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水稻栽培第一节绪论(概述)一、水稻生产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1、水稻种植面积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位置;2、水稻是高产稳产的细粮作物;3、水稻生产副产品用途极广;4、稻谷深加工有广阔前景。“民以食为天,食以稻为先”。水稻是仅次于小麦的世界第二大粮食作物。我国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30%左右,而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的40%以上,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粮食作物之首,是我国的第一大作物。全国约有2/3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是我国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2%人口的重要保障。1、水稻种植面积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位置水稻可在田面保持水层的条件下生长,人们可以通过灌溉、排水及水层深浅来调节土壤温热状况、养分释放速度、田间小气候等,以水抑制病、虫、草害的发生。稻米的淀粉粒最小(3-10μm)、小麦30-45μm、玉米35μm,蛋白质虽少(7.3%),但是易被人吸收的蛋白质成份较多。2、水稻是高产稳产的细粮作物稻米的淀粉粒
米糠含有14%左右的蛋白质、15%左右的脂肪和20%的磷化合物等,是家畜的精饲料,也可提取糠油、脑磷素等。谷壳可用来制装饰板。稻草除可作家畜的粗饲料外,还可用于编成草苫。3、水稻生产副产品用途极广①大米食品:除直接做米饭当主食外,还可制作方便米饭,快餐米饭,方便粥,米粉制品,饼干糕点,婴儿食品,酿造业(酒类、醋)。②米糠的利用:米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油分,和维生素等,是食品、医药、化工业的重要原料。③碎米的利用:可制作米粉、米粉线、点心、饴糖、淀粉、发酵原料、纺织物加工用糊。④胚芽利用:营养食品、VB1、VB6、VE制剂以及饲料。⑤特种米的加工利用:黑米食品及饮料已不少,大胚米制作婴儿奶粉国内已生产出产品。
4、稻谷深加工有广阔前景二、水稻生产概况(一)世界水稻生产及其发展全世界约有半数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亚洲稻谷消费量占全世界的90%以上。中国和印度水稻收获面积占世界水稻总面积的一半,稻谷总产量占世界稻谷总产量的56.5%。世界各大洲均有水稻栽培,主要集中在亚洲,占世界水稻播种面积的90%以上,美洲约占4%,非洲约占3%,欧洲和大洋洲各占1%以下。(二)我国水稻生产的成就
及稻作科学的发展从1949年至今,我国水稻生产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时期。
第一个发展时期是从1949年~1961年,此时期发展的特点是在大力开展以治水、改土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的同时,进行了单季稻改双季稻、籼稻改粳稻等耕作制度的改革,并推广了有关先进栽培技术,对提高水稻产量起了重要的作用。
glaberrima),又名光稃栽培稻,起源于热带非洲尼日尔河三角洲,目前仅在西非有少量栽培。光稃栽培稻与普通栽培稻比较,其穗较直立,叶舌较短,且叶舌的尖端钝圆,稃毛、叶茸毛少或无。(二)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我国栽培稻种起源于我国(云南、广东、广西、海南及台湾)的热带及亚热带区域。我国已发现的野生稻有三个种,即普通野生稻(0.sativa
L.f.
1光照强光对稻叶伸长有抑制作用,可破坏稻叶生长素使叶片生长缓慢;黑暗则促使叶片伸长。高产水稻的叶片,既要有足够大的叶面积指数,又要使植株基部具有光补偿点两倍以上(1200~2000LX以上)的光强。
2温度稻叶生长以气温32℃、土温30~32℃为最适宜,温度在7℃以下或40℃以上,稻叶停止生长。叶的光合作用在15℃以上正常进行,25~35℃作用最强,25~30℃时利于光合生产和叶片寿命的延长。3水分水分充足可促进叶片生长,但叶薄易干枯。如水分不足,叶片生长受抑制,生长缓慢,组织较硬。晒田的作用就是降低水分吸收,控制叶片生长。
4.光强度光强促进根系生长。在自然光照下,叶片光合产物的17%运往根部;自然光减半,运往根部的光合产物为12%;再减半,只有1%运往根部。据江苏农学院试验(1981),在长穗期对稻株基部遮光,使上位根数减少44%,总根量减少37.1%,根系活力下降30%~44%。(五)黑根与防治当稻田土壤含铁量较低,或硫化氢过多时,硫化氢与根系表面的氧化铁膜化合,形成硫化铁,使根系成为“黑根”。可分三种类型:
(1)轻度黑根黑色物质主要是高价铁的硫化物,不污手,在石灰水中(万分之1~5浓度)黑色很快消失,无明显臭味,根未腐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