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米多的巨型稻有何优势?袁隆平为何希望未来借此实现“禾下乘凉说丰年”的梦想

10月16日,第37个世界粮食日。斜风细雨中,87岁高龄的中科院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出现在了湖南省长沙县金井镇,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沙观测站的“巨型稻”新种质材料发布现场。

“这个巨型稻是一个好材料,高达2米多,大有潜力。如果收获指数能够提高到0.5以上,我估计产量可以达到一公顷18吨。”袁隆平说这话时,他身旁超过2米高的“巨丰5号”巨型稻像芦苇荡一样,正在风中摇曳。紧挨着水稻的水田里,一群泥鳅正欢快地游动着。

“袁老,这是我们利用巨型稻的优势,实行的稻-蛙-泥鳅立体种养。”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夏新界向袁隆平介绍,受台风影响,天气变冷,大多数青蛙都躲了起来,平时它们都成群结队地在田埂旁晒太阳。果不其然,没多久,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就在现场听得阵阵蛙声四起。

袁隆平赞赏的巨型稻,正是由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成功创制的优质超大超高水稻新种质——父本材料株高2米,单穂500粒以上。而由该所发明的无抗生素健康分子养殖配方,创建了新型稻田生态种养模式,经济效益比现行常规种养模式至少翻一番。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已经不再是个梦想。

单位面积产量比现有水稻品种高出50%

完整的一蔸水稻,两米多高,由一棵秧苗分蘖而来,有84个稻穗。“巨丰5号”水稻,在夏新界眼里是名符其实的“稻王”。其单位面积产量比现有水稻品种高出50%,平均有效分蘖40个,单穂500粒以上,理论单季产量可超过1000公斤/亩。这些高产的水稻米粒均匀,口感佳,米镉含量低于国家标准。“难得的是,水稻成熟收割时,它的稻杆还是绿色的,可以用作饲料。”

巨型稻不同生长时期田间表型。图D中左边高杆为巨型稻,右边矮杆为普通杂交稻。受访者提供

从2011年起,“巨型稻”在湖南、广东和海南等多地试种。经过6年的多区生产性试验,在普通稻田和常规田间管理条件下,“巨型稻”杂交品种的单季产量可稳定达到900~1100公斤/亩,再生稻可达350公斤/亩。经农业部食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巨型稻”米质达到优质稻三级标准,突破了杂交稻育种中“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的难关。

未来我国粮食供需存在缺口

世界上一半以上人口主食稻米。随着耕地面积的逐年减少,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更显重要。

据推测,从2017年到2020年我国粮食产量基本持平,不到64000万吨,但今后几年的粮食消费量估计要突破72000万吨,供需存在缺口。

袁隆平在巨型稻田间现场说,所谓稻谷产量,就是收获指数乘以生物产量。原先我国水稻品种的收获指数只有0.3,也就是三分之二是稻草,只有三分之一才是稻谷。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实行了水稻矮杆化育种,大约有六七十厘米高,产量提高了20%以上。后来,收获指数逐渐提高到了0.5,但生物产量并不高,亩产只有400多公斤。于是,后来又变半矮杆,如今农村大面积生产的水稻都是这种,大约0.9米到1米高,亩产大概600公斤。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当面从袁隆平处证实,其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就在昨天(10月15日)在河北省硅谷农科院超级杂交稻示范基地,通过了该省科技厅组织的测产验收——平均亩产1149.02公斤,即每公顷17.2吨,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

“收获指数,通俗地说,就是打下来的谷粒和连根拔起的水稻重量之比。”夏新界说,被称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杂交水稻技术,在提高和保持收获指数的同时,也提高了生物产量。经过几十年不断挖掘,现有水稻的收获指数已接近植物生理学家认为的上限0.6。

为了在生物产量上有较大的突破,他们探索了另一条道路,即培育超大生物产量的大个子水稻,想办法增加株高。巨型稻,正是由夏新界领衔的水稻育种团队在现有优异种源基础上,运用一系列育种新技术,获得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稻新材料。“只要突破栽培技术,第一代巨型稻产量可达亩产千公斤以上。”

袁隆平听闻笑着说:“我今年87岁,希望在我90岁的时候,可以实现在巨型稻‘禾下乘凉说丰年’的梦想。”

“巨型稻”杂交系列田间表型。受访者提供

立体种养模式,为让更多农民回归农田

“如果仅仅是水稻增产,还难以唤起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夏新界说,即使水稻产量达到亩产1000公斤,一家农户的几亩田地,也不足以维持一家几口的日常开支。当前我国普遍面临农村劳动力短缺,早稻种植面积逐年下降,甚至出现稻田大范围抛荒的情形。

“巨型稻”不仅个子高,其淹水深度达30厘米,远比一般水稻12厘米的淹水深度要深得多,而且可在南方大部分稻区推广种植。能否利用这些独特的优势,来提高农田的产出和经济效益?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了夏新界团队今年建设的30亩稻-蛙-泥鳅立体种养生态农业试验区。巨型稻的茎秆直径约1厘米粗,颇为结实,成为了水产与蛙类动物的保护屏障。青蛙以水稻寄生的虫子为食物,反过来它们的排泄物又为水稻提供了天然肥料。

夏新界说,这个试验区采用化肥、农药、抗生素零使用等有机农业生产方式。与一般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相比,稻谷产量至少提高一倍以上,青蛙、泥鳅、稻花鱼等养殖动物的成活率亦提高一倍以上,生长周期缩短15-20天,个体重量提高20%以上,产量提高1.5倍以上,亩均纯收入超过万元。“如果单论个头,两三米高的深水稻也不足为奇,我更看重的是巨型稻的立体种养模式,能让更多农民回归到农田。”

为挖掘巨型稻综合潜力,从2016年底起,夏新界课题组还与袁隆平院士组建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研究技术中心,联合开展了“巨型稻”杂交组合超高产攻关研究。

“巨型稻”的培育,打开了水稻研究一扇新的门,前景令人期待,但夏新界现在思考得更多的还是其推广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比如提高抗倒伏能力,立体种养技术规范和水稻栽培管理方法,以及如何改进现有的收割机。

THE END
1.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1月2日,“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奋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专题新闻发布会在长沙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湖南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100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610亿斤左右,以占全国2.8%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4.4%的粮食,水稻面积、产量居全国首位。 湖南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自古就有“九州粮仓”“湖广熟、天https://www.agri.cn/sc/scdt/202501/t20250103_8703585.htm
2.水稻分为灌溉稻(依靠灌溉)天水稻(完全依靠雨水)深水稻(长在水稻分为灌溉稻(依靠灌溉)、天水稻(完全依靠雨水)、深水稻(长在深水里)。其中我国的水稻主要以什么为主?。A这是一个关于天水 深水 小学生节约粮食科普知识竞赛的相关问题,下面我们来看答案是什么,水稻分为灌溉稻(依靠灌溉)、天水稻(完全依靠雨水)、深水稻(长https://www.jhq8.cn/daan/2021/05/291053.html
3.水稻育种学第3章稻田生态环境与水稻种植区划分.ppt3.2 栽培稻的几种生态类型 A 灌溉稻; B 天水稻(雨灌稻 ); C 深水稻; D 旱稻 灌溉稻:生长在有田堤的稻田中,有灌溉条件,可以保证一年一季或多季水稻的灌溉。灌溉水稻占全球水稻播种面积的50%左右,占中国水稻播种面积的90%以上,在4种类型中产量最高。 天水稻(雨灌稻) :生长在有田堤的田中,但没有排灌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405/7001064055003111.shtm
4.深水稻怎么种植深水稻和浅水稻的区别→MAIGOO知识摘要:我们平时看见的水稻一般都是浅水稻,还有另外一种水稻叫深水稻。深水稻一般生长在水深1至6米的深水中,最深甚至可以达到8米水深,最浅的水深也达50厘米。因为常年受到洪水的侵害,在南亚的恒河平原和恒河三角洲地区,大面积地种植着深水稻。那么深水稻怎么种植?深水稻和浅水稻的区别有哪些?下面为大家介绍。 https://www.maigoo.com/goomai/305241.html
5.爱粮节粮,从我做起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平时吃的具体都是哪一类吧! 首先是麦类:小麦、大麦、青稞(元麦)、黑麦、燕麦…… 再是豆类:大豆、小豆(红豆)、绿豆等。 接下来事稻类:粳稻、陆稻、(早稻)、深水稻…… 然后是粗粮类:玉米、高粱、荞麦、谷子、小米。 还有作为补充主食的瓜果素菜类食物:南瓜、黄瓜、木薯、番薯(红薯、白https://www.meipian.cn/364jgsw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