主要阶段如下: 旧石器时代(距今约300万—1.5万年) 旧石器时代生产工具以打制石器为主。珠江三角洲的旧石器时代遗址非常少见,原因https://www.gmlab.ac.cn/gzfw/kpxc/202108/t20210826_659404.html
11.七年级历史教案(通用10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通过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 http://www.jiaoyubaba.com/jiaoan/62291.html
12.淮盐重要历史遗存——古海陵仓考+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二o o六年第四期 淮盐重要历史遗存——古海陵仓考+ 吴克嘉 (泰州市盐务局,江苏泰州225300) 摘要:古代泰州淮南大盐场地处江海流域,两淮中部,滨江临海,700余里广袤的滩涂资源, 又有得天独厚舟楫之利.公元前195年,吴王刘濞在此开山铸钱,煮海为盐,由扬州菜萸湾开 运盐河东通海陵http://ygsk.ycit.cn/ch/reader/create_pdf.aspx?file_no=200604001&year_id=2006&quarter_id=4&fal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