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地层浓缩一万年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早水稻田稻作聚落

稻米不仅是人类日常最重要的主食之一,还是中国南方诸多文明形成的根基。上山文化所在的金衢盆地是重要的稻作农业的发源地。上山文化大家族之一的浙江衢州皇朝墩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了迄今为止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水稻田。

这些黑色的小颗粒,是距今9000多年的炭化稻米。植物考古工作者王冰言正在用显微镜观察它们的粒型变化,每一粒米的“高矮胖瘦”都是重要的信息。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王冰言介绍:“现代野生稻的形态特征比较干瘪,趋于瘦长,然而遗址里发现的水稻,它的宽度已经开始增加了,形态更饱满一些,说明在上山文化时期,水稻不是纯野生的状态,应该已经是栽培水稻了。”

这一粒炭化稻米发现于上山文化大家族里的浙江衢州皇朝墩遗址,距今约9000年多年。虽然有些残缺,但它仍保留了驯化的特征。“我们一直讲上山文化时期水稻已经走到了驯化阶段,但我们一直苦于没有找到它的稻田。”皇朝墩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张森表示。

2021年考古队员在衢州开展考古前置调查时,发现了两处台地和一些陶片。经过三年发掘,皇朝墩遗址,这个距今约9300年-8000年,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上山文化中晚期至跨湖桥文化时期的环壕聚落遗址,展露在世人眼前。考古人员在遗址附近勘探了两平方公里后,获得了意外的发现。“遗址周边除了环壕以外,它还存在第二个低洼区域。突然在遗址周边钻孔下去到两米多,它还不是生土,它还是看起来比较像沼泽或者说像淤泥一样的土。”张森表示。

考古队员取了些土样,放进小水桶里反复淘洗,晾晒阴干,这是植物考古工作中常见的浮选法,目的是筛选出那些无意间碰到火而留下来的炭化植物遗存。“它的原理就是植物炭化之后,比重会轻于水,那么它泡到水里之后,这些轻的东西就会浮在水的表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孙青丽介绍。

这些被精心挑选出来的炭化植物遗存被送进实验室。称量,添加试剂,超声清洗,分散土样,抽取杂质,烘干,扫描拍照。经过一系列复杂工序后,研究人员有了惊喜的发现。“它里面的水稻植硅体的密度是比较高的,这就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张森说。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郑云飞表示:“不仅仅是土壤中的含量多,而且很多钻孔里面都有水稻植硅体。我们推测可能在遗址的周围,遗址的环壕的外侧存在着当时人们耕种的水稻田。”

张森表示:“这片植硅体密集的区域,从它的年代来看的话,和遗址的主体年代是相似的或者相同的。在遗址生活的时候,这片稻田区也一直有人在使用。”

这是上山文化中晚期至跨湖桥文化时期首次发现的水稻田,也是迄今世界发现年代最早的水稻田,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紧挨着环壕聚落的东侧。“其实和我们现在的村庄也很像。现在村庄我们看到房子是他生活的区域,然后外面有一些水渠大概分割了一下,也可能有一个排水的设施,外面是他的农田。”张森说。

紧邻稻田的聚落整体呈“葫芦”形结构,总面积约5.5万平方米,相当于东侧稻田面积的三倍。

张森认为:“以前我们对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想象或者早中期的想象,它还是以狩猎采集社会为主,现在通过我们对于皇朝墩遗址,对于上山中晚期水稻田的揭露,水稻在当时的生活中不只是一个辅助性的,它可能是占主要的、供养整个生活的东西。”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蒋乐平表示:“环壕内部是村落,环壕的外面有水稻田的分布,水稻田的面积,它的分布面积,它能够获得的产量,对当时的人口规模、村落规模有一些推导作用。”

9000年前的稻田隐藏在这处解剖的地层里。4楼住着距今约2000年前的汉代人,5楼是跨度5000多年的间隔层,6楼就是“稻田”所在的位置。植物考古学家从遗留下来的小穗轴的形态判断,这片稻田很可能是栽培稻。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秦岭表示:“上山文化稻作遗存的研究揭示的,到上山文化中晚期的时候,也就是9000年前后,实际上已经是进入了驯化快要完成的阶段了,就是有百分之七八十的我们浮选出来的稻米,都是属于驯化类型的。也就是说,如果说我们要完成一个驯化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的话,它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七八十。”

考古人员在环壕聚落和古河道之间发现了一片距今4万年前的水塘,一条人工挖掘的排水沟将水塘与环壕连接起来。面积约3万多平方米水塘还有疑似野生稻的小穗轴,说明这里可能是野生稻的分布区,这也可能是吸引上山先民来这里定居的重要因素。

秦岭表示:“对水的管理的能力是产生水稻田的前提条件或者是基本前提。古代的人可能在自然的河岸边,最早开始试着管理或者利用稻属资源,所以我们有这样的一些环壕,使我们知道在上山阶段人具备了这样的技术能力,我能管理水,下一步你才能去论证它可能有这样的水田。”

环壕、台地、稻田、水塘、河道、排水沟,构成了新石器时代早期聚落的生活景观。可以想象,9000年前的先民依水而居,在水塘边采集,在稻田里耕作,等待秧苗的成熟、抽穗,开始了稳定的定居生活。

“以往像桥头遗址也好,下汤遗址也好,我们能够发现一些跟稻作有关的材料,但是我们仍然没有办法知道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规模。人对稻属植物资源的利用,可以从它的生长环境,从生产的机制到消费的机制,要留待皇朝墩这样的遗址的新发现才能回答这样的问题。”秦岭说。

浙江浦江上山遗址出土的一粒炭化稻米,距今9000多年,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米。那时,人类开始了定居。

距离上山遗址130公里的浙江杭州良渚遗址,距今5000多年,共出土了20万公斤的炭化稻谷。先民们发明了成套的农耕工具,组织兴建了大型水利工程,大规模种植水稻,每亩的产量可达140公斤。

秦岭表示:“一般来说,稻作的比例在定居社会中是稳步提高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食谱反而变得单一了,集中在利用农业生产的产品,而不像早期的社会,稻子只是整个生业经济中的一个部分,等于从辅食变成主食的这样一个过程。”

如今的衢州,稻香依旧。这种穿越万年的农作物,养育了世界上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时至今日,中国不仅是最大的水稻生产国,也是水稻培育技术最先进的国家。

蒋乐平表示:“我经常说上山人是一万年前的袁隆平,当时上山人也可以说是慧眼独具,把水稻作为一种粮食资源,在众多的野生植物里面给它挑出来进行培育,这也是体现了上山人的聪明智慧。”

“一米的地层里面浓缩了一万年。在这边生活的人们,或者先民们、农人们看到的都是同样的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看着水稻从幼芽,成长,收获,确实会有一些感触,还是先民们太伟大了,我们这片土地太美好了,我们才能让中华文明一直走到现在。”张森说。

THE END
1.种植水稻的国家,在下面哪个遗址中可以找到水稻起源于中国的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在下面哪个遗址中可以找到水稻起源于中国的依据()A.B.C.D.-e卷通组卷网https://zujuan.xkw.com/8q15791449.html
2.中国水稻的发源地究竟是哪里呢?水稻起源于我国的哪个遗址呢?水稻原产中国,稻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约西元前12000~16000年前的中国湖南。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7000年,是长江流域氏族聚http://m.wybstv.com.cn/xw/xw/2022/0613/32860.html
3.专家:中国栽培水稻确认起源于一万年前江西万年县仙人洞遗址复原的仙人洞遗址内远古人类生活的场景。 来自中国农业领域研究的100余位专家学者9日在江西万年县发布《中国稻作起源地学术研讨会科学家建议》认为,中国栽培水稻起源于10000年前的以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为代表的长江中下游及其周边地区和以南地区。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58639
4.文物说史这里发现万年前的稻谷———要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一粒稻米,证实水稻栽培起源于中国南方 从洞穴走向旷野定居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上山遗址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中国全新世时代最早的同时具有居室、长期储藏设施、疑似墓葬、陶器、磨制石器和消费大量植物类食物证据的遗址”,“这些遗迹,尤其是居址和储藏设施,在民族学和考古学中都被视为定居性增强的https://www.ccdi.gov.cn/yaowen/202112/t20211203_255578_m.html
5.中华文明起源同时,考古材料还证明了,中国是世界农业最早的起源地之一。如湖南的玉蟾岩遗址出土的炭化稻谷,距今约12000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谷,证明中国是世界水稻的起源地之一。 问:除了水稻以外,还有哪些粮食作为也起源于中国? 粟、黍、稷、大豆等。说明起源于我们中国的农作物种类非常的多。同时也印证了中国是世界农http://www.syun.edu.sh.cn/info/1055/2315.htm
6.考古发掘的遗址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下面最能证明“中国考古发掘的遗址、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下面最能证明“中国是水稻的故乡”的遗址是()A.北京周口店遗址B.河姆渡遗址C.半坡遗址D.大汶口遗址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题找答案,刷题练习的工具.一键将文档转化https://www.shuashuati.com/ti/129f2b21c83946e68763ae1f23f0796c.html?fm=bd05a62f6485f553fc04e04f1199578f72
7.中国稻文化稻起源于中国,中国是世界上水稻种植历史最悠久的国家,至今已有一万年以上的水稻种 植历史。江西万年县仙人洞与吊桶环遗迹、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以及浙江浦江县上山遗迹的考古研究证明,我们的祖先早在一万多年以前已经开始驯化和栽培野生稻。而在距今七千多年以前水稻生产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文化人https://www.ricedata.cn/riceculture/ngqy/no_1.htm
8.目前认为水稻最早由长江下游先人种植的,遗址在()。遗址中发现的稻种,是目前世界上确认的已知年代最早的栽培稻,证实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起点在长江下游的江都,终点在() 嵊州小黄山新石器时代遗址是200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小黄山遗存呈现的地域文化是目前发现的长江下游最早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此遗址距今约()年 以下()不属于https://www.eepw.com/shiti/czhtrje5otyxodcxgst4k.html
9.沙漠温室种水稻!中国科学家首次实现!循环育秧机、垂直立体无土栽培、沙漠连栋温室……水稻快速繁育快速生长的背后,还有哪些技术?戳视频,详细了解↓↓ 一万多年前起源于中国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 20世纪90年代,考古专家在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中找到水稻的植硅体,发现大概在距今1.2万年,水稻就由野生状态被驯化成栽培状态。也就是说,1.https://www.ntv.cn/zxhArticle.shtml?id=23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