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兴 乡村生活美

良种良机齐发力助推粮食产量迈上新台阶;小小芝麻成为富民大产业;传统村庄焕发新活力……

连月来,新华社记者兵分多路参加“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深入湖南、浙江、河南等地采访,走进田间地头、科研院所、企业工厂……记录美丽乡村的新变化,感受广袤田野孕育的希望与生机。

插上科技“翅膀”,保障粮食安全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必须时刻绷紧。

数据显示,在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基础上,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其中,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

小雪节气后几天,走进位于湖南长沙的岳麓山实验室集聚区,记者看到,几名研究人员正采用先进的分子育种技术,研制水稻新品种。相比传统育种技术,分子育种可以精准改良种子性状,大幅提升育种效率。

“我们正积极应用新技术手段,聚焦高产、扩面、提质的目标,培育重要水稻品种。”岳麓山实验室前沿技术研究部团队首席项目负责人赵炳然说,团队已在杂交水稻高产攻关、耐盐碱水稻研制等领域取得突破。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湖南正努力打造种业创新高地,推动种质资源研发,为粮食安全提供坚实保障。湖南杂交水稻育种与应用技术稳居国际领先地位,杂交水稻实现连续五轮高产跃升,单季亩产突破1200公斤。耐盐碱水稻重大新品种创每亩573.8公斤高产纪录。

“起步、前进……”随着工作人员的口令和指挥,一台由湖南省农业装备研究所研制的智能无人驾驶拖拉机展示起停、转弯、掉头等功能。这台机器功能多样,能够实现除草、施肥和旋耕等,能应用于设施农业和果园。

结合湖南地形特点,湖南省农业装备研究所设有农业装备、智能控制、农机农艺融合等研究室,满足本地农业多样化的作业需求。

在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的农田里,农机手正操作小型旋耕机作业。“本地企业研发的小农机,‘巴掌田’‘深泥田’里都能灵活作业,大大提高了种粮效率。”种粮大户贺俊青说。

数据显示,2023年湖南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4%,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5%,水稻耕种收全程机械化率达83.46%。

在浙江,插上数字化智慧“翅膀”的现代农业正释放蓬勃产能。

走进浙江舟山岱山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内的温室大棚,无土栽培的蔬果层层叠叠,铺展开来,散发出诱人光泽。

高质量的蔬菜种植,离不开高质量的蔬菜育苗。位于园区内的岱山县自动化蔬菜育苗工厂,拥有世界先进的播种育苗流水线及自动化管控系统。

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

近日,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一场芝麻焦馍大赛吸引了30多家当地企业参赛,选手们都拿出看家本领,将30多种溜溜圆、嘎嘣脆的芝麻焦馍呈现在评委面前。

好吃的焦馍离不开优质的芝麻,项城市素有“白芝麻之乡”的美誉。2018年,项城白芝麻获得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常年种植面积在20万亩以上,成为当地富民特色产业。

当地在做大芝麻种植规模的同时,也在不断延伸芝麻产业链条。

周口市老磨坊粮油食品有限公司是当地一家生产芝麻香油和芝麻酱的龙头企业,该企业每年要从农民手里收购2万吨芝麻。

“河南周口、驻马店这一带是优质芝麻的主产区,以此为依托,我们把芝麻香油和芝麻酱销售到全国各地。”该公司总经理李永生说。

项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站长栾晓刚告诉记者,芝麻全身都是宝,除了做成芝麻香油、芝麻酱、芝麻球、芝麻焦馍等产品外,芝麻叶也开发出了很多品种,如芝麻叶面条、椒盐芝麻叶、芝麻叶香菇酱等,此外,芝麻杆加工后还能做饲料和聚合板材。“芝麻的产业链越长,农民的收入就越高。”

“十四五”以来,河南省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以高效种养业转型升级为抓手,因地制宜支持花生、芝麻、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中药材等优势特色农业发展,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全省经济作物持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不仅为全国“菜篮子”产品供应提供了坚实保障,而且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湖南,多个农业县因地制宜,推动当地农业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2024年石门县柑橘鲜果销售收入预计突破12亿元,汉寿县生态化养殖的甲鱼可以卖到七八十元一斤,“楠竹之乡”桃江县竹子的“潜能”被深度挖掘……助力农民增收致富,为三湘大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建设和美乡村,打造幸福生活

沿山路迤逦而上,记者来到浙江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水碓坑村,只见竹林环抱,小溪潺潺,房屋古朴,一派静谧祥和的传统乡村景象。

水碓坑村党支部书记潘建锋介绍,村内保存着古民居建筑20多幢,还保留着手工造纸用的水碓、纸槽、腌塘等珍贵文化景观。

前些年,村里年久的老屋有的坍塌、有的损坏,村庄缺乏发展空间、面临凋敝。如何转变发展思路?村里决定保护利用好村里的古宅,修旧如旧,让老宅重新焕发光彩。村干部们带头,整理修复自家倒塌的房屋,打造成“废墟画廊”,古法造纸作坊群、古民居直播基地等新业态也不断出现。

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水碓坑村通过挖掘红色文化、纸山文化和村落保护性开发,将村里的古民居有效地利用起来,原本几近荒废的村落重现生机,开辟成了瓯海纸文化科普和旅游的新线路。

城乡同质饮水率先基本实现、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实现全覆盖……记者从浙江省农业农村厅获悉,20多年来,浙江始终把“千万工程”作为补齐乡村短板的发展工程、惠及农民群众的民生工程。以“千万工程”为牵引,缩小“三大差距”,加快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浙江进一步打开从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再到美好生活的通道,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浙江的实践探索,是我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生动缩影。

目前,我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5%左右,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理的行政村比例稳定保持在9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超过45%,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通过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都通了硬化路,通5G的行政村占比超过90%,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放眼广袤乡村大地,越来越多的村庄正变得更红火、更美丽、更宜居,农民群众有了更加幸福的家园。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希望的田野上,处处是奋斗的身影。广大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久久为功、真抓实干,全力以赴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一幅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宏伟画卷正徐徐展开。

THE END
1.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1月2日,“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奋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专题新闻发布会在长沙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湖南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100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610亿斤左右,以占全国2.8%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4.4%的粮食,水稻面积、产量居全国首位。 湖南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自古就有“九州粮仓”“湖广熟、天https://www.agri.cn/sc/scdt/202501/t20250103_8703585.htm
2.蚂蚁庄园的今天正确答题蚂蚁庄园答案合集20242.4:越剧的发源地在哪里 答案:浙江 2.3:古代出行常有“打尖住店”的说法,打尖指的是 答案:吃饭 2.3:以下哪一项是非法集资引诱老年人投资的常见套路? 答案:免费体检 2.2:披萨包装盒里经常会放一个“小型三脚架”,最初用途是? 答案:支撑纸盒 2.2: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是以下哪座城市的气候特点? 答案:昆明https://www.duotegame.com/mgl/44691.html
3.二季稻电线二季稻电线二季稻和三季稻的区别二季稻(双季稻)是在同一块稻田里,一年中种植和收获两季水稻的一种稻作制度。而三季稻就是在同一块稻田里一年中种植和收获三季水稻。二季稻传入中国时间一般认为,古籍中常提到的“两熟稻”和“再熟稻”包括再生稻、混作稻、间作稻和连作稻等,反映了中国稻作缺席制度的多样性。https://www.haoluoyi.com/19403.html
4.下列地区.一年可以种三季水稻的是()A.海南岛B.长江中下游地区C精英家教网>初中地理>题目详情 下列地区,一年可以种三季水稻的是( ) A、海南岛B、长江中下游地区 C、河西走廊D、华北平原 试题答案 在线课程 考点:耕作制度的地区差异 专题: 分析:耕作制度是根据作物的生态适应性与生产条件采用的种植方式,包括单种、复种、休闲、间种、套种、混种、轮作、连作等.我国地域广阔,http://www.1010jiajiao.com/czdl/shiti_id_58cfc4abe5826d61b8c1dc1420c0e6f5
5.又“稻”一年丰收季,水稻肥暗藏哪些商机?–北方农资网又“稻”一年丰收季,水稻肥暗藏哪些商机? 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粮食生产和消费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水稻生产的发展及激烈的市场竞争,优质米与劣质米差价日益扩大,人们对稻米品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水稻生产一直追求高产、优质、高效,而产量和品质一方面取决于品种的遗传特性,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其生长环境http://www.bfnz.cn/4337.html
6.选对时间玩云南丨一年四季分别适合去云南哪里?云南一个省,包括了中国从南到北气候。十里不同天,四季不同景,选对时间,选对季节,才能看到最美的云南。不同的季节来云南,分别最适合去哪里,就让我们来详细说说~ 不同月份云南目的地推荐 3-5月:罗平、大理、香格里拉 6-8月:普者黑、丽江古城、泸沽湖 https://m.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20799.html
7.中国丰收地图:三夏时节插秧忙从层次分明的云贵梯田、到一马平川的东北黑土地,甚至是干旱少雨的西北,以及曾经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如今都变成了生长水稻的“鱼米乡”。“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早已不再是南方的专属。但南北方依然存在着差别,南方温暖湿热雨水足,水稻可以一年两熟。北方则四季温差大,降雨少,一年只产一季稻。 https://m.gmw.cn/2023-06/05/content_1303394709.htm
8.广西一年四季种菜时间表(广西一年四季种菜时间表图片)会东网三、贵州一年四季种菜时间表? 贵州省一年四季种菜有规律的,有的地方一年三熟,有的地方一年两熟。农民多年总结出菜——稻——菜和稻——菜的经验。把自然天气掌握得恰到好处。春种秋收给人们赖以生存的回报,春风中农民们种上水稻,白菜,土豆,豇豆等等,秋收后便会种上油菜,青菜,萝卜等等。 https://www.huidongwang.cn/36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