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产基础知识概述

水稻基础知识点总结水稻,是一种主要生长在水中的禾本科植物,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人类重要的主粮之一。

水稻的种植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七大农作物”之一,对于世界农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水稻的种植繁育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和研究,培育出了各种不同品种的水稻。

本文将对水稻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水稻的生长环境、植株生长特点、主要品种、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

一、水稻的生长环境1.气候条件水稻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对温度和光照的要求较高。

一般而言,水稻的生长适宜温度在20-35摄氏度之间,生长最佳温度为25-30摄氏度。

水稻对日照充足的要求较高,光照充足利于水稻的生长和穗粒的形成。

另外,水稻对降水的需求也较大,一般生长季节的降水量在1000-1500毫米左右较为适宜。

2.土壤条件水稻最适合的土壤是肥沃的水田土壤,同时对于排水性能也有一定的要求。

水稻耐水性强,但不耐涝。

因此,适宜种植水稻的土壤应该是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

3.光照条件水稻对光照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在穗期,充足的光照有利于穗粒的形成和充实。

而且光照对水稻的生长孕育周期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缺乏充足的光照会影响水稻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二、水稻的植株生长特点1.水稻的生长节律水稻的生长节律主要分为五个生长阶段,分别是幼苗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

在每个生长阶段中,水稻植株的生长特点和需求都有所不同,因此种植管理也需要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来进行调整。

2.水稻的生长习性水稻是一种重茬作物,对水排水性能有一定的要求。

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在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水稻对水的需求比较大,需要保持水田内的水分稳定。

3.水稻的生长特点水稻的生长特点主要体现在叶片形态、分蘖和根系生长等方面。

水稻植株的叶片常呈长椭圆形,叶脉平行,叶子有成草状和柄状的区别。

水稻的分蘖能力较强,一株水稻可以分蘖多株,这也是水稻的高产生长特点之一。

水稻生产管理基础知识一、水稻生育期水稻的生育期一般为120-140天左右。

根据不同阶段生育特点,主要可以分为生长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等时期。

生长期:一般为种子萌发至二、三叶完全展开的时期,即从播种后5~10天至15天左右。

主要特点是,幼苗迅速生长,根系增长迅速,初期生长迅速,日增长率较高,生长状况较稳定。

分蘖期:两叶及两叶以上分蘖至旗叶全展开之间的生育时期,即从15天至35~40天左右。

分蘖期是水稻生长关键时期之一,水稻在分蘖期的增长主要是由分蘖和叶片生长发育引起的,这一时期是穗粒形成与发育的重要阶段。

拔节期:主茎第1节细胞分裂停止至主茎第2节开始分裂之间的生长发育时期,即从40~50天至70天左右。

拔节期是水稻分蘖停止再生的时期,茎秆的许多细胞开始快速分裂,同时,叶片和根系也加速生长。

这一阶段是稻株地上部分生长发育的最高峰期。

抽穗期:稻株穗部形成和分化的生长发育时期,即从70-85天左右。

抽穗期的重要任务是花荚的形成和分化,是形成高产主茎的前提。

水稻进入抽穗期后,茎秆高度开始逐渐增长,最高花序的花荚开始形成和分化,茎秆粗度逐渐增加,花序逐日加重。

灌浆期:从颖花开花后开始至稻谷完全灌浆成熟的时期,一般为55~70天左右。

灌浆期是谷粒大小和水分含量调控的关键时刻,稻谷水分占全谷重的80%以上,各项化学成分也在这一阶段发生巨大变化。

成熟期:稻宽叶开始变黄,稻粒开始呈褐色而形成死亡的时期,即从110~125天左右。

稻谷的水分含量要求在12%-18%,坚实度在90%以上。

成熟期稻谷愈合力增强,出现愈合缝,稻茬熟透、脆性降低、易于割取。

二、我国主要水稻产区分布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的90%以上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成都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流域的河谷平原和三角洲地带是我国水稻主产区。

此外,云南、贵州的坝子平原,浙江、福建沿海地区的海滨平原,以及台湾省西部平原,也是我国水稻的集中产区。

高一地理水稻知识点总结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了解水稻的生长特点、种植方式以及影响其产量的因素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一、水稻的生长特点水稻是水生作物,其生长特点与其他陆生作物有所不同。

水稻生长过程一般可以分为水田营养生长期、干田幼苗期、干田生育期和成熟期。

1.水田营养生长期:此阶段为水稻生长的重要阶段,也是水稻积累养分和水分的关键期。

水田应保持适宜的水分和氮、磷、钾等养分供给。

2.干田幼苗期:此阶段水稻的生长以养分积累为主,此时对光照、温度和气候变化相对较为敏感,需要适当的防治病虫害。

3.干田生育期:此阶段水稻生长速度较快,对水分和养分需求也相对较高。

对于气候因素的适应能力较强,要注意灌溉和施肥的合理性。

4.成熟期:此阶段水稻籽粒充实,水分含量逐渐减少。

应及时采收,注意防止灾害和病虫害的发生。

二、水稻种植方式水稻种植方式主要有两种:直播和插秧。

1.直播:直播是将水稻种子直接撒播在湿润的土壤中。

这种方式适用于水田条件下,种子丰产且发芽率高。

直播的主要步骤包括耙地、撒种、覆土、灌溉等。

2.插秧:插秧是将育苗好的水稻幼苗栽插到水稻田中的一种种植方式。

插秧的主要步骤包括水田施肥、营养土培育、水稻幼苗整理和插秧等。

三、影响水稻产量的因素水稻产量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土壤、肥料、灌溉等。

1.气候条件:光照、温度和降雨量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

光照充足、适宜的温度和适度的降雨量有利于水稻的光合作用、生长和发育。

2.土壤特性:水稻对土壤的要求较高,一般要求土壤酸碱度适中,富含养分和有机质,且有较好的保水保肥性能。

3.肥料施用:水稻对氮、磷、钾等养分的需求较大。

合理施肥可以提高水稻产量,但过量施肥会导致营养过剩或者土壤污染。

应根据土壤肥力和水稻的生长需要进行科学施肥。

4.灌溉管理:水是水稻生长的必要条件,适量的灌溉可以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

水稻理论知识点总结一、水稻的种类水稻是由中国南部的青稞原种和东南亚的毛穗原种演化而来的。

按照生物学特性和农艺性状的不同,水稻可以分为两大类:籼稻和粳稻。

1.籼稻由长柄稻、鸡心稻和糯稻三个种型组成,其中长柄稻地理分布最广,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它的种子外壳薄、宜长途运输和石板上整米。

2.粳稻主要分布在亚洲北部和欧洲、非洲北部和美洲一些地区,粳稻水稻的种子外壳较厚,不易碾磨。

3.两者的主要差异在于籼稻的外壳薄、宜长途运输和石板上整米,而粳稻种子外壳较厚,不易碾磨。

二、水稻的生长环境水稻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比较严格,主要包括气温、光照、水分和土壤等方面。

1.气温:水稻的温度要求较高,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35℃,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超过40℃时会对水稻的生长和发育造成较大的影响。

2.光照:水稻对光照的要求较高,充足的光照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和发育,可以提高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的积累。

3.水分:水稻对水分的要求较高,缺水或者过湿都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特别是在播种前后、抽穗-乳熟过程和坐秧期对水分的需求较大。

4.土壤:水稻对土壤的要求比较宽松,要求土壤深厚、肥沃、湿润、疏松、透气和具有一定的保水、排水能力。

三、水稻的生长过程水稻的生长过程主要包括生育期、生育期和生育期等三个阶段。

2.生育期:水稻从出苗长至抽穗、拔节并且继续生长的期间,一般称为生育期。

3.生育期:水稻从传粉-结籽-成熟等期间,叫生育期。

四、水稻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水稻的主要病虫害包括纹枯病、白叶枯病、白背飞虱、稻纵卷叶螟等。

为了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合理施肥,适时春播,使植株生长较为平衡。

2.生产种子时,要求产地必须是病虫害科学观测标准实验田。

3.间作或配套种植驱虫菊花等。

可以预见,减少使用农作物上的化肥和农药。

五、水稻的栽培技术水稻的栽培技术对于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合理设定和采取一些农业生产技术:1.合理的品种选择:选择抗逆性强、产量高、抗病虫性能好的种子进行播种,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

水稻基础知识冋答1、水稻插秧前如何整地?(1)整地前及时清理和修复排灌水渠,保证水渠的完整和通畅。

(2)水稻收获后需进行秋翻地,深度为15~20厘米,还应进行机械旋耕,翻旋结合,一般情况下翻两年旋一年即可。

为了防止耕层变浅,每隔三年就要进行机械深翻一次。

(3)三月中下旬开始旱耙、旱平、旱作床,整平细耙,打好池埂,建设高标准条田和灌溉渠道。

(4)整地泡田是水田用水量较大的作业。

要用好头茬水,早泡田一般5月15~20日开始放水泡田。

(5)在插秧前4~5天,要做好水整地。

一个池子内要做到:高低不过寸、寸水不露泥、肥水不排出,达到单排单灌的要求。

2、如何选择适宜的水稻品种?水稻品种的选择应尽量做到优质性、丰产性、适应性和抗逆性相统一。

彰武地区水稻品种应选择生育期在150~155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品种。

主要应用沈农265、铁粳9、秋光、沈农1号等中、早熟品种。

3、如何科学、合理确定播种期?一般来说移栽日期倒推稻苗在苗床生长天数即秧龄期后的日期就是播种日期。

例如,计划5月20日移栽,秧龄期为35天,那么自5月20日倒推35天是4月15日,即为播种日期。

水稻移栽目前以用中苗为主,秧龄期为30~35天。

彰武地区一般4月15~20日开始育苗。

4、苗床如何处理和配置营养土?(1)整地做床。

早春或入冬前,选择被风向阳、土壤肥沃、排水方便的田园地、旱田地或高台上,精细整地,做床。

一般床高0.3米,床长10~15米,床宽1.8~2.0米,步道沟宽0.4米,床面搂平。

(2)配制营养土。

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倒细,过筛,与田园土或者其他客土按1:2~3的比例配制成营养土。

也可加入适量的壮秧剂或床土调制剂,与土壤、肥料混合均匀。

5、播种前种子如何处理?(1)晒种。

选择晴好天气,把种子倒在苫布或水泥地面上,均匀铺成3~4厘米厚,要勤翻轻翻,使种子均匀受光,一般要晒2~3天,可大大提高芽势及芽率。

(2)选种。

水稻农学知识点总结一、水稻的生长环境要求水稻是一种非常注重生长环境的农作物,它对气候、土壤和水分要求都较为严格。

首先是气候要求,水稻喜欢温暖潮湿的气候,生长最适宜的气温范围为20℃-28℃,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水稻生长速度最快,产量也最高。

而且,水稻对日照要求也很高,在生长季节内,充足的阳光照射是确保水稻充分生长的关键。

其次是土壤要求,水稻要求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土壤肥力高和通风性好,这样的土壤才能满足水稻的生长需求。

最后是水分要求,水稻是一种水田作物,对水分的需求非常大,一般在干旱地区种植水稻都要适当的进行灌溉。

二、水稻的栽培方式1.水稻的直播栽培直播栽培是指将育苗地培育好的幼苗直接移植到田间进行栽培,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面积的栽培和机械化作业。

直播栽培能够充分利用光照,促进幼苗的生长,提高株型质量,增加穗数,增加单株产量。

2.水稻的插秧栽培插秧栽培是指先在育苗地用水稻籽粒育成幼苗,然后将这些幼苗移栽到田间进行栽培。

这种栽培方式适用于小面积的栽培和人工作业,插秧栽培可以促进幼苗的成活,加速苗块生长,保证田间栽培质量,提高水稻产量。

3.水稻的直播制秧直播制秧是指将水稻籽粒种植在制秧覆盖膜上,育成幼苗后再移栽到田间进行栽培。

这种方法能够节省育苗地,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增加苗块生长速度,保证田间栽培质量。

三、水稻的育种方法1.选择育种方法选择育种方法是指通过选好的优良品种进行人工授粉,选出具有稳定性、高产性和优质性等优点的材料对其进行自交或是杂交。

2.杂交育种方法杂交育种方法是指通过选好的优良品种进行人工授粉,将不同亲本杂交结合,从杂交种子中的种子群体中挑选种子,然后让种子变成自交群体。

这种方法能选出种子生长速度快,生物量大,产量高,抗逆性、抗病性和抗虫性强的材料。

杂交水稻是高产的稻种,但是价格会高出一些。

水稻基础知识问答1、水稻插秧前如何整地?(1)整地前及时清理和修复排灌水渠,保证水渠的完整和通畅。

4、苗床如何处理和配置营养土(1)整地做床。

一般床高0.3米,床长10~15米,床宽1.8~2.0米,步道沟宽0.4米,床面搂平。

选择晴好天气,把种子倒在苫布或水泥地面上,均匀铺成3~4厘米厚,要勤翻轻翻,使种子均匀受光,一般要晒2~3天,可大大提高芽势及芽率。

包括风选、筛选和盐水选。

稻子农业的知识点总结一、稻子农业的起源和历史稻子农业起源于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根据考古学的发现,稻作最早起源于长江流域,距今已超过7000年的历史。

稻作在不断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传播到其他地区,成为了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稻作的起源和历史主要经历了几个阶段:狩猎采集时代、农业时代和工业化时代。

在狩猎采集时代,人类开始种植一些野生植物,并逐渐学会了农业生产。

在农业时代,稻作逐渐成为了人类的主要粮食作物,并得到了广泛的种植和利用。

在工业化时代,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改变,稻作的种植和产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二、稻子农业的生产方式和技术稻子农业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主要包括:水稻种植、田间管理、收获和加工。

水稻是一种半水生作物,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种植方式:湿地种植和旱地种植。

湿地种植是将稻谷种植在水田中,通过灌溉水田来提供充足的水源。

旱地种植是将稻谷种植在旱田中,在生长期间需要适量的水分。

田间管理是稻子农业中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和灌溉等。

施肥是指在生长期适时给稻田施加化肥,以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

除草是指及时清除杂草,保持稻田的整洁和有序。

病虫害防治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对稻田进行防治,以保证作物的健康和生长。

灌溉是指在干旱季节给稻田提供足够的水源,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

收获是稻子农业的最后环节,主要是将成熟的稻谷收割下来,并进行后续的加工和储存。

稻谷的收获主要依靠人工和机械,并需要适时的天气条件来保证作物的质量和产量。

加工是指将稻谷进行去壳、碾米等操作,将其加工成为成品稻米。

储存是指将加工好的稻米保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以防止其受潮和发霉。

三、稻子农业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稻子农业在全球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不仅提供了丰富的食物,也是许多国家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

稻作的生产和消费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国家。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稻子农业的发展趋势主要有几个方面:1.生产性和可持续发展: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稻子农业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生物水稻中考知识点总结一、水稻的生长环境1.温度:水稻是一种温带作物,其生长适宜温度为25℃~30℃,气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

2.光照:水稻对光照的需求量较大,充足的阳光可以促进水稻的光合作用,有利于提高产量。

3.湿度:水稻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尤其是在稻苗期和灌浆期,需要保持土壤的湿润。

二、水稻的生长周期1.水稻的生长周期一般为120-150天,可以分为幼苗期、拔节分蘖期、成穗抽穗期、灌浆期、成熟期等阶段。

2.不同生长阶段需要不同的管理措施,例如在幼苗期需要及时灌溉、拔节分蘖期需要施肥等。

三、水稻的生长特点1.叶片宽大而长,叶柄和叶鞘长,呈披针形。

2.茎秆中空,能抵御风吹。

3.根系发达,能有效吸收土壤中的养分。

四、水稻的疾病和虫害防控1.水稻的主要病害有白叶枯病、纹枯病等,主要虫害有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

2.防治方法主要包括选择抗病虫害品种、合理施肥、间作与轮作等。

五、水稻的育种与管理1.水稻的育种包括杂交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目的是培育出高产、抗病虫害、适应性强的品种。

2.水稻的管理包括土壤改良、施肥、植保等,目的是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六、水稻的种植1.水稻的种植方式包括水稻直播、水稻干插、水稻秧田等方式,不同的种植方式适用于不同的生态条件。

2.种植水稻需要选用适宜的品种、控制病虫害、合理施肥等。

七、水稻的收割1.水稻成熟后,需要进行收割、脱粒、晒谷等工序。

总之,对于水稻的了解,对于中考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学习水稻知识,为我国未来的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水稻知识大全(一)水稻种植想高产,水稻的生育栽培基础您了解多少?水稻的一生,从种子萌发开始,经过发根、长叶、分蘖、拔节、抽穗、开花、结实等一系列生长发育过程,最终形成新的种子。

水稻在不同生育期对应着不同的田间管理,因此正确把握水稻的全生育期对我们在水稻生产实践当中有着重大意义。

现整理水稻知识大全,主要分三部分内容:一、水稻的生育栽培基础;二、水稻田杂草综合防控技术;三、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下面就由小编向大家介绍一下水稻的生育栽培基础。

1.1水稻的生物学特征水稻原产于中国,为一年生禾本科植物,属单叶子植物;喜高温、多湿、短日照;须根系,不定根发达;穗为圆锥花序,自花授粉。

水稻是我国的第二大粮食作物。

我国年稻谷消费量在1800亿公斤。

1.2水稻类型按起源分为:籼稻和粳稻。

(籼稻适宜于在低纬度、低海拔湿热地区种植,谷粒易脱落,较耐湿、耐热、耐强光,但不耐寒。

粳稻习性相反)。

按生长季节来分:早稻、中稻和晚稻。

根据品种对土壤水分的适应性、耐旱性来划分:水稻和陆稻。

根据淀粉性状分为粘稻和糯稻。

(粘稻含70-80%的支链淀粉外还含20-30%直链淀粉。

而糯稻几乎全部为支链淀粉。

可食性、糊化温度及品质不一样)。

按生育期长短分为早熟品种、中熟品种和晚熟品种。

1.3常规稻、杂交稻和超级稻常规稻:是相对于杂交水稻而言的。

通过常规育种方法选出基因型为纯合的新品种。

如黄华占。

杂交稻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具有杂种优势的子一代组合。

杂交稻稻农不能自己留种。

如天优华占。

超级稻一般是指通过理想株型的构建与籼粳亚种间强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育成的产量潜力大幅度提高的品种或组合。

如Y两优系列。

1.4水稻种植季节根据水稻种植季节,在生产上,可分为单季稻和双季稻。

双季稻中第一季种植的叫早稻,第二季种植的叫晚稻。

一、水稻的基本生物学特性1.水稻的分类和种类:水稻属于禾本科,是一种由许多品种和类型组成的植物。

根据生长周期的长短,水稻可以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根据形态特征,水稻可以分为籼稻和粳稻;根据光敏性,水稻可以分为长日照稻和短日照稻。

2.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水稻的生长发育经历了萌芽、分蘖、抽穗、开花、结果、成熟等多个阶段。

在这些阶段中,水稻需要不同的环境条件和营养物质来支持其生长和发育。

3.水稻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水稻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其茎、叶、花和果实都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

在农业生产中,这些特性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起着重要的影响。

二、水稻的遗传改良技术1.传统育种方法:传统育种方法是指通过人工选择和控制杂交,来改良水稻的遗传特性。

2.分子标记辅助育种(MAS):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是一种利用DNA标记来辅助选择理想基因型的育种方法。

通过分子标记技术,育种者可以更准确地识别和选择目标基因型,从而提高育种效率和成功率。

3.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是通过改变水稻的基因组来获得理想的遗传特性。

通过转基因技术,科学家们可以向水稻中导入抗病、抗旱、抗虫等基因,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抗性。

三、水稻的抗病性改良1.水稻的常见病害:水稻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稻瘟病、白叶枯病、稻纹枯病、条斑病、稻瘿蚊等多种病害的侵害。

这些病害会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2.抗病性育种方法:为了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育种者可以通过传统育种方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转基因技术来改良水稻的抗病性。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水稻获得更好的抗病性,减少病害对水稻的影响。

四、水稻的抗逆性改良1.水稻的常见逆境:在生长过程中,水稻容易受到干旱、盐碱、高温、低温等多种逆境的影响。

这些逆境会严重影响水稻的生长和发育,降低产量和品质。

2.抗逆性育种方法:为了提高水稻的抗逆性,育种者可以利用传统育种方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转基因技术来改良水稻的抗逆性。

水稻知识点总结一、水稻的种植水稻是一种特殊的作物,它需要在水中生长。

根据水稻的种植方式,可以将其分为湖田水稻、旱田水稻和越冬水稻。

湖田水稻是在低洼地区种植的,需要大量的灌溉水。

旱田水稻是在需要灌溉但无法灌溉的地区种植的,需要经济的灌溉系统。

越冬水稻是在气温较低的地区种植的,需要耐寒的品种。

不同的种植方式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湖田水稻产量高,但成本也高;旱田水稻产量较低,但成本较低;越冬水稻则需要耐寒的品种,产量和成本均与其他品种有所不同。

二、水稻的生长水稻的生长主要分为幼苗期、壮苗期、拔节期和成熟期。

在幼苗期,水稻需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以便快速生长。

在壮苗期,水稻需要更多的养分和水分,以便更好地生长。

在拔节期,水稻需要充足的光照和温度,以便开花结果。

在成熟期,水稻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温度,以便成熟。

水稻的生长过程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水分、养分、光照和温度。

为了保证水稻的生长和产量,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采取适当的措施,如灌溉、施肥、田间管理等。

三、水稻的生理特点水稻的生理特点主要包括叶片发育、根系生长、茎秆发育、开花结果等方面。

水稻的叶片发育受光照和温度的影响,需要充足的光照和温度,以便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

水稻的根系生长受水分的影响,需要充足的水分,以便更好地吸收养分。

水稻的茎秆发育受土壤的影响,需要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以便更好地支撑叶片和果实。

水稻的开花结果受光照和温度的影响,需要充足的光照和温度,以便更好地开花结果。

水稻的生理特点是其生长和产量的基础,也是其适应不同环境的关键。

为了更好地了解水稻的生理特点,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来研究其生长和发育过程,以便更好地应用于生产实践。

四、水稻的主要生产国家水稻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世界有许多国家种植水稻,其中以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和越南等国家为主。

这些国家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水稻生产国,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水稻供应国。

不同国家的水稻种植方式和品种有所不同,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种植方式和品种。

第二章水稻生产基础知识1、水稻一生包括几个生育阶段水稻一生从种子发芽开始,经过一系列的生长发育过程,直到新的种子形成为止。

根据水稻一生不同时期生长发育状况的不同,通常划分为两个生育阶段,即营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4个生育时期,即秧苗期、分蘖期,幼穗分化期及结实期。

(一)水稻营养生长阶段在生产上如何应用水稻营养生长阶段是指从种子发芽开始到幼穗分化前,在这一时期内主要是摄取养分长植物体,为过渡到下一发育阶段积累必要的营养物质。

营养生长阶段包括幼苗期和分蘖期。

分蘖期间分蘖数开始时增加较慢,数量少,称分蘖始期,随着稻株同化作用的增加,生长旺盛,分蘖速度加快,分蘖茎数迅速增加以至达到最高分蘖数,称最高分蘖期,最高分蘖期以后,分蘖茎数的增加又趋于缓慢,以至分蘖茎数停止发生,即分蘖末期。

水稻发生的分蘖并非都能成穗,只有有效分蘖茎数才是每亩穗数的基础。

因此,了解水稻分蘖特性后,在农业生产上就要千方百计的采取促进措施,争取多一些有效分蘖。

如果分蘖期光照充足、温度高、环境条件好,栽培上施足基肥,加强肥、水管理,供给稻株充足的营养物质,促使早生快发,就能达到早分蘖,低节位蘖数多,有效分蘖数多,无效分蘖少,成穗率高,保证在一定面积内达到最高的有效茎数。

因此,分蘖期是决定穗数多少的关键时期。

(二)水稻生殖生长阶段在生产上如何应用水稻生殖生长阶段是指从幼穗分化开始到新的种子形成。

在这个时期要吸取大量营养物质,除建造植物体外,还要转化形成生殖器官,开花结实。

生殖生长期包括幼穗形成期和结实期。

幼穗形成期从穗原始体开始分化到抽穗为止。

结实期是从抽穗开花到籽粒成熟为止。

幼穗形成期间,稻株节间迅速伸长,植株高度增加很快,所以这个时期又叫伸长期,这个时期是决定每穗粒数多少的重要时期,也是关系到产量高低的重要时期。

此期如外界环境条件良好,营养充足,每穗粒数就多,则获得高产可能性就大,反之,外界环境条件不能满足稻穗生长发育,营养条件很差,穗头小,籽粒少,产量不高.从氮素供应情况看,从幼穗分化到抽穗结束,所吸收的氮素数量约占水稻一生中吸收氮素总量的30%左右,为此,栽培上特别强调在前期施肥不足的情况下,采用施穗肥的措施,补充营养,以增加粒数。

结实期是结实率的高低和粒重的决定时期,此期营养条件妤,则结实率高,籽粒饱满,相反,养分不足,影响千粒重,因此,这个时期水稻继续吸收养分,氮素需吸收l0%左右,如此期养分不足,应施粒肥,增加粒重。

结实率是指除去未受精的空壳和很早停止发育的秕粒以外的谷粒占全穗所有粒数(含秕粒)的百分率,成熟率还应除去结实率中不够充实的谷粒,因此,成熟率的标准要求比结实率高。

2、划分水稻品种早、中,晚熟的标准人们常说这个水稻品种是早熟种、中熟种或晚熟种。

那么,划分水稻品种熟期的标准是什么可概括为三条:一是从播种到成熟所需的总天数,二是不同品种稻株的主茎总叶数,三是有效积温数。

以从播种到成熟所需天数作为水稻熟期划分标准,各地区分法有所不同,从我们延寿县大体上认为:凡全生育期即从播种到成熟在110—115天以内的叫早熟稻种,在115--125天的为中熟稻种,在125天以上的为晚熟稻种。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长短不是固定的,常因地区不同和种植季节不同而有很大变化。

同一品种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熟期,同一地区由于气候的变化和播种期的不同等,也常常出现差异。

所以,仅用生育期所需天数作为区分熟期的标准不够全面,对此提出了用主茎总叶片数的多少来区分熟期。

我们黑龙江一般以主茎11片叶的作为早熟稻品种,主茎12片叶的作为中熟稻品种,主茎12片叶以上的作为晚熟稻品种,因为一个品种一生中叶片的多少受播种期和气候影响较小,是相对稳定的,所以用叶龄数能够比较准确地划分生育期。

划分品种生育期长短,除了上面两条以外,有效积温也是一个很重要依据,不同生育期的品种一生中需要的有效积温数是不一致的,一般早熟品种要求有效积温少,晚熟品种要求有效积温多。

我县以积温低于2300度的为早熟品种,积温2300—2450度的为中熟品种,大于2450度的为晚熟品种。

3、水稻种子是由那几部分构成的水稻种子是稻苗生长的基础。

水稻的种子即谷粒,植物学上叫作谷粒的最外层是谷壳,谷壳分两片,外面的一片叫外颖,里面的一片叫内颖,谷粒的顶端叫稃尖,稃尖有的延伸成为芒,芒的有无、长短和色泽是鉴别水稻品种的依据之一。

谷壳的里面是果实,即糙米,果实由胚和胚乳两大部分组成。

糙米重量的98%是胚乳,胚乳含有丰富的淀粉及少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等,是人类食用的主要部分,也是秧苗生长初期的营养供应“仓库”。

糙米大多数是白色透明的,也有少数品种糙米外表是紫红色的,糯米为乳白色,大多数米粒的腹部与中心处有一白色不透明的部分,在腹部的叫腹白,在米粒中心处的叫心白。

腹白和心白组织松疏,米质差,加工时容易成碎米,所以,米粒腹白、心白的有无和多少是鉴别米质好坏的重要标志。

胚位于米粒腹面的基部,由胚芽、胚轴,胚根、盾片(子叶)几部分组成,是发育成幼苗的雏体。

种子发芽时,胚根向下生长发育成根,胚芽向上生长,发育成秧苗的地上部分。

4、何谓水稻产量所谓水稻产量包括两个概念:一是生物产量:是指水稻在生育期间生产和积累有机物的总量,即整个植株(不包括根系)总干物质的收获量。

其中有机物质占90一95%,矿物质占5一10%,故有机物质是形成产量的主要物质基础。

二是经济产量(一般产量):即按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产品——稻谷收获量。

作物的经济产量是生物产量的一部分,经济产量的形成,以生物产量即有机质总量为物质基础,没有高的生物产量,就不能有高的经济产量。

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称为经济系数。

水稻的经济系数为50%左右,玉米的经济系数为25—40%,大豆的经济系数为30%左右。

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和经济系数三者间的关系十分密切。

水稻在正常生长情况下,经济系数是相对稳定的,因而生物产量高,经济产量一般也较高,所以提高生物产量是获得水稻高产的基础。

水稻产量(经济)结构包括哪些因素水稻产量由每亩有效穗数、每穗结实粒数和粒重(千粒重)构成,通常叫做产量三要素。

单位面积上的有效穗数,在一定范围内随基本苗数增加而增加,但是,每亩穗数增加超过一定范围后,穗数与粒数的矛盾增大,即每亩有效穗数的增加反而引起每穗结实粒数的减少。

假若因增加穗数造成每穗结实粒数减少的损失,不能由增加穗数来弥补时,就会导致产量下降。

千粒重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因素,但如气候条件差、栽培管理不当,千粒重小,也能对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由此可知,只有合理选择品种,加强栽培管理,正确协调个休与群体关系,调整产量各因素之间最佳构成,才能获得高产。

5、水稻育秧“干长根,湿长芽”的意义水稻种子萌发是先出芽还是先出根,取决于种子萌发时所处的环境条件。

稻种经过浸种处理后,在适宜的温度和水分条件下,胚芽的萌动比胚根伸长速度快。

在正常浸种催芽过程中,稻种刚“扭嘴”或“破胸”或“白”时,首先看到的是小白点,这个小白点就是胚芽鞘先突破种皮和颖壳的部位,而后胚根长出。

未经浸种处理的干种子播在湿润的土壤中,由于氧气充足、水分少,胚芽的萌动和伸长速度较缓慢,而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和颖壳,先长根。

但同样干种子播在水育苗床的泥浆耻,因水分充足,结果先发芽,后长根。

稻种露白后,长芽发根的快慢与土壤中水分和氧气多少有关。

如稻芽播在水多、氧气缺少的苗床里,胚芽生长较快,而胚根生长缓慢,但在氧气不足的湿润秧田里,幼根生长快,胚芽生长较慢。

通常说“湿长芽,干长根”。

“湿”是指有水份大,“干”是指水份小。

水份的大小直接影响氧气的多少。

近年来推广的旱育苗较好的解决了供给秧苗充足氧气的问题。

水稻育秧从播种到2叶期的主要栽培任务是促进秧苗及时扎根。

只有在扎好根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壮苗。

生产上旱育苗在浇足底水播种的基础上,出苗前—般不补水。

当苗达1叶1心时,如床面表现缺水,要用喷壶浇补给水份,切不可用大水漫灌的方法补水。

其道理就是要保证有充足的氧气,以利于促进秧苗扎根。

另外大水漫灌还会使地温下降,也不利于秧苗的生长。

这就是稻农常说的“育秧先育根”。

6、水稻根系发生与分布的规律水稻根系是纤维根系或称为须根系。

由于发生的先后和部位不同,可分为种子根,冠根和不定根三种(1)种子根(初生根,胚根)直接由种子生出。

当种子发芽时,由胚根直接发育来的一条根,是最初出现的唯一的一条种子根。

此根的作用是吸收水分、支持幼苗。

一般待冠根形成后,即萎枯,好象婴儿的乳齿一样,到一定时期即换为永久齿。

(2)冠根(后生根)发生在茎秆基部近地面3厘米左右的茎节上。

通常在茎的最下部一,二、三、四各茎节成轮状发生,数目甚多,形成稠密的根群(须根)。

随着分蘖增加,根群也逐渐发展,每一纤维根上又发生多条支根。

一般老根呈褐色,新根呈白色。

新根近根尖部分生有根毛。

土壤疏松或通气性好时,则根毛较多,如长期一直生长在水中,则根毛少甚至没有,所以,通气良好的稻田,根群发育也好。

水稻根群的分布,不同的生育过程分布不同。

如分蘖期,根群向横向扩展较快,根系呈椭圆形,茎伸长期开始以后,向下伸长的趋向大了,转变为倒卵形,在良好生长条件下,根群幅度达40厘米,深达50厘米以上,开花期,根部不再继续伸展,活动能力逐渐减退,接近成熟朝时,根系吸收养分能力完全停止,以后水稻的生育和结实所需要养分,全靠植株体内的养分转移维持。

(3)不定根:一般指冠根以外的根,由地上部分茎节上所生。

在一般生长状况下,不定根是不发生的。

只有稻株倒伏后,或稻茎压于水中或土中,每节才可发生不定根。

7、为什么说“白根有劲,黄根保命,黑根生病,灰根要命”为什么从根的颜色就能知道根的活力呢白根一般都是新根或是老根的尖端部分,这些根成一个氧化圈,使周围的土壤呈氧化状态,形成一个氧化圈,可将其周围的可溶性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沉淀,而不聚积在根的表面,保持了根的白色。

白根有很强的生理功能,生命力和吸收能力都很强,所以说白根有劲。

黄根是老根和根的基部表面。

这些根因为老化,外皮层细胞壁增厚,泌氧能力下降,“氧化圈”缩小到贴近根表,三价铁沉积在根上,成为黄褐色铁膜。

这层铁膜有保护作用。

可防止有毒物质浸入根的内部。

但这种根系吸收能力大大减弱。

长期淹水以后,由于土壤内氧气不足,有机质进行嫌气分解,产生硫化氢等一系列有毒物质。

当硫化氢和二价铁相结合时,便生成硫化铁(黑色)沉淀在根表。

这种根生理机能已大大衰退。

所以说黑根生病。

当土壤中有一定数量的二价铁存在,可以及时清除硫化氢的毒害作用,对水稻生长是有益的。

若土壤缺少铁元素硫化氢得不到消除,对根的毒害作用是很大的,能抑制根系的呼吸作用和吸收功能,使稻根中毒死亡。

THE END
1.科普水稻的一生,114张ppt详细阐述水稻的前世今生!本ppt作者为徐才国教授,向徐老先生致敬。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8 42 438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https://www.163.com/dy/article/EVJJBT1Q05325BXL.html
2.水稻的一生发芽期谷粒发芽,点播到湿润土壤里幼苗期,长叶,分蘖拔节孕穗期结实成熟收割晾晒谷粒去壳成米煮米成饭https://www.meipian.cn/56tid4z1
3.《水稻的一生》问卷调查(一)①会②不会 8、参加活动时,你能一切行动听指挥吗? ①能②不能 9. 我们的活动主题内容是《水稻的一生》,群内所有的任务你能按时按质完成吗? ①能②不能③尽量吧 10.你认为水稻从育苗到插秧直至变成我们餐桌上的米饭,容易吗?请写出一至三点理由。https://www.wjx.cn/xz/100997400.aspx
4.首届网络文明成果云展示李子柒《水稻的一生》CCTV-17农业农村 正在播出:寻古中国-1 精彩预告:今日说法-2023-162 新闻联播 焦点访谈 等着我 晚间新闻 经典咏流传 挑战不可能 故事里的中国 今日说法 时代楷模发布厅 开讲啦 我有传家宝 第一动画乐园 动物世界 人与自然 正大综艺 人口 国际艺苑 生活提示 中华民族 秘境之眼 典籍里的中国 中国诗词大会 生活圈关https://gongyi.cctv.com/2022/08/30/VIDE8qnOq2PR6MVoy2vt34VX220830.shtml
5.跟着李子柒看《水稻的一生》有感中纪委网站有过一期特别策划,跟着李子柒带你认识《水稻的一生》。视频用了5分钟的时间记录了水稻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生长周期。 这段视频勾起了无数人的共鸣,也让我不禁回想想我的童年。从小我在乡下外婆家长大,农忙时,即便年幼的我也常常要帮家里下田干农活,视频中的每一幕都是那么的熟悉。 https://www.jianshu.com/p/1e645053b75d
6.看视频了解水稻的一生,不浪费一粒米!看视频了解水稻的一生,不浪费一粒米! 我们每天都在提倡 厉行节约、“光盘行动” 不浪费一粒米 那大米究竟是怎么来的 我们为什么要节约? 请跟随网红李子柒 先来了解一下“水稻的一生”https://nyncj.beijing.gov.cn/nyj/snxx/spxw/10886334/
7.水稻的一生优秀教案.ppt免费在线阅读1.2 水稻种类 水稻的一生 ≥12℃ ≥ 15℃ 30℃ 30℃ 25-30℃ ≥20℃ 萌发 拔节 孕穗 抽穗 乳熟 蜡熟 完熟 分蘖 幼苗 杨花 营养生长阶段 营养、生殖生长并进阶段 生殖生长阶段 习惯上把水稻种子萌发到新种子形成,称为水稻的一生。 水稻的一生 生育期 秧苗期 分蘖期 孕穗期 抽穗、扬花期 灌浆结实期 形态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1129/8031126010001135.shtm
8.一生致力于水稻研究的翻译是:Lifetimecommitmenttoricea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得尊重别人 Must want to obtain others respect, first respects others[translate] athis lesson is than 这个教训是[translate] athis lesson is than the last one 这个教训比持续是[translate] a一生致力于水稻研究 The life devotes to the paddy rice research[translate]http://alaboyu.zaixian-fanyi.com/fan_yi_488100
9.水稻的一生简图手抄报蚕的一生手抄报水稻的一生简图手抄报 蚕的一生手抄报 蚕的一生手抄报 蚕的一生破茧成蝶手抄报 蚕的一生手抄报 蚕的一生手抄报三年级 - 我家的国庆手抄报 科学作业蚕的一生手抄报 蚕的一生手抄报图片2生物手抄报读书手抄报-手抄报图片网 关于养蚕的一张手抄报 蚕的一生手抄报https://www.puchedu.cn/shouchaobao/3742045.html
10.科普研学农耕系列小米大爱水稻的一生·打谷小志愿者正在为打谷装备添彩 非常满意我的打谷草帽 “妈妈,稻谷好香” 我是哥哥,我来收割。 农户们也来帮忙(专业的事得专业人干) 打谷感悟:农民伯伯这样种水稻太辛苦,我要发明智能机器人,输入水稻种植程序,帮助农民伯伯,让他们轻松愉快的种植水稻。 编辑:王 丽 审核:李杨霞https://m.kangyanghongya.com/news_details.html?from=web&id=2570835
11.水稻一生可划分为哪几个生育阶段?习惯上把水稻种子萌发到新种子形成,称为水稻的一生.根据形态、生理等特点,可将水稻的一生分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时期(或阶段).营养生长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稻穗开始分化以前的一段生长时期;生殖生长期,是指从稻穗开始分化到成熟收获的生长期. 根据形态、生理特点,可将营养生长期划分为秧田营养生长期和大田营养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6eaee906c9af0b67103ec2355b284904.html
12.水稻施肥秘籍!水稻种植怎么施肥?施肥量施肥期施肥方法要点水稻一生需肥量为每100千克稻谷需要吸收氮素2.0~2.4千克、五氧化二磷0.9~1.4千克、氧化钾2.5~2.9千克。水稻的施肥量应根据土壤养分供应量、水稻目标产量、肥料利用率及各种肥料的性质等方面因素确定。土壤供肥量可按水稻需肥总量的60%左右进行估算,肥料利用率不同的季节有所差异,氮素化肥利用率在30%~40%,钾肥利用http://hbsnhf.3456.tv/news/13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