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揭秘“10萬年水稻演化史”

據新華社電(記者馮源、張泉)水稻是世界三大主糧之一。人類最早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開始種稻子、吃稻谷,發展出稻作農業?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呂厚遠研究員科研團隊與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臨沂大學、浙江省浦江縣上山遺址管理中心等全國13家單位的專家緊密合作,在上山文化的多個遺址聯合開展水稻起源研究,揭示出一段長達10萬年的水稻從野生到馴化的連續演化史。這進一步確認了中國是世界水稻的起源地,距今約1萬年的上山文化在世界農業起源中具有重要地位。相關論文已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在線發表。

日前,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浦江縣人民政府在浦江縣正式發布了這一重大研究成果。據介紹,中國科學家建立了有效區別野生水稻和馴化水稻的科學標准,運用多學科攻關手段,結合田野考古,獲得了一系列重大發現。

早在10萬年前,野生水稻就已在長江下游地區分布,為先民利用、馴化水稻提供了條件﹔約2.4萬年前,氣候進入寒冷的盛冰期,使得人類探索新的食物來源,開始採集並利用野生稻﹔約1.3萬年前,人類開始有意或無意地栽培野生水稻﹔約1.1萬年前,馴化水稻登上“歷史舞台”,東亞稻作農業起源。專家指出,這是人類發展歷史上的重要裡程碑,可以說,稻作農業起源的時間和麥作農業在西亞兩河流域起源的時間是同步的。

浦江縣上山遺址發現於2000年11月。上山文化於2006年11月命名。

THE END
1.自动化发展历程与展望11篇(全文)[1]朱向中.1983年之前中国武术国际化寻绎[J].搏击?武术科学.2006.12. [2]蔡宝忠.对现代武术发展的思考[M].体育文史.2001(2). [3]邱玉相,郭玉成.武术在国际传播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体育学刊.2002(6). [4]张玉景.论中华武术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吉林体育学院学报[J].2008.24.1.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0iwxtv2p.html
2.水稻栽培方式的演变与发展摘要:一直以来, 水稻栽培方式的改进与完善都是各级农业部门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栽培方式是否合理, 直接关系着水稻产量。就我国水稻栽培方式的发展来看, 经历了从直播到育苗移栽的历史演变。所以, 首先对水稻栽培方式的演变历史进行介绍, 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详细探讨。 https://www.360wenmi.com/f/f384v1nvf4sw.html
3.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史战乱频频、政局动荡、人口逃亡、耕地荒废,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但客观上战乱所造成的人口大迁徙也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的融合及农业文化的交流。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更多的民族逐步卷入以种植业为主的洪流中来。由于各族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国传统农业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在秦汉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http://m.ye-su.cn/yy/ynats9n2n.html
4.水稻的起源和历史水稻的起源地在中国,距今已经有4700多年的种植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水稻是一年生的水生草本植物,茎秆直立生长,生长高度在50-150厘米之间,其对土壤有一定的要求,适合在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水方便、无盐碱的地块种植。水稻的由来 水稻的起源地在中国,考古学家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中的新 https://hr.gan-ren.com/hc/rexhxrxrecxmfencnxs.htm
5.中国农业发展史20220628101053.pdf中国古代有关 “神农氏”的传说就反映了原始农业发生的那个时 代。 我国农业发生最早的地区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土壤疏松肥沃, 气候温暖干燥,为原始农业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考古学资料表 明,黄河中游的磁山和裴李岗文化距今已有8000年历史。遗址中发现大量粟类 作物,有的窖穴堆积达2m以上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628/8076111103004113.shtm
6.水稻演变的历史但是他没有考虑到农业科技的飞跃发展——仅仅依靠杂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广,我国每年增产的大米已经可以多养活6000多万人。21世纪到来了,中国不但没有变成缺粮大国,还成了举足轻重的粮食援助国。 截至今天,普通水稻每亩产量已经超过400公斤,而超级杂交稻的亩产则超过1000公斤,这组数据放到以前是不可想象的。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218/11/36465141_63001334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