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起风云中方县中方镇:一顶斗笠“戴”来亿元产业

初秋时节,走进“斗笠之乡”中方县中方镇,来到了一个斗笠的世界。祠堂里、屋檐前、大树下,随处可见村民在编织斗笠。在各家晒谷坪前晾晒的斗笠成品,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成为一道美景。

走近细看,记者发现,相比传统的斗笠,这里制作的斗笠小而精致,图案精美,一顶斗笠就是一件艺术品。

“常规斗笠直径一般是0.6米,现在我们生产的小斗笠最小的只有0.08米。”中方镇党委书记吕轶雄介绍,“我们把斗笠做小做精,从卖产品转型为卖文化,把市场做大、产业做强,带动了乡村振兴。”

变迁——从朝廷贡品到10年沉寂

手持一顶只有巴掌大小的金字塔状小斗笠,中方镇铜锣村77岁的非遗传承人潘存家一脸自豪。在中方镇斗笠制作艺人中,潘存家算得上是一个风云人物。

谈起中方斗笠的历史,潘存家如数家珍。中方斗笠已有400多年历史。相传清朝乾隆年间,时任太常寺博士的中方镇荆坪村人潘仕权执掌宫廷礼仪,他回乡省亲后返京,将中方斗笠献给乾隆皇帝,得到乾隆赞赏。从此,中方斗笠成为朝廷贡品,声名鹊起。

“我8岁就会编织了,至今已和斗笠打了近70年交道。”潘存家回忆,进入21世纪,中方斗笠风光不再,逐渐萎缩。随着时代发展,大批农民进城务工,戴斗笠干农活的人大幅减少,斗笠遮风挡雨的功能也被雨伞等雨具替代。

斗转星移,经过10年沉寂,中方斗笠迎来转机。为加快扶贫攻坚和带动农民增收,中方县委、县政府重新审视这一传统产业,决定抓住中方斗笠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契机,对这一传统产品及工艺进行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走出去看了多地手工制品博览会、农产品博览会,各地制作精美的手工艺品让我们茅塞顿开。”中方斗笠合作社原理事长杨先锋说,“走出去”开阔了视野,大家认为该让斗笠换一种“活法”。

求变——从卖产品到卖文化

从2011年开始,中方县把斗笠作为展现县域风情的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来打造,成立专门班子,开展产品研发创新工作。同时,成立斗笠专业合作社,实行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

走进中方镇斗笠展示馆,四壁挂满了大小不一、样式不同、颜色各异的斗笠,让人目不暇接。“我们根据市场需求,将斗笠由生产生活用品转型为工艺品、装饰品。”中方斗笠合作社负责人潘仁海指着一顶画有民俗风情的斗笠介绍,这是怀化学院艺术学院的学生设计、中方斗笠艺人编织的。“普通斗笠顶多卖30元一顶,但加了创意后,价格飙升至200元一顶。”潘仁海说。

中方斗笠合作社与怀化学院等高校合作,建立了中方斗笠美术实践基地,利用国画、剪纸、工笔画等艺术形式将中方蒲海、荆坪古村、傩戏表演等自然风光、人文美景、民族风情融入斗笠制作中,添加了文化、时尚元素,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当地还举办斗笠文化节,展示推介斗笠文化。2014年3月,中方斗笠参加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推介活动,获得产品创意金奖。

斗笠展示馆右侧,几顶像斗笠又不是斗笠的制品引起记者注意,仔细端详,原来是以斗笠为原型编织出来的灯罩。“我们开发出类似这样的灯饰品、挂饰品,很受欢迎。”潘仁海说。

“传统斗笠编织与文化创意融合,斗笠俏销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还远销法国、德国、西班牙、日本、荷兰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杨先锋介绍,针对世界各地不同风情,开发出大小、规格不一的工艺型、观赏型、礼品型斗笠。目前,中方镇建立了斗笠传承所、生产基地、展示馆,融斗笠编织生产、非遗文化传承、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因中方镇有个远近闻名的荆坪古村,不少游客游玩古村,便到不远的斗笠展示馆转悠,或到农家观看斗笠编织,感受斗笠文化,选购自己中意的产品。

不变——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8月上旬,一位越南客商来到中方斗笠合作社,订制一批斗笠。看过样品后,客商说:“质量上乘,绝对精品,我们越南人也善于做斗笠,但在质量和工艺上不如你们。”

“斗笠市场在变,开发斗笠的思路在变,但不变的是编织斗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杨先锋说,县、镇两级把工匠精神视为斗笠生产转型成功的“定海神针”。

中方斗笠属纯手工编织,用竹篾经纬交织,有30多道工序。在中方镇龙井村74岁的斗笠非遗传承人曾庆德家,记者观看了他刮篾的过程。他的左手大拇指戴上护具贴近刮刀,右手将细篾在右手大拇指与刮刀间来回拉抽,全凭手指的感觉与把握,显得十分熟练。“要拉抽11次,一次都不能少,这是规矩。”曾庆德边说边将细篾放在手臂上来回滑动,此时篾片细如丝线、光洁如绸。

在斗笠传承所,潘存家在教学艺的村民锁边。“这些年,斗笠的样式在变,但该有的工序一道都不能少。”潘存家说,编织斗笠完全靠经验和手艺,没有捷径可走。正是看中他手艺精湛,他作为斗笠非遗传承人被聘至合作社上班,负责传授技艺、协助研发、检查产品质量。

“创新融合天地宽。”吕轶雄说,目前,中方斗笠合作社共有社员215户,辐射带动手工艺编织人员5000余人,形成了集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每年合作社销往国内外市场的斗笠达400多万顶,实现销售收入上亿元,带动中方镇及周边乡镇新开发南竹万余亩。

■点评

肖军

一个逐渐萎缩、濒临消失的传统手工产品——中方斗笠,经过转型升级,做小、做精,成为精美的工艺品,其功能从戴在头上遮风挡雨,扩展至挂在墙上、车里、包上做装饰品。如今,中方斗笠走俏国内外市场,成为一个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大产业,带动了乡村振兴,其嬗变过程让人感受到创新发展的巨大魅力。

传统产业要实现“老树发新枝”,必须推陈出新。中方斗笠根据市场变化,在传统产品中注入文化、时尚的因子,利用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了竞争力,开拓出一条广阔的发展之路,其成功之道值得借鉴。

值得一提的是,在传统产品转型发展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变中有不变,这也是中方斗笠在变化的市场面前得以焕发青春、阔步前行的保障。

THE END
1.暑假预习:二年级上册词语搭配,可打印小葫芦量词一(道)小溪 一(丛)翠竹 一(面)队旗 一(孔)石桥 一(群)飞鸟 一(把)铜号 四(根)柱子 一(杆)大秤 一(条)线一(沓)纸一(封)信一(支)笔 一(棵)葫芦 几(朵)小花 几(个)小葫芦 几(个)虫子 一(只)鸟一(口)井一(只)青蛙 三、动词搭配。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EN4IJAG0516AO33.html
2.一什么斗笠量词填空爱问知识人量词:顶 一顶斗笠。斗笠造句 1、沈世寒和斗笠少侠驾临寒舍,真是蓬筚生辉啊。2、四方来贺新宗主,https://iask.sina.com.cn/b/new2IfppjpCcIj.html
3.斗笠是什么意思怎么解释斗笠的近义词斗笠的反义词一种形似帽子而宽边的遮阳挡雨的用具,用竹蔑夹油纸或竹叶等做成。 明 屠隆 《綵毫记·妻子哭别》:“準备着芒鞋斗笠,霜风吹槲衣。早悟却餘生皆寄,切莫叹死别与生离。”《红楼梦》第四五回:“别的都罢了,惟有这斗笠有趣。” 叶紫 《丰收》:“女儿 英英 十岁,她能跟着妈妈打斗笠。” 何士光 《将进酒》http://www.yizhicha.com/show/ciyu/id/3913.html
4.“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中的“一个个斗笠”是() A.指一个个戴着斗笠的小朋友 B.指小朋友们戴着的一个个斗笠 C.指一个个像戴着斗笠的小蘑菇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https://www.shangxueba.cn/daxue/mbymvtmh.html
5.什么防晒遮阳伞,都不及大爷一顶斗笠,连光都见不到!PP视频为您提供什么防晒遮阳伞,都不及大爷一顶斗笠,连光都见不到!高清视频在线观看,什么防晒遮阳伞,都不及大爷一顶斗笠,连光都见不到!主要内容:https://v.pptv.com/page/IrmpJIzyYqADgek.html
6.“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这里常用的水平仪有条式水平仪、框式水平仪和数字式光学合象水平仪等 https://www.shuashuati.com/ti/d80014f62b2b4a44b894029cf04489b2.html?fm=bda4f7d34d64a57e18c6fe667caf146ab7
7.主创说演员刘宇宁:让更多人看到我表演上的可能性“斗笠一戴,大侠归来” 环球时报:如何理解宁远舟对任如意的感情? ? 刘宇宁:宁远舟对如意最初是不信任的,多次试探,想把她赶走,大家桥归桥、路归路;在逐渐相处中发现,他俩是同道中人,都受过伤想把自己包裹起来,有超强业务能力的同时又有原则和坚守。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979152037216767
8.一()斗笠一( )斗笠 扫码下载作业帮搜索答疑一搜即得 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一顶斗笠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相似问题 《斗笠》 1.为什么说带上这顶斗笠吧,你便把故乡戴在头顶? 仿写《斗笠》一小节诗句 特别推荐 热点考点 2022年高考真题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期中试卷汇总 2022年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de2c13b37f8e98f3897f44f9bfcdfe77.html
9.斗笠词语斗笠解释斗笠什么意思汉语词典> 斗笠 遮阳光和雨的帽子,有很宽的边,用竹篾夹油纸或竹叶等制成。 国语辞典 注音ㄉㄡˇㄌㄧˋ拼音dǒu lì 漁夫、樵夫和農夫所戴,用以遮日光、雨水的竹笠。 ? 《孤本元明雜劇.黃鶴樓.第三折》:「我這蓑衣、斗笠,放在這裡。」 每日三十词 https://www.guoxuemi.com/hydcd/214731r.html
10.斗笠一词怎么造句斗笠一词怎么造句,两人头顶斗笠,前面这位裹着一件半旧的貂鼠皮袄,面容秀美,眉眼间透出一股端庄、稳重而又高贵的神色。老公公于是将斗笠一顶一顶的帮地藏菩萨戴了上去,并且将带子系好。内https://www.zuowenku.net/zaoju/127413.shtml