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2023:《2023年中国大米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稻谷水稻农业部稻米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金健米业(600127)、北大荒(600598)、苏垦农发(601952)、东方集团(600811)等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大米产销规模;市场竞争格局;重点政策;产业链

行业概况

1、定义

大米(Rice),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成品。大米含有稻米中近64%的营养物质和90%以上的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同时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人民的主要食品。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稻谷脱去颖壳后称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层即可得到大米。

根据2019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大米》(GB/T1354-2018),按照食用品质可以分为大米和优质大米两类;而按照原料稻谷类型,大米可以分为籼米、粳米、糯米三类。

2、产业链剖析:产业链条较长,涉及行业众多

就产业链而言,大米行业隶属于稻米产业,后者包括从种子种植到消费者消费的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在整个产业链中,大米加工业是核心环节,但其上下游状况对大米加工企业的生存发展、盈利及经营方式也有非常大的影响。

大米行业的上游行业主要是水稻种植业,具体又包括具体的水稻种植业、化肥农药制造业、大米加工设备制造业等;中游行业主要是大米加工行业;下游行业包括工业用粮类食品制造业、口粮消费、饲料用粮及其他用粮。其中,工业用粮食品制造业主要包括糕点制造、饼干及其他焙烤食品制造、方便食品制造、米制品制造、速冻食品制造、黄酒制造等;口粮消费主要包括大米、粮油等。除此之外,近年来在大米行业的下游行业陆续兴起对大米的综合利用的研究,包括米糠的利用、米胚芽的利用和稻壳的利用等。

行业发展历程:行业发展成熟,产销规模小幅缓慢上涨

早在7000年前,中国长江下游的原始居民已经完全掌握水稻的种植技术,并把稻米作为主要食粮。十九世纪未辊式米机被发明,碾米效率得以大幅度提高。二十世纪中期喷风米机问世,碾米效果得以较大的改善。二十世纪后期制米技术快速发展,光电色选自动清理水平不断提高。

新中国成立后,大米行业的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949-1961年,进行了单季改双季稻、籼稻、改粳稻等耕作制度的改革。1962-1979年,继续选育普及矮秆优良品种,并采用了与之相配套的优化栽培技术。1980年后,杂交水稻“三系”配套,并配制了一系列高产组合,大面积应用于生产。2001年后,总体上我国水稻面积和产量都呈增加状态。

行业政策背景:重在保障粮食供应安全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做好粮食工作、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国务院、农村农业部、发改委、中共中央积极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鼓励大米产业发展,重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行业发展现状

1、中国大米产量位居全球第一

全球水稻产区主要分布在亚洲,播种面积占全球约90%,产量约占全球的91%,其中主要集中分布在中国和印度。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2021/22年度,中国以1.49亿吨的大米产量排名全球各国产量第一名;紧随其后的是印度,2021/22年度大米产量为1.30亿吨。两个国家合计大米产量占到全球的54%左右。

2、中国大米消费量占全球30%

根据美国农业部2022年9月的供需报告预测,2021/22年度中国大米消费量占全球消费量的31.82%,印度占22.27%。中国和印度都是人口大国,粮食需求较大。此外,大米消费量排名靠前的还有印尼、越南、菲律宾、泰国、缅甸等国家,均集中在亚洲。

3、近年大米行业产量呈小幅波动

从大米的产量来看,2017/18-2022/23年度,中国大米年产量总体呈波动趋势。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21/22年度,中国大米产量为1.49亿吨,同比增加0.47%。2022年9月,美国农业部发布世界粮食供需报告,报告中预测2022/23年度中国大米产量达到1.47亿吨,在全球各国产量排名第一。

4、中国大米行业消费量略高于供给量

近年来我国大米的消费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21/22年度,中国大米总消费量为1.5634亿吨,较上年度增加约600万吨,增幅4%。2022/23年度,预计中国大米消费量同比下滑0.2%,达到1.5610亿吨。自2020/21年度后,中国大米行业需求量略高于供给量,持续有所短缺。

5、2022年大米价格整体小幅波动

从籼米、粳米、糯米的批发价格来看,2020-2022年,中国籼米的价格呈现整体上抬的趋势。2022年10月,达到近期高位5.54元/公斤,而后有所下降。2022年12月,中国籼米批发价格为5元/公斤。

2020-2022年,中国粳米的价格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022年9月,达到近期高位5.33元/公斤,而后波动变化。2022年12月,中国粳米批发价格为5.25元/公斤。

2020-2022年,中国糯米的价格波动变化。2021年糯稻大范围扩种,糯米价格小幅上升至7.76元公斤左右,随后下半年有波动走低趋势。2022年以来,糯米价格波动上抬。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黑龙江大米加工“50强”企业数量最多

2、企业竞争:大米加工以中小企业居多,同质化较为普遍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行业市场集中度有望提高

中国大米行业目前以民营企业居多,而且多数企业规模不大,销售渠道并不完善,近年来行业新进入者有所减少,头部品牌正在加快品牌运作,未来市场集中度有望提高。此外,高端大米、小包装大米由于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市场前景较为良好。

2、中国大米消费需求未来将小幅提高

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我国以大米为口粮的居民达60%以上,为大米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大米的需求呈现刚性增长,而总供给却增长缓慢。这利于大米加工业的发展,为稻米加工企业提供了商机。

从需求端来看,未来几年中国大米的消费将继续保持小幅增长的趋势,美国农业部预计2021/22年度中国大米消费量为1.5634亿吨,2022/23年度预计为1.5610亿吨。根据《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2—2031)》的展望分析,到2031年,随着居民食物消费不断升级,稻谷消费呈稳中略降趋势,消费量总体仍将保持在约2.1亿吨。其中口粮消费继续下降,饲用消费将随着畜牧业发展及饲料成本价格变化呈先减后增趋势。前瞻根据近几年的消费量增速,预计到2026/27年度中国大米消费量将先下降后增长,小幅抬高至1.57亿吨。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大米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链咨询、技术咨询、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THE END
1.中国水稻发展历程手抄报中国手抄报中国水稻发展历程手抄报 中国手抄报 纪念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手抄报图片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手抄报图片及内容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手抄报图片及内容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手抄报图片及内容 纪念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手抄报图片 好看的水稻之父手抄报模板水稻之父袁隆平手抄报内容怎么写https://www.puchedu.cn/shouchaobao/4220373.html
2.杂交水稻是中国高速发展的基51CTO博客杂交水稻是中国高速发展的基 惊悉袁隆平院士逝世,眼含热泪写几句悼念这位永载历史的伟人。 “杂交水稻之父”这个称号估计是最被人熟悉的,但这个称号远远不能表明其内在的价值;在授予他的荣誉称号中“改革先锋”是最俗的;“共和国勋章”表明了其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http://gooltsing.blog.51cto.com/2538122/2804575/
3.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一、我国古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 我国古代职业分化程度较低,主要是农牧业,虽然也有官吏、教师、僧侣、手工业者、商贩等职业,但这些职业数量少且多为世袭或半世袭,农民进入这些职业的社会需要少。各社会职业流动十分有限,因此在我国古代没有建立起开放的社会化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仅局限在各个职业圈内进行就能满足https://guoxue.httpcn.com/info/html/2007726/KORNMEXVCQ.shtml
4.科普“橙剂”,人类化学史上最恶毒的发明!强烈抵制转基因1发展历程 2大事记 3技术平台 4中国市场 ?杂交玉米种子 ?传统蔬菜种子 ?在华公益 5成就荣誉 6企业事件 发展历程 播报 编辑 孟山都公司(Monsanto Company)是美国的一家跨国农业公司,在全球66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拥有员工总数2万多人。生产包括玉米、大豆和棉花等主要农作物以及果蔬种子。 [4-5]同时https://blog.csdn.net/qq_15963745/article/details/136024494
5.中国古代经济成长历程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农业和畜牧业、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商业、交通和城市),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土地所有制的变迁),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江南经济的发展、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化),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农业、手工业、商http://sc51678.com/gaosan/lishi/zggdjjczlc/index.html
6.在绿色发展中感受新时代改革开放脉动——写在第二个全国生态日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在2023年8月15日首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这个首创性、标志性的纪念日,体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体现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坚定决心。 在绿色发展中http://www.myhxlife.com/page238?article_id=4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