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2.06.06

2004年年底,袁隆平获评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十大人物之一。

1960年7月,他在农校试验田中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他利用该株水稻试种,发现其子代有不同性质。

1964年7月5日,他在试验稻田中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经人工授粉,结出了数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种子。

1966年2月28日,发表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刊登在中国科学院主编的《科学通报》,开启了水稻雄性不育的研究。

1972年,杂交稻被列为中国重点科研项目,全国性的协作攻关开始:三十余科研单位参与、上千个品种与该株野生水稻进行了上万次测交和回交转育试验。在此基础上,袁隆平选育不育系二九南1号成功,此为中国第一个应用于生产的不育系水稻。

1974年,他成功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优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

1974年,袁隆平团队配制种子成功,并组织了优势鉴定。

1975年,又获大面积制种成功,为次年大面积推广作好了种子准备,使该项研究成果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

1976年,定点示范208万亩,在全国范围开始应用于生产,到1988年全国杂交稻面积1.94亿亩,占水稻面积的39.6%。

1979年,作为中国首个科研技术,三系杂交水稻技术被介绍到美国。

1987年,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的发展战略”,即三系法为主的器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为主的籼粳亚种杂种优势利用;一系法为主的远缘杂种优势利用。

1995年12月16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袁隆平任主任。

1997年,袁隆平再次发起研究超级杂交稻。

2003年,中国大陆一半以上的水稻都为袁隆平的杂交品种;在世界范围,20%的水稻采用袁隆平的杂交技术。

2007年,中国大陆的水稻产量为5亿吨。其杂交水稻技术已经在中亚、东南亚、北美、南美试验试种,杂交稻已引起世界范围的运用。

2011年9月19日,中国农业部验收组公布,袁隆平指导的“Y两优2号”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平均亩产926.6公斤,创中国大面积水稻亩产最高纪录。

袁隆平祖父曾任海南文昌县县长,父母为知识分子,父亲袁兴烈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今南京大学)中文系,母亲华静自幼在英国教会学校读书,夫人邓哲。

1985年10月,创造与发明奖章(杰出发明家)金奖,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颁(下同)

1988年3月,农学与营养奖,英国Rank基金会

1993年4月,拯救世界饥饿(研究)荣誉奖,美国Feinstein基金会

1993年获美国菲因斯特基金“拯救饥饿奖”

1994年,何梁何利基金奖

1995年10月,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联合国粮农组织

1996年5月,日经亚洲奖,日本经济新闻社

1997年8月,杂种优势利用杰出先驱科学家称号,作物遗传与杂种优势利用国际讨论会,墨西哥

1998年11月,越光国际水稻奖,日本越光国际水稻奖事务局

2001年8月,拉蒙·麦格赛赛奖,菲律宾拉蒙麦格赛赛基金会

2002年获越南政府“越南农业和农村发展荣誉徽章”

2004年5月,沃尔夫奖,以色列沃尔夫基金会

2004年10月,世界粮食奖,世界粮食奖基金会

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8年3月30日,获颁“2007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2010年3月24日,荣获法国最高农业成就勋章

2012年1月31日,获2011年“马哈蒂尔科学奖”

1981年,荣获中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

1991年11月,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6年12月,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1年2月,获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

2011年1月16日,获得中国农业银行杯CCTV2010年度三农人物推介活动特别大奖。

《THEMANWHOPUTSANENDTOHUNGER》,作者邓湘子,出版社外文出版社,出版日期2007年1月1日。

THE END
1.杂交水稻产量农业技术观农汇我国杂交水稻年平均亩产是1000-3000斤。目前中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已超过1333万公顷,占水稻总种植面积的51%,产量约占水稻总产量的58%。杂交水稻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 我国杂交水稻年平均亩产是1000-3000斤。目前中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已超过1333万公顷,占水稻总种植面积的51%,产量约占水稻总产量的58%。杂交水稻指http://www.gannonghui.com/news/17192.html
2.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稻之道,目击一粒稻的10万年皇朝墩遗址发现了9000年前的水稻田,是迄今世界发现年代最早的水稻田。 这一年的这些新发现,让我们重新认识熟悉的稻米。 一粒稻,从长江边,走到我们的碗里,用了10万年。 总监制:王水明 监制:童俊 黄昕 温浩杰 策划/统筹:徐洁 陈海伟 文案:王曦煜 设计:龚子皓 https://www.ishaanxi.com/c/2025/0101/3328996.shtml
3.袁隆平杂交水稻的故事(全文)请同学们划分段落并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说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脉络清晰,按总体简介~研究历程~突出贡献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介绍袁隆平的简历及贡献。 第二部分(第4—28段):选择典型事例介绍袁隆平培养杂交水稻成功的艰难历程。 https://www.99xueshu.com/w/kmpf2rxgqu20.html
4.发展历程杨焕明、于军、汪建等人就中国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HGP)这一议题,在湖南张家界提出了一整套具有前瞻性的战略构想,孕育了中国基因组学的发展和未来。 参与/接轨 1998年 - 2006年 1999年9月9日9时9分 华大创立,为人类基因组计划而生。 2000年4月 袁隆平、朱立煌、汪建三方共同签署《关于开展中国超级杂交水稻基因https://www.genomics.cn/history.html
5.袁隆平中国农业科技的光辉名字一、袁隆平简介 袁隆平出生于1920年11月29日,是当代著名作物育种学家,以其在杂交水稻领域取得的一系列突破性成果而闻名于世。他的工作不仅改变了世界上很多国家对粮食生产模式,还为全球粮食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二、从基因到田野——袁隆平科研历程 https://www.lmbfayeskx.cn/shi-shang/719495.html
6.袁隆平杂交水稻的艰难历程一直没有成功. 我国的杂交水稻研究始于1964年,1973年利用三系法成功制得强优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并于几年后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上世纪70年代,我国科学家又开始了具有更大优势的两系法研究,并在80年代得到关键点的成功突破,两系法育种开始飞速发展.现在已经处于超级杂交水稻研究阶段.我国的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在国际https://www.da-quan.net/ti/%E8%A2%81%E9%9A%86%E5%B9%B3%E6%9D%82%E4%BA%A4%E6%B0%B4%E7%A8%BB%E7%9A%84%E8%89%B0%E9%9A%BE%E5%8E%86%E7%A8%8B.html
7.杂交水稻是中国高速发展的基51CTO博客杂交水稻是中国高速发展的基,惊悉袁隆平院士逝世,眼含热泪写几句悼念这位永载历史的伟人。“杂交水稻之父”这个称号估计是最被人熟悉的,但这个称号远远不能表明其内在的价值;在授予他的荣誉称号中“改革先锋”是最俗的;“共和国勋章”表明了其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吃http://gooltsing.blog.51cto.com/2538122/2804575/
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2014年1月3日,袁隆平团队回应转基因水稻研究,尚未用于实践。挪威议员提名中国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印度遗传学家和巴基斯坦人权活动家角逐2014年度诺贝尔和平奖。2014年8月入选世界凝智公园“世界名人馆”。2016年1月,袁隆平辞免湖南省政协副主席职务。2016年10月3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获得“吕志和奖—持续发展https://www.meipian.cn/26ftiy99
9.中国水稻发展历程手抄报中国手抄报中国水稻发展历程手抄报 中国手抄报 纪念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手抄报图片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手抄报图片及内容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手抄报图片及内容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手抄报图片及内容 纪念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手抄报图片 好看的水稻之父手抄报模板水稻之父袁隆平手抄报内容怎么写https://www.puchedu.cn/shouchaobao/4220373.html
10.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豆瓣)内容简介· ···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改变世界的科学家绘本传记丛书中的一本,该套书入选国家“十二五”重点规划项目的图书,用图画书的形式展现了古今中外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对科学技术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科学家的传奇故事。 这本书分三个部分:图画故事部分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无数次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2566752/
11.中国杂交水稻创新发展史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刊发的《杂交水稻》,系统全面地回顾并解读了杂交水稻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可作为一部杂交水稻发展简史呈现给读者。文章指出,杂交水稻分为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三个战略发展阶段,朝着应用方法由繁到简、效率越来越高、优势水平由品种间到亚种间,甚至远缘杂种优势越来越强的方向发展。https://36kr.com/p/1235152274985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