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亲录:湖南稻文化对世界贡献巨大

湖南智库联盟专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食品学院院长林亲录

湖南在考古方面的哪些证据可以佐证湖南稻作文化有着深远而悠久的历史?

为什么说水稻人工栽培技术的发明对世界有着巨大贡献?

目前,全世界有30多亿人以大米为主食,水稻人工栽培技术的发明,为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针对水稻最先发明地,全世界争论长达200多年之久。到了19世纪末,舆论渐渐倾向于中国。

1995年的中国十大考古成果之一是道县发掘,道县曾经属于广西,今属于湖南省永州市,古代是壮族祖先苍梧部的地域。苍梧部是壮族先民中强大的部落。

水稻人工栽培发明之后,有一个漫长的培育和摸索生产实践过程,2000年到3000年前,由于壮族以及壮侗(侗台)语族民族不断向东南亚迁徙,水稻人工栽培法逐步扩散到世界各地,成为全世界大多数人口赖以生存的基础。

稻作的历史对于稻米产业的发展有什么促进作用?

首先,促进了高纬度寒带地区稻米产业发展。稻谷栽培起源于南方,随着灌溉技术的发展、稻作文化和历史的外延,稻谷栽培逐渐向高纬度的寒带地区扩散,如我国的东北3省特别是黑龙江已成为我国大粮仓,黑龙江的稻谷(米)商品率在全国影响力越来越大,再如日本东北地区常年平均气温比黑龙江还低,但同样也是日本稻谷主产区,其最古老的稻谷栽培技术是从我国古代大唐盛世时期引进的。

其次,催生了稻谷栽培品种的多样化。我国是世界上水稻品种最早有文字记录的国家。《管子·地员》篇中记录了10个水稻品种的名称和它们适宜种植的土壤条件,初步提出不同品种适合不同气候条件的种植理念。以后历代农书以至一些诗文著作中也常有水稻品种的记述。宋代出现了专门记载水稻品种及其生育、栽培特性的著作《禾谱》,各地地方志中也开始大量记载水稻的地方品种,已是籼、粳、糯分明,早、中、晚稻齐全。到明、清时期,这方面的记述更详,尤以明代的《稻品》较为著名。历代通过自然变异、人工选择等途径,陆续培育的具有特殊性状的品种有别具香味的香稻,特别适于酿酒的糯稻,可以一年两熟或灾后补种的特别早熟品种,耐低温、旱涝和耐盐碱的品种,以及再生力特强的品种等。现在保存的水稻品种约有3万多种,这是几千年来变异选择的结果。

水稻原产热带低纬度地区,要在短日照条件下才能开花结实,一年只能种植一季。自从有了对短日照不敏感的早稻类型品种,水稻种植范围就渐向夏季日照较长的黄河流域推进,而在南方当地就可一年种植两季以至三季。

长沙米市在湖南粮食产业发展中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

长沙米市在长沙商贸史中占有重要位置,其雏形可追溯到北宋晚期。当时的潭州已能制造载米万解的大船,往来湘江,运送大米。到清雍正初年,湘江上运米之船“千艘云集”,直销汉口,再抵江浙,盛极一时。

20世纪二三十代,长沙因为其不断增加的稻米输出,在全国粮食贸易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得以与无锡、芜湖、九江并誉,成为当时广为流传的中国四大米市。长沙已成为百谷总集之区,“粮仓相比,米袋塞途”。1726年(雍正四年),清政府由藩司发帖,开设各类牙行,提供交易场所,米市正式形成。长沙集镇共开设牙行35户,其中粮行就占了24户。

长沙粮行的兴旺,吸引了长沙附近的小米市向省城汇集。同时出现了把稻谷加工成大米出售的人工碾坊、牛碾坊,乃至机器碾坊。到光绪年间,长沙的碓坊发展到500家,大都分布在碧湘街至草潮门沿江一带,尤以潮宗街最多,故有“米街”之称。清末民初长沙粮食行业开始分化为以加工为主的碾米业、以储粮为主的粮栈、以代客买卖为主的粮行和纯零售的米店4个自然行业。

长沙米市的兴旺,除了长沙特殊的地理、经济地位外,更主要是建立在湖南全省粮食生产相对发达的基础上的。长沙“文夕”大火后,米市衰落。抗日战争胜利后,逐渐恢复,到1947年长沙粮食行业共有企业700多家。

随着粮食市场发展,2010年12月26日,“粮食航母”湖南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长沙正式挂牌成立,“长沙米市”将在沿承数百年辉煌的基础上,继续其历史责任。

目前,湖南省现有粮食加工龙头企业35家,其中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8家,4个国家级龙头企业,省级优质稻加工龙头企业32家。

既然湖南有如此深厚的历史积淀,该如何继承和利用这些优势发展现代粮食产业?

大力发展粮食产业是粮食市场全面放开新形势下粮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对传统粮食生产经营机制的重大创新,也是当前与今后一段时期粮食工作的重点。加快粮食产业化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粮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首先要制定好要粮食产业化发展规划,应当立足本地粮食产、加、销的实际,按照统筹兼顾、体现特色、有所侧重的原则,研究制订既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发展规划;要突出大的项目建设和资金引入,通过加强联合,扩大规模,提升层次,不断把粮食产业化向纵深推进。规划要注重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以原料购销为基础,以现代物流为纽带,以城乡连锁为网络,全面囊括粮食产业化发展的各要素。

其次,政策和资金等层面,应该全方位支持粮食产业化发展。

国务院出台的“种粮直补”、“农机补贴”等系列惠农政策,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客观上为发展粮食产业化创造了条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不仅要把国家出台的支持粮食产业化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坚决落实到位,还要紧密结合实际,研究出台促进粮食产业化发展的优惠政策,重点在发展订单粮食、培育龙头企业、建设现代粮食物流体系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为粮食产业化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金融部门要在信贷方面予以支持,保证粮食企业在延长产业链条、特别是开展订单收购时的资金需求。税收部门则要认真落实产业化经营中的税收优惠政策,如降低农产品加工增值税、优先兑现出口退税等。通过多予、少取、放活的一系列举措,夯实粮食产业化发展的各项基础。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湖南粮食产业发展应该充分调动本土科技资源优势。湖南拥有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这一世界泰斗级人物及其团队,在产业原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科研平台方面,拥有水稻育种国家工程中心、稻谷及副产物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粮油深加工与品质控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食品科学与生物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和湖南省发酵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省级科研平台,教学、科研、技术力量雄厚。为粮食产业形成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三位一体的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和人才培养体系创造了有利条件。

湖南的市场体系建设应坚持以商贸企业和社区服务网点为基础、批发市场为主体、期货市场为先导、电子商务为方向的发展思路。要结合实际,运作市场化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辐射带动粮食产业化的较好较快发展。

THE END
1.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稻之道,目击一粒稻的10万年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稻之道,目击一粒稻的10万年 2024年5月24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在线刊发了来自中国科学家团队的论文。研究告诉我们,水稻从野生到驯化的这条证据链,在长江下游地区钱塘江流域找到了。这粒米,走过了漫长的10万年连续演化史。9月13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0010767864150388&wfr=spider&for=pc
2.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稻之道,目击一粒稻的10万年水稻田考古演这粒米,走过了漫长的10万年连续演化史。 9月13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浙江衢州皇朝墩遗址等3项考古最新进展。 皇朝墩遗址发现了9000年前的水稻田,是迄今世界发现年代最早的水稻田。 这一年的这些新发现,让我们重新认识熟悉的稻米。 一粒稻,从长江边,走到我们的碗里,用https://www.163.com/news/article/JKQDUE8C000189FH.html
3.湖北大学应用成果选编湖北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地址: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邮编:430062 电话:(027)88664297 传真:(027)88661571 E-mail:zr@hubu.edu.cn 网址:http://kyc.hubu.edu.cn 目录 湖北大学简介 湖北大学部分重点实验室简介 一、有机功能分子合成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https://www.xgsme.cn/articledetail.aspx?objectid=186
4.必备地质实习报告集锦8篇第一展厅:地球厅,介绍的是地球的组成部分和矿物元素,以及大连的`地质演变史。参观完地球厅后,让我们从内心深处产生爱护地球的原动力;第二、三展厅:海洋、海岸、海岸带厅,详细介绍海、洋的分别以及海岸带的沉积作用、 风化作用等,领略了海洋奇观、奇石的风采。第四展厅:海洋生物进化厅,在这个展厅内介绍生命的诞生https://www.unjs.com/fanwenku/128762.html
5.《中国杂交水稻发展简史确保正版》简介书评当当书海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中国杂交水稻发展简史【确保正版】》。最新《中国杂交水稻发展简史【确保正版】》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中国杂交水稻发展简史【确保正版】》,就上当当书海图书专营店。http://product.dangdang.com/11707955438.html
6.九三学社嘉兴市委员会嘉兴市九三学社组织建立55年来,在中共嘉兴市委和社省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从产生、发展到壮大,在历届社市委带领下,始终坚持民主与科学的宗旨,本着“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同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和社会服http://www.zjjx93.cn/content/5112853
7.第四部分历史回眸红色明溪一、党政军群组织的建立与发展概况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闽西的进步青年就开始为“改良社会”而奋斗。一九二六年三月,在外地求学的闽西青年学生中,出现了共产党员谢秉琼等人组织的《汀雷》社,他们“唤起民众,参加革命”,“监视汀属政治,促进党务发展”。于是,打倒一切恶势力,推翻封建统治的群众运动风起云涌。明溪县http://www.zgmxzx.com/2016-10/11/content_110203.htm
8.武常岐教授:轻舟已过万重山——中国管理学发展三十年教授简介:武常岐,山东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山东大学MBA/EMBA教育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战略管理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国家高新产业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光华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国际经营管理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伴随着中国崛起和中国企业发展,对于中国企业管理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早在30年https://www.glxy.sdu.edu.cn/info/1019/6154.htm
9.结合的作用范文12篇(全文)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好了,学生学习也必然进入了积极主动的主体地位,学生以学习的主人角色出现,知识、智力、思维能力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肯定与教师巧妙地发挥了主导作用分不开。教师主导作用必须也必然有一个落脚点,这个落脚点只能是”学”,教的目标和结果一定要由“学”体现出来。更为主要的https://www.99xueshu.com/w/ikeyduqcjzeq.html
10.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啟 ([﨎盛%姢hQ%R -{眢Z摅=?傧g颷[ ;隴|"隟fVVON蟺劅壚LUT~墝垖垖埣捶軣z友令鍗[{ 羻返截檒_摒7捍W尪 b恪 <鷖i縓幖褶h (枟7帠; ,袪F 鍗霌馄醠拒鹌硟eq@_輼l/ .o '恽峡艏闪d9M麐駂Z\縤5创 3涳彇 bY寳撡佉 噞硟怛连  蓴~j殝存鰱嗣~褓I跛燁 https://zujuan.xkw.com/thematiclist/17pt2822ct7941n205800.html
11.考古学王晖教授:从大小麦在中原的种植传播看后稷弃在我国农业作者简介 王晖,男,文学学士,史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专业学术带头人,历史系主任,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史专业学术带头人,陕西师范大学中华古文明研究中心主任。陕西师范大学文科资深教授。2004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曾获中国宝钢基金会颁发的“宝钢教育奖”;为陕西https://m.douban.com/note/770852855/
12.课程章节简介教学计划 第一章 历史地理学学科概要 登录后可预览视频 ● 1.1 历史地理学的概念 周晓冀 ● 1.2 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史 周晓冀 ● 1.3 研究内容、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 周晓冀 第二章 中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 ● 2.1 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概况 周晓冀 ● 2.2 第四纪气候与人类产生 周晓冀 https://higher.smartedu.cn/course/6260b21df29a9e60d0f26f6f
13.中国杂交水稻创新发展史经过50多年的创新发展,中国杂交水稻成为了世界农业发展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工程院院刊”(ID:CAE-Engineering),原文选自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2020年第9期,作者:何强,邓华凤,孙平勇,张武汉,舒服,邢俊杰,彭志荣,来源:Hybrid Rice[J].Engineering,2020,6(9):967-973.36氪https://36kr.com/p/1235152274985605
14.稻史中国的文明发展史很大程度上就是水稻的扩增史“可以说,几千年来中国人口增殖史以及文明发展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水稻扩张及增殖的历史。” 文/惠富平 我们知道,古文明的基础是特定自然条件下的农业经济,所以有人按照作物种植情况,将世界古文明分为“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小麦文明”、“中国的粟作文明”和“美洲的玉米文明”等。不过,这些粮食作物支撑的都是旱作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906/21/7442640_685094632.shtml
15.2013中考历史备考:中国古代经济练习(3)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有何历史影响?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回答其含义及经济重心南移的时间? 17.古人治史,常是“左图右史”,我们学习历史也要结合地图,以便形成立体的、完整的空间观念,观察下列两幅历史地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请回答: (1)两幅图分别是什么朝代的运河?说出判断的依据? https://www.liuxue86.com/a/686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