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文脉·杂谈苏东坡见证的小麦水稻“地盘之争”

小麦和水稻在中国的种植历史都非常悠久。考古学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甚至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古人就开始采集、培育小麦与水稻作为食物了。

从植物学上来讲,这两种作物同属禾本科,但生长习性有很大不同,一个旱作,一个水生,因此在分布地域上有天然差异。笼统地说,小麦分布于北方,水稻分布于南方。而两者的地理分界线,一般来说,在秦岭淮河一线。

不过也不尽然,秦淮线的南北,出现水稻小麦交叉分布的区域也不少。毕竟,二者并非“势不两立”,只要满足条件就可生长。

比如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北方之北”的东北黑土地上也出现了水稻种植。而在南方的一些地域,小麦也有种植。比如在岭南惠州,宋代大文豪苏轼被贬到这里时,就惊喜地看到了麦浪。

那一日苏轼在前往博罗香积寺的路上,看到“夹道皆美田,麦禾甚茂”,于是他用“二年流落蛙鱼乡,朝来喜见麦吐芒”的诗句,记录下了当时的喜悦心情。

在大海之滨的岭南看到小麦,让长期在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为官的“中原人”苏轼感觉新奇而亲切。

其实,那时候惠州种小麦已经好多年了。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陈偁任惠州知州,曾推广小麦种植,使得这种来自北方的农作物在岭南落地生根。

水稻和小麦的“地盘”划定,主要决定于水田和旱田的分布。而这,又主要决定于气候条件。

不过就是同一个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气候也会有些许变化。根据气象学家竺可桢的研究,历史时期的气温会有上下波动,这会导致水田旱田分布的变化。于是,气候温暖时降水多,水稻分布就变广;气候变冷时天干少雨,小麦就乘机扩展“势力范围”。

据考证,惠州在岭南率先种植小麦,也和气候变化有关,南北宋交替至南宋这段时期,正处在气象史上的寒冷期。这时旱地面积变大,南方出现了更多旱田,此时惠州能成功引种小麦,也就不难理解了。

除气候变化会引起水稻小麦面积增减外,还有社会学层面的因素,那就是人员流动。因政治或军事等原因,人口从北往南流动,习惯于种植小麦、吃面食的北方人南迁,就会把生产生活方式带到南方,这也促动了小麦种植向南方地域扩展。

中国人口的南北流动是有规律的。岭南有不同时期迁来居住、定居的北方人,即客家人。他们的到来,本身就是文化的冲击与交融,他们改变了当地,当地也改变了他们。

小麦和水稻的区域变迁史,本身就是人类文化史。当年苏轼在惠州时,恰好感受到了这种变化。那一刻的感受,借助于他的诗文,得以留存至今。现在的我们看到这诗句,还禁不住会心一笑,仿佛也看到了东坡当年所见的原野风光!

THE END
1.小麦水稻玉米全国种植大数据地图小麦、水稻、玉米全国种植大数据地图 一、小麦种植情况 二、玉米种植情况 三、稻谷种植情况https://www.gzstv.com/a/7ef36e06b4a94754a6d7ca814e212ae1
2.读“我国小麦.水稻主要产区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两种作物读“我国小麦、水稻主要产区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两种作物的分布,写出图例中数码所代表的作物名称. ① ,② . (2)请把A三江平原、B洞庭湖平原两个商品粮基地的字母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位置. (3)分析我国南方地区水稻种植有利的自然条件. http://www.1010jiajiao.com/czdl/shiti_id_6e01b322294a393bd4e3c10aea9ce3f2
3.收藏超级全面中国农业地图(珍藏版)区划地理气候【收藏】超级全面中国农业地图(珍藏版)2020-04-23 17:54:07 来源: 种业商务网 举报 0 分享至 地理环境 ↑ 地势地貌 ↑ 气候条件 农业区划 ↑ 生态功能区划 ↑ 农业功能区划 商品基地建设 主要作物种植区划 主要作物区域布局 (来源:网络) 将本文“”或点亮右下角“看过”图标!这就是对我们的最大鼓励! https://www.163.com/dy/article/FATRMS7405325BXL.html
4.中国的粮食产区分布图,水稻玉米小麦大豆等收藏系列:水稻、玉米、小麦及大豆的一生。 中国的粮食产区分布图(收藏版) 中国的粮食产区分布图(收藏版) 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启动打响的不仅仅是一场战斗 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启动打响的不仅仅是一场战斗。马铃薯主粮制品。今年1月6日,中国官方表示将力推马铃薯主粮化,让马铃薯逐渐成为除水稻 农民为什么出售青储小麦?会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309/20/37581541_966127314.shtml
5.中国农作物分布地图(20152021年)生物信息与育种这些地图通过植物表型学为基础的映射算法和像素纯度阈值,描述了三种主要农作物(玉米、水稻和小麦)的耕作强度和分布。这些地图的制作取得了89%的整体准确率,并与统计数据吻合良好(R2≥0.89)。中国农作物种植模式地图(China Cropping Pattern maps,ChinaCP)现已公开提供下载。https://www.cnblogs.com/miyuanbiotech/p/18402966
6.第748篇《印度》知识点学习提纲20221223读印度降水量图、地形图及农作物分布图,完成1-2题。 1.印度粮食生产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小麦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的地区 B.水稻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下的地区 C.水稻主要分布在恒河中下游平原和半岛沿海平原 D.小麦主要分布在恒河下游平原和德干高原 https://www.jianshu.com/p/f1434eec900a
7.中国三大粮食作物耕地生态系统碳足迹分析图3 2019年中国不同农业区总固碳量(a)、水稻固碳量(b)、玉米固碳量(c)和小麦固碳量(d)的空间分布 Fig. 3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otal carbon sequestration (a), rice carbon sequestration (b), corn carbon sequestration (c), and wheat carbon sequestration (d) in different agricultural regions https://xbna.pku.edu.cn/fileup/0479-8023/HTML/2024-3-575.html
8.中国丰收地图:三夏时节插秧忙在世界的水稻版图上,我国常年种植水稻的面积占到了全世界的近20%,产量多年保持在2亿吨以上,是世界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家。全世界每生产十碗大米,就有四碗来自中国。 在我国,水稻种植分布很广,从海南岛到黑龙江,跨越数千公里,有着东北、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三大优势产区。在水稻主产区中,有9个省份的稻谷产量超过千https://m.gmw.cn/2023-06/05/content_13033947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