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有千年华夏、龙脉底蕴;它有十字老街、烟火人家。它是中原大地上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龙都,一个拥有6400年历史的中原文化名城,山水园田,大街小巷,处处承载着悠久的华夏记忆。
训达花生油扎根龙都23年、畅销23年。训达与濮阳共成长,讲好濮阳故事,传承濮阳文化,我们一起品味醇香,读懂濮阳!
01濮阳历史典故
中华第一龙
六千年前蚌塑龙,华夏第一濮阳生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也是濮阳的文化名片。中国考古发现最早的龙形图腾,正是发掘于濮阳市濮阳县城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这个龙形图腾由蚌壳摆塑,据测定有6500年历史,被誉为“中华第一龙”,目前于濮阳市博物馆陈列展览。
颛顼乘龙
躬亲乘龙巡四海,奠基华夏万年根
黄帝之孙,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建都濮阳。传说颛顼经常乘着飞龙巡视四海,鸟兽动物、草木植物、大神、小神,他都非常恭敬地安抚劝勉。凡是太阳能照到的地方,他都要亲自巡视察看,天下百姓及神鬼都乐于归他。
仓颉造字
睿德仓颉苦作书,天下义理尽数出
仓颉,龙颜四目,生有睿德。相传为黄帝的左史官。据历史记载,轩辕黄帝兴起之后,仓颉仰观奎星环曲走势,俯看龟背纹理、鸟兽爪痕、山川形貌和手掌指纹,从中受到启迪,呕心沥血数十载,搜集、整理流传与先民中的象形文字符号,创造了象形文字。
子路结缨
孔门十哲政事兴,百里负米孝双亲
子路是孔子的得意弟子,“孔门十哲”之一、“二十四孝”之一,“孔门七十二贤”之一。早年子路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充饥,却为了侍奉双亲,从百里之外背米回家。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再吃野菜,再为父母负米,哪里还能实现呢?”
02-濮阳民俗文化-
濮阳杂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濮阳杂技八方动,千年功夫天下知
濮阳杂技,起源于春秋,兴盛于明清,发展于现代。因为从业者众多,濮阳又有“杂技之乡”之称。经过了千百年的沉淀,濮阳杂技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濮阳杂技文化近年来大放异彩,以自己精湛的杂技技巧和表演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清丰麦秆剪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非遗美名扬,丰收吉祥落纸张
清丰麦秆剪贴,源于明代中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因其制作材料为麦秆而得名,是一种洋溢着浓厚乡土气息的民间剪贴艺术,象征着吉祥和丰收。在民俗学、绘画艺术、民间技艺等方面,清丰麦秆剪贴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同时也具有很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南乐目连戏(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戏剧化石承千年,非遗文化濒失传
目连戏是濮阳南乐县的传统戏曲剧种,有中国戏剧的活化石之称,目前已濒临失传。目连戏以中国民间杂耍为主,从服装、道具、化妆到表演均有独特之处,集综合戏曲、武术、焰火、魔术、特技表演于一身,其表演形式、戏剧程式等方面无不带有传统文化的烙印。
大弦戏(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唐廷御戏公兴班,古味表演引人观
大弦戏原称公兴班,又名弦子戏,源于唐代宫廷音乐,是一个古老而稀有的多声腔剧种。它以河南濮阳为中心,流行于河南省东北部、河北省南部、山东省西南部一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大弦戏基本保持了戏曲最原生态的面貌,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03濮阳特产
训达醇香花生油
花生油就要醇香味
酱豆饼
爱者赞其满豆香,厌者怨其臭不闻
酱豆饼,又名酱窝窝、豆酱饼,是濮阳地区非常独特的农家美味特色小吃。酱豆饼的历史起源有很多种,在上个世纪的贫困时期,当地的人们就是依靠它度过了冬季无菜的日子。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酱窝窝并没有淡出人们的餐饮生活,而是变成了一个时代独特的记忆。
西邵红杏
平生尝遍四海肴,西邵红杏胜仙桃
西邵红杏因以南乐县西邵乡出产地最佳故名,被评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西邵大部为黄河古道,旧时沙丘连绵,果园成片,农村多种植杏树。其历史悠久,品种亦多,具有个大、皮薄、肉厚、核小、酸甜适口等特点。近年又引进新品种试种成功,经济价值高,远销省内外。
范县大米
黄河滩上好大米,晶莹透明白如玉
范县大米,河南省范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范县稻谷种植历史悠久,夏属昆吾时期已开始种植旱稻,已有3000多年历史。因其靠近黄河,丰富的黄河水资源及肥沃的土壤造就了独一无二的优质大米。范县大米米质纯正,晶莹透明,洁白如玉,香软味甘,营养保健,天然无污染,适口性极佳。
04濮阳美食
壮馍
焦黄脆鲜入口香,外酥里嫩馅中藏
濮阳壮馍分荤、素两种,色泽金黄,外焦内嫩,食之鲜而不膻,香而不腻,被誉为“濮阳百年名吃”。前国家主席李先念视察濮阳时,曾品尝壮馍,并给予高度评价。2009年,壮馍被列入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裹凉皮
薄如蝉翼白如纸,内有乾坤美味始
濮城滑脊汤
酸甜爽口暖洋洋,油润滑溜扑鼻香
濮城滑脊汤是河南省濮阳市范县濮城镇的特色小吃。油润爽滑的外观,软烂醇香的口感,芳香扑鼻的味道,吃上一口仿佛一股热烘烘的暖流涌进胸膛,烫得人浑身舒服至极。吃快了,甚至烫得人眼泪直滚。但心里却依旧暖洋洋,热烘烘,润酥酥的,颊齿留香,余味无穷。
鸡蛋布袋
荤素搭配滋味足,酥香美味享口福
濮阳地区的风味名吃。外皮焦香酥脆,内容蛋香宜人,配上榨菜,腌菜,咸菜或可口凉菜,滋味更加妙不可言。营养丰富,口感极佳,尤其适合早餐。
05濮阳地标
戚城公园
万千历史园内藏,先贤浓墨绘锋芒
中心广场
人作园景宛天开,雄风龙雕显神态
濮阳市中心广场位于濮阳市市区中部,占地7.03公顷,栽植乔灌木11860株,覆盖率达89.36%。广场全园共有五个功能分区,各区域均采取自由式布置来创造园景,场地大小不等,分散布置,曲径相连,是市民休憩、娱乐、集会活动的重要场所。
中华龙碑
龙现帝丘丰碑立,刻画濮史沧桑地
龙碑由碑顶、碑身、中座、基座四部分组成。碑顶呈三角形,每角卧一石龙,栩栩如生。碑身由三根巨龙石柱支撑,龙柱之间是三块石碑,镶嵌三组金色大字“中华龙乡”、“颛顼遗都”、“澶渊盟城”。周围镶砌8幅浮雕,分别记述了濮阳历史上的重要事件。
四牌楼
明初老城四牌楼,千年风雨写春秋
四牌楼位于濮阳县城老城区东西大街交汇处,是闻名遐迩的濮阳老城标志性古建筑。四牌楼为明代嘉靖初期,知州龙大有为表彰都御史侯英为官清正、秉公执法而立。门楼四方匾额镌有十六个大字,东为“颛顼遗都”、西为“澶渊旧郡”、南为“河朔保障”、北为“北门锁钥”。
我们大濮阳可以列举的远不止这些,后续我们会为大家带来更多的濮阳故事,也欢迎留言补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