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人物传记高频词:?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培训:高中辅导-高考辅导-艺考生文化课

表官职的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三个官署名的合称,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司,也称“三公”。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7)太尉:军事首脑。

(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中官、内侍、小黄门,蔑称有阉党、阉竖。

(10)侍郎侍中:宫廷侍卫。

(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3)太史:记史,管文收。

(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1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16)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17)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18)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

(19)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

(20)伯牧:州郡长官的通称。

(21)主簿:秘书。

表官职变化的

①表授予官职的词语。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

知: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宋史·侯可传》)拜:授予官职。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张衡传》)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陈情表》)

授:授给、给予官职。《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

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元史·贾鲁传》)

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三国志·吴主传》)

仕:做官。如: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仕宦:做官,任官职。如: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孔雀东南飞》)

②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绌、黜:废掉官职。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夺: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③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州书》)

迁:一般指提升。超迁、超拔、超擢:越级升迁。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

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进爵

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权。如:平剧盗(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宋史·辛弃疾传》)

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贬:①降职。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②降职并外放。如: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新唐书·柳宗元传》)

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

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窜:放逐,贬官。如:暂为衔使,遂窜南夷。(韩俞《进学解》)

左除、左降、左转:降职。如: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新唐书·装延龄传》)

⑤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汉书·王尊传》:“迁东郡太守。”

徙:一般的调动官职。如:徙王信为楚王。(《淮阴侯列传》)

调:变换官职。如: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

转、调、徙:调动官职。《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补:补充空缺官职。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

改:改任官职。如: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

出:京官外调。如: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张衡传》)

⑥表兼代官职的词语。

兼:兼任。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领: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晋书·袁乔传》)

行:代理官职。如:太祖行奋武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署:代理、暂任。如:太守奇之,署守属监狱。(《汉书·王尊传》)

权:暂代官职。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刘公嘉话》)

判:高位兼低职。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史,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

假:临时的,代理的。如:乃相与共立为假上将军。(《史记·项羽本记》)

摄:暂代官职。如:俄检校侍中,摄史部尚书。(《新唐书·杜如晦传》)

守:代理官职。如: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为主薄,守高密令。(《三国志·王修传》)

⑦表辞官的词语。

告老:官员年老。如:时年已七十,遂隐上山,悬车告老。

解官:辞去官职。如: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

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如:祁溪请老,晋侯问嗣焉。

乞身:古代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如:时天下略定,通思欲避荣宠,以病上书乞身。(《后汉书·李通传》)

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如:龚在位五年,以老病乞骸骨。

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如:以刑部尚书致辞仕。(《新唐书·白居易传》)

THE END
1.'敕令'的'敕'可不读'shè',也不读'lè'哦!敕令是什么?站在庙堂之上,皇帝一声令下,天下莫不从命。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古代中国往往通过一纸'敕令'来体现。然而,这个看似简单的词语,其中蕴含的历史与文化,却如同一本厚重的典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敕'字的读音,更是让许多人困惑不已。它到底该怎么读?又有什么深层含义?让我们一同走进汉字的殿堂,探寻'敕'字的奥秘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02/01/5512889_1132912013.shtml
2.宣力的意思,怎么读及拼音,近反义词汉语词典其它解释: 宣力是一个汉语词汇,解释是效力;尽力。 词语分字解释: 宣(xuān) 宣 xuān(ㄒㄨㄢ) (一)、公开说出,散布:宣讲。宣传。宣战。宣称。宣言。宣叙调。心照不宣。 (二)、疏导:宣泄。 (三)、古代帝王的大室。 (四)、皇帝命令或传达皇帝的命令:宣付。宣召(皇帝召见)。宣诏(传旨)。 (五)、姓。https://mcd.gongjuhou.com/ciyu/362ffba2393.html
3.敕的意思,怎么组词,怎么读,敕的读音,敕的拼音是什么,在字典中的解释皇帝下命令〖orderimperially〗。如:敕赐(皇帝命令赐与);敕许(敕命准许) 敕 chì 【名】 皇帝,帝王自上命下之词(汉时凡尊长或官长告诫子孙或僚属,皆称敕。南北朝以后专指皇帝诏书)〖imperial〗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白居易《卖炭翁》 https://www.netshop168.com/article-222353.html
4.《细柳营》原文及翻译10篇(全文)诏(zhào):皇帝发布的命令。 居无何:过了不久。居,经过,表示相隔一段时间。无何,不久。 持节:手持符节。节,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 壁:营垒。 车骑:车马。 驱驰:策马疾驰。 按辔:控制住车马。辔,马缰绳。 徐:慢,缓慢。 持兵揖(yi):手持兵器行礼。揖,拱手行礼。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6ej77fmn.html
5.圣旨的相关词圣旨词典反查圣旨的相关词:不兰奚、严旨、付能、令旨、佚老、佛旨纶音、俞旨、假传圣旨、八合识、内批、内操、冲旨、,圣旨[ shèng zhǐ ]的解释:封建社会里称皇帝的命令,现多用于比喻:他的话你就当成圣旨啦? 圣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更多 不兰奚拼音:bù lán xī释义:蒙语音译词。 亦译作“孛兰奚”、“阑https://cidian.gei6.com/fancha__3911trsj.html
6.2020年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优秀教案全册(1)4.小结:刚才我们品读了八儿的语言,关注了关键词句,揣摩了八儿的心理,让八儿的形象跃然纸上。沈从文不愧为语言大师,在对人物语言进行描写时,每个词语,每句话都经过了反复的推敲,多一个字不行,少一个字也不行,借助不同的语言形式展现人物不同的形象。 https://zw.nxeduyun.com/index.php?r=space/school/theme/content/view&id=1947315
7.命令的意思拼音怎么读词典您可能感兴趣的词 御旨:皇帝下的命令。 发布:如:「发布命令」、「发布消息」。 紧急命令:国家遇有紧急事变时,颁布命令,取消原有的国民自由权,称为「紧急命令」。 奉令:遵照、接受上级的命令。 传令:传达命令。 钦命:皇帝的命令。 祈使句:一种表示请求、劝告、命令等语气的句子。https://m.zcdian.com/ci/4on32w.html
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小题。李白传李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自宋以后,进士一律要经过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一关覆核和决定名次。B.对策,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自汉起作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C.勤王,尽力于王事,后多指君主的统治受到https://www.jyeoo.com/shiti/9246410b-b150-4615-a532-e4256670d1ab
9.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符合原文意思一《横渠四句》一文涉及许多文化常识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符合原文意思一项是( ) 所以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有关统治者的事都称为“ “。皇帝的名字称为“ “,皇帝的命令称为” “,甚至于皇帝的身体也称为“ ”。 A. 圣 圣名 圣旨 圣体 B. 龙 龙讳 龙谕 龙体 C. 圣 圣讳 圣旨 圣躬 D. https://www.shuashuati.com/ti/522ef87770c5446d94b12cc96a32394e.html
10.四字词语大全四字词语查询四字成语大全第598页但列日的百姓们蔑视教皇的命令,把他们的皇帝隆重地安葬了。 在亨利四世死后,法国依然遵循了他制定的政策,在此后的百余年称霸欧洲大陆。因此亨利四世被法国人尊为最伟大的君主之一。 亨利四世 - 家庭 亨利四世之所以能继位,和他的婚姻是分不开的。他娶了瓦卢瓦—昂古莱姆王室的小女儿玛格里特为后,后者就是著名https://www.hujiang.com/cidian/sizideciyu_598/
11.宣的意思宣组词宣字组词怎么读读音拼音是什么?皇帝命令或传达皇帝的命令:宣付。宣召(皇帝召见)。宣诏(传旨)。 姓。 笔画数:9; 部首:宀; 笔顺编号:445125111 ★查看: 宣的词语、宣的成语、宣的成语接龙 详细解释: 宣xuān 【名】 (形声。从宀(mián),亘(xuán)声。“宀”与房屋有关。一说据甲骨文为云气舒卷自如之象。本义:帝王的宫殿) 古代http://www.13co.com/zd/hz/6261.htm
12.制书的解释制书的意思汉典“制书”词语的解释词语解释 解释 1.古代皇帝命令的一种。 --- ? 汉典 制书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制书 制书就是皇帝说的话。所谓“天子之言曰制,书则载其言。”在周代,帝王的命令叫命。秦始皇灭六国后,改命为制,制即成为用以颁布皇帝重要的法制命令的专用文书。《秦会要》卷六:“制者,王者之言,必有法制也”。两汉及魏晋https://www.zdic.net/c/6/11/28484.htm
13.诏书名字怎么样好听的词语首页 词 词语 诏书 近义词:圣旨, 出处或释义:皇帝布告臣民的文书 详细解释: 皇帝颁发的命令。 《史记·儒林列传》:“臣谨案詔书律令下者,明天人分际,通古今之义,文章尔雅,训辞深厚,恩施甚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汉 初定仪则,则命有四品: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詔书,四曰戒https://m.80ming.com/ciyu/25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