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磅礴力量书写新的华章常州好“丰”景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常州是如何真抓实干推进农业现代化,解决好“三农”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常州好“丰”景,让我们从“农业”“农村”“农民”三个方面来寻找答案。

“农业”发展根在一粒米

农业兴,则百业兴,农业始终是国家发展的首要前提。如今生态宜居的天宁区武城村,几年前还是另外一副模样。大量外来租户在这里承包种菜,七零八落的白色塑料大棚随处可见,环境被污染、土壤被破坏,整个村庄的粮食安全受到了威胁,令人忧心。

从昔日环境脏乱到如今良田千亩,究竟是什么让武城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还要从3年前说起,2020年4月,武城村率先解决“白色顽疾”,清退了500余亩种植户承包的大棚,从村民手中流转土地进行复耕和改善土壤。截至2022年,武城村已经流转了1150余亩耕地开展规模化种植,全程机械化种植实现了水稻亩产1100斤。

“我们一直在‘如何让水稻实现高质量增收’上下功夫,让村民牢牢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中。在水稻生产期间,我们每周3次请武进水稻研究所研究员对水稻种植进行专业指导。除此之外,我们还规划建设577亩高标准农田,目前已建成200亩,筛选优质水稻和肥料品种,运用现代种植技术,提高土地产出率,实现持续稳产增收。”武城村党委书记江小明说道。

江小明(左)

如今的武城村,已经是天宁区种植水稻面积最大的村。不仅如此,2020年,一座稻米加工厂又在这里拔地而起,武城村拥有了一条从水稻种植、收割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真正做到了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农村”兴旺产业需多元

农村稳,则天下稳,乡村振兴依靠种地,但不能只靠种地,如何让广袤的土地延伸出更大的价值?东南村或许有答案。

依托2000余亩土地,冬种油菜夏种稻。稻田公园、油菜花海,一个个特色景观仿佛一张张亮眼的名片吸引远近游客打卡游玩,村委还通过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让村民有偿退出闲置房屋,由集体收购打造精品民宿、咖啡馆等配套设施。据了解,2022年到东南村游玩的旅客不下10万人次。农文旅融合发展为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也为村子拓宽了收入渠道,带来更多致富可能。

基实业兴、景美人和是东南村的发展目标。未来,东南村将继续以稻米产业、农耕文化和生态旅游融合发展为主线,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让农民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农民”致富要靠带头人

农民富,则国家富,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农民致富路上离不开带头人的引领。在天宁区花园村,一位“00”后小伙李潇在养花种草中悟出了致富的门道。

去年4月,大学毕业的李潇怀着对睡莲的热爱来到花园村,承租了近4亩水塘种植睡莲。睡莲是一种经济收益很高的作物,每年4月到11月都是开花期,普通品种一棵大约二三十元,贵一点的则需要上百上千。李潇在这里种植了近百种睡莲,同时在培育过程中,还运用了一些智能化技术,比如太阳能添水、滴灌装置,大大节省了人力。用他自己的话讲,年轻人,要学会动脑筋,学以致用。

李潇(左)

大学毕业后的李潇之所以会选择花园村开启他的“睡莲梦”,与当地政府人才扶持政策的吸引是分不开的。近年来,花园村在吸引人才来乡返乡创业,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据李潇讲,刚来花园村时,村里为他物色土地、优惠租金、做宣传等等,给予了很大支持,希望他能够扎根这片沃土,安心创业。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敢于给人才一片“试验田”,让其利用所学、发挥所长,创造财富,做农民致富路上的带头人。

宣讲现场

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常州将继续以推进农业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为基本目标,走好“端牢粮食饭碗”“吸引人才荟聚”“拓宽农业产业链”的振兴之路,一幅常州乡村振兴的“锦绣画卷”正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着!一个更加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常州乡村正在向我们走来!

(江苏新闻广播/马骏腾江苏广电常州中心站/汤琤潘瑱嫣编辑/国正)

THE END
1.湖南把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走稳走扎实农业根基稳,发展底气足。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建设好高标准农田,推行适度规模经营,加强政策支持和示范引领,加大良种、良机、良法推广力度,在精耕细作上下功夫,进一步把粮食单产和品质提上去,让种粮也能够致富,进而吸引更多农户参与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真正把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走稳走扎实。” https://www.cfsn.cn/news/detail/2038/280134.html
2.农业科技兴乡村生活美——“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数据显示,2023年湖南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4%,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5%,水稻耕种收全程机械化率达83.46%。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湖南正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持续打造种业创新和智能农机产业链发展创新高地,加速推动湖南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5/01/id/8601227.shtml
3.农业范文12篇(全文)齐政宇:农业保险的种类很多, 通常称为“险种”。根据生产品种的划分主要有两类:种植类和养殖类;根据保险的属性也可分为两类:政策类和商业类。 一是政策类农业险种。一般情况下, 农户参与的基本都是政策类的保险 (包括种植类、养殖类) 。种植类险种包括玉米、水稻、大豆、花生、小麦, 基本涵盖辽宁省主要粮食种植https://www.99xueshu.com/w/ikeymgacw7dc.html
4.四川三农新闻网人们对食物的获取不再单纯依赖于有限的耕地和耕地上有限的产出,而是将视野投向广阔的国土空间和科技手段,向森林、向江河湖海、向设施农业、向丰富的生物资源要食物,在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渔则渔、宜林则林的统筹推进中,形成着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 践行大食物观,对于当下的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http://sc3n.com/index/news/topics/id/6.html?page=10
5.2021年在外出考察学习交流会上的发言(通用8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并强调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建设现代化新xx的新征程中不断开创新局面,奋力谱写新时代xx县xx镇xx村“十指夫妻”xxx、xxx说,“国家扶贫我家,我自己也要拼,别人能做的事,我们多花几倍https://www.360wenmi.com/f/file1ctp2ddj.html
6.时政微观察丨从乡村到城市,总书记都强调了这个关键词科研工作者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骨干 “如果我们每一座城市、每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每一家科技企业、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能围绕国家确定的发展方向扎扎实实推进科技创新,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既定目标。”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科研工作越是https://www.mshw.net/xwzx/xuexi/202411/t20241108_718554.html
7.天津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一)现代都市型农业升级发展效果显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市人民政府与农业农村部签订的共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面完成,全市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作物品种不断调优,小站稻种植面积由30万亩增加到80万亩,畜牧业和渔业向绿色化、标准化https://www.weihengag.com/home/article/detail/id/19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