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小蝌蚪找妈妈》片段,回答问题。
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不见了。他们跟着妈妈,天天去捉害虫。
1.这段话一共有_______句。
2.选择题
(1)小蝌蚪的妈妈是()。
A.青蛙B.鲤鱼C.乌龟
(2)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它们()的精神。
A.有爱心B.合作精神C.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
(3)小蝌蚪的妈妈唱歌的声音是()。
A.呱呱呱B.哈哈哈C.嘻嘻嘻
(4)小蝌蚪妈妈的肚皮像()一样白。
A.墙壁B.雪C.天空
3.根据课文内容,把下列动物按照小蝌蚪找妈妈的先后次序排列起来。
大鱼鸭子
乌龟大白鹅
4.青蛙是对人类有益的动物,从文中哪一句中可以看出来?用——线画下来。
二、阅读《我是什么》,回答问题。
我会变。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气汽)。(生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
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飘漂)浮。有时(候后)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人们叫我“云”。
我在空中飘浮着,碰到冷风,就变成水珠()下来。人们叫我“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下来,人们就叫我“雹子”。到了冬天,我又变成小花朵()下来,人们又叫我“雪”。
平常我在池子里(),在小溪里(),在江河里(),在海洋里()、()、()。
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我做过许多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我也做过许多坏事,淹没(méimò)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难。人们想出种种办法管住我,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
小朋友,你们猜猜,我是什么?
1.短文共有____段话,第2自然段有____句。
2.选择正确的字和读音在括号里打“√”。
3.太阳一晒,我会变成________、________。遇到冷风,我可能会变成_____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
4.在第2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
5.我会从短文中找出以下词语的反义词。
暴躁—()好事—()
6.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第三自然段的括号里(填序号)。
①散步②睡觉③跳舞④开大会⑤唱歌⑥奔跑
7.第4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用“——”将它画出来。
三、阅读《植物妈妈有办法》,回答问题。
植物妈妈有办法
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děide)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啥办法?
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她给孩子们穿上带刺的铠甲。
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
豌豆妈妈更有办法,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
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不信你就仔细观察(cáchá)。
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
1.“植物要履行靠的啥办法?”这里的“啥”应理解为()。
A.什么B.啥事C.办法
2.“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这句中“得”的意思是()。
A.需要B.应该C.舒服、满意
3.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观察()
A.cáB.chá
(2)就得()
A.děiB.de
4.这首诗共有()个自然段?
A.5B.6C.7
蒲公英靠什么来传播种子太阳
苍耳靠什么来传播种子风
豌豆靠什么来传播种子动物的皮毛
四、阅读《黄山奇石》片段,回答问题。
中外闻名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如“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
叫不出名子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你去给他们起名字呢()
1.选择下列词语的意思,选择序号。
闻名中外()
(1)在国内和国外都十分有名(2)有好听的名字
奇形怪状()
(1)长的样子很吓人。(2)不同一般的,奇奇怪怪的形状。
——————————————————————————————————————————————————————————————————————————————————————————————————————————————————————————————————————————
3.加标点:
(1)()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
(2)那些叫不上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4.默读下划线内容,体会“每当……就……”的用法,然后造句。
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
每当……就……:——————————————————————————————————————————————————————
5.从最后一自然段提到的三块奇石选择一块,展开想象,具体写出它的样子。也可以写你知道的黄山上的其他奇石。
五、阅读《葡萄沟》片段,回答问题。
葡萄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1.这一节共有____句话。
2.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词语描写了葡萄的颜色。
3.“准”在字典中有这样几种解释:①准许;②准确;③一定。
你能正确找到下面句子中的“准”字的不同含义吗?
(1)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
(2)老师批准我成为他的小助手了。()
(3)我们家的钟走得特别准。()
4.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把下面的这段话写完整。
春天,学校花坛里的花儿开放了,—————————————————————————————————————————————————————————————————————————————————————————————————————————————————————————————————————————————————————————————————————,美丽极了。
5.这一段话主要告诉我们什么,在括号里用√表示。
(1)葡萄种的地方。()
(2)葡萄沟的老乡热情好客。()
(3)葡萄长得十分茂盛,成熟后景色十分美丽。()
六、阅读《坐井观天》片段,回答问题。
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
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来看一看吧。”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坐井观天:()
A.jǐngB.jǐn
(2)弄错:()
A.lòngB.nòng
2.连一连。
一()井条
一()话口
一()路句
一()朋友位
3.青蛙为什么会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A.青蛙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只有井口那么大的天。
B.青蛙认为小鸟在骗它。
C.天本来就只有那么大。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
A.看问题要全面,眼光放远,不要坐在井里看天,那样是错误的。
B.青蛙不爱动脑筋。
C.天是无边无际的。
七、阅读《我要的是葫芦》片断,回答问题。
细长的葫芦藤上爬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1.这段话有_______句。
2.单选题。
(1)文中描写葫芦藤样子用的词语是()
A.可爱B.雪白C.细长
(2)文中描写花儿颜色的词语是()
3.填入恰当的词语。
()的葫芦藤()的绿叶
()的小花()的小葫芦
4.第_______句写了葫芦藤和葫芦花的样子,第______句写了小葫芦的数量,第_____句写了那个人关心小葫芦。
5.联系全文说说最后那个人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朱德的扁担》片段,回答问题。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1.第一段有()话。
2.连线。
穿斗笠
戴粮食
挑草鞋
3.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用“——”在文中画出。
4.大家再也不藏朱德的扁担是因为他在扁担上写下了:__________________
5.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你想对朱爷爷说什么
参考答案
一、1.解析:数一数就知道。答案:两
2.(1)解析:文中最终出现的就是小蝌蚪的妈妈。答案:A
(2)解析:理解课文内容,从中体会到小蝌蚪的精神。答案:C
(3)解析:从文中找一找,小蝌蚪的妈妈是怎样叫的就知道了。答案:A
(4)解析:从文中找到那句话,就知道答案。答案:B
3.解析:读全文,按照课文中的顺序找一找就知道答案了。答案:鸭子大鱼乌龟大白鹅
4.解析:读全文找一找他们每天做什么事就知道了答案了。答案:他们天天跟着妈妈去捉害虫。
二、1.解析:数数就知道了。答案:五,4句话
2.解析:根据所学的生字和词语来选。答案:汽升候飘
3.解析:仔细读第一、二自然段,理解写了什么内容,再找一找。答案:汽,云,雨,雹子,雪
4.解析:根据你的理解和课文内容,选一选合适的动词来填。答案:落,打,飘
5.解析:理解词语的大意,再到文中找反义词。答案:温和坏事
6.解析:读一读这句话,根据你的理解,在不同的地方应该有什么样的活动,仔细想想。答案:②①⑥③⑤④
7.解析:读一读,找出中心句子。答案: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
三、1.解析:根据字义理解。答案:A
2.解析:根据这句话理解“得”的字义。答案:B
3.解析:要把字的读音读准。答案:(1)B(2)A
4.解析:数一数就知道。答案:A
5.解析:读读诗的内容就能找到答案。答案:蒲公英靠(风)来传播种子
苍耳靠(动物的皮毛)来传播种子豌豆靠(太阳)来传播种子
四、1.解析:根据词语的理解,选择合适的解释选项。答案:(1)(2)
2.解析:读文就能找到写了什么石头。答案:“仙桃石”“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3.(1)“”!(2)!
4.解析:读一读原句子,根据你的理解再写一句话。答案:每当夜幕降临,城里的灯光就陆续地亮起来。
5.解析:答案:举例:1.在一座春暖花开的山峰上,有一座平台。平台的中央有一块长长的石头,像一位长着长发的仙女。长长的石头前面横卧着一块石头,像一架钢琴。仙女弹着优美的曲子。这就是著名的仙女弹琴。2.在西海排云亭前左高峰,有巧石如人状,前面紧挨着有石如琴。石人酷似仙女石琴宛若平放的凤凰琴,状为仙女坐在琴旁,身体微俯,正在聚精会神地抚弄着琴弦,故名“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