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汉字的起源与发展演变过程

汉字起源于图画,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文字图画”或“图画文字”,早在六千多年前,原始社会晚期,汉民族先民就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符号用来记事,后来图画越来越符号化,逐渐脱离图画,形成象形的汉字。

二、汉字演变的过程:

1、甲骨文:是中国汉字的雏形,其发现是在动物的骨头上,故而得名;

2、金文:是商周青铜器时代铸造在青铜器皿上的铭文;

3、篆书: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具有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是秦国时期的通用文字,是大篆的简体;

4、隶书:由篆书发展而来。起源于战国时期,对后代的书法有很大的影响力;

5、楷书:字形简化,字体端正,是现在汉字的正体字;

6、行书:分为行楷和行草,行书的出现弥补了楷书的书写缓慢和草书字体不易辨认潦草,在实用性和艺术性都高于楷书和草书。

三春晖的意思是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拼音:sānchūnhuī。

出处:

唐朝诗人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字词注释:

1、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2、吟:诗体名称。

3、临:将要。

4、意恐:担心。

5、归:回来,回家。

6、谁言:一作“难将”。言,说。

7、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

8、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9、报得:报答。

赏析: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实际上是两个词组,而不是两个句子,这样写就从人到物,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最普通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紧接两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写出了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这里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母子的骨肉之情。临行前的此时此刻,母亲的千针万线,针针线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

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当事者的直觉,翻出进一层的深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炽烈的情感。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

THE END
1.汉字的起源与发展汉字的起源与发展历史 汉字的起源简短 《桃花源记》教学实录 桃花源记课堂实录一等奖余映潮桃花源记课堂实录余映潮 桃花源记课堂实录第二课时 桃花源记课堂实录肖培东 桃花源记课堂实录视频 桃花源记课堂实录韩军 桃花源记课堂实录名师 老了的说说 老了兄弟老了图片 https://www.scfaying.com/k/hanzideqiyuanyufazhan/
2.概述汉字的起源与发展演变过程。概述汉字的起源与发展演变过程。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题找答案,刷题练习的工具.一键将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手机刷题,以提高学习效率,是学习的生产力工具https://www.shuashuati.com/ti/00ce0abcc3fd42d5b2c7d2b8dca3ff9c.html
3.汉字的起源与发展汉字的起源与发展25页 卖家[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465113 上传时间:2018-08-08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67MB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贝 下载 还剩20页未读,继续阅读 / 2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下载提示 常见问题 1、金锄头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https://www.jinchutou.com/p-50465113.html
4.汉字的历史资料摘录揭秘汉字的起源与发展–地平线人文历史网汉字的历史资料摘录,揭秘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也见证了中国文明的辉煌。本文将摘录一些关于汉字历史资料,带你一起探索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一、汉字的起源 https://www.dpxtep.cn/2024/02/29/%E6%B1%89%E5%AD%97%E7%9A%84%E5%8E%86%E5%8F%B2%E8%B5%84%E6%96%99%E6%91%98%E5%BD%95%E6%8F%AD%E7%A7%98%E6%B1%89%E5%AD%97%E7%9A%84%E8%B5%B7%E6%BA%90%E4%B8%8E%E5%8F%91%E5%B1%95/
5.浅析汉字的起源发展与特点汉字文化2024年02期浅析汉字的起源、发展与特点,汉字,起源,发展,特点,汉字作为中文书写系统的核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发展轨迹。本文系统探讨了汉字的起源,追溯了汉字演变的脉络。在汉字发展的https://wap.cnki.net/touch/web/Journal/Article/HZWZ202402001.html
6.汉字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关于汉字的起源也有汉字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关于汉字的起源也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如结绳说、八卦说、河图洛书说、仓颉造字说和图画说等,不过传说只是传说,汉字体系丰富,绝对不是某一个人能独创的,它是人们在集体生产劳动过程中经过观察自然事物,根据所要表达的思想创制出来的,然后经过逐步完善,成为了记录语言、表达思想的工https://bbs.pinggu.org/jg/kaoyankaobo_kaoyan_8652596_1.html
7.安阳师范学院汉字文化体验馆简介安阳师范学院汉字文化体验馆致力于以汉字为主线,以体验为特色,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地向来宾展示汉字文化的魅力。体验馆的面积近2700平方米,分东区和西区,东区主要为汉字文化展示和体验区,西区为汉语国际教育实习实践区。 东区第一个展区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http://zhongwen.aynu.edu.cn/hzwhtyg/cgjj.htm
8.汉字发展演变过程汉字的起源2、汉字又称中文,是汉语的记录符号,与英文、西文、印地文、俄文等表音的字母文字不同,汉字是典型的意音文字。与拼音文字单词的单音或多音表义不同,汉字一般单字单音表义。 3、给中国乃至世界开创了最深的书法艺术,在封建时代,因文字的发明,大大加强了华夏文明的发展速度,因秦始皇统一文字,更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https://www.meipian.cn/51senuuo
9.中国汉字的起源和发展中国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共6篇) 篇1:中国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一.概述 关于我国汉字的历史,基于现存的古代文献记载和现已得到确认的考古发现,至少以有五千年的历史,而汉字起源的历史就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开端历史,所以通常我们说汉民族有5000年文明史。 考古和文献记载说明,汉字起源于新石器时代https://www.360wenmi.com/f/filevoxnydm2.html
10.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_四年级语文_语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汉字 字形游戏: 字形游戏: 字形游戏: 汉字的起源汉字已有五千年的历史。 汉字已有五千年的历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_文化/宗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汉字已有五千年的历史。 它由记事符号https://m.doc.wendoc.com/bea262ee1df3a1177a644332b.html
11.汉字――中华文明的历史丰碑光明日报汉字的起源 文字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指出:“人类从铁矿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美国的路易斯?亨利?摩尔根(LewisH.Morgan)在其《古代社会》中也曾说过:“没有文字记载,就没有历史,也就没有文明。”汉字是世界上https://www.gmw.cn/01gmrb/2007-04/06/content_585340.htm
12.汉字的起源和发展.pptx文档介绍:字形游戏:会舞的精灵字形游戏:会舞的精灵汉字的起源汉字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它由记事符号和记事图画演变而成。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彩陶上,就出现图画和符号,它就是汉字的前身。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成熟汉字,是公元前十四世纪(商代)刻于兽骨和龟甲上的文字,称甲骨文。已使用单字四千六百多个,形声字已占https://m.taodocs.com/p-348223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