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产基础知识

2、时增加较慢,数量少,称分蘖始期,随着稻株同化作用的增加,生长旺盛,分蘖速度加快,分蘖茎数迅速增加以至达到最高分蘖数,称最高分蘖期,最高分蘖期以后,分蘖茎数的增加又趋于缓慢,以至分蘖茎数停止发生,即分蘖末期.水稻发生的分蘖并非都能成穗,只有有效分蘖茎数才是每亩穗数的基础。因此,了解水稻分蘖特性后,在农业生产上就要千方百计的采取促进措施,争取多一些有效分蘖。如果分蘖期光照充足、温度高、环境条件好,栽培上施足基肥,加强肥、水管理,供给稻株充足的营养物质,促使早生快发,就能达到早分蘖,低节位蘖数多,有效分蘖数多,无效分蘖少,成穗率高,保证在一定面积内达到最高的有效茎数。

3、因此,分蘖期是决定穗数多少的关键时期。(二)水稻生殖生长阶段在生产上如何应用水稻生殖生长阶段是指从幼穗分化开始到新的种子形成。在这个时期要吸取大量营养物质,除建造植物体外,还要转化形成生殖器官,开花结实.生殖生长期包括幼穗形成期和结实期。幼穗形成期从穗原始体开始分化到抽穗为止。结实期是从抽穗开花到籽粒成熟为止.幼穗形成期间,稻株节间迅速伸长,植株高度增加很快,所以这个时期又叫伸长期,这个时期是决定每穗粒数多少的重要时期,也是关系到产量高低的重要时期。此期如外界环境条件良好,营养充足,每穗粒数就多,则获得高产可能性就大,反之,外界环境条件不能满足稻穗生长发育,营养条件很差,

4、穗头小,籽粒少,产量不高从氮素供应情况看,从幼穗分化到抽穗结束,所吸收的氮素数量约占水稻一生中吸收氮素总量的30左右,为此,栽培上特别强调在前期施肥不足的情况下,采用施穗肥的措施,补充营养,以增加粒数.结实期是结实率的高低和粒重的决定时期,此期营养条件妤,则结实率高,籽粒饱满,相反,养分不足,影响千粒重,因此,这个时期水稻继续吸收养分,氮素需吸收10%左右,如此期养分不足,应施粒肥,增加粒重.结实率是指除去未受精的空壳和很早停止发育的秕粒以外的谷粒占全穗所有粒数(含秕粒)的百分率,成熟率还应除去结实率中不够充实的谷粒,因此,成熟率的标准要求比结实率高。2、划分水稻品

5、种早、中,晚熟的标准人们常说这个水稻品种是早熟种、中熟种或晚熟种.那么,划分水稻品种熟期的标准是什么可概括为三条:一是从播种到成熟所需的总天数,二是不同品种稻株的主茎总叶数,三是有效积温数。以从播种到成熟所需天数作为水稻熟期划分标准,各地区分法有所不同,从我们延寿县大体上认为:凡全生育期即从播种到成熟在110-115天以内的叫早熟稻种,在115-125天的为中熟稻种,在125天以上的为晚熟稻种。水稻品种生育期的长短不是固定的,常因地区不同和种植季节不同而有很大变化.同一品种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熟期,同一地区由于气候的变化和播种期的不同等也常常出现差异。所

6、以,仅用生育期所需天数作为区分熟期的标准不够全面,对此提出了用主茎总叶片数的多少来区分熟期。我们黑龙江一般以主茎11片叶的作为早熟稻品种,主茎12片叶的作为中熟稻品种,主茎12片叶以上的作为晚熟稻品种,因为一个品种一生中叶片的多少受播种期和气候影响较小,是相对稳定的,所以用叶龄数能够比较准确地划分生育期。划分品种生育期长短,除了上面两条以外,有效积温也是一个很重要依据,不同生育期的品种一生中需要的有效积温数是不一致的,一般早熟品种要求有效积温少,晚熟品种要求有效积温多。我县以积温低于2300度的为早熟品种,积温23002450度的为中熟品种,大于2450

7、度的为晚熟品种.3、水稻种子是由那几部分构成的水稻种子是稻苗生长的基础。水稻的种子即谷粒,植物学上叫作谷粒的最外层是谷壳,谷壳分两片,外面的一片叫外颖,里面的一片叫内颖,谷粒的顶端叫稃尖,稃尖有的延伸成为芒,芒的有无、长短和色泽是鉴别水稻品种的依据之一.谷壳的里面是果实,即糙米,果实由胚和胚乳两大部分组成。糙米重量的98是胚乳,胚乳含有丰富的淀粉及少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等,是人类食用的主要部分,也是秧苗生长初期的营养供应“仓库”。糙米大多数是白色透明的,也有少数品种糙米外表是紫红色的,糯米为乳白色,大多数米粒的腹部与中心处有一白色不透明的部分,在腹部的叫腹白,在米粒中心

8、处的叫心白.腹白和心白组织松疏,米质差,加工时容易成碎米,所以,米粒腹白、心白的有无和多少是鉴别米质好坏的重要标志。胚位于米粒腹面的基部,由胚芽、胚轴,胚根、盾片(子叶)几部分组成,是发育成幼苗的雏体。种子发芽时,胚根向下生长发育成根,胚芽向上生长,发育成秧苗的地上部分。4、何谓水稻产量所谓水稻产量包括两个概念:一是生物产量:是指水稻在生育期间生产和积累有机物的总量,即整个植株(不包括根系)总干物质的收获量。其中有机物质占90一95,矿物质占5一10,故有机物质是形成产量的主要物质基础。二是经济产量(一般产量):即按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产品-稻谷收获

9、量。作物的经济产量是生物产量的一部分,经济产量的形成,以生物产量即有机质总量为物质基础,没有高的生物产量,就不能有高的经济产量。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称为经济系数。水稻的经济系数为50%左右,玉米的经济系数为2540,大豆的经济系数为30左右。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和经济系数三者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水稻在正常生长情况下,经济系数是相对稳定的,因而生物产量高,经济产量一般也较高,所以提高生物产量是获得水稻高产的基础.水稻产量(经济)结构包括哪些因素水稻产量由每亩有效穗数、每穗结实粒数和粒重(千粒重)构成,通常叫做产量三要素.单位面积上的有效穗数,在一定范围内随基本苗

10、数增加而增加,但是,每亩穗数增加超过一定范围后,穗数与粒数的矛盾增大,即每亩有效穗数的增加反而引起每穗结实粒数的减少.假若因增加穗数造成每穗结实粒数减少的损失,不能由增加穗数来弥补时,就会导致产量下降。千粒重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因素,但如气候条件差、栽培管理不当,千粒重小,也能对产量造成严重影响。由此可知,只有合理选择品种,加强栽培管理,正确协调个休与群体关系,调整产量各因素之间最佳构成,才能获得高产。5、水稻育秧“干长根,湿长芽”的意义水稻种子萌发是先出芽还是先出根,取决于种子萌发时所处的环境条件。稻种经过浸种处理后,在适宜的温度和水分条件下,胚芽的萌动比胚根伸长速度快。在正常浸

11、种催芽过程中,稻种刚“扭嘴”或“破胸”或“白”时,首先看到的是小白点,这个小白点就是胚芽鞘先突破种皮和颖壳的部位,而后胚根长出.未经浸种处理的干种子播在湿润的土壤中,由于氧气充足、水分少,胚芽的萌动和伸长速度较缓慢,而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和颖壳,先长根。但同样干种子播在水育苗床的泥浆耻,因水分充足,结果先发芽,后长根。稻种露白后,长芽发根的快慢与土壤中水分和氧气多少有关。如稻芽播在水多、氧气缺少的苗床里,胚芽生长较快,而胚根生长缓慢,但在氧气不足的湿润秧田里,幼根生长快,胚芽生长较慢.通常说“湿长芽,干长根"。“湿”是指有水份大,“干”是指水份小

12、。水份的大小直接影响氧气的多少。近年来推广的旱育苗较好的解决了供给秧苗充足氧气的问题。水稻育秧从播种到2叶期的主要栽培任务是促进秧苗及时扎根。只有在扎好根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壮苗.生产上旱育苗在浇足底水播种的基础上,出苗前般不补水。当苗达1叶1心时,如床面表现缺水,要用喷壶浇补给水份,切不可用大水漫灌的方法补水。其道理就是要保证有充足的氧气,以利于促进秧苗扎根。另外大水漫灌还会使地温下降,也不利于秧苗的生长.这就是稻农常说的“育秧先育根”。6、水稻根系发生与分布的规律水稻根系是纤维根系或称为须根系。由于发生的先后和部位不同,可分为种子根,冠根和不定根三种(1

13、)种子根(初生根,胚根)直接由种子生出.当种子发芽时,由胚根直接发育来的一条根,是最初出现的唯一的一条种子根。此根的作用是吸收水分、支持幼苗.一般待冠根形成后,即萎枯,好象婴儿的乳齿一样,到一定时期即换为永久齿。(2)冠根(后生根)发生在茎秆基部近地面3厘米左右的茎节上.通常在茎的最下部一,二、三、四各茎节成轮状发生,数目甚多,形成稠密的根群(须根).随着分蘖增加,根群也逐渐发展,每一纤维根上又发生多条支根.一般老根呈褐色,新根呈白色。新根近根尖部分生有根毛。土壤疏松或通气性好时,则根毛较多,如长期一直生长在水中,则根毛少甚至没有,所以,通气良好的稻田,根群

14、发育也好。水稻根群的分布,不同的生育过程分布不同。如分蘖期,根群向横向扩展较快,根系呈椭圆形,茎伸长期开始以后,向下伸长的趋向大了,转变为倒卵形,在良好生长条件下,根群幅度达40厘米,深达50厘米以上,开花期,根部不再继续伸展,活动能力逐渐减退,接近成熟朝时,根系吸收养分能力完全停止,以后水稻的生育和结实所需要养分,全靠植株体内的养分转移维持。(3)不定根:一般指冠根以外的根,由地上部分茎节上所生。在一般生长状况下,不定根是不发生的.只有稻株倒伏后,或稻茎压于水中或土中,每节才可发生不定根。7、为什么说“白根有劲,黄根保命,黑根生病,灰根要命"为什么从

15、根的颜色就能知道根的活力呢?白根一般都是新根或是老根的尖端部分,这些根成一个氧化圈,使周围的土壤呈氧化状态,形成一个氧化圈,可将其周围的可溶性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沉淀,而不聚积在根的表面,保持了根的白色。白根有很强的生理功能,生命力和吸收能力都很强,所以说白根有劲。黄根是老根和根的基部表面。这些根因为老化,外皮层细胞壁增厚,泌氧能力下降,“氧化圈”缩小到贴近根表,三价铁沉积在根上,成为黄褐色铁膜.这层铁膜有保护作用。可防止有毒物质浸入根的内部。但这种根系吸收能力大大减弱。长期淹水以后,由于土壤内氧气不足,有机质进行嫌气分解,产生硫化氢等一系列有毒物质。当硫化氢和二价铁相结合

16、时,便生成硫化铁(黑色)沉淀在根表.这种根生理机能已大大衰退。所以说黑根生病。当土壤中有一定数量的二价铁存在,可以及时清除硫化氢的毒害作用,对水稻生长是有益的.若土壤缺少铁元素硫化氢得不到消除,对根的毒害作用是很大的,能抑制根系的呼吸作用和吸收功能,使稻根中毒死亡。硫化氢中毒症状是,拔起稻苗观察根系呈灰色水渍状,有臭鸡蛋气味,所以说灰根要命。8、水稻分蘖水稻分蘖发生是有规律的.正常情况从第1片叶的叶腋伸出分蘖。但是,也有特殊情况,分蘖发生不规律.如稀播壮秧,秧苗生长健壮,有时分蘖从不完全叶长出;再如病、弱秧、播量大,秧苗生长细弱,分蘖发生就无规律,蘖

17、位高,分蘖晚或不分蘖,所以,分蘖发生部位是水稻生育健壮与否的标志。壮秧是从主茎第4片叶(不算不完全叶)抽出的同时在主茎第1片叶的叶腋中出现第1蘖,第5片叶开始生出的同时,在第2叶的叶腋中伸出第2蘖,依此类推。这就按一定规律,即主茎新出叶位与分蘖长出的节位总是相差3个叶。节(n一3,n是主茎叶片数,n大于3).(1)水稻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有效分蘖是分出的蘖最后能长成有效穗并结实,每穗实粒5粒以上的分蘖,分蘖不能成有效穗或中途死亡或每穗不足5个成粒的分蘖均为无效分蘖。有效分蘖是构成产量的主要因素,即有效穗数。在生产上应采取促进

20、时的生长环境有密切关系。如有些稻田于前期肥量过多,分蘖过多,群体过大,田间郁蔽严重,处于稻株下层的分蘖,即使具有4片叶,也会因光照不足,而成为无效分蘖。相反,插得较稀,群体较小,光照条件较好的稻田,肥水条件又能跟上,有些只有23片叶的小分蘖,也有可能成为有效分蘖。所以,合理栽植,使群体和个体生长协调,是提高分蘖成穗、实现穗多、穗大的重要措施.此外,肥料水平与分蘖能否成穗也有密切关系.肥料充足,有些小分蘖也可以成穗。肥料不足,有些大分蘖甚至主茎也可能死亡。所以,分蘖期田间管理的任务,除了促使秧苗早生快发外,还要创造有利于分蘖成穗的条件,力争较多的分蘖

21、成穗。(3)影响水稻分蘖的因素有哪些水稻分蘖与栽培技术和环境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温度是影响水稻分蘖的重要因素。分蘖的最适温度是2831,低于18就不会发生分蘖。水稻分蘖的部位一般都在表土下23厘米处。因此,影响分蘖最直接的温度是水温和泥温.据研究,分蘖期白天浅灌12厘米水层比深灌4厘米的泥温高1-2,而晚上浅灌的反而比深灌的低0。5度左右。所以,分蘖初期白天采取浅灌水的方法,对于提高泥温,促进分蘖的发生和生长是有效的。插秧的深浅与分蘖发生的快慢也有密切关系.秧苗浅插,表层通气良好,泥温也容易升高,有利于分蘖的发生。如果秧苗深插达7厘米时

23、氮素影响最大,所以,肥田,速效氮肥供应充足,及时,分蘖早。故应早施分蘖肥,使其早分蘖.9、水稻开花的规律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水稻属疏散圆锥花序.稻穗从苞叶抽出后,很快开始开花。全穗开花顺序,是从穗顶部渐渐向基部。每个梗上的一次枝梗或二次枝梗开花顺序是,最尖端的颖花先开,其次是这个枝梗基部颖花开,而后沿基部向上开花,最晚开花的通常是顶端第二朵颖花。就水稻全穗来说,开花最盛期是在抽穗后第3、4日,约占开花总数的50以上.一穗花期与穗型大小有一定关系,一般来说普通水稻品种一穗的花期为7一8天,大穗型品种有的可达12天之久.水稻开花规律与成粒先后有

25、素.据研究,水稻抽穗开花期受低温危害的温度指标粳稻为5日平均温度低于20度.另外,降雨,干旱和风力等对开花授粉也有影响。空气干燥加上高温,花粉的寿命缩短,生活力降低,甚至干燥死亡,降雨时颖壳难以张开,但花丝可以在颖内伸长,花药也可以裂开,进行闭花授粉。正在开花时遇到大雨,则花粉被冲洗,使授粉率降低.阴雨天多,日照少,花粉发育不良,也使空秕粒增多。大风影响授粉效率。晴暖微风的天气,对开花最为有利,授粉好,结实率高.水稻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上午9一10时开花,11一12时最盛,下午23时停止。10、影响水稻幼穗发育的外界环境条件幼穗分

26、化是水稻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重要标志。幼穗分化以后,水稻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时期。这个时期植株生长虽迅速增大,根的生长量是一生中最大的时期,植株叶片相继长出,全田叶面积也达最高峰。植株干物质的积累将近占一生中干物质总量的50左右。因而也是水稻一生中需肥最多的时期。据测定,对氮、磷、钾的吸收量,约占一生中总吸收量的50左右.这个时期,不仅需要大最的矿物质营养,而且对周围外界环境条件反应也十分敏感。环境条件对水稻幼穗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温度:幼穗分化期最适温度为2630。据研究,昼温35左右、夜温25左右的温差最利于形成大穗。幼穗分化过程对低温的敏感时期是

27、在减数分裂期以后23天,即花粉四分子体和小狍子发育期.此欺如遇17度以下低温,花粉粒的正常发育就开始受影响,如遇15度以下低温,花粉粒发育受到严重影响,导致雄性不育,而引起结实率大大降低.如在减数分裂期前后遇低温,可在夜间灌水810厘米,提高穗部温度。(2)日照时数和光照:光照强度和日照时数对枝梗和颖花的发育也有很大影响,日照时数过短或光照不足,都会造成分化的杖梗及颖花退化,这种现象以大穗型的品种更为突出.(3)水分:水稻进入幼穗分化以后,植株生长量急剧增大,此期为水稻一生中生理需水最多的时期,不能缺水,但长期淹水,特别是灌很深水层也

28、是不利的。(4)营养:幼穗发育期间,需要较多的氮、磷、钾等矿物质营养,特别在减数分裂期前后,养分不足会导致枝梗和颖花的退化。正确施用穗肥,是增产的有效措施。除此之外,水稻在幼穗分化以后,人在田间走动多,踩断了稻根,秧苗不易再发新根,就会影响水稻后期生长。所以,到了孕穗期以后,就不要轻易下田。11、水稻成熟要经过几个阶段什么时候撤水好根据稻谷成熟过程和谷壳颜色变化等可将水稻成熟过程分为以下4个时期.乳熟期:乳熟期就是一般说的灌浆期.在米粒内有淀粉积累,并出现白色乳液时即开始灌浆。一般开花后3-4天进入灌浆。以后米粒随着淀粉的积累,米质逐步变硬成

29、白色,背部仍为绿色,这是灌浆期的标志。这个时期一般79天左右。蜡熟期:米粒硬结,手压仍可变形,背部绿色逐渐消失.谷壳稍变黄色。此期经历7-9天左右。完熟期:谷壳黄色褪淡,枝梗干枯,顶端枝梗易折断,米粒偶尔有横断痕迹。水稻成熟期的长短因气候和品种不同而有差异,气温高成熟期短,气温低成熟期延长。全穗完熟,一般中熟品种大约需40天,而大穗型品种需45天以上。一些地区收获前常因撤水过早而影响籽粒饱满度。水稻在灌浆结实期的合理用水,是达到养根保叶,使水稻能清秀活熟、灌浆足、粒重大的重要条件。为此,一般在收割前7天左右灌最后一次水.但要根据当时土壤含水量及天气、水稻

31、收充足的水分和氧气,才能进行正常的呼吸,促使酶旺盛活动,形成新细胞和分化新器官,达到正常发芽,出苗。然而如果苗床湿度太大,稻种在淹水情况下,由于氧气不足,仅有芽鞘“徒陡",叶绿素难于形成,成为白色芽,幼根发不出来,往往形成畸形芽,群众通称为“白芽病”。产生“白芽病"的原因主要有:一是苗床湿度过大,二是温度低,光照不足,三是覆土过厚。如果是苗床湿度过大造成的,应选择晴朗天气,将棚膜打开,即降低了苗床湿度,又可使苗床直接受阳光照射,使幼苗健壮生长,同时修好排水沟,降低床面湿度。如覆土过厚,幼芽顶出硬盖,可用小木棍拍打盖土,使盖土破碎,以利幼苗出土。总之

32、,要抓好产生“白芽病”的原因,灵活采取措施,使病苗尽快恢复正常生长。14、秧苗发生药害怎么办农药对水稻的药害,常因药剂变质、不了解农药性质误用、用量过多、浓度过高、施用不均匀等而引起。常见药害症状有;焦斑、黄化、畸形、青立等。如喷施2,4D农药,由于施用浓度过高而受害,造成水稻植株矮小、叶色墨绿,叶片变硬、分蘖受到抑制,用药后2030天出现管状叶(叶片呈葱管状)。使用农药前要认真检查,切不可草率用药,不要使用质量不好或变质失效农药。发现受药害的秧苗,要灌水冲洗,降低农药浓度,减少药害危害程度,加强水、肥管理等。15、什么叫水稻“吐水”现象,在生产上有何意义清晨在

33、稻田观察,会发现水稻叶尖多有晶莹的小水珠出现,这些水滴,并非露水,而是水稻叶片“吐水"形成的.为什么说水稻叶片上的水滴是“吐水"而不是露水呢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露水是水汽的结晶,类似比较纯净的蒸馏水,而“吐水”是由根部吸收的水分向外自动“吐出”的,含有水稻根部吸收的多种无机盐类,可以通过测定得知,二是露水一般是均匀分布在整个叶片上,而“吐水”主要集中在叶尖,特别是直立的新叶叶尖上,这是由于稻叶的尖端有一水孔的缘故.水孔是专门用于排除水分的一个小孔,秧苗夜间或傍晚吸收的水分,除支付生命活动和少量蒸散外,多余的水分便从水孔中向外“吐出"

34、;。根系生长旺盛、健壮,吸收的水分就多,从水孔中吐出的水分也就多,根系生长瘦弱或者有病时,吸收的水分就少,从水孔中“吐出"的水分也就相应地少或没有。所以有经验的稻农,不需看水稻根系,只看叶片“吐水"的多少,就可以判断根系生长的强弱。在生产上,通过“吐水”现象可以得知秧苗是否返青,因为移栽时根系受伤,影响吸收,没“吐水”现象.叶尖“吐水”说明根系已恢复吸水功能,这就意味着秧苗已返青。此外,“吐水”是稻株生长健壮的指标。壮苗“吐水"多,僵苗“吐水"少.开花时水稻“吐水"多,表明根系生长健壮,光合产物

35、合成运输顺利,灌浆也就快。“吐水"也可以反映晒田程度。晒田较重时,根系吸收受到抑制,“吐水”少。所以利用“吐水”多少,作为观察水稻植株生长健壮与否的标志,是一种方便又科学的方法之一。16、秧田期幼苗生长不整齐怎样调整秧田期幼苗生长不整齐,常出现一侧高,一侧矮.产生的原因是通风炼苗方法不当.苗高的一侧是因为炼苗时农膜经常盖在上面,温度高,秧苗比撤膜侧生长快,而经常通风炼苗侧的秧苗,由于通风时撤去覆盖在上面的农膜,秧苗比覆盖农膜侧矮。所以造成同床苗一边高,一边矮,高矮不齐。出现上述情况的补救办法是,苗矮侧覆盖农膜,而秧苗高侧暂时不盖农膜,待秧苗整齐后再一起

36、采取统理办法。这样管理3-5天就可以了。17、秧苗到了插秧时期不能及时插秧和秧苗徒长怎么办秧苗生长到了插秧期,因某种原因不能及时插秧,这种情况下管理秧苗的办法:一是继续“蹲秧",少浇水或不浇水,促进根系下扎;必要浇水时也要减少绐水量和给水次数,不旱到一定程度(不打蔫)不给水.二是采取寄秧办法.秧田期秧苗徒长是经常遇到的,尤其在没通风炼苗前,秧苗遇高温天气易徒长。此时,一些稻农更不敢揭膜通风,怕揭膜打蔫,发生青枯病。不揭膜秧苗更徒长。秧苗徒长除通风炼苗促进根系生长外,还应施用多效唑控制秧苗徒长.多效唑是一种高活性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型,广谱性杀菌剂。多效唑应用水

39、足的条件下过早封行,叶面积指数过大,下部阴郁,死叶,病害重,穗虽多,但粒少,易倒伏,也不会高产。提倡推广合理稀植,但要因地削宜。土地肥沃、高肥稻区、秧苗健壮管理水平高的移栽规格易稀;肥力较低或瘦地,秧苗质量不好插秧规格易密些。合理稀植之所以增产效果明显,原因是个体充分发育和群体平衡发展,也就是在足够穴数、穗数的前提下,培育健壮的单株,达到穗大,粒多,粒饱.合理稀植应遵循以下几项技术环节:1)要育壮秧,尤其是应早育壮秧,早插秧,保证肥水条件好。2)2)加强肥水筲理,要改变过去施大头肥肥的方法。(3)合理稀植还应遵照肥田宜稀,瘦田宜密的原则,并考虑品种特性,因地制宜。

40、19、水稻一生需要哪些营养元素水稻生长依靠地上部的叶,叶鞘和茎吸收光,热和二氧化碳,依靠地下部根吸收水分和各种营养元素制造有机物质.这些营养元素中有多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特种元素。多种元素有碳、氧、氢、氮,磷、钾,钙、镁、硫,微量元素有铁,锰、锌、铜、硼,特种元素等,共16种元素.水稻生长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地上部分受自然环境影响为主,地下部分的环境条件人为可加以控制,主要是通过培肥土壤,改进耕作技术和科学管理水、肥等措施。20、水稻吸收养分的基本规律水稻对养分的吸收利用受到两个基本规律的支配一是报醐递减规律,二是不能代替规律。报酬递减规律:不论施何种营养元素,当施用是在一

41、定范围内时,产量随着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但提高的幅度逐渐缩小,当施用量超过一定限度后,施用量再增加产量反而降低.这种现象在三要素中以氮肥表现最为明显,其次是磷肥。不能代替规律:在任何情况下,水稻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的数量之间,不但有一定的比例范围,而且各种营养元素又都有特定的功能和生理作用,相互之间虽有联系,但不代替,只要有一种元素供应不足,这种元素就成为提高产量的限制因素.目前生产上往往有企图靠大量增施某一种肥料(如氮肥或钾肥),去获得高额产量的做法。这样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反而增加了成本,造成了减产。报酬递减规律告诉我们,必须经济施肥,不能盲目增加施肥量,要通过

42、试验选出最佳施肥量。不可代替规律还提醒我们,必须实行配方施肥,氮、磷、钾协调施用,并适量搭配各种微肥。不能忽视任何一种营养元素,一定要按比例施用,方能收到高产高效益的效果。怎样确定水稻施肥量,水稻的计量施肥、配方施肥可使有限的肥料发挥最大的增产作用,产量越高对合理施肥的要求越迫切。合理施肥的核心问题是肥料的计量.肥料计量的方法较多,有养分平街法、。土壤有效养分系数法、土壤肥力指标法、肥料效应函数法等.这里介绍利用养分平衡法计算肥料的施用量。此法是根据水稻每亩计划产量的施肥量与土壤供肥量之差计算施肥量。用此法必须具备五个参数:(1)计划产量指标(2)每百公斤稻

43、谷(经济产量)需要养分量(3)土壤供肥量(4)肥料利用(5)肥料中有效养分含量这五项缺一不可。计算时可将氮,磷、钾肥的施用量分别算出。有时为简便起见,也可先计算出氮肥的施用量,然后再按养分比例确定磷、钾肥的施用数量。氮肥施用量的计算公式为;亩施肥量等于(每亩水稻总施肥量减去土壤供给量)除以(肥料中有效成份含量)乘以肥料的利用率。21、深层施肥的好处化肥深施的好处很多,深施在还原层中,铵态氮稳定,利用率高。各地试验结果:碳酸氢铵深施比表面施利用率提高1319,1公斤化肥能多增产15公斤稻谷,尤其在碱性土壤上深施效果更突出,比表面施利用率提高212。尿素深施1

44、2厘米利用率比表面施的提高2l,硫酸铵深施67厘米的利用率达745,比表面施的利用率提高了364,提高将近一倍。氮肥深施利用率高的原因是,铵态氮施在水中,在水温高的条件下挥发损失很快,而灌溉水又多是偏碱性,损失更大.据对深层施和水层表面施的10天后取样分析,深层施的植株含氮为1,47%,表面施的为115,深施比水层施的增产14.5化肥深施后不但能大幅度提高肥效,减少了氨的挥发,降低了氮素渗漏流失,增加了水稻吸收利用率,而且能够达到前绥、中稳,后劲长。深施后肥效长达40-50天之久,改变了表层施肥的前猛、中弱、后劲差的弱点,提高了结实率和粒重,是高效

45、益施肥的好办法。22、为什么强调不施大头肥所谓大头肥,是指水稻秧缓苗后,一次性重施分蘖肥,进行猛攻猛促,其结果是前劲过猛,攻的过头,造成分蘖过多营养徒长,而后劲不足,结实率低,千粒重低,产量不高。大头肥是懒汉施肥法,很不科学.特别是当前稻田施有机农肥很少,土壤中有机质下降,粘质性、胶体性、吸附性和团粒结构都很差,土壤代换量较低,一次施用氮肥过多,不能被土壤胶体吸附,流失浪费严重,很不经济。近年来全国各地试验证明,分期多次施肥,适当控制分蘖阶段的长相,适时适量施用穗肥是水稻高产稳产的关键。各地试验结果都以控制分蘖肥、施好穗肥的产量高,比前期集中施大头肥的增产6113

49、,地力差、无后劲、稻色淡的可适当多施。施肥要看天气,如遇干旱可提前12天施用,如遇低温,寡照、多湿应少施或不施。施齐穗肥后,如稻色色级仍偏低,会影响灌浆速度,为了保持稻色正常缓慢转淡到全黄色,降低叶片老化速度,弥补稻根衰老吸肥力差的缺欠,要少施粒肥,在7月5日-10日前后亩施尿素2公斤,对排水不良根腐的稻田不要施粒肥,可进行根外喷施液肥。具体方法是用1%的尿素加o5的磷酸二氢钾混合喷洒叶面肥提高根系活力,加快灌浆很有利。26、怎样施用根外追肥水稻一生中共需要16种元素,仅从土壤中得不到满足。实行根外追肥,是有效的增产措施,特别对因徒长封行过早和因长期淹

50、水根系衰老;吸收机能减弱的地块进行叶面喷施磷、钾、锌肥更是促进根系发育,增强吸收机能的有效办法,根外追肥吸收快,利用率高,成本低,经济有效,在根系衰老的稻田里,喷肥还是养根护叶的好办法。根外施肥能提高结实率和粒重,增产显著,喷一次可增产25,喷两次可增产57。根外施肥的作法是:喷施N、P、K肥,即用o.5%的磷酸二氢钾加1淘素.喷施锌肥,喷o.3%硫酸锌。喷施微肥和激素,如喷施微钛肥、pp333(多效唑)、亚硫酸氢钠、叶面肥等。喷肥在分蘖拔节,抽穗、开花期进行均可,要连续喷23次,每隔57天喷一次。27、水稻秧苗吸收养分有哪些特性?怎样做好秧田

51、施肥水稻秧苗吸收养分主要有两个特性:第一种子发芽生根后就能从土壤里吸收养分而不是三叶期“断奶后”才吸收,般在二叶期之前秧根己长到3厘米长,这些根虽较细,但已能吸收养分,在25叶前秧苗中的氮已有20来自苗床土壤。发芽6天后的秧苗已从外界吸收磷,有磷培养液比无磷培养液的秧苗含磷量高。第二,有较大的过量吸收能力。所谓过量吸收就是秧苗吸收养分的数量多于自身当时实际需要的数量。这一特性对插秧后早期生长有利,尤其是秧苗对磷的过量吸收,可以直接影响到结实和产量。(1)肥料的数量要足,质量要精:秧苗生长期短,对秧苗素质要求又高,育苗期北方气温较低,所以对肥料的要求比大田高得多,

52、同时要求有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以满足培育壮秧的需要。因此,要有机肥和速效肥料配合使用,建立一个土壤通透性好,供肥保肥力强的秧田环境有机肥必须用充分腐熟的草粪,圈粪,速效肥以生理酸性的硫酸铵、磷酸二铵,硫酸钾,硫酸锌为宜。有机肥必须充分腐熟并过筛,饼肥需腐熟或碾碎成粉状再施用,施在3-6厘米的土层中。此外秧田还可施用草木灰,稻壳灰,其内含有钾,磷、镁、钙、硅等,用于覆盖起到保温松土作用。但施用灰肥必须注意做好床土调酸。(2)氮肥应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在土质较好的田里,每10平方米施硫酸铵l公斤,秧田化肥以施在3-5厘米深的全层土壤中为好。施法是撒在床面上,再经过

54、期都是影响时期.其中最敏感的时期是减数分裂期、抽穗开花期、一次枝粳籽粒灌浆期,即抽穗前后各20天,是影响结实率关键时期,共40天。结实是库、源,流的综合体现。影响结实率的因素较多,简单的说,秧苗素质不好,群体密度过大、封行过早,过严、田间气候环境不理想,中期烤田落黄不好,稻株淀粉积累较少,减数分裂期缺肥缺水,开花期天气不好,营养不足,灌浆期水肥不足等,这些都直接影响到结实率。提高结实率的办法有(1)前期培育带蘖、根系发达的壮秧.(2)适时早插稀插秧。(3)中期烤好田,增加淀粉积累。(4)施好减数分裂肥。(5)抽穗开花期保证水肥供应.(6)控制住病、虫、杂草.一(7)实行叶面喷洒叶面肥。总之,前期秧苗壮,中期烤好田多积累,后期采取养根护叶措施,增施磷、钾肥,多次叶面喷洒微肥和激素等。29、怎样防止水稻倒伏水稻倒伏对产量影响很大,灌浆期倒伏几乎无产量,乳熟和黄熟期倒伏,也减产20一30。倒伏是高产栽培的一大限制因素,因此,必须在栽培上采取综合措施防止水稻倒伏.(1)培育根系发达的壮秧,实行稀播种使秧苗根系发育好,吸收机能强,根系寿命长,前期就有较

THE END
1.粮食科普知识粮食科普知识 我国稻谷种类有哪些? 稻谷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产区分布广泛,品种数量繁多。早在明代我国就培育出了许多稻种,李时珍《本草纲目》有“其种就百”的描述。如今,品种更是达数万个。 稻谷是怎么分类的? 1、按照栽种地区土壤水分的不同:可划分为水稻和陆稻(旱稻)2类。https://www.xjjh.gov.cn/info/2091/170775.htm
2.作物介绍——水稻施肥应遵循“前促、中控、后补”的原则,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根据水稻生长情况适时适量施用氮、磷、钾等肥料。中耕除草可以疏松土壤,增加土壤透气性,减少杂草与水稻争肥争水。病虫害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监测,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https://nxy.neau.edu.cn/info/1026/5473.htm
3.水稻百科农作物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但是水稻土最好。幼苗发芽最低温度10~12℃,最适28~32℃。分蘖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适温30℃左右;低温使枝梗和颖花分化延长。抽穗适温25~35℃。开花最适温30℃左右,低于20℃或高于40℃,受精受严重影响。 https://www.nyzy.com/Baike/688.html
4.水稻知识问答系列篇(一)稻农朋友,大家好。牛我我平台是为广大稻农服务的专业性平台。平台每天都为大家推出种肥药农技知识,传播政策导向。粮价信息,新闻娱乐。天气预测等多方面技术和信息。感兴趣的稻农朋友们。请您关注牛我我公众号。把您遇到和水稻相关的问题,在平台提出来,我们会请专家老师及时给您解答。 https://www.meipian.cn/1st4z7j1
5.水稻知识百科水稻知识百科 水稻,学名稻米,是一种重要的谷物作物,主要用于人类食用。水稻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源和光照,适宜的气温以及肥沃的土壤。一般分为早稻、中稻、晚稻等不同类型,每种类型选用的种植技术略有差异。 水稻的种植一般包括田间管理、水稻病虫害防治、施肥等多个环节。在不同的地域和气候条件下,种植水稻的方法也各http://www.changxinrice.cn/news_detail/1831368264016171008.html
6.水稻基础知识小麦水稻玉米棉花栽培基础知识 作者:王树安 出版社:农业出版社 出版年:1983 基础知识 作者:北京市市政工程局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1982 计量基础知识 作者:范巧成 ISBN:9787502639679 出版社:中国质检出版社 出版年:2014 基础知识与应用 作者:周美瑞 ISBN:730201387X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https://www.las.ac.cn/front/book/detail?id=1b3737c56f756ec867cd0a578b438338
7.水稻知识试题库.pdf水稻知识试题库 .pdf 18页内容提供方:. 大小:1.53 MB 字数:约1.15万字 发布时间:2024-03-30发布于河南 浏览人气:89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水稻知识试题库 .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一、填空题(每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326/7131054050006056.shtm
8.水稻施肥知识要点磷肥不能表施,以免引起表层磷肥富积诱发水绵(青苔)发生;施肥时一定要均匀,以免因施肥引起水稻长势不匀;积极推广机械侧深施肥;施肥时要减氮增磷钾、要合理搭配,增施硅肥;要按照水稻田间生育叶龄进程施肥,杜绝施肥盲目性和片面施用氮肥以及蘖肥施用偏晚等现象。http://www.jpswkj.com/News_View.asp?NewsID=198
9.水稻基础知识——第一讲水稻的器官形态及其构造水稻基础知识——第一讲 水稻的器官形态及其构造 开通知网号 三、叶叶的形态:水稻的叶片互生于茎的两侧。种子发芽时最先出现芽鞘,又称鞘叶,从鞘叶中再长出一片不完全叶,以后顺序长出第一、第二、第三……等完全叶。鞘叶没有主脉,只有二条平行的侧脉,完全叶有叶 (共2页)https://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SLYK197403013.htm
10.水稻栽培基础知识与生产实用技术分公司中化化肥湖南分公司二、水稻栽培基础知识及田间(大田)管理技术 水稻有哪些特征特性及经济性状? 无论是杂交稻或常规稻的不同品种在成熟期、耐害性(寒、热、旱、涝、耐酸、碱性等)、抗倒伏、抗病虫害等生理特征,以及有效分蘖、穗数、每穗总粒数、实粒数、千粒重、稻谷和米粒性状,色、香、味、出糙率等加工品质等方面都存在差异。http://www.sinofert.com/s/7569-20713-65597.html
11.水稻高产知识百问百答之病虫害防治白穗褐变穗163最近一段时间在问答上经常看到众多种植户问水稻种植问题,为帮助稻农解决实际生产当中存在的问题,整理水稻农技知识百问百答,共同在漫长冬季当中学习水稻种植的基本技术,并在明年春天的生产中转化成生产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6:潜叶蝇一年发生几代?易在什么时间发生? https://dy.163.com/v2/article/detail/D75GV52O0525JVLB.html
12.学习并复刻《基于知识图谱的农医对话系统》(一)本项目首先利用水稻疾病知识语料,基于Neo4j图数据库搭建了一个小型的水稻疾病知识图谱,并在知识图谱的基础上搭建了一个对话系统,输入水稻疾病感染时的症状,系统便会从知识图谱中查询水稻疾病的类型,并组织成自然语言返回。为了方便用户使用,在上述对话系统的基础上,又搭建了一个Web网站—水稻疾病智能问诊平台,在”智能问https://blog.csdn.net/he1223991940/article/details/137685763
13.水稻基本常识水稻返青之后,气温逐渐升高,水稻开始分蘖,一般把水稻开始分蘖时作为水稻分蘖始期,水稻拨节时分蘖基本停止为分蘖终止期,水稻分蘖期可分为有效分蘖期和无效分蘖期,在密植条件下,水稻有效分蘖终止期一般为6月25日至30日;在稀植条件下,水稻有效分蘖期一般为6月30日至7月5日。从水稻分蘖始期到水稻有效分蘖终止期为有效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830/21/46974702_683398474.shtml
14.水稻与大米知识了解程度调研在不查资料的前提下,你对以下有关【水稻】的知识的了解程度如何? 完全不知道不太知道知道一点大多知道非常熟知 水稻的起源 水稻的演变过程 水稻的种植 水稻的历史知识 有关水稻的书籍 有关水稻的诗词、歌曲 水稻的性状 和水稻相关的名人 水稻的加工 水稻的的品种与分类 * 2. 在不查资料的前提下,你对以下有关https://www.wjx.cn/vm/OtuM0rV.aspx
15.五彩斑斓的水稻说完了转基因水稻,咱们再回到杂交水稻的话题上来吧!大米饭都是白色的吗?答案是否定的。咱们还有红米、紫米、黄米、绿米……它们是天然的还是杂交的? 这些五颜六色的“彩虹米”起先的确是天然的,但它们后来大多都经过了人工培育。一些野生水稻存在着彩色基因,科学家们采用传统育种方式,让携带彩色基因的水稻同普通https://www.sxlib.org.cn/sefg/zsc/bkzs/202110/t20211021_1067103.htm
16.稻谷和水稻一样吗稻谷和水稻是不是一样的高中知识稻谷是指没有去除稻壳的籽实,是由颖(稻壳)和颖果(糙米)两部分组成,在植物学上属禾本科稻属普通栽培稻亚属中的普通稻亚种。 以上就是高考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稻谷和水稻一样吗 稻谷和水稻是不是一样的问题,想要了解的更多关于《稻谷和水稻一样吗 稻谷和水稻是不是一样的》相关文章,请继续关注高考网!https://m.027art.com/gaokao/HTML/12476973.html
17.水稻收割机的基本知识→MAIGOO知识摘要:收割机知识入门-特点-分类篇:文章对运输、磨合试运转、维护保养等水稻收割机的基本知识做了详细的介绍说明。 水稻收割机的基本知识 现在,购买水稻收割机的用户越来越多,但是却缺乏一些收割机使用的必备知识,从而导致在使用中总是出现故障,因此,有必要简单介绍下收割机使用的基本知识。 https://m.maigoo.com/goomai/92257.html
18.水稻苗原来是这样培育的,网友:长知识了高清在线观看PP视频您的Flash插件已过期或被禁止 升级或启用Flash 水稻苗原来是这样培育的,网友:长知识了 合集 水稻苗原来是这样培育的,网友:长知识了 5 先锋娱乐 娱乐资讯即时新闻类账号 关注 节目信息 6.9 简介:详情>https://v.pptv.com/show/5dFuibmLIOHbZV78.html
19.日本作为科技大国,他们是怎么种水稻的呢?看完涨知识了日本作为科技大国,他们是怎么种水稻的呢?看完涨知识了 举报 素素观天下 关注29,027 信息 分享: 直播热点 下载APP领会员 直播中 小言儿~ 直播中 丽丽感谢家人宠爱 直播中 悠然~服务 视频 自媒体分成 分类 电视剧 电影 综艺 56出品 高校 粤语 搞笑 音乐人 生活 游戏 时尚 娱乐 科技 教育 汽车 少儿 母婴 https://www.56.com/u26/v_MTkzODc0OTI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