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TalkShow|河姆渡骨耜:中华先民是世界稻作农业的发明者

当今世界近一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世界上最早的水稻是谁培育出来的呢?

这一件柄上绑扎着条缕分明的藤条,藤条下残存着一块木棒的骨耜,把古籍记载中关于“耒耜”的古老形象,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这件骨制农具见证了7000多年前长江下游地区稻作农业的发展水平,它与同时出土的大量稻谷遗存一道,实证了中华先民是世界稻作农业文明的先驱这一事实。

文物名称:河姆渡骨耜

年代:距今约7000年(河姆渡文化早期)

体量:高18.2厘米,刃宽9.8厘米

出土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收藏单位:浙江省博物馆

在地下沉睡了7000年的谷物

这是1973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黑褐色的土层中,突然闪出了一些黄灿灿的金色小颗粒。一经空气接触,它们很快就变成了泥土的颜色。这是什么?考古工作者捡起褐色颗粒仔细辨认,几乎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它们居然是碳化了的稻谷!

据碳14测定,这些碳化谷物的年代为6950±130BP。也就是说,它们已在地下埋藏了约7000年!

河姆渡遗址的发现,成为中国百年考古史上的一件大事。遗址内发现了大量谷物遗存——稻米、稻壳、茎叶等交互混杂,形成0.2—0.5米厚的堆积层,最厚处超过1米。其堆积数量之多,保存程度之完好,为考古史所罕见。

这么多的谷物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河姆渡遗址出土了170多件骨耜,其中2件骨耜的柄上,还遗留着藤条绑扎着的木棒残端,其清晰程度让人震惊,把7000年前骨耜是如何用于耕作的功能展现无遗。

此外,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丰富得可以拼合出一幅江南农耕生活的完整场景:大规模的干栏式建筑,最早的木构水井,陶器,骨器,编织物,石制农具,窖藏储存的橡子、南酸枣、菱角等果实。其中,仅骨镞就多达一千余件。

这些遗存把一个沉睡了7000多年的稻米聚落的形象,赫然呈现在今人眼前,也把今天江南地区饭稻羹鱼、鱼米之乡的风光,直接追溯到了新石器时代历史长河的上游。

中华稻作农业起源的考古谱系

河姆渡遗址发现后,考古学界曾经一度认为它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耕文化遗存。但事实远非如此。此后,中国考古工作者在南方地区又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激动人心的发现,它们一再改写和刷新着中国稻作农业起源的历史记录:

1993年,江西万年县仙人洞遗址,发现了1.2万年前的野生稻植硅石和1万年前的栽培稻植硅石;

1995年,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发现了距今约1.4万年—1.8万年的人工栽培稻标本,再度刷新了人类最早栽培水稻的历史记录;

2000年,浙江浦江县上山遗址,发现一万多年前属性明确的栽培水稻以及镰形石器、石刀、石磨盘、石磨棒等工具,同时出土了最早的定居村落遗迹和大量彩陶遗存。学术界一致认为:上山遗址是已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上山文化是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地。2020年,袁隆平先生为上山遗址题词:“万年上山,世界稻源”。

2009年,杭州茅山遗址,发现良渚文化时期水稻田约70—80亩,古稻田周围有明确的道路系统和灌溉系统,表明良渚先民已对水稻田作过较先进而细致的规划;

2020年,浙江余姚施岙遗址,考古工作者再度发现规模惊人的史前古稻田,发掘面积约8万平方米,初步勘探附近古稻田总面积约90万平方米,被考古界认定为目前为止中国乃至世界上面积最大、年代最早的大规模古稻田,也是文化系列最完整、证据最充分的稻作农耕遗迹,堪称世界级的发现。

浙江余姚良渚文化施岙遗址古稻田。(人民网发国家文物局供图)

施岙遗址作为目前中华稻作农业起源考古谱系中最近一次重要发现,值得我们特别认真地讲一讲。

施岙遗址明显地出现了三个时期具有先后叠压关系的大规模稻田:第一期稻田的绝对年代约在6700—6500年前;第二期稻田的绝对年代约为5700—5300年前;第三期稻田的绝对年代约为4900—4700年前。对此考古学家描述了一个让人吁嘘的沧海桑田的故事:

从1.4万年前的湖南玉蟾岩,到1.2万年前的江西仙人洞,到1万年前的浙江上山,再到7000年前的河姆渡,最后到6700年前的施岙遗址——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世界稻作农业的发源地,这一事实已不可辩驳,举世公认。

中华先民如何驯化野生稻?

作为世界稻作农业的发明者,中华先民到底是怎样把野生稻驯化为食用水稻的?

这一件柄上绑扎着条缕分明的藤条,藤条下残存着一块木棒遗迹的骨耜,把古籍记载中关于“耒耜”的古老形象,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在遥想先民们“执耜而耕”劳作场景的同时,我们也可追忆远古祖先驯化野生稻的那一条漫长、艰辛的足迹。

如果要清晰地讲述中华先民驯化野生稻的历程,需要跟世界上其他栽培农作物相比较,才能更真切地理解其驯化之路的艰辛不易。比如,中华先民在黄河流域培植的粟和黍,西亚先民培植的大麦和小麦,中美洲先民培植的玉米——这些农作物的驯化都比稻谷相对容易。因为,粟、麦、玉米的野生祖本都生长在旱地上,当人类早期定居时,很容易跟这些旱地植物相遇,并且观察到它们开花结籽、自落自生的特性,进而产生利用和驯化它们的想法。但野生稻却不同,它是唯一的远古时代被人类驯化的湿地植物。确切地说,长江中下游先民驯化的水稻,其野生祖本是典型的水生草本植物,它们生长在池塘、沼泽之中,有着很强的宿根性和发达的地下茎和根系,是多年生植物,根本不需要结实繁殖,就可以从倒伏茎的高节根中发芽。而我们的祖先能够观察到这一种湿地草本植物的食用价值,并且一点一点地总结经验,把这种多年生的植物驯化成一年生的农作物,这需要多少智慧、探索、辛劳!

更何况,在此后数千年的岁月长河中,中华民族还一步一步地把它改良成了今天世界上产量最高的农作物,这又是何等了不起的奇迹!

水稻传播影响世界文明的格局

稻的驯化、稻作农业的起源发展,直接影响了早期中国的文明进程,稻作传播也对整个亚洲乃至全世界的文明发展及其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历史轨迹:稻作农业经由朝鲜半岛向日本传播,直接促成了这些地区的社会复杂化和国家化进程,成为汉字文化圈(东亚文化圈)形成的经济基础;同时,稻作农业传播也是南岛语系诸民族起源、发展及迁徙中的标志性特征。

今天,全世界将近一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这不能不让我们缅怀中华先民对于人类所做出的伟大贡献!

作者简介:

郑茜,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近年来主持“‘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实物表征体系研究”“民族文物价值体系建构研究”等课题,提出“中国博物馆人类学”学科建设构想并构建研究平台,引进并主编“博物馆人类学经典译丛”;始创“中国民族志电影双年展”与“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双年展”系列工程;牵头策划组织《何以中华——一百件文物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传统@现代》等精品展览;出版《中国民族与宗教》《边缘叙事》等专著。

(原标题:文物TalkShow|河姆渡骨耜:中华先民是世界稻作农业的发明者)

【责任编辑:赵康丽】

【内容审核:符坚】

24小时热闻

道中华丨“旋转、跳跃,不停歇”——西域传来的胡旋舞为何风靡大唐?

THE END
1.小学生爱国知识竞赛(通用9篇)12、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的仪器——地动仪是张衡发明的。 13、被称为我国“国球”的体育运动项目是乒乓球。 1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古代教育家孔子的话。 15、明朝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一本医学名著叫《本草纲目》。 16、领导广东的禁烟运动,并下令在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林则徐。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bwr6u66i.html
2.大米是谁发明出来的爱问知识人应该说是发现,而不是发明。应该是大约1万年的中国祖先们首先发现了水稻。稻米,俗称大米。有关稻的起https://iask.sina.com.cn/b/newrixabc08vrl.html
3.广西是世界水稻起源地,16000多年前曾出现稻类遗迹广西:世界水稻起源地 世界上究竟是谁发明了水稻种植 人类祖先最早驯化水稻,是在哪里? 随着我国首部以“稻作文化”为题材 呈现广西“那文化”的 26集动画连续剧《那世纪》播出 终于揭开了野生水稻的神秘面纱 “那”在壮侗民族中,意为“稻田”。 在2012年,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课题组以广西南宁市隆安县等地的https://gxltmyjt.com/newsinfo/2226311.html
4.水稻的起源和历史《水稻是谁发明的?阅读这些让你迅速了解水稻的起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在半坡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保存了几年的水稻种子,这也佐证了中国种植水稻的历史。作为主要粮食作物的水稻是谁发明的呢?今天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探索一下吧!水稻的发明 水稻在中国的种植历史悠久,最早可以上溯到几千年前,水稻https://hr.gan-ren.com/hc/rexhxrxrecxmfencnxs.htm
5.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是哪个起源于哪里在现代,中国科学家群体对水稻科研做出了全球罕见的贡献:袁隆平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朱英国院士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农民胡代书发明越年再生稻等等。 2水稻的生长周期 早熟品种,生长周期通常为60-90天左右,晚熟品种,生长周期通常为210-240天左右。水稻对养分的需求量较多,苗期可施入腐熟的有机肥,http://m.gaosan.com/gaokao/417173.html
6.十大经典科学家的故事著名科学家的励志故事精选→MAIGOO生活榜爱迪生发明电灯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 钱学森航天成就 诺贝尔研究火药 贝尔发明电话 邓稼先的奉献精神 牛顿煮怀表 袁隆平研发水稻 阿基米德测皇冠 泰勒斯量金字塔 祖冲之和圆周率 达尔文《物种起源》的背后 爱迪生发明电灯 爱迪生被誉为“世界发明大王”,被传媒授予“门洛帕克的奇才”称号,对社会作出了许多重大的贡献。早在https://www.maigoo.com/top/422230.html
7.杂交水稻理论的起源,成熟与推广草稿至此,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突破了日本人无法实现的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完成了杂交水稻研究工作的最后一步,选配出强优势组合。1976年在洞庭湖区大力推广第一个得到大面积应用的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 “全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1981年荣获中国第一个国家发明特等奖,获奖人排名为:袁隆平、颜龙安、https://www.jianshu.com/p/012f3101a6b0
8.科学网—食文化漫谈:米饭简史1.1稻米的起源 水稻栽培起源于中国。1993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在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发现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距今14000年到18000年。湖南省道县玉蟾岩遗址出土遗物主要为打制石器和骨、角、牙、蚌制品及大量的动物遗核,呈现出由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过渡的面貌。出土了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刷新了人类最早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37607-1339800.html
9.打印王渝生:当代科技发展的态势和前瞻四大模型就是我们20世纪中的四大发现,然后20世纪还有六大发明,我们科学讲发现,技术就讲发明。有哪六大技术发明呢? 1.核技术 第一叫做核技术,1995年爱因斯坦有了职能相当关系式,后来核技术的成功是在1945年原子弹爆炸,然后1952年氢弹爆炸,然后1954年核电站建成,这就是20世纪的一门崭新的核技术。 http://app.71.cn/print.php?contentid=708428
10.公民科学素质8、恐龙的灭绝与人类的起源相隔多久? 恐龙生活在距今大约2亿3500万年至6500万年前,支配着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它们在6500万年前很短的一段时间内突然灭绝了,而人类诞生于500万年前,也就是说人类的起源与恐龙的灭绝相隔了6000万年。 9、含放射性物质的牛奶经过煮沸后对人体是否有害? http://www.jzkx.org.cn/index.php?c=show&id=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