廪怎么读拼音什么意思,“廪食以数百人”是什么意思?“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又是什么意思?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08.16内蒙古

廪字的拼音是【lǐn】,甲骨写法是这样的,金文写法是这样的,古代还有一种较早的字形是长这样的。都说甲骨文是创作水平很高的简笔画,体现出来的是商周古人独居匠心的慧眼,不过就廪字来看,最后一种写法更加形象。这种字形描绘的是在两块大石头架子上搭建一个仓库,用来存放粮食。而右上角的月亮,则表示在夜间要将粮食收藏起来。95年以前在北方农村初生的人应当还能见到类似这样的仓储方式,农历6月份收割小麦以后,会有部分农民将小麦以这样原始且好用的方式将粮食储存起来,只不过现在取而代之是砖头或者直接放木头,鲜有人像古人一样用石头了。

廪字还有一个更加形象的异体字,写作“廩”,下方为“禾”,读音相同,更加突出了仓库中所存为何物。将两个字的写法放大仔细观察一下:

《说文解字》中对这个异体字“廩”的注释为:或从广稟。會意也。稟亦聲。这句话的意思是,“廩”字有两种写法,一种是“”,一种是从“广”和“稟”组成的。从“广”和“稟”的写法是会意字,即用两个或多个有关联的字来表示一个字的意思。“广”表示屋子,“稟”表示粮食,所以“廩”表示储存粮食的屋子。“廩”字不仅是会意字,还是形声字,即用一个表示意义的字和一个表示音调的字来构成一个字。“稟”字既表示粮食,又和“廩”字有相近的音调,所以用它来作为声旁。

着重看下“廪”字在现代字书当中的解释:

①名词,从人回,象屋形,中有户牖,本义为“米仓”。

《诗·周颂·丰年》中写到:亦有高廪。这是周代祭祀祖先的颂歌,表达了对丰收的感恩和对上天的祈福。高廪是指高大的粮仓,用来储存丰收的谷物。这里用“亦有”表示不仅有很多的谷物,而且还有足够的粮仓来存放。这种描述突出了丰收的程度和国家的富强。高廪也是祭祀祖先的重要物资,用来酿造美酒和甜酒,献给祖先享用。

《荀子·荣辱》中写到:余刀布,有囷廪。《荣辱》一篇实际上是荀子对于人的欲望和节制的论述。荀子认为,人之所以不满足于自己的生活,是因为他们没有长远的考虑,只顾眼前的利益,不知道节用御欲,收敛蓄藏。他举了一个例子,说有些人虽然有余刀布,有囷廪,也就是说有多余的钱财和粮食,但是却不敢穿丝绸,不敢吃酒肉,因为他们担心没有办法继续保持这样的富裕。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上节制了欲望,但是却没有在自己的精神上追求更高的境界,也就是先王之道,仁义之统,《诗》《书》《礼》《乐》之分。他们不知道这些东西才是真正能够使人安定和荣耀的东西,而不是物质上的富足。简言之荀子这句话想要表达的意思就是:通俗地说,这段话就是说,有些人虽然有很多钱和粮食,但是却不敢享受生活,因为他们怕以后没有钱了。他们在生活上节省了开支,但是却没有在精神上提高自己,学习先王的道理和礼仪。他们不知道这些东西才是真正能让人安心和光荣的东西,而不是金钱和食物。

②泛指粮食仓库、古代管理粮仓的官吏、米粟一类的粮食、

《韩非子·内储说下》中写到:昭侯令人复廪。韩非主张君主应该集中权力,加强法律,储备粮食,以备战争和灾荒。这段话的意思是:昭侯是韩国的一位君主,他命令人民把粮食存放在廪里。廪是古代的一种粮仓,通常是方形的,用来储存米、粟等谷物。昭侯令人复廪,就是要求人民把自己的粮食交给国家,以充实国库,增强国力。这段话反映了韩非的内储说,即君主应该通过征收赋税,收集人民的财物和粮食,以备不时之需。韩非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国家富强,抵御外敌,保障内治。韩非的内储说对后来的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有一定的影响。

晁错《论贵粟疏》中说:广蓄积,以实仓廪。这段话的意思是,要广泛地储存粮食,使仓库里的粮食充足。这是晁错在《论贵粟疏》中提出的重农抑商的政策的一部分。晁错认为,粮食是国家的根本,农民是国家的支柱,所以要鼓励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增加国家的储备,以备水旱等灾害。晁错还建议,用粮食作为赏罚的标准,让人民入粟于官,以换取爵位或免除罪过。这样既可以满足富人的荣誉欲望,又可以给穷人一些经济上的帮助,还可以促进农业发展。晁错的这些主张,在当时是很有前瞻性和实效性的。

③古代也可指发放给官员们的薪水,即“俸禄”。

《韩非子·内诸说上》廪食以数百人。这句话很多人应当知道,出自《韩非子·内诸说上》中的《滥竽充数》一节,是一个著名的寓言故事,讽刺了不学无术而靠欺骗混饭吃的人。故事的大意是:齐宣王喜欢听吹竽,要求有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不会吹竽,但为了占便宜,就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就把他编入吹竽队伍,并给他和其他乐师一样的待遇。南郭处士每次只是装模作样,跟着摇头晃脑,却不发出声音。后来齐宣王死了,继位的齐湣王喜欢听独奏,要求每个乐师单独表演。南郭处士知道自己的骗局要败露,就趁夜逃走了。这段话中的“廪食以数百人”是指官府给南郭处士的待遇和那几百个乐师一样。廪是仓储粮食的意思,食是口粮的意思。以数百人是指按照数百人的标准或数量。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官府给南郭处士足够供养数百人的粮食。

④通“林”,表示:林甸、树林与郊野。

《管子·戒》中写到:桓公明日弋在廪。这句话如果全面解释起来比较费劲,因为原篇幅非常长,场景、对话也很复杂,这里选取了其中一个涉及到“廪”字的句以证其义,我们仅简单看下这句话的意思即可:桓公明天将要在周边林里涉猎。

⑤做动词,表示储积、收藏、收购入仓等含义。

《素问·皮部论》中写到:廪于肠胃。《素问·皮部论》是《黄帝内经》的一篇,主要讲述了人体皮肤与内脏的关系,以及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廪于肠胃”是其中的一句问答,出自中国古代医学家黄帝的问答。这句话的意思是指食物在消化过程中积聚或郁结在肠胃里,导致脾胃功能失调,气血不通,从而影响身体的健康。

⑥动词,表示:公家发给粮食,这个含义在说文中有很直观的体现,廪,赐谷也。

⑦形容词,通“凛”,表寒冷。

⑧形容词,通“懔”,表示畏惧、害怕的样子。

贾谊《论积贮疏》中写到:可以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这是贾谊在《论积贮疏》中对汉文帝的一种忠告和批评。他认为积贮粮食是治国之本,如果粮食不足,就会引起民怨、兵乱、外患等危机,而且一旦遇到灾荒或战争,就无法救济百姓或支持军队。他建议汉文帝重视农业生产,发展粮食储备,以增强国力。他用“廪廪”这个词来形容汉文帝对粮食问题的忽视和惧怕,表达了他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对皇帝的不满。这段话的意思是:本来可以使天下富足安定,而竟然因为粮仓不足而惶恐不安。

这段话的意思是:只有当人们的粮食储备充足,衣食无忧的时候,才能够重视礼仪,区分荣辱。这是一句俗语,出自《管子·牧民》一文,是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对齐文帝的一种忠告和批评。他认为粮食是治国之本,如果粮食不足,就会导致民怨、动乱、外患等危机。他建议齐文帝重视农业生产,发展粮食储备,以增强国力。他用“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来表达了他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对皇帝的不满。这是一篇具有深刻见解和强烈感情的政论文。这句话后来被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引用在《史记·管晏列传》中,成为后世常用的一句名言。它反映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也体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互关系。它告诉我们,要想实现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就必须发展经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同时也要弘扬礼仪、荣辱等道德观念,提高人民的精神境界。

关于汉字“廪”的学习笔记就码到这里,含义较多的一个字,却又比较重要。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私信指正,感谢!来看看今天的休息观景区:

THE END
1.什么粮食填动词吃粮食对吗百科什么粮食填动词吃粮食对吗 1、吃粮食。 2、买粮食。 3、卖粮食。 4、送粮食。 5、打粮食。 6、交粮食。 7、换粮食。 8、收粮食。http://m.qinpinchang.com/soft-284033.html
2.幼儿园大班古诗教案:悯农13篇(全文)师:告诉你们有个阿姨读这首古诗读的非常好听,我们一起来听听,跟她一起学学。(放课 件古诗《悯农》)读两遍,好我们来学阿姨读古诗,老师读一遍你们在读一遍。(读两遍)。四:引导幼儿爱惜粮食,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这首古诗,了解农民伯伯种粮食很不容易。哪我们小朋友平常要注意什么呢?可能你们https://www.99xueshu.com/w/fileju6fisbc.html
3.什么粮食填动词,吃粮食对吗?什么粮食填动词,吃粮食对吗? 对的。还有(买)粮食、(卖)粮食、(打)粮食、(交)粮食,等等。 以上【什么粮食填动词,吃粮食对吗?】内容来源于就业桥题库,更多关于大学生就业、考公、考编、学历提升、求职招聘等信息欢迎关注就业桥。https://jxrtvu.jiuyeqiao.cn/gwy/293/285349.html
4.股票论坛什么粮食填动词二年级上册的话题与回复及什么粮食填什么粮食填动词二个字 什么粮食填上合适的动词 什么粮食填空动词 ()粮食填动词 什么粮食填上合适的词 什么粮食填两字动词 什么粮食填动词答案 竞价指标【大道至简】首板一进二,无需选择,排序取数值第一[金钻指标-技术共享交流论坛] 半路截杀 2024-02-24 https://www.55188.com/search-%CA%B2%C3%B4%C1%B8%CA%B3%CC%EE%B6%AF%B4%CA%B6%FE%C4%EA%BC%B6%C9%CF%B2%E1.html
5.旺苍县党政公众网自己刚踏入演艺界,只是在形体方面有些基础,艺术修养、精神气质和文化底蕴几乎还是空白啊,需要脚踏实地地勤奋学习、努力实践,从一代伟人毛泽东身上得到灵魂的净化、感情的升华,吸取领袖伟大的精神力量和人格力量,努力去接近一个真实的毛泽东。 1995年8月下旬,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何明志与成都军区战旗文工团的http://www.zgwc.gov.cn/news_show.aspx?id=76676
6.现代汉语语法知识非主谓句是不同时具备主语和谓语,但可以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句子。如:“下雨了。”“上课了。” 名词性非主谓句 (l)名词:证件! (2)定中短语:多好的孩子! (3)联合短语:老张和老李。 (4)的字结构:卖菜的。 动词性非主谓句 (l)动词:听! (2)述宾短语:到点了。 https://www.meipian.cn/4cw5gw03
7.上学期语文重要知识点归纳汇总(上册)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走遍天下书为侣》https://www.liuxue86.com/a/4373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