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后强酒业研究新发现①中国白酒发源地在巴蜀大地 酒是中国的真正原创,中国酒起源于长江源头,而不是黄河源头,道理很简单。从考古讲世界考古界泰斗原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雷从... 

酒是中国的真正原创,中国酒起源于长江源头,而不是黄河源头,道理很简单。

从考古讲

世界考古界泰斗、原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雷从云先生的《长江流域——人类的起源地、文明的发祥地》一文曾专题论证了人类起源于长江流域。

位于安徽省繁昌县境内的“人字洞遗址”还原了欧亚大陆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活动的冰山一角,这表明在距今200万-240万年的更新世早期,我国长江流域就已经有古人类的活动了。

从中国已发现的涵盖了距今210万年到1万年各个时段的2000多处旧石器时代遗址看,150万年前西候度猿人在现今山西省黄河边的芮城县境内出现,110万年前“蓝田人”在黄河流域生活,而长江流域的“元谋人”出现在170万年前,并且是迄今所知中国境内年代最早的直立人。

美国科学家McGovern的重要学术著作《拔除历史的瓶塞》(UncorkingthePast2009)曾明确提出过酒与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说,火的发现和使用带来了食物制作技术的革命,而发酵技术则使得饮料制作技术有了革命性跨越过程;两者共同作用带来了古人饮食卫生状况的改善、食物和饮料多样性与质量的提高,终于也促进了人类创造力的发展;甚至可以认为,发酵技术的应用对人类历史上所有文明成果的诞生都有着间接和直接的影响。

近几年还有些学者提出新的看法,认为人类开始种植谷物的主要目的在于酿酒,而不是首先为了生产食物。比如德国进化生物学家Reichholf曾指出,古人在美索不达米亚培植的最早的谷类是大麦(可酿啤酒),可以追溯到距今12500年,但是生产面包才有6500年的历史,比酿酒晚6000年。

长江流域酿酒史早于黄河流域,还有实证。

8月27日到9月16日,我们在四川三州地区进行了深入调研,大量的一手调研成果可论证,曾居住于此的古羌人可能在一万多年前就在饮酒了,而黄河流域的实证最多能追溯至几千年前。

考古成果表明,从13万年前的“稻城皮洛遗址”到5500多年前的“营盘山遗址”,再到举世瞩目的“三星堆遗址”,都可以看到大量的盛酒饮酒的器具。

所以,发酵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带来了人类进化史和文明史质的飞跃,长江流域无论是人类的出现、文明的进程还是饮酒的历史都早于黄河流域。

从水质来讲

俗话说,“水是酒之血”,水是白酒酿造过程中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在酿造过程中对于水质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水质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酒质的好坏。

硬度即水的软硬程度,是指水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的含量,这两种离子的含量越高,水的硬度就越大。水的硬度分为碳酸盐硬度、非碳酸盐硬度两类,碳酸盐硬度和非碳酸盐硬度之和称为总硬度。正常的水硬度为5-15度,凡是硬度较大的水用于酒的勾兑加浆,就容易产生白色的沉淀,所以用硬水勾兑酒时,必须要先加浆,再贮存,最后才能装瓶。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流域降水量小,以旱地农业为主,冬干春旱,降水集中在夏秋七八月份。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腹地昆仑山脉和唐古拉山脉之间,呈多级阶梯性地形,流经山地、高原、盆地(支流)、丘陵和平原等,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江南丘陵、长江中下游平原,流域总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8.8%,流域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中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水资源总量9755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河流径流总量的36%,为黄河的20倍,位居世界第三。

相较而言,黄河河堤很松散、沙多,而长江两岸属于粘土,相对黄河河堤更稳定、坚固,两岸泥沙不易被水冲走,这也是为什么长江的水偏清,而黄河的水更为浑浊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还有一个研究说,长江流域的降雨量和水量都是远高于黄河的,所以长江的自净能力更强。

从水质层面看,黄河水质也相对较差,其中劣五类水质占39.5%,而且经过了好几年的严格监控,黄河断面能达到地表水Ⅰ-Ⅲ类标准的依旧只有60%,而长江和珠江却能达到80%以上。而根据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水生态环境司司长张波的最新披露,2021年长江流域水质优良的国控断面比例为97.1%,同比增加1.2个百分点,长江干流水质2020年全线年均值达到了Ⅱ类。

位居长江上游的四川盆地,背靠世界“淡水塔”青藏高原,内有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等8条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水源丰富,水质上乘。

所以,黄河的水是不利于酿酒的,不过黄河的干流略好于支流;长江的水有利于酿酒,且上游水质远优于中下游。

地理来讲

白酒酿造的关键环节是微生物发酵,而影响生物菌生长的因素我们曾提出过“九度理论”,其中,海拔度、风速度、温度、湿度、日照度、土壤成分度等都会受到自然条件、气候环境等地理因素的制约。

酿酒对海拔高度有严格要求,高品质白酒酿造区一般要求海拔高度在300-1200米之间,且以500米左右最优。如果海拔太高,则温度、湿度过低,不利于酿造;适宜的海拔高度也是高粱、小麦等酿酒原料种植所必须的自然条件。

位于长江流域核心地带的四川盆地四周为海拔2000-3000米的山脉和高原所环绕,中间盆底地势低矮,海拔250-750米,在巫山、青藏高原、大巴山、大娄山、云贵高原的包围之中,东连长江中上游水系,十分有利于微生物生长和高粱等原料作物生长。

微生物生长最适温度为25℃-37℃,白酒酿制一般要求年均气温16℃-20℃,温差太大,空气中细菌容易死亡,酒料发酵难以实现;高湿度环境更适合细菌生存、繁殖和传播,优质白酒酿造的相对湿度年均一般在65-85%,以75%的湿度最优;风速小有利于白酒窖池微生物菌附着生长,若风速度过大,空气中生物菌容易被吹走而受破坏,一般要求风速在5米/秒以下,最好是在1.0-3.0米/秒以内;优质白酒酿造地一般要求年平均日照时数1200小时左右,无霜期300天以上,方能让酿造过程中的生物菌群更富集。

四川盆地以及盆周山区属于亚热带气候、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处于群山合围、相对封闭的盆地之中,年温差和昼夜温差小,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18℃左右,年均最低气温为15℃左右,年平均最高气温21.5℃左右,多年平均降雨量高达1200毫米,水量充沛,平均日照时数仅58-65小时,终日云雾密集、空气湿润,各月相对湿度75%-87%,且是全国白酒产区中是风速最小的区域之一。这一闷热、潮湿的雨雾环境,对酒料的发酵、熟化非常有利,四川盆地的特殊性,为四川白酒的诞生提供了最佳环境和条件。

窖池是培养酒类微生物的主要场所,土壤条件越好的窖池其微生物群就越富集,所产白酒品质也就越高。

与长江相连通的四川盆地是典型的外流盆地,面积达14万平方千米的紫色土,具中性或中性偏碱,富含磷、钾等矿物养分,质地适中,有较好的透水、通气性,尤其是四川宜宾、泸州等地独具弱酸性的黄黏土,富含铁、磷等多种矿物质,是酿酒微生物生存的沃土。

所以,四川盆地就是个巨大的天然发酵池,中国白酒起源于的长江上游,其实主要是起源于四川。

从农业来讲

中国白酒是由粮食酿造,紧紧依附于农业,是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的收获与白酒产业的兴衰有关。

良好的自然条件和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四川盆地内部都是紫红色的土壤,这种土壤中富含植物所需的各种养料非常肥沃,非常适合种植水稻、糯米、小麦、大米等酿酒农作物。

“宝墩古城遗址”发现了4500年前的碳化水稻、黍、粟及其他植物遗存,确认了宝墩时期先民农业经济结构以稻谷为主,兼种粟和黍,同时采集野豌豆、薏苡属等植物作为补充。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完工,让秦汉时期的天府之国洪野千里,物产丰饶。汉代,四川盆地的农业生产已相当发达。《汉书·地理志》称:“巴、蜀、广汉……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民食稻鱼,亡(无)凶年忧”。

四川的开垦种植史可追溯至西汉时期,至今仍是中国最大的水稻、油菜籽产区。

以高粱酿造白酒,我国独步世界,久享盛名。高粱白酒以其色、香、味和风格展现了我国酒文化的深厚底蕴,而以高粱为主力酿酒原料,亦与四川分不开。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将高粱列于“五谷、果蓏、菜茹非中国物产者”中,这里的“中国”指我国北方地区,即北魏的疆域,主要指汉水、淮河以北,也即是黄河流域中原腹地一带。

高粱原产中原地区的可能性确实不大。在高粱被驯化栽培后,并没有如粟、麦等大宗作物那样得到大规模地栽培种植,只在局部地区如辽宁、河北、陕西、江苏、四川等地种植。

另一个重要的论证,高粱在古代种植面积小、种植区域分散,使得高粱的命名带有明显地域性,在古农书里,高粱往往被写作“蜀秫”或“秫黍”,所以不少农书认为,高粱始种于蜀地,原产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站在粮优度的角度,种植于紫色土上的优质精高粱,属糯高粱种,色泽红亮、颗粒饱满、无杂质、质地纯正,所含淀粉大多为支链淀粉,单宁含量适中,吸水性强,易于糊化,出酒率和酒质远高于北方的粳高粱。

当四川提出“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之后,对处于农业加工产业顶端的白酒而言,将带来哪些巨大利好影响,我们可以想象。

《汉书食货志》中说:“酒,百药之长。”远古时期,由于医学技术不发达,人们生病了通常认为是神明的降罪,所以就会请巫师来驱邪辟凶,用巫术治病。“醫”字也被写成“毉”,直到春秋时期“巫”“医”才逐渐分开。随着医学知识的不断积累和成功的实践经验,人们发现“医学”和“巫术”越来越远,而“酒”却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医疗辅助手段和中药溶剂,所以,就把“医”下面的“巫”,改成了代表“酒”义的“酉”,形成了今天的繁体字“醫”。从古人造字就可以看出,医不离酒,医与酒有不解之缘。

四川的药材资源也极为丰富。文天祥《赠蜀医钟正甫》诗说:“炎黄览众草,异种多西川”。据1985年统计,四川中药品种占全国品种的75%,故有“天下有九福,药福在西蜀”的民谚流传。根据“医酒同源”理论可推断,川酒起源更早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

所以,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环境和生态条件、在中华农耕文明的历史演进中书写了浓墨重彩一笔的四川,具有更早诞生酒的先天条件。

从技术来讲

在提“九度理论”时,我们曾说过,技术度是指酿酒工艺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包括技术精湛的工匠和传人。这里,我们从两个层面来论证中国酒起源于长江源头,特别是四川,而不是黄河源头。

第一个层面,从白酒工艺传承来讲。

宋代,泸州、宜宾一带已有酿酒工艺;明末清初,四川(遵义在清雍正五年1727年之后才划归贵州省)白酒酿酒技艺渐臻完善;而在“湖广填四川”中,又有外来酿造技术传入,为当地白酒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即使到了当代,长江流域、特别是四川酿酒工匠依旧领先于全国。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与中国酒业协会评选的三届“中国酿酒大师”名单中,黄河流域共有20位入选,主要是山东、山西、河北、河南和北京五地的酒厂,贵州、安徽、江苏、湖北和江西等长江流域省份共有48位大师入选,其中位于长江上游的四川一省就有23位入选。

第二个层面,从四川的发明创造历史来讲。

四川在科学技术上有着许许多多非凡的发明和创造,为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四川是全世界最早开发利用石油的地区,油井是伴随着天然气的火井而出现的。秦昭襄王时蜀守李冰不仅领导主持修建了都江堰,而且“能知天文地理……又识察水脉,穿广都盐井。”西汉中叶汉宣帝时,四川就已开掘了世界第一口天然气井,这就是著名的“临邛火井”。它比西方最早使用天然气的英国要早1800年,是人类科技史上的一项伟大创举。到汉代,广都、临邛、蒲江等18个县陆续出现了全世界第一批成规模的盐井。

根据目前所能见到的资料,四川地区在唐宋时代就是全国第一个最早的造纸中心,当时最著名的纸是“益州麻纸”。到了宋代,巴蜀生产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专用纸——交子纸。所以,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也是四川的发明。

另外,世界最古老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的宏大水利工程,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了,也是四川的发明创造。

而四川在农耕、在农物种植及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取得的开创性成就更多。4000多年前古蜀国先民种植的水稻亩产就可以达到700斤,四川是中国最早养蚕、种茶、种花椒地方,还可能是化妆品的诞生地。与此同时,四川中坝镇号称中国酱油之乡,中国“四大名醋”之一的保宁醋始于五代唐长兴元年。

四川简称蜀。上古传说中得知,蜀中养蚕有着悠久的历史。四川广汉三星堆二号“祭祀坑”、1965年成都百花潭中学基建中出土的文物均可反映四川采桑养蚕的盛景。《华阳国志》对古蜀历史记载以及甲骨文里头星星点点的线索,更是能充分证明四川是中国最早养蚕的地方。

四川东鄂西是茶树的发祥地,也是三皇五帝最早的生息之地。西周初期,巴蜀地区开始人工栽培茶树,先秦时,中国茶的饮用和生产主要就在巴蜀一代,至西汉,成都成为我国茶叶的消费中心和集散中心。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茶经》的初稿也是陆羽在四川彭州撰写完成的。时至今日,四川的茶馆数以万计,仍为天下第一。

所以,四川人创新精神最强,总是与95%的做法不同,甚至在学术界至今都无法解释川人的独特性思维、颠覆性做法,而这又让四川在酿酒的优质保障和核心竞争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综上所述,中国酒发源于长江流域而非黄河流域。四川是世界白酒故乡,中国白酒的真正发源地在四川,白酒是四川的原创产业、有根产业、文化产业和优势产业,如果四川没有白酒,四川的江湖地位会大幅下降。

(李后强: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副主任,成都市社科联主席,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

THE END
1.湖南是世界稻作文明发源地之一。在湖南()发现栽培稻谷实物,是湖南是世界稻作文明发源地之一。在湖南( )发现栽培稻谷实物,是世界上当前已知最早实例.距今为1至140,这阐明湖南先民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便实现了由食物采集向食物生产转变。A.道县玉蟾岩遗迹B.澧县彭头山遗迹C.城头山遗迹D.九嶷山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https://www.shuashuati.com/ti/9c589881e92c4f4eb73f6fe1ec7c562a.html?fm=bdd70f1fe2964e16a6b6772e2c1ff96fbd
2.大量文物,其中最重要的是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这是目前世界上河姆渡遗址出土大量文物,其中最重要的是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作文化遗址。它的发现,不但改变了中国栽培水稻从印度引进的传统传说,许多考古学者还依此认为河姆渡可能是中国乃至世界稻作文化的最早发源地。由此可知( ) A.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B.手工业成为当时主要的生产https://www.jyeoo.com/shiti/1019c062-152a-15ed-5f01-255c056dbb61
3.“群众首创”的力量有多大我国农村改革发源地之一的广汉故事1992年,南风吹来。广汉向阳是中国最早兴起农村改革的地方之一,村社企业遍地开花。这年,江南村全村集资8万元,平整出4亩多地,在公路旁办起了为钢铁厂提供半成品的厂子。刚试产就被关闭——“黑烟熏得看不见来车,安全隐患、污染太大”。 村党支部书记师用全急了:“8万块钱,啥子都没看到就关了?办厂真‘烫’https://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5b5AHEPTLzdqiOX1VSBL181116
4.古稻作发源地——玉蟾岩遗址景点推荐古稻作发源地——玉蟾岩遗址 道县玉蟾岩遗址,首次发掘在1993年,1995年第二次发掘,被评为199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遗址文化堆积厚1.2——1.8米,出土遗物主要为打制石器和骨、角、牙、蚌制品及大量的动物遗核,呈现出由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过渡的面貌,时代约在1万年前。特别在两次发掘中均发现有稻谷遗存,经http://www.yzcity.gov.cn/cnyz/jdtj/200312/11c59cfabad044cc826c3532553de478.shtml
5.我国是栽培水稻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是稻作历史古国,也是稻谷生产大在寒地栽培水稻,其生育前期要注意()、(),中期要充分利用高温,适时()、安全(),后期要有足够的光温条件来满足籽粒的(),才能获得高产。 答案解析 (填空题) 寒地稻作区气温变化的特点是:()。 答案解析 (填空题) 我国北方栽培玉米时,通常有两种播种方式:垄作和平作。无论采用哪一种种植方式,播种方法主要分为(https://www.examk.com/p/2195782133.html
6.水稻的发源地在哪个国家水稻的发源地在哪个国家别了爱情 提问于:2024-03-05 共1条回复 专业回答 2号榜单员 最佳回答 水稻最早的种植地在中国,湖南的道县玉蟾岩发现了1万年前的水稻遗迹,证明中国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在长江和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发现了碳化的稻谷块和稻谷壳,显示了水稻的栽培历史至少有4700多年。 发布于 202https://www.phb123.com/ask/frq948.html
7.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有打磨的石器骨器碳化稻谷猪和水牛等下图所示文物为水稻化石,考古学界据此认为:它的出土遗址可能是中国乃至世界稻作文化的最早发源地。该遗址是() A.仰韶文化 B.大汶口文化 C.龙山文化 D.河姆渡文化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是陶寺遗址的一个惊人发现,它具有观象和授时的功能。。 A.陶器 B.观象台 C.石器 D.骨器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1973年https://www.xuesai.cn/souti/JK3N5RUG.html
8.中国稻田渔业起源与历史分析水生探索从自然条件和技术变迁分析,四川地区可能是我国稻田渔业最早的发源地。四川和陕南地区地处长江及渭水上游,天然鱼类资源丰富,江河密布,气候温暖,雨量充足,适宜稻田中各种鱼类快速生长繁殖。 (二)浙江地区 司马迁的《史记》的货殖列传中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 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火耕水耨”描述了较粗放http://www.yc6318.cn/wsz/aritcle18035.html
9.邯郸文化知多少1976年开始考古发掘,出土陶、石、骨、蚌器5000多件和大量家禽家畜、胡桃等动植物标本,还发现了炭化的粟约10万余斤,磁山被确认为是世界上粮食作物—粟的最早发源地,还是中国家鸡和中原核桃最早的发现地。农作物“粟”(谷子)、家鸡和胡桃(核桃)三大发现,不仅反映了磁山先民在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过程中为人类生存与https://www.douban.com/note/29140218/
10.黄人黄帝与黄帝王朝2:被遗忘的远古族群——黄人河姆渡是稻作农业起源的重要遗产地。兴隆洼文化兴隆沟遗址浮选出土的炭化粟和黍,经过国内外三家不同的碳14实验室年代测定,证实兴隆沟出土粟的年代距今约7650年,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小米实物遗存之一,也是唯一经过精确年代测定的最早的小米遗存。在河姆渡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https://www.jianshu.com/p/9ebb50514be1
11.国际古迹遗址日打卡到屈家岭寻农耕文化发源地今天(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让我们一起去打卡长江中游第一次发现史前的稻作遗存的地方。 到屈家岭寻农耕文化发源地 湖北荆门的屈家岭遗址是我国已建成的55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之一,长江流域第一个史前稻作遗存就发现于此。 Flash Player插件未安装安装插件,如果已经安装请检查是否被禁用 http://ysxw.cctv.cn/article.html?item_id=1381657097626271157
12.长江沱沱河,长江发源地,山高岸险,终年积雪数十米深,全长374公里。 当曲口以下至青海玉树县境内的巴圹河口,称通天河,全长815公里。水势平缓,河谷宽阔,而多沼泽,日照充足,草滩密茂,两岸峰高雪深,景色壮丽、宜人,是长江流域重要畜牧区。 巴圹河口至四川宜宾的岷江口,称金沙江,全长2308公里,因产黄金而得名。明末宋应https://www.maigoo.com/citiao/165339.html
13.稻谷香加盟加盟店费用怎么代理总部电话品牌发源地成都合同期限5年 培训期限1-5月特许使用费9000元 营业条件要求保证金3万元人民币 加盟费3万元人民币 稻谷香加盟详情 稻谷香是中式快餐中的一把好手 稻谷香! 小小一碟,历史久源,创造大大财富! 制造/精制料包,同行难以复制,能适应全国各地消费者口味,成功形成市场垄断,让加盟商操作更为便捷,让同行难以复http://www.jiameng.com/daog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